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向扭力扳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28639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16: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单向扭力扳手,所述单向扭力扳手由转动连接的前杆体和后杆体组成;前杆体前端设置有螺栓卡口,后端设置有中空壳体,中空壳体内设置有凸块,中空壳体的一侧设置有沿前杆体长度方向并向后端延伸的限位壳,且限位壳及中空壳体设置有朝向另一侧的开口;后杆体的前端转动连接在中空壳体内,且后杆体的前端与凸块紧密摩擦接触,当后杆体转动至与前杆体呈特定角度时,后杆体前端的一侧抵接在限位壳内部侧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单向扭力扳手,可实现防反向误操作且稳定输出扭矩的单向定值扭力扳手,减少风险产品输出。

One way torque wrenc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向扭力扳手
本技术涉及一种紧固件的单向扭力扳手,特别是用于单向输出特定扭矩,防止反向拧紧导致输出异常扭矩。
技术介绍
标准紧固件的拧紧离不开定值扭力扳手,定值扭力扳手因未设置特定单向结构而能双向施力,无法做到防止反向操作失误所导致输出错误的扭矩值,造成风险产品。紧固件拧紧中,存在以弹簧或棘轮限位的单向非定值扳手,但弹簧和棘轮可以实现多个角度旋转。扭矩计算公式为T=FLsinα其中,F为作用力,L为作用力点与紧固件连线距离,α为F和L之间夹角,作用力F与连线距离L之间夹角难以控制,多角度旋转时无法保证输出扭矩的稳定性,从而造成风险产品,且单向非定值扳手无定值扭矩功能。当产品存在不合格扭矩时,可能出现螺栓松动、零件移位、零件干涉、零件摩擦、运动件掉落、管路漏油等风险,影响人身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反向误操作导致输出错误扭矩和多夹角导致不稳定扭矩输出两个问题,提供了一种单向扭力扳手,具体方案如下:一种单向扭力扳手,所述单向扭力扳手由转动连接的前杆体和后杆体组成;前杆体前端设置有螺栓卡口,后端设置有中空壳体,中空壳体内设置有凸块,中空壳体的一侧设置有沿前杆体长度方向并向后端延伸的限位壳,且限位壳及中空壳体设置有朝向另一侧的开口;后杆体的前端转动连接在中空壳体内,且后杆体的前端与凸块紧密摩擦接触,当后杆体转动至与前杆体呈特定角度时,后杆体前端的一侧抵接在限位壳内部侧壁。进一步的,前杆体前端设置有半开口或者闭口的螺栓卡口。进一步的,后杆体由旋转连接体和定值扭矩杆体组成,旋转连接体前端通过转轴转动固定在所述中空壳体内,后端与所述定值扭矩杆体固定连接;所述定值扭矩杆体远离旋转连接的一端设置有手柄。进一步的,在旋转连接体上还设置有与后杆体长度方向垂直的凸台,该凸台位于旋转连接体转轴处和定值扭矩杆体之间。进一步的,当后杆体转动至与前杆体呈直线时,后杆体前端的一侧抵接在限位壳内部侧壁。进一步的,凸块为设置在中空壳体内部底面或者内部顶面的球形凸块。本技术提供的单向扭力扳手,可实现防反向误操作且稳定输出扭矩的单向定值扭力扳手,减少风险产品输出。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一实施例中,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单向扭力扳手的示意图;图2为一实施例中,前杆体的示意图;图3为一实施例中,后杆体的示意图;图4为前杆体与旋转连接体装配在一起的示意图;图5为前杆体的立体图;图6为旋转连接体和定值扭矩杆体的装配图;图7为一实施例中,前杆体配置有螺栓卡口的示意图;图8示意出在使用时前后杆体呈直线的示意图;图9示出若本技术中空壳体内不配备凸块,前杆体在重力作用下转动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技术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技术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技术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为了彻底理解本技术,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步骤以及详细的结构,以便阐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技术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单向扭力扳手,单向扭力扳手由转动连接的前杆体10和后杆体20组成;前杆体10前端设置有螺栓卡口11,后端设置有中空壳体12,中空壳体12内设置有凸块15,中空壳体12的一侧设置有沿前杆体10长度方向并向后端延伸的限位壳14,且限位壳14及中空壳体12均设置有朝向另一侧的开口10a;后杆体20的前端转动连接在中空壳体12内,且后杆体20的前端与凸块15紧密摩擦接触,当后杆体20转动至与前杆体10呈特定角度时,后杆体20前端的一侧抵接在限位壳14内部侧壁。