抬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32399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17:45
一种抬轴器,包括有横梁;抬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两端分别通过各自的滚动体支撑在轴承座上而能随其长度方向移动,所述抬升装置包括有:升降机构,支撑在横梁上对应转子上方的位置,其输出端竖直向上延伸且能上下移动而实现升降;所述输出端上安装有定滑轮;张紧件,有至少两个,分别设置在横梁上并以升降机构为中心左右对称分布;承重条,用于支撑转子,为首尾相连的环状结构,其绕设在所述定滑轮和左右两侧的张紧件及被抬的转子上,并能在被抬的转子偏斜状态下沿着定滑轮和张紧件逆时针或顺时针转动,而实现松紧度调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实现自动调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抬轴器
本技术属于大型机组检修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抬轴器。
技术介绍
目前大型机组检修配备的抬轴器结构过于简单,实用效果差,一般而言均是随机配备的专用工装之一,其功能单一,使用效率低下,适用范围独立,资源浪费和人力浪费严重,与其他设备和机组的通用性较差,检修时安装和使用都不是很简便。特别对于大型机组而言抬轴器需要通过使用过程中的改造,才能适合于单台大型旋转设备的检维修和抢修,安装和使用难度更大。且远不能满足大型化工企业的多套装置的同时停工检修,面对数十台机组同时检修,会显得手忙脚乱,影响质量和安全的同时,不利于管理的提升。普通结构的抬轴器如专利号为201320760811.2的技术专利《卧式离心泵抬轴装置》(授权公告号为CN203568809U)公开的装置,该装置包括支撑腿、下部顶丝梁、上部提升梁、U型提升环、顶丝手柄和顶丝,下部顶丝梁底部两侧设有支撑腿,下部顶丝梁中部顶面上设有上部提升梁,下部顶丝梁和上部提升梁底部中心设有U型提升环,上部提升梁顶部设有顶丝,顶丝内设有顶丝手柄。该装置结构简单,能够避免对设备零部件的损伤。但是,在转子抬升的过程中会使转子发生偏斜,影响测量数据的准确性以及轴瓦等部件的拆装。如我们在2014年乙烯GB501压缩机的检修中,定位端的径向瓦下瓦由于抬轴器无法调心且转子自重过大的原因,造成下瓦在翻瓦的过程中瓦背拉毛咬死,使整个检修处于非常被动的局面。随着石化企业不断发展,设备的大型化和检修的频繁化是未来的趋势,所以设计出可进行调心的抬轴器变成了一件必要的事情。为此,专利号为ZL201820563025.6的技术专利《抬轴装置》(授权公告号为CN208249839U)公开了一种抬轴装置,用于抬起并调节转子转轴的位置,包括有抬轴假瓦和调节机构,抬轴假瓦为与转子转轴相适配的结构,抬轴假瓦设置在转子转轴的下方;调节机构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抬轴假瓦下方,以调节抬轴假瓦的位置,其为螺纹杆或者气压伸缩件或液压伸缩件。该专利通过调整调节机构,以确保转子左右位置居中,但是,实际使用时需要人为控制或手动调节该调节机构,实施起来较繁琐,且存在着人为误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可实现自动调心,进而提高机组检修效率和安全性的抬轴器。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抬轴器,包括有:横梁,用于横跨并支撑在轴承座上;抬升装置,设置在横梁上,用于抬升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两端分别通过各自的滚动体支撑在所述的轴承座上而能随其长度方向移动,所述抬升装置包括有:升降机构,支撑在横梁上对应转子上方的位置,其输出端竖直向上延伸且能上下移动而实现升降;所述输出端上安装有定滑轮;张紧件,有至少两个,分别设置在横梁上并以升降机构为中心左右对称分布;承重条,用于支撑转子,为首尾相连的环状结构,其绕设在所述定滑轮和左右两侧的张紧件及被抬的转子上,并能在被抬的转子偏斜状态下沿着定滑轮和张紧件逆时针或顺时针转动,而实现松紧度调节。作为改进,还包括有用于支撑在轴承座的两侧上的支撑件,所述的滚动体位于上述横梁和支撑件之间。如此,能保护轴承座不受损伤的同时还能提高横梁与轴承座之间的距离。为实现进一步顺利调心,改进,所述的滚动体为滚轴。当然,滚动体也可选用滚珠等,只要能实现带动横梁在支撑件上移动均可。再改进,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连接有连接块,所述滚轴水平设置在连接块和支撑件之间,并与连接块、支撑件滚动连接。为实现对滚轴的限位,所述连接块的底部上开设有供滚轴水平插入的长槽,该长槽在上下方向上的高度小于滚轴的直径,在所述滚轴位于长槽内的状态下,滚轴的底部露于长槽外并与支撑件的顶面滚动配合。如此,滚轴容置在长槽内不会丢失,且能在长槽内自由滚动。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件的顶面上开设有用于限制滚轴的移动距离的限位槽。使得连接块只能在限位槽内移动,防止其从支撑件上滑脱,提高了结构的稳定性。在上述方案中,为减少摩擦力,所述张紧件优选为张紧链轮,该张紧链轮在横梁上的位置可调,以根据需要调整张紧链轮与升降机构之间的左右距离。跨距可调的张紧链轮结构可以根据转子的尺寸来调节位置,进而张开承重条,抵消承重条在使用中对转子产生的巨大摩擦力,降低转子表面受损程度,延长转子的寿命。