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载货汽车顶盖导流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3074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17: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载货汽车顶盖导流罩,一种载货汽车顶盖导流罩,包括固定式导流罩本体、扰流板、固定框架和调节铰链;所述的固定框架包括固定在固定式导流罩本体前端的内表面上的前固定支架、固定在固定式导流罩本体后端的内表面上的后固定支架,连接在前固定支架和后固定支架之间的纵向连接杆;扰流板通过调节铰链与后固定支架铰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和不破坏侧面造型外观的优点,解决了现有可调式导流罩的整体重量大和结构复杂技术不足。

A kind of top cover guide cover of truck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top cover guide cover of a truck, a top cover guide cover of a truck, which comprises a fixed guide cover body, a spoiler, a fixed frame and an adjusting hinge; the fixed frame comprises a front fixed bracket fixed on the inner surface of the front end of the fixed guide cover body, a rear fixed bracket fixed on the inner surface of the rear end of the fixed guide cover body, a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longitudinal connecting rod is connected between the front fixing bracket and the rear fixing bracket; the spoiler is hinged with the rear fixing bracket through the adjusting hing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low cost and no damage to the side modeling appearance, and solves the technical shortage of large overall weight and complex structure of the existing adjustable guide cov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载货汽车顶盖导流罩
本技术属于顶盖导流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载货汽车顶盖导流罩。
技术介绍
顶盖导流罩是装配在载货汽车驾驶室顶部,用于减小载货汽车高速行驶空气阻力和降低燃油消耗的重要装置。众所周知,载货汽车的厢体通常高于驾驶室,存在较大高度差和间隙。当载货汽车处于高速行驶时,驾驶室上面气流碰到封闭货箱前端上方部位时,便从厢顶前边缘处产生一个大的剥离,空气阻力因之而增大。如果在驾驶室顶部安装一个导流罩,使驾驶室与货厢之间形成流线型过渡,以此来引导流过驾驶室上部的气流绕过货厢前沿,与厢体的上表面“衔接”,使气流沿货厢顶表面很近的地方流动,从而减小空气阻力。目前载货汽车市场上配备的导流罩主要有固定式导流罩和可调式导流罩两种,固定式导流罩高度固定无法调整,无法适用于高度不同的载货车厢;可调式导流罩,强调对导流罩整体高度的调节,多采用分块结构,导流罩下部通过支架固定于顶盖上,导流罩上部通过旋转铰链固定在导流罩下部上,通过旋转铰链调节导流罩上部高度,其缺点在于上、下部导流罩存在重叠部分,整体重量大、结构复杂度高,且侧部存在一个较大接缝破坏造型外观,故市场普及率很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提供一种载货汽车顶盖导流罩,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和不破坏侧面造型外观的优点,解决了现有可调式导流罩的整体重量大和结构复杂技术不足。本技术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载货汽车顶盖导流罩,包括固定式导流罩本体1、扰流板2、固定框架和调节铰链;所述的固定框架包括固定在固定式导流罩本体1前端的内表面上的前固定支架3、固定在固定式导流罩本体1后端的内表面上的后固定支架5,连接在前固定支架3和后固定支架5之间的纵向连接杆4;扰流板2通过调节铰链与后固定支架5铰接。作为本技术更优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固定式导流罩本体1的后边缘有用于扰流板2安装的凹口。作为本技术更优的技术方案:所述的调节铰链包括下铰链6和上铰链7,下铰链6固定连接在后固定支架5上,下铰链6与上铰链7通过调整螺钉9连接,上铰链7固定连接在扰流板2的下表面。下铰链6与上铰链7上均有用于调整螺钉9穿过的长通孔,旋转轴8穿过下铰链6与上铰链7活动连接。本技术有益效果如下:当载货汽车匹配货厢高度高于顶盖导流罩,参考货厢高度,通过调节铰链调整扰流板角度,仅增加了可调节扰流板实现了改变载货汽车高速行驶时顶部气流流向、减小空气阻力和降低燃油消耗的技术效果,且结构简单,不破坏侧部造型外观,适合于生产普及。附图说明图1为载货汽车顶盖导流罩结构示意图;图2为载货汽车顶盖导流罩的扰流板的初始位置示意图;图3为载货汽车顶盖导流罩的扰流板的最大位置示意图;图4为载货汽车顶盖导流罩的调节铰链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载货汽车顶盖导流罩,包括固定式导流罩本体1、扰流板2、固定框架和调节铰链;所述的固定框架包括固定在固定式导流罩本体1前端的内表面上的前固定支架3、固定在固定式导流罩本体1后端的内表面上的后固定支架5,连接在前固定支架3和后固定支架5之间的纵向连接杆4;扰流板2通过调节铰链与后固定支架5铰接。所述的调节铰链包括下铰链6和上铰链7,下铰链6固定连接在后固定支架5上,下铰链6与上铰链7通过调整螺钉9连接,上铰链7固定连接在扰流板2的下表面。下铰链6与上铰链7上均有用于调整螺钉9穿过的长通孔,旋转轴8穿过下铰链6与上铰链7活动连接。所述的固定式导流罩本体1的后边缘有用于扰流板2安装的凹口。所述的后边缘为导流罩本体1靠近车厢的一侧,如图2和4所示,本技术中的固定导流罩本体1与一般固定式导流罩结构形式相近,仅增加扰流板安装区域,可通过在固定式导流罩基础上切割实现,最大程度上降低了制造成本;所述的固定框架由前固定支架3、纵向连接杆4及带有调节铰链机构的后固定支架5通过螺钉装配而成,所述调节铰链由上铰链7、下铰链6、旋转轴8、调整螺钉9组成,其中下铰链6与后固定支架5焊接,上铰链7和下铰链6通过旋转轴8连接,并通过调整螺钉9固定;扰流板2通过调节铰链装配与固定框架上,可通过铰链调整装配角度。本技术的装配过程如下:首先将前固定支架3、纵向连接杆4及带有调节铰链的后固定支架5通过螺钉进行装配,形成固定框架,其次将导流罩本体1、扰流板2分别通过螺钉与固定框架连接形成顶盖导流罩总成;再次将导流罩总成通过螺钉与驾驶室顶盖连接;最后根据匹配货厢高度,拧松调整螺钉9,调整上铰链7位置,拧紧螺钉9,是上铰链7位置固定,进而改变扰流板角度位置。扰流板2初始位置如图2所示,扰流板2最大位置如图2所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载货汽车顶盖导流罩,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式导流罩本体(1)、扰流板(2)、固定框架和调节铰链;所述的固定框架包括固定式导流罩本体(1)前端的内表面上的前固定支架(3)、固定在固定式导流罩本体(1)后端的内表面上的后固定支架(5),连接在前固定支架(3)和后固定支架(5)之间的纵向连接杆(4);扰流板(2)通过调节铰链与后固定支架(5)铰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载货汽车顶盖导流罩,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式导流罩本体(1)、扰流板(2)、固定框架和调节铰链;所述的固定框架包括固定式导流罩本体(1)前端的内表面上的前固定支架(3)、固定在固定式导流罩本体(1)后端的内表面上的后固定支架(5),连接在前固定支架(3)和后固定支架(5)之间的纵向连接杆(4);扰流板(2)通过调节铰链与后固定支架(5)铰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载货汽车顶盖导流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隰大帅张弛刘敏刘艳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