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摆线式超声搅拌结合交变电场配制绿色纳米切削液的方法。现有超声搅拌之后溶液的团聚现象没有完全解决。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超声振动搅拌棒摆线式搅拌、超声脉冲和交变脉冲共同作用;当温度传感器测得切削液前置混合液的温度超过60℃时,超声振动搅拌棒停止振动,而两个弧形电极的交变电场继续保持工作,同时增大水冷通道内的常温水流量,待测得切削液前置混合液的温度降低至常温时重新对超声振动搅拌棒供电,同时减小水冷通道内常温水的流量;周期性搅拌后,关闭超声脉冲电源和交变脉冲电源,水冷通道内的常温水将切削液前置混合液水冷至常温,得到绿色纳米切削液。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绿色纳米切削液均质稳定,团聚及聚并性能减弱。
Preparation of green nano cutting fluid by cycloid ultrasonic stirring combined with alternating electric fiel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摆线式超声搅拌结合交变电场配制绿色纳米切削液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金属加工液
,特别是涉及一种摆线式超声搅拌结合交变电场配制绿色纳米切削液的方法。
技术介绍
金属切削液是一种在金属切削加工过程中采用的工业用液体,能起润滑、冷却及防锈等作用,并能有效地延长工具的使用寿命,在机械工程中有很重要的作用。但传统的矿物油基切削液存在对人和环境伤害大的问题,所以发展易降解、少污染的植物油替代,形成绿色切削液,已成为当前切削液发展的趋势。将纳米技术应用到切削
,利用纳米颗粒良好的热传导性及“微滚珠效应”,可形成绿色纳米切削液,以达到进一步提高切削液的传热、减摩抗磨性能。但是,绿色纳米切削液由于添加纳米颗粒的成分,在配制过程中也存在着团聚现象,绿色纳米切削液出现团聚现象会严重影响切削液的功能实现,使绿色纳米切削液无法良好散热、润滑。在传统搅拌方式加入超声搅拌后,绿色纳米切削液的团聚现象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但是在超声搅拌之后溶液的团聚现象并没有被完全解决,依旧有团聚现象存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摆线式超声搅拌结合交变电场配制绿色纳米切削液的方法,利用超声波和交变电场同时作用的原理,并且选用合适的运动轨迹,配制出均质稳定绿色纳米切削液;制备得到的该绿色纳米切削液团聚现象基本消失,不仅可以降低绿色纳米切削液的分散尺度,还可以提高其分散均匀性。本专利技术具体如下:第一步:将有机玻璃容器置于型材架上;有机玻璃容器底部设置减震垫;有机玻璃容器的中心处设有一体成型的筒状立柱;超声振动搅拌棒置于有机玻璃容器内;两个弧形电极对称置于有机玻璃容器内壁处,且均通过导线与交变脉冲电源相连;将切削液前置混合液倒入有机玻璃容器中;启动伺服电机,同时温控装置将超声振动搅拌棒与超声脉冲电源接通,打开给两个弧形电极供电的交变脉冲电源;由伺服控制器控制伺服电机转速;伺服电机驱动力通过联轴器传递给驱动轴,驱动轴通过轴承支承于有机玻璃容器的筒状立柱内;驱动轴带动固定在驱动轴上的驱动齿轮旋转;由于齿圈固定在型材架上,从动齿轮同时与驱动齿轮和齿圈啮合时便绕着驱动齿轮作旋转运动;而且,由于超声振动搅拌棒偏心固定在从动齿轮上,从动齿轮在自转的同时带动超声振动搅拌棒绕从动齿轮的中心作旋转运动,从而实现超声振动搅拌棒在有机玻璃容器中的物理搅拌;同时,由于超声脉冲和交变脉冲共同作用,在搅拌区域内实现了摆线式超声搅拌与交变电场复合作用。第二步:循环搅拌超声振动搅拌棒随从动齿轮周期性转动,形成周期性搅拌,一个搅拌周期为10~15分钟,循环5~10次。