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周转式直条钢筋堆放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2877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16: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周转式直条钢筋堆放架,包括多排沿支撑直条钢筋长度方向呈等间距设置的支撑结构,多排支撑结构的两端底部通过连接杆连接;支撑结构包括固定在地面上的第一水平杆和多根竖向杆,相邻竖向杆之间设置有若干根第二水平杆,第二水平杆沿竖向杆的高度方向呈等间距布设;连接杆与第一水平杆连接且在同一平面内相互垂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支撑结构,能够实现堆放支撑直条钢筋,又可实现周转,使支撑结构重复利用,节约了建筑材料,保证了支撑直条钢筋与地面的隔离,防止了由于地面水分或者其他杂质对支撑直条钢筋的污染导致支撑直条钢筋损坏甚至失效,通过设置多层结构,能够实现对支撑直条钢筋的分类堆放,便于施工。

Reusable straight bar steel stacking ra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周转式直条钢筋堆放架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尤其是涉及一种可周转式直条钢筋堆放架。
技术介绍
建筑施工过程中,尤其是地基基础和主体施工阶段,钢材使用量大,施工现场钢材堆积量巨大,部分钢材堆放时间较长。钢材的堆放方式直接影响到施工现场的整洁、文明,还影响着钢材起吊的难易程度,更决定了钢材的锈蚀程度,所以钢材的堆放也越来越受到现场管理人员的关注和重视。以前,钢材进场后只是堆放到指定的地方,堆放随意性较强,且少有防腐措施,导致钢材锈蚀严重且钢材堆放区杂乱、不易整理,还造成很大的材料浪费,违背了绿色文明施工的相关要求;且现有的供钢材堆放的支撑结构为单层,堆放量小且不能实现分类堆放,同时周转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周转式直条钢筋堆放架,通过设置支撑结构,能够实现堆放支撑直条钢筋,又可实现周转,使支撑结构重复利用,节约了建筑材料,保证了支撑直条钢筋与地面的隔离,防止了由于地面水分或者其他杂质对支撑直条钢筋的污染导致支撑直条钢筋损坏甚至失效,通过设置多层结构,能够实现对支撑直条钢筋的分类堆放,便于施工。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周转式直条钢筋堆放架,包括多排沿支撑直条钢筋长度方向呈等间距设置的支撑结构,多排所述支撑结构的两端底部通过连接杆连接;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固定在地面上的第一水平杆和与所述第一水平杆相垂直连接的多根竖向杆,相邻所述竖向杆之间设置有若干根第二水平杆,所述第二水平杆沿所述竖向杆的高度方向呈等间距布设且与所述第一水平杆相平行,所述第一水平杆、所述第二水平杆和所述竖向杆设置在同一平面内;所述连接杆与所述第一水平杆连接且在同一平面内相互垂直。优选的,所述第一水平杆由若干根第一水平杆段拼接而成,相邻所述第一水平杆段之间承插连接或螺栓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水平杆通过地锚件固定在地面上,所述地锚件设置为若干个且均匀等距设置。优选的,每个所述第二水平杆的两端下方均设置有加固杆,所述加固杆与所述第二水平杆相互垂直,所述第二水平杆与所述竖向杆通过螺栓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水平杆、所述第二水平杆和所述竖向杆均为型钢,且所述第一水平杆、所述第二水平杆、所述竖向杆和所述连接杆的表面设置有保护层。优选的,相邻所述第一水平杆之间的距离为800mm-1000mm,相邻所述竖向杆之间的距离为800mm-1200mm,所述竖向杆的高度不大于3800mm,相邻所述第二水平杆之间的距离为1000mm-1200mm。因此,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的可周转式直条钢筋堆放架,具备以下优点:(1)通过支撑结构的设置,能够在堆放支撑直条钢筋的同时实现可周转,使支撑结构重复利用,节约建筑材料;(2)通过连接杆的设置,有效的将多排支撑结构连接为一体,有效的提高了支撑结构的整体性和稳固性;(3)通过第一水平杆的设置,保证了支撑直条钢筋与地面的隔离,防止了由于地面水分或者其他杂质对支撑直条钢筋污染导致支撑直条钢筋损坏甚至失效;(4)通过第二水平杆的设置将支撑结构分割为多层结构,能够实现对支撑直条钢筋的分类堆放,便于施工;(5)第一水平杆由多个第一水平杆段拼装构成,且每个第二水平杆均包括多个第二水平杆段,目的是便于拆卸,实现高效的周转,无需使用大型机械进行吊运,节约施工成本。