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防真空功能的样品和试剂储存器套件及内衬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2102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14:34
一种移液储存器套件包括基座、一次性内衬和盖。一次性内衬包括底壁上的防真空通道,以防止在抽吸期间移液管吸头真空接合壁。位于内衬的底表面上的防真空通道的群组面向上进入保存液体样品或试剂的凹部中。防真空通道的群组对于384移液头呈矩阵以4.5mm间隔开并且对于96移液头呈矩阵以9mm间隔开。防真空通道还降低了内衬所需的工作容积并减少了液体浪费。

Sample and reagent storage kit and liner with anti vacuum fun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具有防真空功能的样品和试剂储存器套件及内衬
本专利技术涉及临床和研究实验室产品,并且尤其涉及用于液体样品和试剂的实验室储存器套件和内衬。
技术介绍
自动和半自动化液体处理系统通常包括用于96或384个一次性移液器吸头的移液头。96移液头具有8×12个吸头安装轴的阵列,其中相邻轴之间的中心线间距为9mm。384移液头具有16×24个安装轴的阵列,其中相邻轴之间的中心线间距为4.5mm。间距由ANSI/SLAS微孔板标准(以前称为SBS格式)设置。美国国家标准学会/实验室自动化和筛选学会(ANSI/SLAS)已采用微孔板的标准化尺寸:ANSI/SLAS1-2004:微孔板-占位尺寸ANSI/SLAS2-2004:微孔板-高度尺寸ANSI/SLAS3-2004:微孔板-底部外部凸缘尺寸ANSI/SLAS4-2004:微孔板-井位置ANSI/SLAS6-2012:微孔板-井底高程已开发这些标准以便于自动化液体处理设备与来自不同制造商的塑料消耗品一起使用。在该领域中,也使用具有更少安装轴矩阵(诸如24移液头)或更多安装轴(诸如1536移液头)的自动或半自动化液体处理系统,但最常见的是96和384个头。这些自动或半自动化液体处理系统通常设计成具有位于移液头下方的平台,该平台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微孔板的嵌套位置、用于保存样品或试剂的微管或储存器的架。在现有技术中,微孔板有时被称为井板,并且微管有时被称为样品管。根据SBS标准(现在为ANSI/SLAS)的用于微孔板的外部尺寸,确定嵌套件的大小,以便将96或384个移液器吸头中的每个与平台上微孔板中的各个井的中心点对准。如上所述,用于保存样品或试剂的实验室储存器也可以放置在嵌套件中的平台上。储存器通常具有公共的凹部来代替单个井,并且已知具有平坦的底部或图案化的底部,以减少液体的滞留。还已知使用一次性储存器内衬以避免在开始新程序之前需要清洁和/或消毒储存器。许多储存器和内衬由天然疏水的聚苯乙烯制成。疏水性表面使液体在最终抽吸过程中成珠状,这通常被认为便于液体的拾取并减少残余体积。已经发现在自动或半自动化的96或384头系统上使用一次性储存器内衬出现的问题是当移液头降低时,一个或多个已安装的移液器吸头可能会与内衬底部的表面接合。遗憾的是,当移液头抽吸时,与内衬底部的表面接合的移液器吸头会在吸头内产生真空,并会拉动内衬紧靠吸头底部处的孔口。随着抽吸的继续,吸头内的真空增加,并且最终关闭孔口。这种情况会导致移液不准确,而且也会导致移液头污染,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当已真空接合内衬底部的移液器吸头释放时,现在由明显的压差驱动的试剂或样品通常向上喷出超过移液器吸头和安装轴而进入相应的活塞缸中。如果发生这种情况,则可能有必要拆卸、清洁和消毒整个移液器吸头。当试图从内衬中完全抽吸所有液体时,通常期望减少内衬中的残余体积或液体滞留。为此,移液器吸头通常被降低到尽可能接近内衬的底壁而不接触底壁,以减少不能被抽吸的液体的残余体积。在多通道移液系统中,即使是可以精确地控制移液头的高度的自动化多通道系统,一个或多个移液器吸头孔口也会因为例如移液器吸头未正确安装或已变形而与其他吸头孔口失去对准。吸头失去对准会导致吸头与底壁接合并形成真空。即使所有移液器吸头被正确地对准,内衬中的底壁的与移液器吸头的位置相对应的部分也可能未在平面水平上与移液器吸头孔口精确地对准。例如,当内衬未完全安放在储存器基座中或轻微变形时,此类不均匀可能会发生,并且当试图从容器中抽吸最终容积时,还可能导致一个或多个移液器吸头与底壁接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涉及将防真空通道放置于在实验室储存器套件中使用的一次性储存器内衬的底壁上。在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涉及一次性内衬的特征。在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涉及套件的特征,该套件包括保持在可重复使用的储存器基座内的一次性内衬。一次性内衬和可重复使用的储存器基座被设计成使得可将内衬装配到基座中,并且在内衬的底壁安放在储存器基座上的情况下为内衬提供稳定的支撑。一次性内衬特别配置成防止移液器吸头真空接合内衬凹部的底壁。为此,内衬凹部的底壁的上表面包括多个防真空通道,这些防真空通道向上面向保存有液体样品或液体试剂的容积。底壁具有大致矩形形状,该矩形形状被配置成使得移液管吸头的矩阵能够从内衬凹部中的容积抽吸液体。防真空通道的目的是即使在吸头挤压在内衬的底壁的上表面上时,也能够在移液器吸头的孔口下方提供流体可接近的空隙。已经发现,当试图利用96或384吸头移液头从内衬完全抽吸液体时,与没有防真空通道的内衬相比,使用防真空通道并使内衬的底壁保持笔直或平坦也通常减少了内衬中保留的液体残留体积。在一个实施例中,内衬由成型的聚苯乙烯制成,其如上所述通常被认为是疏水的。