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旋流混合的脱硫除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82595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15: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烟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有旋流混合的脱硫除尘装置,包括吸收塔,吸收塔自下而上依次设有除尘腔、余热回收腔和脱硫腔,除尘腔外壁连通有烟气进管,除尘腔内壁固定有轴承座,轴承座外转动连接有转动轴,转动轴外壁固定有支撑杆,支撑杆顶端固定有圆筒框架,圆筒框架外壁安装有除尘布袋;余热回收腔外壁连通有进水管和出水管,余热回收腔内部设有连接管,连接管中部设有球形管;脱硫腔外壁连通有排污管,脱硫腔内壁固定有旋流板和除雾器,旋流板上方设有主水管,主水管底端连通有喷淋管,吸收塔顶端设有烟气出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不能对烟气中夹杂的热量进行回收,造成资源浪费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旋流混合的脱硫除尘装置
本技术涉及烟气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带有旋流混合的脱硫除尘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全国各地频繁出现严重的大区域雾霾天气,雾霾的主要组成为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和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作为雾霾中主要的成分之一,其主要来源于工厂燃料燃烧烟气的排放,这在钢铁和火力发电行业表现尤为明显。频繁的雾霾天气已经严重危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如何有效控制和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寻找高效节能的处理烟气中二氧化硫的方法迫在眉睫。如中国专利号CN201520401541.5,申请日为2015年6月10日,公告日为2016年01月20日的技术中公开了一种带有旋流混合的脱硫除尘装置,包括吸收塔,按烟气流动方向吸收塔内依次设有旋流板、一级喷淋层、接液盘、二级喷淋层和除雾器;旋流板的上开有圆台形的通孔,通孔较大的一端朝上,通孔的侧壁上均布有若干顺时针或者逆时针的螺旋槽,接液盘与吸收塔内侧壁密封连接,接液盘上设有漏斗状的集液孔,接液盘上设有向上凸出的通气柱,通气柱上设有浆液挡板;但该本技术依旧存在一些问题,如不能对烟气中夹杂的热量进行回收,造成资源浪费,另外,对烟气中的粉尘去除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带有旋流混合的脱硫除尘装置。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带有旋流混合的脱硫除尘装置,包括吸收塔,所述吸收塔自下而上依次设有除尘腔、余热回收腔和脱硫腔,所述除尘腔外壁连通有烟气进管,所述除尘腔内壁固定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外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外壁固定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顶端固定有圆筒框架,所述圆筒框架外壁安装有除尘布袋;所述余热回收腔外壁连通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余热回收腔内部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中部设有球形管,所述连接管顶端固定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顶端固定有挡水罩;所述脱硫腔外壁连通有排污管,所述脱硫腔内壁固定有旋流板和除雾器,所述旋流板上方设有主水管,所述主水管底端连通有喷淋管,所述主水管上端连通有处理液运输管,所述吸收塔底端设有落料管,所述落料管上设有卸料阀,所述吸收塔底端还固定有支撑腿,所述吸收塔顶端设有烟气出口。进一步地,所述脱硫腔内壁还固定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表面安装有引风机。进一步地,所述旋流板上表面开设有圆台形通孔,所述圆台形通孔内壁上均匀开设有螺旋槽,所述螺旋槽为顺时针螺旋槽或者逆时针螺旋槽。进一步地,所述除尘布袋外表面均匀开设有落灰口。进一步地,所述吸收塔的外壁还固定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上表面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所述转动轴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管底端与所述除尘腔相连通,所述连接管顶端与所述脱硫腔相连通。进一步地,所述进水管设置于所述出水管的下方。有益效果采用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知的公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中,余热回收腔外壁连通有进水管和出水管,余热回收腔内部设有连接管,连接管中部设有球形管,将冷水从进水管接入,再由出水管排出,球形管能增大换热面积,从而能对烟气中热量进行回收,回收后的热量可用于作工业生产,节约了生产成本和资源。