每个搅拌周期中,当温度传感器测得有机玻璃容器内切削液前置混合液的温度超过60℃时,温控装置自动切断超声振动搅拌棒的供电,停止振动,只进行物理搅拌,而两个弧形电极的交变电场继续保持工作,同时增大设置在有机玻璃容器外壁及底部的水冷通道内的常温水的流量,待测得切削液前置混合液的温度降低至常温时重新对超声振动搅拌棒供电,进行超声振动搅拌,同时减小水冷通道内常温水的流量。第三步:搅拌完成后,关闭超声脉冲电源和交变脉冲电源,静置,并利用水冷通道内的常温水将有机玻璃容器内的切削液前置混合液水冷至常温,得到均质的绿色纳米切削液。进一步,所述的轴承通过轴承盖轴向限位。进一步,所述伺服电机的底座通过电机架固定在型材架上。进一步,所述的从动齿轮开设有排布规律呈阿基米德螺旋线的多个安装孔,超声震动搅拌棒固定在与从动齿轮中心距离排在倒数第二的安装孔处。进一步,各个安装孔中心与从动齿轮中心的距离d=a+bθ,其中,a为最靠近从动齿轮中心的安装孔中心与从动齿轮中心的距离,b为大于且小于r的系数;记最靠近从动齿轮中心的安装孔中心与从动齿轮中心的连线为线段A,θ为线段A沿阿基米德螺旋方向转到安装有超声振动搅拌棒的安装孔中心与从动齿轮中心连线所需的角度。进一步,设齿圈的半径为R,从动齿轮的半径为r,旋转角速度为ω,则超声震动搅拌棒中心在坐标系xoy中划过的轨迹为:其中,t为伺服电机的运行时刻。进一步,由于两个弧形电极带等量异种电荷,两个弧形电极上位置对应且间距为d的两个点之间的电场强度为:其中,U为交变脉冲电源的电压。进一步,弧形电极的材料为黄铜。进一步,超声脉冲电源的脉冲频率为20~50kHz,功率为400~600W;交变脉冲电源的电压为40~60V,脉冲频率为100~200kHz。进一步,切削液前置混合液配置如下:首先在机玻璃容器内将蓖麻油、甲壳素、纳米级金刚石粉末以质量比为1:(0.5~2.5):(0.25~1)的比例混合,所得溶液再与去离子水以质量比为1:(5~20)的比例混合,最后加入不超过5g的氯化钠晶体,得到切削液前置混合液。本专利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制备的绿色纳米均质切削液是一种带有纳米级金刚石粉末和微纳级油滴的混合溶液,且溶液均质稳定,在切削加工行业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其中,本专利技术设计的搅拌路径可以使超声震动搅拌棒有规律移动,而移动的振源在该路径规划下有利于全方位充分混合,对切削液的搅拌效果更佳;本专利技术的交变电场设计,使得当纳米粒子和微细油滴与弧形电极接触时,粒子和液滴将被极化,形成带电体,又由于两个弧形电极间区域内电场强度分布不均匀,带电体所受库仑力随时发生变化,且电场方向也发生周期性变化,从而纳米粒子和微细油滴在偶极作用力、库仑力、运动阻力、重力等作用下的合力不为零,相互之间移动特性加强,团聚及聚并性能减弱。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装置的剖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齿圈、驱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的啮合关系示意图;图3-1为超声震动搅拌棒固定在最靠近从动齿轮中心的安装孔处时超声震动搅拌棒中心划过的轨迹包络线示意图;图3-2为超声震动搅拌棒固定在与从动齿轮中心距离排在倒数第二的安装孔处时超声震动搅拌棒中心划过的轨迹包络线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两个弧形电极的供电及电场场强分布示意图;图5为拉削实验中采用本专利技术三个实施例不同类型切削液以及干切削和常规商用油作用下的切削力对比图;图6为拉削实验中采用不同超声搅拌方式下的切削力对比图。