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充电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3036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17: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充电桩,包括充电桩主体、支撑杆和充电线,支撑杆的杆壁固定连接有腔体,充电线的另一端贯穿腔体的外壁并延伸至腔体内设置,腔体内均匀分布有多个活动杆,多个活动杆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滑块,腔体的内壁开设有多个与滑块相匹配的滑槽,多个活动杆的杆壁均通过第一弹簧与腔体的内壁固定连接设置,多个第一弹簧均呈上下交错设置,充电线穿过多个活动杆上并贯穿腔体的内壁并延伸至外部设置,位于腔体内的充电线呈蛇形设置,充电线延伸至外部的一端活动套设有环形块,且环形块与腔体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使充电线自动收缩至腔体内,进而对充电线进行保护,提高了充电线的使用寿命。

A charging pile for new energy vehic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充电桩
本技术涉及充电桩
,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充电桩。
技术介绍
充电桩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上,安装于公共建筑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的输入端与交流电网直接连接,输出端都装有充电插头用于为电动汽车充电。现有技术中,充电桩的充电线都是裸露挂设在支撑杆上,而充电线长期裸露在外,易发生损坏,进而降低了充电线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充电桩的充电线都是裸露挂设在支撑杆上,而充电线长期裸露在外,易发生损坏,进而降低了充电线使用寿命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充电桩。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充电桩,包括充电桩主体、支撑杆和充电线,所述支撑杆的杆壁固定连接有腔体,所述充电线的另一端贯穿腔体的外壁并延伸至腔体内设置,所述腔体内均匀分布有多个活动杆,多个所述活动杆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腔体的内壁开设有多个与滑块相匹配的滑槽,多个所述活动杆的杆壁均通过第一弹簧与腔体的内壁固定连接设置,多个所述第一弹簧均呈上下交错设置,所述充电线穿过多个活动杆上并贯穿腔体的内壁并延伸至外部设置,位于所述腔体内的充电线呈蛇形设置,所述充电线延伸至外部的一端活动套设有环形块,且环形块与腔体固定连接,所述环形块上还设有夹紧机构。优选的,所述夹紧机构包括环形块,所述环形块的侧壁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两端均穿过通孔并向外延伸设置,所述限位杆的杆壁开设有方孔,所述方孔内对称设有两个楔形块,两个所述楔形块的两侧壁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方孔的两侧壁均开设有与限位块相匹配的限位槽,所述方孔内还设有第二弹簧,且第二弹簧的两端均与楔形块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通孔的两侧壁对称开设有两组与楔形块相匹配的楔形槽,所述限位杆相向充电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弧形夹板。优选的,多个所述活动杆的杆壁均固定套接有滑轮,且滑轮与充电线相互配合设置。优选的,所述限位杆相背离弧形夹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把手。优选的,所述弧形夹板相向充电线一侧的侧壁和环形块的内壁相向充电线一侧的侧壁均固定设有橡胶垫片,且橡胶垫片的表面开设有防滑纹。优选的,所述腔体采用塑料材质制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充电桩,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新能源汽车用充电桩,通过设有的充电线,拉动充电线,使充电线拉升至指定长度,当充电线拉出至腔体外时,使多个活动杆受力,从而使活动杆移动至指定位置,再通过设有的限位杆,按动限位杆,从而使楔形块自动收缩至方孔内,并脱离其中一个组楔形槽,再通过设有的弧形夹板,当弧形夹板对充电线进行夹紧时,楔形块与另一组楔形槽的位置相对应,通过第二弹簧的弹力带动楔形块移动,使楔形块卡合至楔形槽内,进而对限位杆的位置进行限定,保证充电线在充电过程中的稳定性。2、该新能源汽车用充电桩,通过设有的限位杆,当充电完毕时,拉动限位杆,使弧形夹板不再对充电线进行挤压,再通过设有的多个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拉力带动活动杆移动,从而使充电线自动收缩至腔体内,进而对充电线进行保护,提高了充电线的使用寿命。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技术能够使充电线自动收缩至腔体内,进而对充电线进行保护,提高了充电线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充电桩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部分结构放大图;图3为图1中腔体与活动杆之间的连接示意图。