2、本技术中,转动轴外壁固定有支撑杆,支撑杆顶端固定有圆筒框架,圆筒框架外壁安装有除尘布袋,驱动电机通电后能带动除尘布袋开始转动,从而能有效去除烟气中的粉尘,除尘布袋外表面均匀开设有落灰口,从而粉尘能由落灰口落入至落料管。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旋流板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中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的标号分别代表:1-吸收塔;2-支撑腿;3-除尘腔;4-余热回收腔;5-脱硫腔;6-螺旋槽;7-烟气进管;8-轴承座;9-出水管;10-连接管;11-旋流板;12-第一支撑板;13-引风机;14-除雾器;15-烟气出口;16-处理液运输管;17-主水管;18-喷淋管;19-挡水罩;20-支撑架;21-排污管;22-球形管;23-进水管;24-驱动电机;25-第二支撑板;26-卸料阀;27-落料管;28-转动轴;29-支撑杆;30-除尘布袋;31-落灰口。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实施例由图1~图3可知,本技术的一种带有旋流混合的脱硫除尘装置,包括吸收塔1,吸收塔1自下而上依次设有除尘腔3、余热回收腔4和脱硫腔5,除尘腔3外壁连通有烟气进管7,除尘腔3内壁固定有轴承座8,轴承座8外转动连接有转动轴28,转动轴28外壁固定有支撑杆29,支撑杆29顶端固定有圆筒框架,圆筒框架外壁安装有除尘布袋30;余热回收腔4外壁连通有进水管23和出水管9,余热回收腔4内部设有连接管10,连接管10中部设有球形管22,连接管10顶端固定有支撑架20,支撑架20顶端固定有挡水罩19;脱硫腔5外壁连通有排污管21,脱硫腔5内壁固定有旋流板11和除雾器14,旋流板11上方设有主水管17,主水管17底端连通有喷淋管18,主水管17上端连通有处理液运输管16,吸收塔1底端设有落料管27,落料管27上设有卸料阀26,吸收塔1底端还固定有支撑腿2,吸收塔1顶端设有烟气出口15。其中,脱硫腔5内壁还固定有第一支撑板12,第一支撑板12上表面安装有引风机13,引风机13通电后有利于使处理后的烟气快速排出;旋流板11上表面开设有圆台形通孔,圆台形通孔内壁上均匀开设有螺旋槽6,螺旋槽6为顺时针螺旋槽6或者逆时针螺旋槽6,从而有利于提高脱硫处理效果;除尘布袋30外表面均匀开设有落灰口31;吸收塔1的外壁还固定有第二支撑板25,第二支撑板25上表面安装有驱动电机24,驱动电机24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转动轴28相连接,驱动电机24通电后能带动除尘布袋30开始转动,从而能有效去除烟气中的粉尘,除尘布袋外表面均匀开设有落灰口,从而粉尘能由落灰口落入至落料管;连接管10底端与除尘腔3相连通,连接管10顶端与脱硫腔5相连通;进水管23设置于出水管9的下方。本实施例的一种带有旋流混合的脱硫除尘装置在使用时,先将工业生产的烟气接入至除尘腔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旋流混合的脱硫除尘装置,包括吸收塔(1),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塔(1)自下而上依次设有除尘腔(3)、余热回收腔(4)和脱硫腔(5),所述除尘腔(3)外壁连通有烟气进管(7),所述除尘腔(3)内壁固定有轴承座(8),所述轴承座(8)外转动连接有转动轴(28),所述转动轴(28)外壁固定有支撑杆(29),所述支撑杆(29)顶端固定有圆筒框架,所述圆筒框架外壁安装有除尘布袋(30);所述余热回收腔(4)外壁连通有进水管(23)和出水管(9),所述余热回收腔(4)内部设有连接管(10),所述连接管(10)中部设有球形管(22),所述连接管(10)顶端固定有支撑架(20),所述支撑架(20)顶端固定有挡水罩(19);所述脱硫腔(5)外壁连通有排污管(21),所述脱硫腔(5)内壁固定有旋流板(11)和除雾器(14),所述旋流板(11)上方设有主水管(17),所述主水管(17)底端连通有喷淋管(18),所述主水管(17)上端连通有处理液运输管(16),所述吸收塔(1)底端设有落料管(27),所述落料管(27)上设有卸料阀(26),所述吸收塔(1)底端还固定有支撑腿(2),所述吸收塔(1)顶端设有烟气出口(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旋流混合的脱硫除尘装置,包括吸收塔(1),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塔(1)自下而上依次设有除尘腔(3)、余热回收腔(4)和脱硫腔(5),所述除尘腔(3)外壁连通有烟气进管(7),所述除尘腔(3)内壁固定有轴承座(8),所述轴承座(8)外转动连接有转动轴(28),所述转动轴(28)外壁固定有支撑杆(29),所述支撑杆(29)顶端固定有圆筒框架,所述圆筒框架外壁安装有除尘布袋(30);所述余热回收腔(4)外壁连通有进水管(23)和出水管(9),所述余热回收腔(4)内部设有连接管(10),所述连接管(10)中部设有球形管(22),所述连接管(10)顶端固定有支撑架(20),所述支撑架(20)顶端固定有挡水罩(19);所述脱硫腔(5)外壁连通有排污管(21),所述脱硫腔(5)内壁固定有旋流板(11)和除雾器(14),所述旋流板(11)上方设有主水管(17),所述主水管(17)底端连通有喷淋管(18),所述主水管(17)上端连通有处理液运输管(16),所述吸收塔(1)底端设有落料管(27),所述落料管(27)上设有卸料阀(26),所述吸收塔(1)底端还固定有支撑腿(2),所述吸收塔(1)顶端设有烟气出口(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旋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文彬郑勇盛大海苏龙龙
申请(专利权)人:同兴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