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收缩折叠型自行车载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83080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17: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可收缩折叠型自行车载物装置。该自行车载物装置包括坐垫、挡板、右载物架、右支架、右支撑轮、左载物架、左支架和左支撑轮,右载物架和右支架之间通过右支架顶部的转动结构与右载物架底部的右转动连接机构连接;右支架和右支撑轮之间通过轴承连接;左载物架和坐垫之间通过圆柱副连接;左载物架和左支架之间通过左支架顶部的转动结构与左载物架底部的左转动连接机构连接;左支架和左支撑轮之间通过轴承连接。该装置操作简单,安装便捷,两侧载物架打开可以增大与货物的接触面积,承载大体积货物。支架打开并转动支撑轮到适当位置,可增加自行车承载大件物品运动时的稳定性。在不承载货物时,载物架和支架可以折叠收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收缩折叠型自行车载物装置
本技术涉及自行车货架领域,具体是一种可收缩折叠型自行车载物装置。
技术介绍
在倡导绿色出行的当今社会,自行车成为了人们短程出行交通工具的首选。选择自行车作为出行方式既节省了人们的体力和出行时间,又可以在同时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自行车前后设置货架,可以帮助使用者搬运一些物品,方便人们的出行。目前,大部分自行车的货架一般通过螺栓固定在座位下部的车架上和车架后叉上,但一般设置的货架载物面积都较小,且一般不可调节载物面积,所以在承载较大型的货物时并不稳定,不能够满足人们的载物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
技术介绍
中所述的问题,提供一种可收缩折叠型自行车载物装置;该自行车载物装置操作简单,安装方便,载物架在不需要载物时可以折叠收缩,减少体积占用,在载物时载物架可以扩大载物面积,与挡板共同作用,可以提高运输过程的稳定性,从而改善自行车在承载较大型货物时的承载能力,满足使用者的载物需求。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可收缩折叠型自行车载物装置,包括坐垫、挡板、右载物架、右支架、右支撑轮、左载物架、左支架和左支撑轮,所述挡板和坐垫之间通过圆柱副连接;所述右载物架和坐垫之间通过圆柱副连接;所述右载物架和右支架之间通过右支架的转动滑块与右载物架底部的右转动连接机构连接;所述右支架和右支撑轮之间通过轴承连接;所述左载物架和坐垫之间通过圆柱副连接;所述左载物架和左支架之间通过左支架顶部的转动结构与左载物架底部的左转动连接机构连接;所述左支架和左支撑轮之间通过轴承连接。作为优选,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收缩折叠型自行车载物装置,所述左载物架和右载物架结构完全相同,且关于坐垫的中心线对称设置;所述右载物架,包括右货架,右转动连接机构,限位块和紧固螺母;所述右转动连接机构焊接在右货架底部;所述限位块通过紧固螺母设置在右转动连接机构底部。作为优选,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收缩折叠型自行车载物装置,所述左支架和右支架结构完全相同,且关于坐垫的中心线对称设置;所述右支架,包括右支架杆Ⅰ,右支架杆Ⅱ和右支架杆Ⅲ;所述右支架杆Ⅱ通过滑动副安装在右支架Ⅰ内部;所述右支架杆Ⅲ通过滑动副安装在右支架Ⅱ下端。作为优选,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收缩折叠型自行车载物装置,所述右转动连接机构,包括转动机构外体,转动滑槽,限位槽Ⅰ,限位槽Ⅱ,所述转动滑槽设置在转动机构外体内部且与转动机构外体同轴心设置;所述限位槽Ⅰ设置在转动机构外体内部且一端与转动滑槽连通;所述限位槽Ⅱ设置在转动机构外体内部且一端与转动滑槽连通,所述限位槽Ⅱ另一端与转动机构外体外部连通。作为优选,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收缩折叠型自行车载物装置,所述右支架杆Ⅰ,包括转动滑块,杆体Ⅰ和限位孔;所述限位孔设置在杆体Ⅰ下端。作为优选,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收缩折叠型自行车载物装置,所述右支架杆Ⅱ,包括杆体Ⅱ,限位卡扣,轴向滑槽Ⅰ,轴向滑槽Ⅱ和周向滑槽;所述限位卡扣设置在杆体Ⅱ上端;所述轴向滑槽Ⅰ为一对滑槽对称设置在杆体Ⅱ中部;所述轴向滑槽Ⅱ为四个相同的滑槽环绕设置在杆体Ⅱ的下端;所述周向滑槽设置在轴向滑槽Ⅱ的下端且与轴向滑槽Ⅱ连通。作为优选,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收缩折叠型自行车载物装置,所述右支架杆Ⅲ,包括限位滑块,杆体Ⅲ和轮轴;所述限位滑块为四个相同的柱体滑块环绕设置在杆体Ⅲ上端的内部;所述轮轴设置在杆体Ⅲ下端。作为优选,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收缩折叠型自行车载物装置,所述挡板包括限位装置和挡板架;所述限位装置焊接在挡板架尾部。作为优选,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收缩折叠型自行车载物装置,所述转动滑块由一柱体及柱体两顶端的圆顶组成。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基于上述优选,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收缩折叠型自行车载物装置,该自行车载物装置操作简单,安装方便,载物架在不需要载物时可以折叠收缩,减少体积占用,在载物时载物架可以扩大载物面积,与挡板共同作用,可以提高运输过程的稳定性,从而改善自行车在承载较大型货物时的承载能力,满足使用者的载物需求。