图中:1充电桩主体、2支撑板、3充电线、4腔体、5活动杆、6第一弹簧、7环形块、8限位杆、9楔形块、10限位块、11第二弹簧、12弧形夹板、13滑块、14把手、15橡胶垫片、16滑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参照图1-3,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充电桩,包括充电桩主体1、支撑杆2和充电线3,能够对电动汽车进行车充电,为现有技术产物,在此不多做叙,支撑杆2的杆壁固定连接有腔体4,充电线3的另一端贯穿腔体4的外壁并延伸至腔体4内设置,腔体4内均匀分布有多个活动杆5,多个活动杆5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滑块13,腔体4的内壁开设有多个与滑块13相匹配的滑槽,多个活动杆5的杆壁均通过第一弹簧6与腔体4的内壁固定连接设置,多个第一弹簧6均呈上下交错设置,充电线3穿过多个活动杆5上并贯穿腔体4的内壁并延伸至外部设置,位于腔体4内的充电线3呈蛇形设置,充电线3延伸至外部的一端活动套设有环形块7,且环形块7与腔体4固定连接,环形块7上还设有夹紧机构,夹紧机构包括环形块7,环形块7的侧壁开设有通孔,通孔内设有限位杆8,限位杆8的两端均穿过通孔并向外延伸设置,限位杆8的杆壁开设有方孔,方孔内对称设有两个楔形块9,两个楔形块9的两侧壁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0,方孔的两侧壁均开设有与限位块10相匹配的限位槽,对楔形块9的位置进行限定,方孔内还设有第二弹簧11,且第二弹簧11的两端均与楔形块9的侧壁固定连接,通孔的两侧壁对称开设有两组与楔形块9相匹配的楔形槽,限位杆8相向充电线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弧形夹板12,按动限位杆8,从而使楔形块9自动收缩至方孔内,并脱离其中一个组楔形槽,再通过设有的弧形夹板12,当弧形夹板12对充电线3进行夹紧时,楔形块9与另一组楔形槽的位置相对应,通过第二弹簧11的弹力带动楔形块9移动,使楔形块9卡合至楔形槽内,进而对限位杆8的位置进行限定,保证充电线3在充电过程中的稳定性,多个活动杆5的杆壁均固定套接有滑轮16,且滑轮16与充电线3相互配合设置,能够降低活动杆5与充电线3之间的摩擦力,便于充电线3在活动杆5上滑动,限位杆8相背离弧形夹板1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把手14,便于拉动和按动限位杆8移动,弧形夹板12相向充电线一侧的侧壁和环形块7的内壁相向充电线一侧的侧壁均固定设有橡胶垫片15,且橡胶垫片15的表面开设有防滑纹,橡胶垫片15为现有机构,能够对充电线3进行保护,防止损坏,再通过设有的防滑纹能够提高充电线与环形块7和弧形夹板12之间的摩擦力,提高充电线3在夹紧时的稳定性,腔体4采用塑料材质制成,能够降低生产的成本。本技术中,使用时,通过设有的充电线3,拉动充电线3,使充电线3拉升至指定长度,当充电线3拉出至腔体外时,使多个活动杆5受力,从而使活动杆5移动至指定位置,再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充电桩,包括充电桩主体(1)、支撑杆(2)和充电线(3),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2)的杆壁固定连接有腔体(4),所述充电线(3)的另一端贯穿腔体(4)的外壁并延伸至腔体(4)内设置,所述腔体(4)内均匀分布有多个活动杆(5),多个所述活动杆(5)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滑块(13),所述腔体(4)的内壁开设有多个与滑块(13)相匹配的滑槽,多个所述活动杆(5)的杆壁均通过第一弹簧(6)与腔体(4)的内壁固定连接设置,多个所述第一弹簧(6)均呈上下交错设置,所述充电线(3)穿过多个活动杆(5)上并贯穿腔体(4)的内壁并延伸至外部设置,位于所述腔体(4)内的充电线(3)呈蛇形设置,所述充电线(3)延伸至外部的一端活动套设有环形块(7),且环形块(7)与腔体(4)固定连接,所述环形块(7)上还设有夹紧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充电桩,包括充电桩主体(1)、支撑杆(2)和充电线(3),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2)的杆壁固定连接有腔体(4),所述充电线(3)的另一端贯穿腔体(4)的外壁并延伸至腔体(4)内设置,所述腔体(4)内均匀分布有多个活动杆(5),多个所述活动杆(5)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滑块(13),所述腔体(4)的内壁开设有多个与滑块(13)相匹配的滑槽,多个所述活动杆(5)的杆壁均通过第一弹簧(6)与腔体(4)的内壁固定连接设置,多个所述第一弹簧(6)均呈上下交错设置,所述充电线(3)穿过多个活动杆(5)上并贯穿腔体(4)的内壁并延伸至外部设置,位于所述腔体(4)内的充电线(3)呈蛇形设置,所述充电线(3)延伸至外部的一端活动套设有环形块(7),且环形块(7)与腔体(4)固定连接,所述环形块(7)上还设有夹紧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机构包括环形块(7),所述环形块(7)的侧壁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限位杆(8),所述限位杆(8)的两端均穿过通孔并向外延伸设置,所述限位杆(8)的杆壁开设有方孔,所述方孔内对称设有两个楔形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符晗
申请(专利权)人:桂林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