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冷却设备和布置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1914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13: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对电池(2)、尤其机动车的电池(2)进行冷却的电池冷却设备(1),所述电池冷却设备具有至少一个管元件(3),其中,所述管元件(3)就横截面观察、构造为具有至少一个较短和至少一个较长的侧壁(3a,3b)的平面管(4)。结构空间需求这样降低,即,所述平面管(4)具有至少一个弯曲部和/或转弯部(4a),所述弯曲部和/或转弯部就平面管(4)的横截面观察、围绕相对于平面管(4)的较长的侧壁(3b)的外表面的面法线(N)基本上平行延伸的轴线(A)弯曲和/或转弯。

Battery cooling equipment and layout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冷却设备和布置结构
本专利技术首先涉及一种用于对电池、尤其机动车的电池进行冷却的电池冷却设备,所述电池冷却设备具有至少一个管元件,其中,所述管元件就横截面观察、构造为具有至少一个较短和至少一个较长的侧壁的平面管。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布置结构(或者说组件结构、组件装置),其具有至少一个电池、尤其机动车的电池,并且具有至少一个上述电池冷却设备。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已知大量的用于对电池、尤其机动车的电池进行冷却的电池冷却设备。该类型的电池冷却设备或者所谓的“电池冷却器”以冷却剂或制冷剂蒸发冷却的原理为基础。电池(或牵引电池)的该类型的电池冷却设备通常配备平面管或者说具有相应的平面管,所述平面管尤其在待冷却的电池的上方和/或下方延伸或在此相应布置。所述电池冷却设备在电池的各个侧面上具有所谓的“收集器”,所述收集器使得制冷剂或冷却剂转向并且向不同的路径上分布、尤其分布在不同的、既有的平面管上。该类型的电池冷却设备的制备、尤其由挤出成型工艺制成的平面管与收集器的连接、在单独的加工步骤中借助钎焊的方法步骤实现,由此为制备该类型的电池冷却设备的费用相应较高。此外,当在从平面管过渡至收集器时或从收集器过渡至最近的平面管时通过“极其生硬的”90°的偏转实现流体转向时,还导致冷却介质或制冷剂或冷却剂的增高的压力损耗。而且上述收集器还需要相应较高的结构空间需求。因此,由文献US2016/0149276A1已知一种电池冷却设备,其具有相应蜿蜒延伸的平面管。在此,平面管或平面管的蜿蜒走向构造和/或布置为,一个平面管基本上在电池的侧向区域中延伸。各个平面管的弯曲或者说转弯在此基本上在电池的区域之外延伸或者说处于电池的区域之外,其中,所述电池尤其在顶侧上还具有散热片。该类型的电池冷却设备的构造和/或布置尚不理想。一方面,平面管的一些区域、尤其是平面管的在电池之间的弯曲部/转弯部或者软管状的过渡部位在电池本身的区域之外延伸,因此平面管的所述区域、也即弯曲部/转弯部不具有对电池的直接冷却。另一方面,结构空间由于上述原因而相应较高。最后由文献DE4033636A1已知一种电池冷却设备,所述电池冷却设备具有蜿蜒延伸的平面管,其中,平面管的横截面逐个区域地或者说逐个环绕部地收窄或者说减小。此外还设置了相应的收集器,所述收集器将冷却剂或制冷剂供应给依次串接的平面管的不同区域,或者说确保冷却剂或制冷剂的导入和导出。一方面,该类型的电池冷却设备的制备是费事且成本高昂的,另一方面,该类型的电池冷却设备具有相应较高的结构空间需求。在现有技术中已知的电池冷却设备因此尚非理想地构造。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构造和改进上述电池冷却设备,从而避免上述缺点,尤其降低所需的结构空间需求、制备费用和/或可能的冷却剂或制冷剂压力损耗。上述技术问题主要通过一种用于对电池、尤其机动车的电池进行冷却的电池冷却设备解决。电池冷却设备具有至少一个管元件,其中,所述管元件就横截面观察、构造为具有至少一个较短和至少一个较长的侧壁的平面管。所述管元件尤其构造为平面管,其中,所述平面管尤其具有两个短侧壁和两个长侧壁,尤其较之长侧壁两个较短的侧壁和较之短侧壁两个较长的侧壁。平面管具有至少一个弯曲部和/或转弯部、尤其多个弯曲部和/或转弯部,所述弯曲部和转弯部—就平面管的横截面观察—围绕相对于平面管的较长的侧壁的外表面的面法线基本上平行延伸的轴线弯曲和/或转弯。所述平面管尤其具有多个相应类型的弯曲部和/或转弯部,尤其至少部分地具有蜿蜒状(或者说回形或曲折)的走向,该走向具有多个环绕部、尤其带有多个相应延伸的弯曲部和/或转弯部,所述弯曲部或转弯部围绕相对于平面管的较长的侧壁的外表面的面法线基本上平行延伸的相应轴线弯曲或转弯。为便于理解,为了构成平面管的弯曲部和/或转弯部,还如下实施:所述平面管具有尤其两个较长的和两个较短的侧壁(就横截面而言观察)。两个较短的侧壁或其有效长度基本上规定了平面管的高度或厚度。两个较长的侧壁或其有效长度基本上规定了平面管的宽度。在平面管的横截面中观察,尤其在横向于冷却剂或制冷剂的流体方向剖切得到的横截面中观察,平面管因此尤其具有两个较短的侧壁和两个较长的侧壁,所述较短的侧壁的有效长度基本上规定了平面管的高度/厚度,所述较长的侧壁的有效长度基本上规定或确定了平面管的宽度。