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多功能汽车充电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3036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17: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综合性多功能汽车充电桩,包括直流充电口(2)、电源逆变单元(3)、交流充电口(5)、充电桩(6)、市电接口(7)、加水口(9)、用户操作界面(13)及无线充电模块(14);电源逆变单元设在充电桩内,直流充电口、交流充电口、市电接口、加水口、用户操作界面及无线充电模块设在充电桩上,电源逆变单元连电网三相供电装置(4);直流充电口、交流充电口、市电接口、用户操作界面及无线充电模块连电源逆变单元,加水口连自来水供水装置(11)及车辆水箱(10)。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一个充电桩上集成了多项功能,可同时满足用户的多项需求,节省用户的操作时间,提高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综合性多功能汽车充电桩
本技术涉及电动汽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综合性多功能汽车充电桩。
技术介绍
目前电动汽车对于充电的基本需求为DC直流快充和AC交流慢充。随着电动汽车产品的持续升级,V2G(Vehicle-to-grid,意为车辆到电网)、V2L(Vehicle-to-Load,意为车辆到负载)、V2V(Vehicle-to-Vehicle,意为车辆到车辆)、无线充电等应用需求也开始兴起。V2G是电动汽车与电网之间的互动,用来实现电网的负荷转移、负荷调节、旋转备用等需求。V2L是解决用户从电动汽车解决其他220V家用电器的临时供电需求。V2V是解决一辆电动汽车向另一辆电动汽车临时充电的需求。这些技术的兴起,均是建立在电动汽车具有超大容量电池的基础上衍生出的应用技术。电动汽车的大容量电池可以作为可靠的备用电源,解决用户的紧急用电需求。电动汽车低噪音的特点,特别适合进行房车等舒适性需求的车型开发,且这些特改的家用车辆,对于上述的多种应用技术更是有迫切的需求;另外,这种家用需求也需要进行生活用水的补给。但是,目前市场上的充电桩均只具备单一功能,用户多个需求不能同时进行,且这些需求都比较耗时,用户要解决这些需求时,需要多处奔波,浪费较多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综合性多功能汽车充电桩,在一个充电桩上集成了多项功能,可以同时满足用户的多项需求,大大节省用户的操作时间,提高用户体验。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综合性多功能汽车充电桩,包括直流充电口、电源逆变单元、交流充电口、充电桩、市电接口、加水口、用户操作界面及无线充电模块;电源逆变单元设置在充电桩内,直流充电口、交流充电口、市电接口、加水口、用户操作界面及无线充电模块分别设置在充电桩上,用户操作界面的输出端与电源逆变单元的输入端连接,电源逆变单元外接电网三相供电装置;直流充电口、交流充电口及无线充电模块分别与电源逆变单元双向连接,电源逆变单元通过直流充电口、交流充电口或无线充电模块为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充电;电源逆变单元的输出端与市电接口连接,电源逆变单元通过市电接口为家用电器供电;加水口的进水端外接自来水供水装置,车辆水箱通过供水管连接到加水口的出水端。所述的两辆电动汽车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同时连接充电桩的直流充电口或交流充电口,一辆电动汽车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通过电源逆变单元为另一辆电动汽车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充电。所述的直流充电口设有一个或若干个。所述的交流充电口设有一个或若干个。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各功能的硬件配置大部分是兼容的,只需进行较小程度的调整即可提供多种功能,成本低。2、本技术的功能多,既避免了一个功能一个桩的硬件和用地浪费,也能让用户在同一地点解决多种需求,大大提高了用户体验。3、本技术有效、合理地解决了用户多样化充电和补给的需求,具有良好的经济价值和应用价值。4、由于电动汽车市场增量的潜力巨大,本技术使V2G的推广对电网的负荷转移、负荷调节、旋转备用等需求得到更好的实施效果。本技术在一个充电桩上集成了直流快充、220V交流慢充、V2G、V2L、V2V、无线充电、用水补给等功能,可以在同一地点同时满足用户的多项需求,大大节省用户的操作时间,避免多处奔波,提高用户体验,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大大提高产品竞争力。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综合性多功能汽车充电桩的功能原理图。