同时通过跨距的调整也可以提高设备的通用能力,能避开特殊设别的关键部位,提高实用性和安全性。优选的是,所述横梁包括有两根前后间隔、平行排列的单元梁,所述张紧链轮通过销轴支撑在两根单元梁之间,两根单元梁上设有相对应的供销轴的两端插入的销孔,该销孔有若干对并沿着单元梁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通过选择合适的销孔来插接进而实现跨距的调节,方便实施。在上述方案中,为进一步便于调心,所述定滑轮为链轮,所述承重条为链条,该链条绕设在该链轮上。所述升降机构优选为螺旋千斤顶,螺旋千斤顶在工作过程中稳定性好,还可根据转子的重量选择不同大小的千斤顶。当然,升降机构也可选用液压缸、气压缸等设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将抬升装置设置为具有支撑在横梁上的升降机构、设置在横梁上的张紧件和绕设在升降机构输出端及张紧件上的承重条,将横梁设置为可沿其长度方向左右移动的结构,使得在转子偏斜的状态下,偏斜侧的承重条处于拉紧状态并挤压偏斜侧的张紧件,张紧件带动横梁移动,移动下转子及承重条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会左右摇摆,进而带动承重条转动而实现自动调节松紧直至转子处于平衡状态,故而,本技术的抬轴器具有自动调心的功能,较好解决转子在抬升过程中因发生偏心而导致密封、轴承部件拆装困难的问题,提高了机组检修的效率,提高了检修过程中的安全性;且本技术的抬轴器可根据转子的重量、尺寸选择不同承重能力的升降机构及承重条,进而通用性较好,便于使用,适用于大型炼油、化工、医药、发电等各领域的大型旋转设备的检维修和改造。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支撑件、滚动体和连接块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升降机构的立体分解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张紧链轮的立体分解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4所示,为本技术的抬轴器的一个优选实施例,该抬轴器用于抬升轴承座200内的转子300,包括有横梁1、抬升装置、支撑件2和滚动体3。其中,支撑件2为两个支撑在轴承座200的左右两侧上的支撑块,横梁1横跨在轴承座200上,横梁1的两端通过该支撑件2支撑在轴承座200上,并能在支撑件2上沿着横梁1的长度方向移动。为实现轻松移动,本实施例中横梁1两端分别通过各自的滚动体3支撑在支撑件2上,且横梁1的两端分别连接有连接块7,连接块7与横梁1拆卸式地连接,滚动体3水平设置在连接块7和支撑件2之间,并与连接块7、支撑件2滚动连接。具体为:滚动体3为滚轴,连接块7呈凸字型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抬轴器,包括有:/n横梁,用于横跨并支撑在轴承座上;/n抬升装置,设置在横梁上,用于抬升转子;/n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两端分别通过各自的滚动体支撑在所述的轴承座上而能随其长度方向移动,所述抬升装置包括有:/n升降机构,支撑在横梁上对应转子上方的位置,其输出端竖直向上延伸且能上下移动而实现升降;所述输出端上安装有定滑轮;/n张紧件,有至少两个,分别设置在横梁上并以升降机构为中心左右对称分布;/n承重条,用于支撑转子,为首尾相连的环状结构,其绕设在所述定滑轮和左右两侧的张紧件及被抬的转子上,并能在被抬的转子偏斜状态下沿着定滑轮和张紧件逆时针或顺时针转动,而实现松紧度调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抬轴器,包括有:
横梁,用于横跨并支撑在轴承座上;
抬升装置,设置在横梁上,用于抬升转子;
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两端分别通过各自的滚动体支撑在所述的轴承座上而能随其长度方向移动,所述抬升装置包括有:
升降机构,支撑在横梁上对应转子上方的位置,其输出端竖直向上延伸且能上下移动而实现升降;所述输出端上安装有定滑轮;
张紧件,有至少两个,分别设置在横梁上并以升降机构为中心左右对称分布;
承重条,用于支撑转子,为首尾相连的环状结构,其绕设在所述定滑轮和左右两侧的张紧件及被抬的转子上,并能在被抬的转子偏斜状态下沿着定滑轮和张紧件逆时针或顺时针转动,而实现松紧度调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抬轴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用于支撑在轴承座的两侧上的支撑件,所述的滚动体位于上述横梁和支撑件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抬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滚动体为滚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抬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连接有连接块,所述滚轴水平设置在连接块和支撑件之间,并与连接块、支撑件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子良顾建军黄俊辉朱世奇毛剑锋董高科琚露俊
申请(专利权)人:镇海石化建安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