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冷却水控制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813417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11: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冷却水控制装置,该大体积混凝土冷却水控制装置可自动采集待冷却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各位点的温度信息,并根据预先设置的温度阈值和降温速率阈值自动分析判断,然后自动控制n个所述分支循环管路上进水电磁阀和回水电磁阀的开启/关闭状态,对n个分支循环管路进行选择性开启/关闭控制,以实现大体积混凝土内部均衡降温。

A cooling water control device for mass concrete and its working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冷却水控制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施工
,特别是涉及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冷却水控制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技术介绍
现代建筑中时常涉及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如高层楼房基础、大型设备基础、水利大坝等。大体积混凝土是指混凝土结构物实体最小几何尺寸不小于1m的大体量混凝土,或预计会因混凝土中胶凝材料水化引起的温度变化和收缩而导致有害裂缝产生的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由于尺寸大、导热系数低,胶凝材料水化放出的热量难以很快散失,内部升温会很高,从而引起的结构变形和开裂。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物施工过程中,通常会采用在混凝土内部埋设冷却水管的方法来降低内部温度,从而达到减小混凝土内表温差、防止开裂的目的。对于一些特大型工程,比如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等由于体积较大,需结合温控指标通过多根冷却水管才能达到均匀降温的目的。目前国内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还是要靠人工结合温控指标来进行分析判断,然后根据分析判断结果来对冷却水进行控制,从而达到控制混凝土内部温度的目的。由人工方法来分析判断温度数据,对于一些体积不是很大、温度数据也不太多的大体积混凝土工程还是可行的,但对于一些特大型工程,比如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等,需要分析的温度数据的量会很大,在这种情况下温度数据再由人工来分析判断,可能造成温度数据分析不全面、不及时,从而造成对冷却水控制不及时,给裂缝控制带来不可预见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人工控制冷却水存在的数据分析不全面、不及时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冷却水控制装置,该大体积混凝土冷却水控制装置可自动采集待冷却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各位点的温度信息,并根据预先设置的温度阈值和降温速率阈值自动分析判断,然后自动控制n个所述分支循环管路上进水电磁阀和回水电磁阀的开启/关闭状态,对n个分支循环管路进行选择性开启/关闭控制,以实现大体积混凝土内部均衡降温。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冷却水控制装置,包括循环管路和温度采集装置;所述循环管路包括水泵、通过主通水管道与所述水泵连通的第一分流器、与所述第一分流器选择性连通的n个分支循环管路、将n个分支循环管路汇合的第二分流器和降温水箱;n个所述分支循环管路与所述第一分流器连接处分别设置有进水电磁阀,n个所述分支循环管路与所述第二分流器连接处分别设置有回水电磁阀;所述温度采集装置为n个温度传感器,分别设置在在n个支循环管路和待冷却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接触的地方;n为分支循环管路和温度传感器的个数,n为≥1的任意整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进水电磁阀上配备有流量控制阀。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主通水管道或降温水箱上安装有换热器。上述大体积混凝土冷却水控制装置的工作方法,通过控制n个所述分支循环管路上进水电磁阀和回水电磁阀的开启/关闭状态,对n个分支循环管路进行选择性开启/关闭控制,以实现大体积混凝土内部均衡降温。在上述工作方法中,结合n个温度传感器采集到的各位点的温度信息和控制要求,自动控制各位点对应分支循环管路(5)上进水电磁阀(4)的流量大小,从而控制各位点的降温速率。在上述工作方法中,所述温度信息包括温度值和降温速率。在上述工作方法中,当某个位点的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值超过预先设置的温度阈值时,该位点对应的支循环管路上的进水电磁阀和回水电磁阀同时开启,循环水在该支循环管路上开始循环;当某个位点的温度传感器检测到降温速率超过预设的降温速率阈值时,该位点对应的支循环管路上的进水电磁阀和回水电磁阀同时关闭,循环水在该支循环管路上停止循环。上述大体积混凝土冷却水控制装置的电控系统,包括控制模块,n个温度传感器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入端通讯连接或电连接,n个进水电磁阀和n个回水电磁阀分别与控制模块的输出端通讯连接或电连接;控制模块接收n个温度传感器采集到的各位点的温度信息,并结合预先设置的温度阈值和降温速率阈值进行分析判断,并向n个进水电磁阀和n个回水电磁阀发出开启/关闭指令;控制模块接收n个温度传感器采集到的各位点的温度信息,并结合温度控制要求对所述流量控制阀发出流量调节指令。