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件马鞍接驳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1451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12: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管结构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管件马鞍接驳结构,其管体的侧壁上开设有接驳孔,筒体端部的外侧壁上环绕地设有连接环,环形的连接部件上设有开口相背设置的第一连接槽和第二连接槽,接驳孔的边缘嵌设于第一连接槽,接驳孔的边缘抵接于第一连接槽的内壁,连接环嵌设于第二连接槽,连接环抵接于第二连接槽的内壁,使得连接部件能够紧密连接于管体和筒体,连接部件上的连接槽不仅能够对管体和筒体的连接处进行密封,而且能定位、紧固管体和筒体,使二者紧密相连,且连接部件可避免管体和筒体之间出现鼓包现象,确保管体和筒体的密封性。

Pipe saddle connection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管件马鞍接驳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管结构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管件马鞍接驳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流体输送管道的支管与主管的连接一般采用马鞍接驳形式进行连接,即主管的侧壁上开设马鞍口,支管插接在马鞍口上,并通过自攻钉将支管和主管锁紧,主管和支管的连接处适应性地注入硅胶以提升连接处的密封性。由于主管上的马鞍口与支管的插接端上的弧形边存在一定的偏差,主管和支管在采用自攻钉锁紧后,会导致部分连接处出现鼓包现象,即主管和支管的部分连接处的缝隙较大,即便采用硅胶填充缝隙也无法保证密封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管件马鞍接驳结构,以解决现有的主支管的马鞍接驳形式的连接紧密性低而无法确保密封性的问题。基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管件马鞍接驳结构,包括管体、马鞍座和呈环形的连接部件,所述管体的侧壁上开设有接驳孔,所述马鞍座包括筒体和位于所述筒体的端部的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环绕地设置在所述筒体的外侧壁上,所述连接部件上设有第一连接槽和第二连接槽,所述第一连接槽的开口和所述第二连接槽的开口相背设置;所述接驳孔的边缘嵌设于所述第一连接槽,所述连接环嵌设于所述第二连接槽,所述筒体连通于所述管体。作为优选的,所述连接部件的横截面呈S形。作为优选的,还包括首尾相接呈环形的拉绳,所述拉绳套设于所述管体,且所述拉绳抵紧所述连接部件。作为优选的,还包括搭扣,所述拉绳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搭扣的两端。作为优选的,所述管体的外壁面上绕其轴线螺旋地设有连接筋,所述管体外套接有防护层,所述防护层的内壁面贴合于所述连接筋,所述接驳孔的两端贯通于所述管体和防护层。作为优选的,所述管材的外壁面绕其轴线螺旋地设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连接筋之间。本专利技术的管件马鞍接驳结构,其管体的侧壁上开设有接驳孔,筒体端部的外侧壁上环绕地设有连接环,环形的连接部件上设有开口相背设置的第一连接槽和第二连接槽,接驳孔的边缘嵌设于第一连接槽,接驳孔的边缘抵接于第一连接槽的内壁,连接环嵌设于第二连接槽,连接环抵接于第二连接槽的内壁,使得连接部件能够紧密连接于管体和筒体,连接部件上的连接槽不仅能够对管体和筒体的连接处进行密封,而且能定位、紧固管体和筒体,使二者紧密相连,且连接部件可避免管体和筒体之间出现鼓包现象,确保管体和筒体的密封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管件马鞍接驳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管件马鞍接驳结构的连接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管件马鞍接驳结构的管体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管体;11、接驳孔;12、连接筋;2、马鞍座;21、筒体;22、连接环;3、连接部件;31、第一连接槽;32、第二连接槽;4、拉绳;41、搭扣;5、防护层;6、保温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结合图1至图3所示,示意性地显示了本专利技术的管件马鞍接驳结构,包括管体1、马鞍座2和呈环形的连接部件3,管体1的侧壁上开设有接驳孔11马鞍座2包括筒体21和位于筒体21的端部的连接环22,连接环22环绕地设置在筒体21的外侧壁上,筒体21可以是现有的支管,也可以是连接于现有的支管的构件。连接部件3上设有均呈环形的第一连接槽31和第二连接槽32,第一连接槽31的开口和第二连接槽32的开口相背设置。接驳孔11的边缘嵌设于第一连接槽31,且接驳孔11的边缘抵接于第一连接槽31的内壁,连接环22嵌设于第二连接槽32,且连接环22抵接于第二连接槽32的内壁,筒体21连通于管体1。