前杆体10前端设置有半开口或者闭口的螺栓卡口11,用以连接紧固件,如图1和图7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后杆体20由旋转连接体21和定值扭矩杆体22组成,旋转连接体21的前端通过转轴转动固定在中空壳体12内,后端与定值扭矩杆体22固定连接。定值扭矩杆体22内含标准定值扳手结构,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具体扭矩值。此外,定值扭矩杆体22远离旋转连接体21的一端设置有手柄23,手柄23为操作施力区域。在一实施例中,在旋转连接体21上还设置有与后杆体20长度方向垂直的凸台25,该凸台25位于旋转连接体21转轴处24和定值扭矩杆体22之间,可以提高旋转连接体21的强度。在一实施例中,当后杆体20转动至与前杆体10呈直线时,后杆体20前端的一侧抵接在限位壳14内部侧壁。在一实施例中,凸块15为设置在中空壳体12内部底面或者内部顶面的球形凸块。拿取扳手时,存在单向钣金朝上情况,如无其他限定,因重力作用,前杆体会自行旋转,如图8-9所示,给操作带来不便。为了解决该问题,我们在中空壳体12内设有凸块15,在转动至前杆体10和后杆体20保持呈直线时,通过凸块15与后杆体20前端的旋转连接体21摩擦接触,可防止前杆体因重力旋转,提高实操性。当进行紧固件拧紧操作时,前杆体10的螺栓卡口11套入紧固件头部,手握手柄23,如图1顺时针方向旋转,因限位壳14的限位作用,扳手前后杆体受力,通过定值扭矩杆体22标准定值结构作用,扳手输出已设定的定值扭矩。但当反向操作时,因反向无对应限定结构,前杆体10与后杆体20绕转轴13旋转,无法输出扭矩,防止错误扭矩输出。同时,因只有凸块15通过与旋转连接体21摩擦接触限定初始位置(前杆体10和后杆体20呈直线),无其他限位结构,扳手只能输出初始状态的扭矩值,防止多角度不稳定扭矩输出,提高了产品对扭矩的控制。以上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其中未尽详细描述的设备和结构应该理解为用本领域中的普通方式予以实施;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
技术实现思路
对本技术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这并不影响本技术的实质内容。因此,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单向扭力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扭力扳手由转动连接的前杆体(10)和后杆体(20)组成;/n前杆体(10)前端设置有螺栓卡口(11),后端设置有中空壳体(12),中空壳体(12)内设置有凸块(15),中空壳体(12)的一侧设置有沿前杆体(10)长度方向并向后端延伸的限位壳(14),且限位壳(14)及中空壳体(12)设置有朝向另一侧的开口(10a);/n后杆体(20)的前端转动连接在中空壳体内,且后杆体(20)的前端与凸块(15)紧密摩擦接触,当后杆体(20)转动至与前杆体(10)呈直线时,后杆体(20)前端的一侧抵接在限位壳(14)内部侧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向扭力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扭力扳手由转动连接的前杆体(10)和后杆体(20)组成;
前杆体(10)前端设置有螺栓卡口(11),后端设置有中空壳体(12),中空壳体(12)内设置有凸块(15),中空壳体(12)的一侧设置有沿前杆体(10)长度方向并向后端延伸的限位壳(14),且限位壳(14)及中空壳体(12)设置有朝向另一侧的开口(10a);
后杆体(20)的前端转动连接在中空壳体内,且后杆体(20)的前端与凸块(15)紧密摩擦接触,当后杆体(20)转动至与前杆体(10)呈直线时,后杆体(20)前端的一侧抵接在限位壳(14)内部侧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向扭力扳手,其特征在于,前杆体(10)前端设置有半开口或者闭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单外平李营垒陈东晋顾志彬
申请(专利权)人: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