应用上述大体积混凝土冷却水控制装置浇筑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先进行垫层基底施工,然后进行钢筋笼的绑扎施工;步骤2:钢筋b的绑扎施工完成后进行冷却水管的安装施工;步骤3:冷却水管安装完成后埋设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埋设在冷却水管附近的混凝土内部;步骤4:然后进行模板安装施工;步骤5:然后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施工。步骤6:最后开启大体积混凝土冷却水控制装置,对浇筑的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进行冷却降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大体积混凝土冷却水控制装置可自动采集待冷却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各位点的温度信息,并根据预先设置的温度阈值和降温速率阈值自动分析判断,然后自动控制n个所述分支循环管路上进水电磁阀和回水电磁阀的开启/关闭状态,对n个分支循环管路进行选择性开启/关闭控制,以实现大体积混凝土内部均衡降温。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大体积混凝土冷却水控制装置结合n个温度传感器采集到的各位点的温度信息和控制要求,自动控制各位点对应分支循环管路上进水电磁阀的流量大小,从而控制各位点的降温速率,以实现大体积混凝土内部均衡降温。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大体积混凝土冷却水控制装置可自动采集待冷却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各位点的温度信息,相比人工采集数据更加及时、全面和准确,并且节约了人力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实施例1中大体积混凝土冷却水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实施例3中施工步骤1的示意图。图3所示为实施例3中施工步骤2的示意图。图4所示为实施例3中施工步骤3的示意图。图5所示为实施例3中施工步骤4的示意图。图中:1-水泵,2-主通水管道,3-第一分流器,4-进水电磁阀,5-分支循环管路,6-回水电磁阀,7-第二分流器,8-降温水箱,9-待冷却大体积混凝土结构。a-垫层基底;b-钢筋笼;ak1-第一进水口;ak2-第二进水口;bk1-第一出水口;bk2-第二出水口;c-第一温度传感器;c’-第二温度传感器;d-模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冷却水控制装置,包括循环管路和温度采集装置;所述循环管路,如图1所示,包括水泵1、通过主通水管道2与所述水泵1连通的第一分流器3、与所述第一分流器3选择性连通的n个分支循环管路5、将n个分支循环管路5汇合的第二分流器7和降温水箱8;n个所述分支循环管路5与所述第一分流器3连接处分别设置有进水电磁阀4,n个所述分支循环管路5与所述第二分流器7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冷却水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循环管路和温度采集装置;/n所述循环管路包括水泵(1)、通过主通水管道(2)与所述水泵(1)连通的第一分流器(3)、与所述第一分流器(3)选择性连通的n个分支循环管路(5)、将n个分支循环管路(5)汇合的第二分流器(7)和降温水箱(8);/nn个所述分支循环管路(5)与所述第一分流器(3)连接处分别设置有进水电磁阀(4),n个所述分支循环管路(5)与所述第二分流器(7)连接处分别设置有回水电磁阀(6);/n所述温度采集装置为n个温度传感器,分别设置在在n个支循环管路(5)和待冷却大体积混凝土结构(9)接触的地方;/nn为分支循环管路(5)和温度传感器的个数,n为≥1的任意整数。/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冷却水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循环管路和温度采集装置;
所述循环管路包括水泵(1)、通过主通水管道(2)与所述水泵(1)连通的第一分流器(3)、与所述第一分流器(3)选择性连通的n个分支循环管路(5)、将n个分支循环管路(5)汇合的第二分流器(7)和降温水箱(8);
n个所述分支循环管路(5)与所述第一分流器(3)连接处分别设置有进水电磁阀(4),n个所述分支循环管路(5)与所述第二分流器(7)连接处分别设置有回水电磁阀(6);
所述温度采集装置为n个温度传感器,分别设置在在n个支循环管路(5)和待冷却大体积混凝土结构(9)接触的地方;
n为分支循环管路(5)和温度传感器的个数,n为≥1的任意整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体积混凝土冷却水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电磁阀(4)为流量控制阀。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体积混凝土冷却水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通水管道(2)或降温水箱(8)上安装有换热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体积混凝土冷却水控制装置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控制n个所述分支循环管路(5)上进水电磁阀(4)和回水电磁阀(6)的开启/关闭状态,对n个分支循环管路(5)进行选择性开启/关闭控制,以实现大体积混凝土内部均衡降温。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结合n个温度传感器采集到的各位点的温度信息和控制要求,自动控制各位点对应分支循环管路(5)上进水电磁阀(4)的流量大小,从而控制各位点的降温速率。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信息包括温度值和降温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新刚赵鹏杨润来时闽生陈智军刘思国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天津港湾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天津港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