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单一溶剂油墨的凹版印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82994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17: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单一溶剂油墨的凹版印刷装置,包括沿承印物移动方向依次设置的印刷单元及单一溶剂回收单元、与印刷单元相适配的刮刀单元以及控制器,印刷单元包括并列设置的凹印版辊及压印胶辊以及设置在凹印版辊下方并与凹印版辊的底部相适配的油墨槽,刮刀单元与凹印版辊的表面相适配,控制器分别与印刷单元、单一溶剂回收单元、刮刀单元电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基于单一溶剂油墨,能够在使用单一组分溶剂的情况下,实现承印物的凹版印刷,且印刷效果好,环境污染小,成本低。

A gravure printing device based on single solvent in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单一溶剂油墨的凹版印刷装置
本技术属于凹版印刷
,涉及一种基于单一溶剂油墨的凹版印刷装置。
技术介绍
凹版印刷是先在凹印版辊的表面涂上油墨,然后用刮刀机构将凹印版辊空白部分的油墨去除干净,使油墨只存留在图文部分的网穴之中,再在较大的压力作用下,将油墨转移到承印物表面,获得印刷品。凹版印刷属于直接印刷,凹印版辊的图文部分凹下,且凹陷程度随图像的层次有深浅的不同,印版的空白部分凸起,并在同一平面上。用于凹版印刷的油墨中,溶剂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溶剂不仅能溶解各种成膜聚合物,调整黏度及流变性,而且对成膜质量有重要影响。现有的油墨溶剂大都为复合溶剂,其干燥速度是由溶剂中各组分本身的蒸发速度来决定的,而蒸发速度又是由溶剂中各组分本身的沸点决定的。例如:快干溶剂的沸点一般为100℃-150℃,中干溶剂的沸点一般为150℃-200℃,慢干溶剂的沸点一般为200℃以上。在凹版印刷过程中,当刮刀机构中的刮刀将凹印版辊空白部分的油墨去除干净后,网穴之中存留的少量油墨很容易在短时间内蒸发,导致油墨变干而无法转移到承印物表面;若采用慢干溶剂,则容易导致油墨转移到承印物表面后迟迟未干的问题。因此,通过选用多种溶剂混合而成的复合溶剂,能够控制油墨的干燥速度,进而控制凹版印刷的质量。然而,这种通过改变复合溶剂配方而调节油墨的干燥速度,进而控制凹版印刷质量的方法存在许多问题。长期以来,凹版印刷油墨多以苯、二甲苯等苯类溶剂或酮类溶剂为主,油墨中的苯类溶剂或酮类溶剂不仅会污染环境,而且会对人体造成伤害。虽然现在出现了一些无苯无酮油墨,但这些油墨都采用醇类、酯类、醚类组成的混合溶剂,为了满足VOC排放的要求,需要先通过活性炭吸附回收气体状态的混合溶剂,然后将气体冷凝后转化为液体,再通过进一步的精馏等方式将混合溶剂中的各组分进行分离回收。然而,由于溶剂组分复杂,需要消耗大量能源来对溶剂中的各组分进行分离回收,因而无法同时满足VOC排放及节能降耗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基于单一溶剂油墨的凹版印刷装置。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基于单一溶剂油墨的凹版印刷装置,该装置包括沿承印物移动方向依次设置的印刷单元及单一溶剂回收单元、与印刷单元相适配的刮刀单元以及控制器,所述的印刷单元包括并列设置的凹印版辊及压印胶辊以及设置在凹印版辊下方并与凹印版辊的底部相适配的油墨槽,所述的刮刀单元与凹印版辊的表面相适配,所述的控制器分别与印刷单元、单一溶剂回收单元、刮刀单元电连接。在控制器的调控下,印刷单元将单一溶剂油墨转移到承印物表面,之后承印物上油墨中的单一组分溶剂挥发并收集在单一溶剂回收单元中。凹印版辊在转动过程中,先从油墨槽中沾上单一溶剂油墨,之后经刮刀单元刮除掉凹印版辊空白部分的油墨,最后将凹印版辊网穴之中的油墨转移到承印物表面。压印胶辊与凹印版辊相配合,和凹印版辊一起转动,并对承印物施加压力,便于凹印版辊网穴之中的油墨转移到承印物表面。进一步地,所述的油墨槽的内部设有油墨液位传感器,所述的控制器与油墨液位传感器电连接。油墨液位传感器实时监测油墨槽内单一溶剂油墨的剩余量。进一步地,所述的印刷单元还包括与凹印版辊传动连接的凹印版辊驱动电机以及与压印胶辊传动连接的压印胶辊驱动电机,所述的控制器分别与凹印版辊驱动电机、压印胶辊驱动电机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的单一溶剂回收单元包括溶剂气体收集罩、与溶剂气体收集罩相连通的溶剂回收罐以及与溶剂回收罐的内部相连通的抽风机,所述的控制器与抽风机电连接。当承印物经过溶剂气体收集罩下方时,承印物上油墨中的单一溶剂挥发并经溶剂气体收集罩汇集后送入溶剂回收罐中储存。抽风机提供的负压便于将挥发的溶剂引入溶剂气体收集罩中。进一步地,所述的溶剂气体收集罩的内侧面设有加热灯,所述的控制器与加热灯电连接。加热灯能使溶剂气体收集罩的下方具有较高的温度,便于承印物上的单一溶剂快速挥发。进一步地,所述的溶剂气体收集罩与溶剂回收罐之间设有溶剂气体管路,所述的抽风机与溶剂回收罐之间设有抽风管路。进一步地,所述的溶剂气体管路的外部设有冷却液夹套,该冷却液夹套的一端设有冷却液入口,另一端设有冷却液出口。