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出的自行车载物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右载物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右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中载物装置打开时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中载物装置打开时的正视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中载物装置打开时的剖示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中载物装置折叠时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中载物装置折叠时的正式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中载物装置折叠时的剖视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提出的自行车载物装置折叠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坐垫;2、挡板;3、右载物架;4、右支架;5、右支撑轮;6、左载物架;7、左支架;8、左支撑轮;21、限位装置;22、挡板架;31、右货架;32、右转动连接机构;33、限位块;34、紧固螺母;41、右支架杆Ⅰ;42、右支架杆Ⅱ;43、右支架杆Ⅲ;321、转动机构外体;322、转动滑槽;323、限位槽Ⅰ;324、限位槽Ⅱ;411、转动滑块;412、杆体Ⅰ;413、限位孔;421、杆体Ⅱ;422、限位卡扣;423、轴向滑槽Ⅰ;424、轴向滑槽Ⅱ;425、周向滑槽;431、限位滑块;432、杆体Ⅲ;433、轮轴。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11,本技术中,一种可收缩折叠型自行车载物装置,一种可收缩折叠型自行车载物装置,包括坐垫1、挡板2、右载物架3、右支架4、右支撑轮5、左载物架6、左支架7和左支撑轮8,所述挡板2和坐垫1之间通过圆柱副连接;所述右载物架3和坐垫1之间通过圆柱副连接;所述右载物架3和右支架4之间通过右支架4的转动滑块411与右载物架3底部的右转动连接机构32连接;所述右支架4和右支撑轮5之间通过轴承连接;所述左载物架6和坐垫1之间通过圆柱副连接;所述左载物架6和左支架7之间通过左支架7的转动滑块与左载物架6底部的左转动连接机构连接;所述左支架7和左支撑轮8之间通过轴承连接。所述左载物架6和右载物架3结构完全相同,且关于坐垫1的中心线对称设置;所述右载物架3,包括右货架31,右转动连接机构32,限位块33和紧固螺母34;所述右转动连接机构32焊接在右货架31底部;所述限位块33通过紧固螺母34设置在右转动连接机构32底部。所述左支架7和右支架4结构完全相同,且关于坐垫1的中心线对称设置;所述右支架4,包括右支架杆Ⅰ41,右支架杆Ⅱ42和右支架杆Ⅲ43;所述右支架杆Ⅱ42通过滑动副安装在右支架Ⅰ41内部;所述右支架杆Ⅲ43通过滑动副安装在右支架Ⅱ42下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收缩折叠型自行车载物装置,包括坐垫(1)、挡板(2)、右载物架(3)、右支架(4)、右支撑轮(5)、左载物架(6)、左支架(7)和左支撑轮(8),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2)和坐垫(1)之间通过圆柱副连接;所述右载物架(3)和坐垫(1)之间通过圆柱副连接;所述右载物架(3)和右支架(4)之间通过右支架(4)的转动滑块(411)与右载物架(3)底部的右转动连接机构(32)连接;所述右支架(4)和右支撑轮(5)之间通过轴承连接;所述左载物架(6)和坐垫(1)之间通过圆柱副连接;所述左载物架(6)和左支架(7)之间通过左支架(7)的转动滑块与左载物架(6)底部的左转动连接机构连接;所述左支架(7)和左支撑轮(8)之间通过轴承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收缩折叠型自行车载物装置,包括坐垫(1)、挡板(2)、右载物架(3)、右支架(4)、右支撑轮(5)、左载物架(6)、左支架(7)和左支撑轮(8),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2)和坐垫(1)之间通过圆柱副连接;所述右载物架(3)和坐垫(1)之间通过圆柱副连接;所述右载物架(3)和右支架(4)之间通过右支架(4)的转动滑块(411)与右载物架(3)底部的右转动连接机构(32)连接;所述右支架(4)和右支撑轮(5)之间通过轴承连接;所述左载物架(6)和坐垫(1)之间通过圆柱副连接;所述左载物架(6)和左支架(7)之间通过左支架(7)的转动滑块与左载物架(6)底部的左转动连接机构连接;所述左支架(7)和左支撑轮(8)之间通过轴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收缩折叠型自行车载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载物架(6)和右载物架(3)结构完全相同,且关于坐垫(1)的中心线对称设置;所述右载物架(3),包括右货架(31),右转动连接机构(32),限位块(33)和紧固螺母(34);所述右转动连接机构(32)焊接在右货架(31)底部;所述限位块(33)通过紧固螺母(34)设置在右转动连接机构(32)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收缩折叠型自行车载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支架(7)和右支架(4)结构完全相同,且关于坐垫(1)的中心线对称设置;所述右支架(4),包括右支架杆Ⅰ(41),右支架杆Ⅱ(42)和右支架杆Ⅲ(43);所述右支架杆Ⅱ(42)通过滑动副安装在右支架杆Ⅰ(41)内部;所述右支架杆Ⅲ(43)通过滑动副安装在右支架杆Ⅱ(42)下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收缩折叠型自行车载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右转动连接机构(32),包括转动机构外体(321),转动滑槽(322),限位槽Ⅰ(323),限位槽Ⅱ(324);所述转动滑槽(3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国瑜李成史瑞张宇崔路飞熊美俊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