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文委专利>正文

一种复合电缆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2490 阅读:2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复合电缆支架,包括支承杆件和金属装配杆件,金属装配杆件一头固定在支承杆件的一端内,另一头外露于支承杆件外并形成支架的装配端,支承杆件的上端面为一光滑平面,光滑平面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将支承杆件上端面设计为光滑平面,再通过两凸起防止电缆滑落,可以最大限度地增加电缆的存放面积,避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匹配现象,提高了实用性。(*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力工程构件,特别是一种用于支承电力电缆 的复合支架。技术背景工商业时代,电是现代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能源,电是否能安全 输送到各家各户,电缆是关键因素之一,因而解决电缆在安装时出现的 问题非常重要,支承架是用于支承电缆的元件之一,也是非常重要的一 环。然而现有技术中的支随架则不能很好的支承电缆,例如,中国实用 新型专利200520108392. X公开的复合电缆支架,由支承杆构件和装配杆 件组成,装配杆件是一金属杆件,其上设有若干环型凹槽, 一头固定在 支承杆构件的一端内,另一头伸出杆外并组成支架的装配端,支承杆构 件上表面设有若干弧型凹槽用于安放电缆。这种结构的缺点是1、 以弧形凹槽来安放电缆,会限制电缆的安放面积,特别是当电缆 绑成一捆一捆时,艰容易因为捆状电缆与弧形凹槽的大小、形状不匹配, 而导致不能使用,所以实用性不高。2、 支承杆构件底部的加强结构不合理,因此稳定性不高,承受的压 力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 单、承受压力大、稳定性好且实用性高的复合电缆支架。按照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复合电缆支承架,包括支承杆件和金属 装配杆件,金属装配杆件一头固定在支承杆件的一端内,另一头外露于 支承杆件外并形成支架的装配端,所述支承杆件的上端面为一光滑平面, 所述光滑平面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本技术还具有如下附属技术特征所述支承杆件面向金属装配杆件的一端具有一矩形立板,该立板外 端面成型有若干竖向的齿状凸条。所述支承杆件的下端面设有一由两弧面相交而成的加强筋,该加强 筋一端与矩形立板相交,且加强筋的高度自该端向另一端逐渐递减。所述金属装配件固定在支承杆件内的长度大于支承杆件的一半长度。所述金属装配杆件的外周壁上设有若干凹槽。按照本技术提供的电缆支架,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首先,本技术将支承杆件上端面设计为光滑平面,可以最大限 度地增加电缆的存放面积,避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匹配现象,提高 了实用性。其次,本技术通过置于支承杆下端面的加强筋来加强支承杆的 强度,提高了支架的稳定性,使其能够承受足够重和多的电缆。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详细介绍本技术。 图1为本技术所述复合电缆支架的示意主视图; 图2为本技术所述复合电缆支架的示意左视图; 图3为本技术所述复合电缆支架的示意俯视图; 图4为本技术所述复合电缆支架的示意右视图。 如图1至图4所示,按照本技术提供的复合电缆支架,包括支承 杆件1和金属装配杆件2,金属装配杆件2的外周壁上设有若干凹槽21,其 一头固定在支承杆件l的一端内,且该固定在支承杆件l内部分的长度大 于支承杆件l的一半长度。金属杆件2的另一头外露于支承杆件1外并形成 支架的装配端,支承杆件2面向金属装配杆件2的一端具有一矩形立板78, 该立板78外端面成型有若干竖向的齿状凸条101。使用时,金属装配杆件 2的装配端嵌入电缆沟内,支承杆件l悬空于电缆沟外,用于安放电缆, 凹槽21有助于金属装配杆件2与电缆沟更好的配合在一起,矩形立板78上的齿状凸条101与电缆沟外表面相接触,增加了摩擦,使得整个支架不易打滑,提高了稳定性。如上所述,支承杆件l的上端面为一光滑平面ll,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凸起113和第二凸起112。电缆在放置时没有局限于某个部位,所以无论 电缆大小或多少都可以随意置于支承杆件l上,而且由光滑平面ll前后两 凸起挡住电缆不滑出支承杆件l外,安放简单,稳妥,提高了实用性;支 承杆件1由复合材料复合而成,提高了稳定性和其自身的强度。如上所述,支承杆件l的下端面设有一由两弧面相交而成的加强筋 14,该加强筋14一端与矩形立板相交,且加强筋的高度自该端向另一端 逐渐递减,减少了支承杆件自身的重量。加强筋14加强了支承杆件1的强 度,提高了支架整体的稳定性,使其能够承受足够重和多的电缆。上述实施例仅供说明本技术之用,而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制, 有关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 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 技术的范畴,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各权利要求限定。权利要求1.一种复合电缆支架,包括支承杆件(1)和金属装配杆件(2),金属装配杆件(2)一头固定在支承杆件(1)的一端内,另一头外露于支承杆件(1)外并形成支架的装配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杆件(1)的上端面为一光滑平面(11),所述光滑平面(11)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凸起(113)和第二凸起(112)。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复合电缆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杆件上面向金属装配杆件(2)的一端具有一矩形立板(78),该立板外端 面成型有若干竖向的齿状凸条(101)。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电缆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杆 件(1)的下端面设有一由两弧面(23)相交而成的加强筋(14),该加 强筋(14) 一端与矩形立板相交,且加强筋的高度自该端向另一端逐渐 递减。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复合电缆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 金属装配件(2)固定在支承杆件(1)内的长度大于支承杆件(1)的一 半长度。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复合电缆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 金属装配杆件(2)的外周壁上设有若干凹槽(21)。专利摘要一种复合电缆支架,包括支承杆件和金属装配杆件,金属装配杆件一头固定在支承杆件的一端内,另一头外露于支承杆件外并形成支架的装配端,支承杆件的上端面为一光滑平面,光滑平面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将支承杆件上端面设计为光滑平面,再通过两凸起防止电缆滑落,可以最大限度地增加电缆的存放面积,避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匹配现象,提高了实用性。文档编号F16L3/00GK201093123SQ20072017611公开日2008年7月30日 申请日期2007年8月31日 优先权日2007年8月31日专利技术者李文委 申请人:李文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电缆支架,包括支承杆件(1)和金属装配杆件(2),金属装配杆件(2)一头固定在支承杆件(1)的一端内,另一头外露于支承杆件(1)外并形成支架的装配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杆件(1)的上端面为一光滑平面(11),所述光滑平面(11)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凸起(113)和第二凸起(11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委
申请(专利权)人:李文委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