向冷却液夹套内通入冷却液,将溶剂气体管路内的溶剂气体冷却成液体,便于将单一溶剂回收并储存在溶剂回收罐内。进一步地,所述的溶剂气体管路呈倾斜状。溶剂气体管路位于溶剂回收罐的一端低于其位于溶剂气体收集罩的一端,便于冷却液化后的溶剂自然流入溶剂回收罐内。进一步地,所述的溶剂回收罐内设有与控制器电连接的溶剂液位传感器。溶剂液位传感器实时监测溶剂回收罐内回收的单一溶剂的储存量。进一步地,所述的刮刀单元包括升降机构、设置在升降机构顶部的支承板、设置在支承板上的水平调整机构、设置在水平调整机构一端的转动机构、设置在转动机构上的刮刀安装板以及设置在刮刀安装板上的刮刀,该刮刀与凹印版辊的表面相适配。控制器通过对升降机构、水平调整机构及转动机构的调控,改变刮墨点位置、刮刀角度及刮墨压力,以满足凹版印刷时的实际需求。进一步地,所述的升降机构包括一对并列设置的固定架以及沿竖直方向设置在固定架上并与控制器电连接的竖向伺服电缸,所述的支承板设置在竖向伺服电缸的顶部,并与竖向伺服电缸传动连接。在控制器的调控下,竖向伺服电缸带动支承板竖直移动,以改变支承板的高度。进一步地,所述的水平调整机构包括沿水平方向设置在支承板上并与控制器电连接的水平伺服电缸以及设置在水平伺服电缸一端并与水平伺服电缸传动连接的连接板。在控制器的调控下,水平伺服电缸带动刮刀水平移动,以改变刮刀的位置。进一步地,所述的连接板包括沿水平方向设置并位于水平伺服电缸一端的连接板水平部以及沿竖直方向设置并位于连接板水平部一端的连接板竖直部,所述的转动机构设置在连接板竖直部的底部。连接板竖直部伸出支承板的外部,用于连接转动机构。进一步地,所述的支承板上还设有与连接板水平部相适配的连接板支撑组件。连接板支撑组件从下方对连接板进行支撑,保证连接板的水平度及稳定性。进一步地,所述的连接板支撑组件包括设置在支承板上并与水平伺服电缸相平行的导轨以及滑动设置在导轨上的滑块,所述的连接板水平部的底部与滑块固定连接。水平伺服电缸水平带动连接板水平运动,同时滑块随着连接板一起沿导轨滑动,始终对连接板底部进行支撑。进一步地,所述的转动机构包括转动设置在连接板竖直部底部的转轴以及设置在连接板竖直部底部并与转轴传动连接的转轴步进电机,所述的控制器与转轴步进电机传动连接。在控制器的调控下,转轴步进电机带动转轴转动,使转轴上的刮刀安装板同步转动,进而改变刮刀的倾斜角度。现有的凹版印刷过程中,刮刀的刮墨点(刮刀与凹印版辊之间的接触点)与压印点(压印胶辊与凹印版辊之间的接触点)之间的距离是固定的,为了避免溶剂干燥过快或过慢而影响凹版印刷的质量,通常会采用混合溶剂,并通过调节快干溶剂、中干溶剂、慢干溶剂的比例,以达到合适的干燥速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单一溶剂油墨的凹版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沿承印物(14)移动方向依次设置的印刷单元及单一溶剂回收单元、与印刷单元相适配的刮刀单元以及控制器,所述的印刷单元包括并列设置的凹印版辊(12)及压印胶辊(13)以及设置在凹印版辊(12)下方并与凹印版辊(12)的底部相适配的油墨槽(15),所述的刮刀单元与凹印版辊(12)的表面相适配,所述的控制器分别与印刷单元、单一溶剂回收单元、刮刀单元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单一溶剂油墨的凹版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沿承印物(14)移动方向依次设置的印刷单元及单一溶剂回收单元、与印刷单元相适配的刮刀单元以及控制器,所述的印刷单元包括并列设置的凹印版辊(12)及压印胶辊(13)以及设置在凹印版辊(12)下方并与凹印版辊(12)的底部相适配的油墨槽(15),所述的刮刀单元与凹印版辊(12)的表面相适配,所述的控制器分别与印刷单元、单一溶剂回收单元、刮刀单元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单一溶剂油墨的凹版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墨槽(15)的内部设有油墨液位传感器(16),所述的控制器与油墨液位传感器(16)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单一溶剂油墨的凹版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印刷单元还包括与凹印版辊(12)传动连接的凹印版辊驱动电机以及与压印胶辊(13)传动连接的压印胶辊驱动电机,所述的控制器分别与凹印版辊驱动电机、压印胶辊驱动电机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单一溶剂油墨的凹版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一溶剂回收单元包括溶剂气体收集罩(17)、与溶剂气体收集罩(17)相连通的溶剂回收罐(18)以及与溶剂回收罐(18)的内部相连通的抽风机(19),所述的控制器与抽风机(19)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单一溶剂油墨的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春虎姚根龙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运城制版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