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81644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12: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能够抑制一对基板之间的漏电的产生并且能够提高施加了电压时的上升的响应速度的液晶显示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装置具备第一基板、与上述第一基板对置的第二基板、以及被上述第一基板以及上述第二基板夹持的垂直取向型的液晶层,上述第一基板具有像素电极,上述第二基板具有突起、覆盖上述突起的共用电极、以及设置在上述共用电极上的绝缘层,上述绝缘层不与上述突起的侧面部重叠而与上述突起的前端部重叠的液晶显示装置,以及上述第二基板具有突起、和不覆盖上述突起的前端部而覆盖上述突起的侧面部的共用电极。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晶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晶显示装置。更详细而言,涉及具备垂直取向型的液晶层的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装置是为了显示而利用液晶组合物的显示装置,其代表性的显示方式为:通过对封入一对基板之间的液晶组合物施加电压,根据施加的电压使液晶组合物中的液晶分子(液晶化合物)的取向状态变化,由此控制光的透射量。这样的液晶显示装置发挥薄型、轻型以及耗电量低之类的特长,在较广领域中使用。作为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模式,列举出:在无电压施加状态下液晶分子在相对于基板的主面大致水平的方向上取向的IPS(In-PlaneSwitching,面内切换)模式、FFS(FringeFieldSwitching,边缘场切换)模式等水平取向模式以及在无电压施加状态下液晶分子在相对于基板的主面大致垂直的方向上取向的VA(VerticalAlignment,垂直取向)模式等垂直取向模式。VA模式的液晶显示装置是使用设置于一对电极之间的垂直取向型的液晶层进行显示的液晶显示装置。在VA模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特别是,从获得良好的视角特性的观点出发,在电压施加状态下使一个像素内的液晶分子在多个不同方向上取向的MVA(Multi-domainVerticalAlignment,多域垂直取向)模式的液晶显示装置受到关注。在MVA模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例如通过设置在基板上的肋以及设置于电极的狭缝,液晶分子在电压施加状态下在多个不同方向上取向。作为这样的肋-狭缝方式的MVA模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有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包括:具有多个像素区域的第一基板(下部基板)、形成于各像素区域的至少一个突起对、形成于各像素区域并形成有使成为突起对的第一突起露出的开口图案且覆盖成为突起对的剩余的第二突起的像素电极、以与第一基板对置的方式对应的第二基板(上部基板)、以及形成于第二基板的共用电极。另外,专利文献2公开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为具有设置在第一电极上的带状的肋、和形成于第二电极的带状的狭缝的MVA型液晶显示装置,肋具有与其延伸的方位正交的剖面中的锥面角为18°以下的侧面,并且由相当于肋的高度的厚度的膜的OD值为0.8以上的材料形成。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271739号公报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2008/53615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然而,在上述专利文献1公开的液晶显示装置中,覆盖设置于下部基板的突起的像素电极在上述突起的前端部中接近设置于上部基板的共用电极,有可能在一对基板间(以下也称为上下漏电)引起漏电。另外,如上述专利文献2公开的液晶显示装置那样,对于在一对基板分别设置有肋以及狭缝的MVA模式的液晶显示装置而言,在从黑电压(无电压施加)施加了高电压(例如,在使255灰度为白电压的情况下从黑电压(无电压施加)起240灰度以上的电压)时液晶分子产生取向偏移(反向流动),有时上升的响应速度降低。这可以认为由于以下那样的理由。图27是在一对基板分别设置有肋以及狭缝的第一比较方式的MVA模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如图27所示,第一比较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1R具备:第一基板10R、与第一基板10R对置的第二基板20R、以及被第一基板10R以及第二基板20R夹持的垂直取向型的液晶层30R。第一基板10R具有设置有狭缝SR的像素电极12R,第二基板20R朝向液晶层30R侧依次具有共用电极22R、和配置在共用电极22R上的突起TR。液晶层30R含有具有负的介电常数各向异性的液晶分子31R。