但是,已经发现,当试图利用96或384吸头移液头完全抽吸液体时,电晕处理具有防真空通道的聚苯乙烯内衬以使底壁更具亲水性进一步减少内衬中保留的残余体积。优选的是,电晕处理足以使内衬的底壁的所测量的表面张力大于或等于约72达因,即天然水的表面张力。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内衬由成型的聚丙烯制成。该实施例对于耐化学性更重要的应用特别有用。聚苯乙烯比聚丙烯硬,然而,这在实验室中通常是有益的。期望地,可重复使用的容器基座的外部凸缘尺寸与被配置为保持SBS格式的井板和储存器(即ANSI/SLAS3-2004:微孔板-底部外侧凸缘尺寸)的嵌套件兼容。如果将储存器形成为与96移液头配合使用,则一次性内衬包含96个群组的防真空通道的矩阵,其中每个群组的中心点与相邻群组的中心点间隔开9mm,与SBS(ANSI/SLAS)格式一致。如果将一次性内衬设计为与384移液头一起使用,则该内衬期望地包含384个群组的防真空通道的矩阵,其中每个群组的中心点与相邻群组的中心点间隔开4.5mm,再次与SBS(ANSI/SLAS)格式一致。取决于内衬的预期用途,一次性内衬也可以制成具有更多或更少的群组;然而,在每种情况下,群组都应以期望移液头上的移液器吸头将会位于的中心点为中心。在一些实施例中,内衬包含96个群组的防真空通道的矩阵(其中相邻的中心点间隔开9mm)以及包含384个群组的防真空通道的矩阵(其中心点间隔开4.5mm)。以这种方式,内衬被配置为与96移液头或384移液头一起使用。根据本专利技术,防真空通道的群组可采用各种配置。目标是提供一种通道配置,即使移液管吸头稍微偏离中心,该通道配置也将在相应移液管吸头的孔口下方提供流体可接近的空隙,这例如当移液管吸头未被笔直安装或吸头略有变形时在自动化移液系统中可能发生。一种期望的群组配置包括:第一对垂直且相交通道,该第一对通道的通道的交点限定了群组的中心点;以及第二对垂直通道,第二对垂直通道从第一对垂直且相交通道旋转45°,其中第二对通道对准以在中心点处相交,但是在中心点的附近中断。期望通道具有恒定宽度(除了可靠成型所需的必要拔模角之外)和恒定深度,并且通道的宽度选择成使得穿过交点的距离小于将可能与该内衬一起使用的最小尺寸的移液器吸头的外侧外孔口直径。例如,如果12.5μl的移液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次性储存器内衬,包括:/n凹部,所示凹部包括一对端壁、在所述端壁之间延伸的一对纵向侧壁以及横跨在所述端壁的下端和所述侧壁的下端之间的底壁,所述底壁的上表面具有多个防真空通道,所述防真空通道向上朝向保存有液体样品或液体试剂的容积暴露,其中,所述底壁还具有大致矩形的形状,该大致矩形的形状配置成使得移液器吸头的矩阵能够同时从所述凹部抽吸液体。/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608 US 62/516,8421.一种一次性储存器内衬,包括:
凹部,所示凹部包括一对端壁、在所述端壁之间延伸的一对纵向侧壁以及横跨在所述端壁的下端和所述侧壁的下端之间的底壁,所述底壁的上表面具有多个防真空通道,所述防真空通道向上朝向保存有液体样品或液体试剂的容积暴露,其中,所述底壁还具有大致矩形的形状,该大致矩形的形状配置成使得移液器吸头的矩阵能够同时从所述凹部抽吸液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储存器内衬,其中,所述内衬的所述底壁包含96个群组的防真空通道的矩阵,其中,每个群组的中心点与相邻群组的中心点间隔开9mm;或者
其中,所述内衬的所述底壁包含384个群组的防真空通道的矩阵,其中,每个群组的中心点与相邻群组的中心点间隔开4.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储存器内衬,其中,所述内衬的所述底壁包含96个群组的防真空通道的矩阵,其中,每个群组的中心点与相邻的96个群组的中心点间隔开9mm,并且所述内衬的所述底壁还包含384个群组的防真空通道的矩阵,其中,每个群组的中心点与相邻384个群组的中心点间隔开4.5mm。


4.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次性储存器内衬,其中,所述96个群组的防真空通道中的每个群组与384个防真空通道中的4个群组共用一个或多个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储存器内衬,其中,所述通道的宽度为0.50mm+/-0.1mm,深度为0.3mm+/-0.1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储存器内衬,其中,所述内衬的所述底壁包含防真空通道的群组,并且每个群组包含第一对垂直且相交通道和第二对垂直通道,所述第一对垂直且相交通道的通道的交点限定用于所述群组的中心点,所述第二对垂直通道从所述第一对垂直且相交通道旋转45°,所述第二对通道对准以在所述中心点处相交,但是在所述中心点的附近中断;并且可选地,其中,用于每个群组的防真空通道还包括与第一对和第二对的通道中的每个通道相交的圆形通道。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一次性储存器内衬,其中,所述内衬的所述底壁包含防真空通道的群组,并且附加的通道位于相邻的群组之间,以流体动态地连接相邻群组的防真空通道。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一次性储存器内衬,其中,所述内衬的所述底壁包含防真空通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T·凯利J·哈金斯G·卡尔玛吉斯G·尼尔森
申请(专利权)人:因特格拉生物科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瑞士;CH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