所述平面管具有至少一个空腔,所述空腔用于实现冷却剂或制冷剂沿侧壁的内表面的流动可能性,或者所述侧壁还具有相应的外表面。平面管的至少一个弯曲部和/或转弯部或者说多个弯曲部和/或多个转弯部构造为,所述弯曲部或转弯部围绕虚拟的轴线弯曲和/或转弯,所述虚拟的轴线基本上平行于在较长的侧壁的外表面上的面法线延伸。或者换言之:各个弯曲部和/或转弯部围绕至少一个较短的侧壁转弯或弯曲。因此在各个弯曲部和/或转弯部中,平面管的或者说相应由此构成的弯曲部或转弯部的一个较短的侧壁在一定程度上构成内轮廓(或者说内边缘)并且另一个较短的侧壁构成外轮廓(或者说外边缘)。因为面法线是一个在较长的侧壁的平面状外表面上成90°的“虚拟直线”或虚拟的矢量,而且在产品制备完成的情况下,相应于此用于规定平面管的弯曲走向和/或转弯走向的基本上平行延伸的轴线尤其也是虚拟的,在此尤其以“基本上平行延伸”的表达方式所表示的是,上述90°的角度根据制备工艺不一恰好是90°的角度,尤其是面法线相对较长的侧壁的外表面的相应角度可以与90°的角度相偏差,所述偏差尤其不高于+/-5°和/或不高于+/-10°和/或不高于+/-20°。通过弯曲部和/或转弯部、尤其各个弯曲部和/或转弯部的构造避免了上述弊端并且实现了相应优点。尤其相应降低了电池冷却设备的结构空间需求。尤其所述结构空间需求基本上通过平面管的高度/厚度或相应较短的侧壁的有效长度确定或规定。电池冷却设备可以具有多个平面管。然而对于非常优选的实施方式可以考虑的是,电池冷却设备具有仅一个平面管,其中,该平面管的走向是局部蜿蜒的,尤其将弯曲部和/或转弯部构造为,所述弯曲部和转弯部理想地适配于电池和/或电池模块的顶面、底面或侧面。所述平面管具有至少一个用于冷却剂或制冷剂进入的进入口和至少一个用于冷却剂或制冷剂排出的排出口。电池冷却设备的非常优选的实施方式具有平面管,其带有至少一个用于冷却剂或制冷剂进入的进入口并且带有至少一个用于冷却剂或制冷剂排出的排出口。对于电池冷却设备尤其具有仅一个平面管的情况来说,在此情况下尤其可以省去在现有技术中迄今所需的用于将冷却剂或制冷剂转向/分布到多个平面管中的收集器。而且由此还能够明显结构空间节约地构造电池冷却设备。尤其还能够将进入口和排出口相互邻近地布置、尤其在一个共同的区域中布置。在一种优选或改进设计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平面管或各个平面管具有多个冷却剂通道。所述冷却剂通道尤其通过隔板状的区域在流体技术上相互分离。隔板状的区域尤其基本上平行于各个较短的侧壁延伸。还可以考虑的是,电池冷却设备具有多个平面管,其中,尤其为了避免上述和迄今在现有技术中所使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对电池(2)、尤其机动车的电池(2)进行冷却的电池冷却设备(1),所述电池冷却设备具有至少一个管元件(3),其中,所述管元件(3)就横截面观察、构造为具有至少一个较短和至少一个较长的侧壁(3a,3b)的平面管(4),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管(4)具有至少一个弯曲部和/或转弯部(4a),所述弯曲部和/或转弯部就平面管(4)的横截面观察、围绕相对于平面管(4)的较长的侧壁(3b)的外表面的面法线(N)基本上平行延伸的轴线(A)弯曲和/或转弯。/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605 DE 102018113339.11.一种用于对电池(2)、尤其机动车的电池(2)进行冷却的电池冷却设备(1),所述电池冷却设备具有至少一个管元件(3),其中,所述管元件(3)就横截面观察、构造为具有至少一个较短和至少一个较长的侧壁(3a,3b)的平面管(4),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管(4)具有至少一个弯曲部和/或转弯部(4a),所述弯曲部和/或转弯部就平面管(4)的横截面观察、围绕相对于平面管(4)的较长的侧壁(3b)的外表面的面法线(N)基本上平行延伸的轴线(A)弯曲和/或转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冷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管(4)具有多个相应的弯曲部和/或转弯部(4a),所述弯曲部和/或转弯部就平面管(4)的横截面观察、围绕相对于较长的侧壁(3b)的外表面的面法线(N)基本上平行延伸的轴线(A)弯曲和/或转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池冷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管(4)具有蜿蜒状的走向。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冷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管(4)具有至少一个用于冷却剂或制冷剂进入的进入口(4b)和至少一个用于冷却剂或制冷剂排出的排出口(4c)。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JC阿尔布雷克特B沙尔C瓦克斯穆思
申请(专利权)人: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