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可周转式直条钢筋堆放架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可周转式直条钢筋堆放架实施例的支撑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图1为本技术一种可周转式直条钢筋堆放架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可周转式直条钢筋堆放架实施例的支撑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周转式直条钢筋堆放架,包括多排沿支撑直条钢筋长度方向呈等间距设置的支撑结构1,通过支撑结构1的设置,能够堆放支撑直条钢筋的同时实现可周转,使支撑结构重复利用,节约建筑材料,多排支撑结构1的两端底部通过连接杆2连接,有效的将多排支撑结构1连接为一体,有效的提高了支撑结构1的整体性和稳固性;支撑结构1包括固定在地面上的第一水平杆11和与第一水平杆11相垂直连接的多根竖向杆12,相邻竖向杆12之间设置有若干根第二水平杆13,第二水平杆13沿竖向杆12的高度方向呈等间距布设且与第一水平杆11相平行,第一水平杆11、第二水平杆13和竖向杆12设置在同一平面内;连接杆2与第一水平杆11连接且在同一平面内相互垂直,通过设置第一水平杆11保证了支撑直条钢筋与地面的隔离,防止了由于地面水分或者其他杂质对支撑直条钢筋的污染导致支撑直条钢筋损坏甚至失效,通过第二水平杆13的设置将支撑结构1分割为多层结构,能够实现对支撑直条钢筋的分类堆放,便于施工。第一水平杆11由若干根第一水平杆段110拼接而成,相邻第一水平杆段110之间承插连接或螺栓连接,还可以焊接连接,目的是便于拆卸,实现高效的周转,无需使用大型机械进行吊运,节约施工成本。第一水平杆11通过地锚件3固定在地面上,地锚件3设置为若干个且均匀等距设置,实际使用时,由于在进行支撑直条钢筋堆放过程中,由于支撑直条钢筋重量大,会与支撑结构1产生碰撞,导致支撑结构1移位,因此使用地锚件3进行固定,地锚件3为螺栓或者铆钉,地锚件3的下端穿过第一水平杆11插入到地面中。每个第二水平杆13的两端下方均设置有加固杆4,加固杆4与第二水平杆13相互垂直,第二水平杆1与竖向杆12通过螺栓连接,通过设置加固杆有效的保证了上层的支撑直条钢筋堆放后第二水平杆的支撑力,加固杆4的两端支顶或焊接在位于其上方的第二水平杆上,插装或者焊接在为与其下方的第二水平杆或第一水平杆段上。第一水平杆11、第二水平杆13和竖向杆12均为型钢,且第一水平杆11、第二水平杆13、竖向杆12和连接杆2的表面设置有保护层。相邻第一水平杆11之间的距离为800mm-1000mm,相邻竖向杆12之间的距离为800mm-1200mm,竖向杆12的高度不大于3800mm,相邻第二水平杆13之间的距离为1000mm-1200mm。因此,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的可周转式直条钢筋堆放架,通过设置支撑结构,能够实现堆放支撑直条钢筋,又可实现周转,使支撑结构重复利用,节约了建筑材料,保证了支撑直条钢筋与地面的隔离,防止了由于地面水分或者其他杂质对支撑直条钢筋的污染导致支撑直条钢筋损坏甚至失效,通过设置多层结构,能够实现对支撑直条钢筋的分类堆放,便于施工。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等同替换亦不能使修改后的技术方案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周转式直条钢筋堆放架,其特征在于:/n包括多排沿支撑直条钢筋长度方向呈等间距设置的支撑结构,多排所述支撑结构的两端底部通过连接杆连接;/n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固定在地面上的第一水平杆和与所述第一水平杆相垂直连接的多根竖向杆,相邻所述竖向杆之间设置有若干根第二水平杆,所述第二水平杆沿所述竖向杆的高度方向呈等间距布设且与所述第一水平杆相平行,所述第一水平杆、所述第二水平杆和所述竖向杆设置在同一平面内;/n所述连接杆与所述第一水平杆连接且在同一平面内相互垂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周转式直条钢筋堆放架,其特征在于:
包括多排沿支撑直条钢筋长度方向呈等间距设置的支撑结构,多排所述支撑结构的两端底部通过连接杆连接;
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固定在地面上的第一水平杆和与所述第一水平杆相垂直连接的多根竖向杆,相邻所述竖向杆之间设置有若干根第二水平杆,所述第二水平杆沿所述竖向杆的高度方向呈等间距布设且与所述第一水平杆相平行,所述第一水平杆、所述第二水平杆和所述竖向杆设置在同一平面内;
所述连接杆与所述第一水平杆连接且在同一平面内相互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周转式直条钢筋堆放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平杆由若干根第一水平杆段拼接而成,相邻所述第一水平杆段之间承插连接或螺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周转式直条钢筋堆放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平杆通过地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彬常晓雷鲜小平霍娟娟肖营高飞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