其中,连接部件3的横截面呈S形,连接部件3可以采用橡胶材质制成。连接部件3的安装过程如下:将连接部件3的第一连接槽31与接驳孔11的边缘相嵌合,使连接部件3的第一连接槽31完全包裹接驳孔11的边缘,再将连接环22的其中一部分嵌入连接部件3的第二连接槽32内,使用一字螺丝刀或其他专用工具将连接环22的其他部分嵌入连接部件3的第二连接槽32内,待连接环22完全嵌入第二连接槽32后,敲击筒体21以微调筒体21与管体1的相对位置,完成筒体21和管体1的连通。连接部件3上的连接槽不仅能够对管体1和筒体21的连接处进行密封,而且能定位、紧固管体1和筒体21,使二者紧密相连,且连接部件3可避免管体1和筒体21之间出现鼓包现象,确保管体1和筒体21的密封性。为了防止筒体21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因频繁震动与管体1松脱,该管件马鞍接驳结构还包括搭扣41和首尾相接呈环形的拉绳4,拉绳4套设于管体1,且拉绳4抵紧连接部件3,在本实施例中,拉绳4优选为钢索。拉绳4抵紧连接部件3可使得连接环22受到拉绳4的箍紧作用力,以阻止连接环22背离管体1运动。拉绳4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搭扣41的两端,搭扣41可采用现有的可调节搭扣41,该搭扣41能够调节拉绳4对连接部件3的箍紧程度。为了提升管体1本体的刚度、密封性及室外使用耐候性,管体1采用金属材质制成,结合图3所示,管体1的外壁面上绕其轴线螺旋地设有连接筋12,连接筋12可大幅提升管体1的刚度,使其不容易变形。管体1外套接有防护层5,防护层5可采用耐侯性能优良的金属、塑料、复合材料薄膜,比如以PET、PVC薄膜为基材,涂布功能材料(颜色、胶粘)后的功能薄膜,防护层5的内壁面贴合于连接筋12,接驳孔11的两端贯通于管体1和防护层5,相应的,第一连接槽31的两个内侧壁分别贴合于管体1的内侧壁和防护层5的外侧壁。管材的外壁面绕其轴线螺旋地设有保温层6,保温层6位于相邻的两个连接筋12之间,保温层6可采用气凝胶毡、镀铝复合气泡膜、玻璃纤维制品、石棉保温毡、硅酸盐纤维制品等柔性保温隔音材料,以提升管体1的保温性能和隔音性能。此外,防护层5包覆在保温层6和连接筋12外,使其相较于传统的螺旋风管更为光滑,而且还能防止管体1、连接筋12和保温层6在恶劣的使用环境中遭到侵蚀。除此之外,即便管体1具有轻微的泄漏,呈管状的防护层5也能够将管体1与外界相隔绝,确保密封性。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管件马鞍接驳结构,其管体1的侧壁上开设有接驳孔11,筒体21端部的外侧壁上环绕地设有连接环22,环形的连接部件3上设有开口相背设置的第一连接槽31和第二连接槽32,接驳孔11的边缘嵌设于第一连接槽31,接驳孔11的边缘抵接于第一连接槽31的内壁,连接环22嵌设于第二连接槽32,连接环22抵接于第二连接槽32的内壁,使得连接部件3能够紧密连接于管体1和筒体21,连接部件3上的连接槽不仅能够对管体1和筒体21的连接处进行密封,而且能定位、紧固管体1和筒体21,使二者紧密相连,且连接部件3可避免管体1和筒体21之间出现鼓包现象,确保管体1和筒体21的密封性。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件马鞍接驳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马鞍座和呈环形的连接部件,所述管体的侧壁上开设有接驳孔,所述马鞍座包括筒体和位于所述筒体的端部的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环绕地设置在所述筒体的外侧壁上,所述连接部件上设有第一连接槽和第二连接槽,所述第一连接槽的开口和所述第二连接槽的开口相背设置;所述接驳孔的边缘嵌设于所述第一连接槽,所述连接环嵌设于所述第二连接槽,所述筒体连通于所述管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件马鞍接驳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马鞍座和呈环形的连接部件,所述管体的侧壁上开设有接驳孔,所述马鞍座包括筒体和位于所述筒体的端部的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环绕地设置在所述筒体的外侧壁上,所述连接部件上设有第一连接槽和第二连接槽,所述第一连接槽的开口和所述第二连接槽的开口相背设置;所述接驳孔的边缘嵌设于所述第一连接槽,所述连接环嵌设于所述第二连接槽,所述筒体连通于所述管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件马鞍接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件的横截面呈S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件马鞍接驳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首尾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霞陈桥锋张泗洲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环葆嘉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