图中,1电动汽车动力电池,2直流充电口,3电源逆变单元,4电网三相供电装置,5交流充电口,6充电桩,7市电接口,8家用电器,9加水口,10车辆水箱,11自来水供水装置,12用户需求,13用户操作界面,14无线充电模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参见附图1,一种综合性多功能汽车充电桩,包括直流充电口2、电源逆变单元3、交流充电口5、充电桩6、市电接口7、加水口9、用户操作界面13及无线充电模块14;电源逆变单元3设置在充电桩6内,直流充电口2、交流充电口5、市电接口7、加水口9、用户操作界面13及无线充电模块14分别设置在充电桩6上,优选的,市电接口7可采用市电220V接口,用户操作界面13的输出端与电源逆变单元3的输入端连接,电源逆变单元3外接电网三相供电装置4,优选的,电网三相供电装置4可采用电网380V三相供电装置4,通过充电桩6综合的多个接口实现电源的转换和传输;直流充电口2、交流充电口5及无线充电模块14分别与电源逆变单元3双向连接,电源逆变单元3通过直流充电口2、交流充电口5或无线充电模块14为电动汽车动力电池1充电;电源逆变单元3的输出端与市电接口7连接,电源逆变单元3通过市电接口7为家用电器8供电;加水口9的进水端外接自来水供水装置11,车辆水箱10通过供水管连接到加水口9的出水端。所述的两辆电动汽车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1同时连接充电桩6的直流充电口2或交流充电口5,一辆电动汽车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1通过电源逆变单元3为另一辆电动汽车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1充电,实现V2V的用户供电需求。电动汽车动力电池1与直流充电口2、交流充电口5双向连接,便于电动汽车动力电池1的充放电。所述的直流充电口2设有一个或若干个,直流充电口2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而定;所述的交流充电口5设有一个或若干个,交流充电口5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而定,便于多辆车辆的同时使用,并满足V2V的使用需求。用户操作界面13可采用触摸屏等输入装置,用户需求12通过用户操作界面13输入,控制操作界面13调整电源逆变单元3的工作模式满足用户需求12。当用户需求12为V2G时,电源逆变单元3根据电网三相供电装置4的状态,通过直流充电口2、交流充电口5或者无线充电模块14与电动汽车动力电池1进行充放电。1)用户需求12为直流充电时,将电动汽车动力电池1与直流充电口2连接后,电源逆变单元3将电网三相供电装置4转换为直流电给电动汽车进行直流充电。2)用户需求12为交流充电时,将电动汽车动力电池1与交流充电口5连接后,电源逆变单元3将电网三相供电装置4转换为交流电给电动汽车进行交流充电。3)用户需求12为无线充电时,电源逆变单元3将电网三相供电装置4转换为无线充电所需频率的交流电给到无线充电模块14,并通过无线传输给电动汽车动力电池1进行无线充电。当用户需求12为V2L时,电源逆变单元3通过直流充电口2、交流充电口5或者无线充电模块14将电动汽车动力电池1的储存电量转换为220V市电,并通过市电接口7给家用电器8供电。当用户需求12为V2V时,电源逆变单元3通过直流充电口2、交流充电口5或者无线充电模块14将电动汽车动力电池1的储存电量通过另一充电口给另一电动汽车充电。当用户需求12为补水时,可以通过加水口9给车辆水箱10进行补给。以上各种状态的切换可以根据用户需求12进行综合使用,比如深夜电网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综合性多功能汽车充电桩,其特征是:包括直流充电口(2)、电源逆变单元(3)、交流充电口(5)、充电桩(6)、市电接口(7)、加水口(9)、用户操作界面(13)及无线充电模块(14);电源逆变单元(3)设置在充电桩(6)内,直流充电口(2)、交流充电口(5)、市电接口(7)、加水口(9)、用户操作界面(13)及无线充电模块(14)分别设置在充电桩(6)上,用户操作界面(13)的输出端与电源逆变单元(3)的输入端连接,电源逆变单元(3)外接电网三相供电装置(4);直流充电口(2)、交流充电口(5)及无线充电模块(14)分别与电源逆变单元(3)双向连接,电源逆变单元(3)通过直流充电口(2)、交流充电口(5)或无线充电模块(14)为电动汽车动力电池(1)充电;电源逆变单元(3)的输出端与市电接口(7)连接,电源逆变单元(3)通过市电接口(7)为家用电器(8)供电;加水口(9)的进水端外接自来水供水装置(11),车辆水箱(10)通过供水管连接到加水口(9)的出水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综合性多功能汽车充电桩,其特征是:包括直流充电口(2)、电源逆变单元(3)、交流充电口(5)、充电桩(6)、市电接口(7)、加水口(9)、用户操作界面(13)及无线充电模块(14);电源逆变单元(3)设置在充电桩(6)内,直流充电口(2)、交流充电口(5)、市电接口(7)、加水口(9)、用户操作界面(13)及无线充电模块(14)分别设置在充电桩(6)上,用户操作界面(13)的输出端与电源逆变单元(3)的输入端连接,电源逆变单元(3)外接电网三相供电装置(4);直流充电口(2)、交流充电口(5)及无线充电模块(14)分别与电源逆变单元(3)双向连接,电源逆变单元(3)通过直流充电口(2)、交流充电口(5)或无线充电模块(14)为电动汽车动力电池(1)充电;电源逆变单元(3)的输出端与市电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彦雷王祖声杜洪波姜炎炎鲍天巧李金宏李东旭续建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