在第一比较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1R中,能够通过设置在共用电极22R上的突起TR,来决定液晶层30R的界面中的液晶分子31R的取向方向,但突起TR自身无法限制电压施加状态下的电场E,因此在施加了电压时液晶分子31R产生取向偏移(反向流动),有时上升的响应速度降低。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现状而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能够抑制一对基板之间的漏电的产生,并且能够提高施加了电压时的上升的响应速度。解决问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人对能够抑制上下漏电的产生并且能够提高施加了电压时的上升的响应速度的液晶显示装置进行了各种研究发现:通过在与具有像素电极的第一基板对置的第二基板设置突起、和覆盖突起的至少侧面部的共用电极,从而能够在施加了电压时在突起的侧面部附近处有效地产生倾斜方向的电场而容易使液晶分子倾倒。另外,发现了,通过在共用电极上以与突起的前端部重叠的方式设置绝缘层、以及/或者设置开口等而共用电极不覆盖突起的前端部,由此能够抑制设置在第二基板上的共用电极与设置在第一基板上的导电性的部件(例如,像素电极)接触。由此,想到能够令人满意地解决上述课题,得到本专利技术。(1)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是液晶显示装置,具备第一基板、与上述第一基板对置的第二基板、以及被上述第一基板以及上述第二基板夹持的垂直取向型的液晶层,上述第一基板具有像素电极,上述第二基板具有:突起、覆盖上述突起的共用电极以及设置在上述共用电极上的绝缘层,上述绝缘层不与上述突起的侧面部重叠,而与上述突起的前端部重叠。(2)另外,本专利技术的某个实施方式是液晶显示装置,在上述(1)的结构的基础上,上述绝缘层的膜厚为0.1μm~1.5μm。(3)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一实施方式是液晶显示装置,具备第一基板、与上述第一基板对置的第二基板、以及被上述第一基板以及上述第二基板夹持的垂直取向型的液晶层,上述第一基板具有像素电极,上述第二基板具有:突起、和不覆盖上述突起的前端部而覆盖上述突起的侧面部的共用电极。(4)另外,本专利技术的某个实施方式是液晶显示装置,在上述(3)的结构的基础上,上述第二基板还具有:覆盖上述突起并且夹设于上述突起与上述共用电极之间的钝化膜。(5)另外,本专利技术的某个实施方式是液晶显示装置,在上述(1)、上述(2)、上述(3)或者上述(4)的结构的基础上,包含上述突起的突起结构体在大气压下不与上述第一基板接触。(6)另外,本专利技术的某个实施方式是液晶显示装置,在上述(5)的结构的基础上,在上述第一基板的与上述液晶层相反一侧以及上述第二基板的与上述液晶层相反一侧的至少一方还具备偏振板,上述突起在与上述偏振板的偏振轴交叉的方向上以带状延伸设置。(7)另外,本专利技术的某个实施方式是液晶显示装置,在上述(5)的结构的基础上,上述像素电极具有一个以上的点对称的形状部,上述突起在与上述点对称的形状部的中央部对置的位置以点状设置。(8)另外,本专利技术的某个实施方式是液晶显示装置,在上述(5)的结构的基础上,上述突起结构体是子间隔件,上述突起在遮光区域以点状设置。(9)另外,本专利技术的某个实施方式是液晶显示装置,在上述(1)、上述(2)、上述(3)或者上述(4)的结构的基础上,包含上述突起的突起结构体在大气压下与上述第一基板接触。(10)另外,本专利技术的某个实施方式是液晶显示装置,在上述(9)的结构的基础上,上述突起结构体是主间隔件,上述突起在遮光区域以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n具备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一基板对置的第二基板、以及被所述第一基板以及所述第二基板夹持的垂直取向型的液晶层,/n所述第一基板具有像素电极,/n所述第二基板具有突起、覆盖所述突起的共用电极、以及设置在所述共用电极上的绝缘层,/n所述绝缘层不与所述突起的侧面部重叠,而与所述突起的前端部重叠。/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605 US 62/6806721.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一基板对置的第二基板、以及被所述第一基板以及所述第二基板夹持的垂直取向型的液晶层,
所述第一基板具有像素电极,
所述第二基板具有突起、覆盖所述突起的共用电极、以及设置在所述共用电极上的绝缘层,
所述绝缘层不与所述突起的侧面部重叠,而与所述突起的前端部重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绝缘层的膜厚为0.1μm~1.5μm。


3.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一基板对置的第二基板、以及被所述第一基板以及所述第二基板夹持的垂直取向型的液晶层,
所述第一基板具有像素电极,
所述第二基板具有:突起、和不覆盖所述突起的前端部而覆盖所述突起的侧面部的共用电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基板还具有:覆盖所述突起并且夹设于所述突起与所述共用电极之间的钝化膜。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平户伸一
申请(专利权)人:夏普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