图中:1、型材架,2、伺服电机,3、电机架,4、联轴器,5、减震垫,6、驱动轴,7、弧形电极,8、水冷通道,9、有机玻璃容器,10、轴承盖,11、齿圈,12、驱动齿轮,13、从动齿轮,14、超声振动搅拌棒,15、温度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摆线式超声搅拌结合交变电场配制绿色纳米切削液的方法,具体如下:第一步:如图1所示,将有机玻璃容器9置于型材架1上;有机玻璃容器9底部设有减震垫5;有机玻璃容器9的中心处设有一体成型的筒状立柱;超声振动搅拌棒14置于有机玻璃容器9内;两个弧形电极7对称置于有机玻璃容器9内壁处,且均通过导线与交变脉冲电源相连;将切削液前置混合液倒入有机玻璃容器9中;启动伺服电机2,同时温控装置将超声振动搅拌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摆线式超声搅拌结合交变电场配制绿色纳米切削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体如下:/n第一步:将有机玻璃容器置于型材架上;有机玻璃容器底部设置减震垫;有机玻璃容器的中心处设有一体成型的筒状立柱;超声振动搅拌棒置于有机玻璃容器内;两个弧形电极对称置于有机玻璃容器内壁处,且均通过导线与交变脉冲电源相连;将切削液前置混合液倒入有机玻璃容器中;启动伺服电机,同时温控装置将超声振动搅拌棒与超声脉冲电源接通,打开给两个弧形电极供电的交变脉冲电源;由伺服控制器控制伺服电机转速;伺服电机驱动力通过联轴器传递给驱动轴,驱动轴通过轴承支承于有机玻璃容器的筒状立柱内;驱动轴带动固定在驱动轴上的驱动齿轮旋转;由于齿圈固定在型材架上,从动齿轮同时与驱动齿轮和齿圈啮合时便绕着驱动齿轮作旋转运动;而且,由于超声振动搅拌棒偏心固定在从动齿轮上,从动齿轮在自转的同时带动超声振动搅拌棒绕从动齿轮的中心作旋转运动,从而实现超声振动搅拌棒在有机玻璃容器中的物理搅拌;同时,由于超声脉冲和交变脉冲共同作用,在搅拌区域内实现了摆线式超声搅拌与交变电场复合作用;/n第二步:循环搅拌/n超声振动搅拌棒随从动齿轮周期性转动,形成周期性搅拌,一个搅拌周期为10~15分钟,循环5~10次;每个搅拌周期中,当温度传感器测得有机玻璃容器内切削液前置混合液的温度超过60℃时,温控装置自动切断超声振动搅拌棒的供电,停止振动,只进行物理搅拌,而两个弧形电极的交变电场继续保持工作,同时增大设置在有机玻璃容器外壁及底部的水冷通道内的常温水的流量,待测得切削液前置混合液的温度降低至常温时重新对超声振动搅拌棒供电,进行超声振动搅拌,同时减小水冷通道内常温水的流量;/n第三步:搅拌完成后,关闭超声脉冲电源和交变脉冲电源,静置,并利用水冷通道内的常温水将有机玻璃容器内的切削液前置混合液水冷至常温,得到均质的绿色纳米切削液。/n...
【技术特征摘要】
1.摆线式超声搅拌结合交变电场配制绿色纳米切削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体如下:
第一步:将有机玻璃容器置于型材架上;有机玻璃容器底部设置减震垫;有机玻璃容器的中心处设有一体成型的筒状立柱;超声振动搅拌棒置于有机玻璃容器内;两个弧形电极对称置于有机玻璃容器内壁处,且均通过导线与交变脉冲电源相连;将切削液前置混合液倒入有机玻璃容器中;启动伺服电机,同时温控装置将超声振动搅拌棒与超声脉冲电源接通,打开给两个弧形电极供电的交变脉冲电源;由伺服控制器控制伺服电机转速;伺服电机驱动力通过联轴器传递给驱动轴,驱动轴通过轴承支承于有机玻璃容器的筒状立柱内;驱动轴带动固定在驱动轴上的驱动齿轮旋转;由于齿圈固定在型材架上,从动齿轮同时与驱动齿轮和齿圈啮合时便绕着驱动齿轮作旋转运动;而且,由于超声振动搅拌棒偏心固定在从动齿轮上,从动齿轮在自转的同时带动超声振动搅拌棒绕从动齿轮的中心作旋转运动,从而实现超声振动搅拌棒在有机玻璃容器中的物理搅拌;同时,由于超声脉冲和交变脉冲共同作用,在搅拌区域内实现了摆线式超声搅拌与交变电场复合作用;
第二步:循环搅拌
超声振动搅拌棒随从动齿轮周期性转动,形成周期性搅拌,一个搅拌周期为10~15分钟,循环5~10次;每个搅拌周期中,当温度传感器测得有机玻璃容器内切削液前置混合液的温度超过60℃时,温控装置自动切断超声振动搅拌棒的供电,停止振动,只进行物理搅拌,而两个弧形电极的交变电场继续保持工作,同时增大设置在有机玻璃容器外壁及底部的水冷通道内的常温水的流量,待测得切削液前置混合液的温度降低至常温时重新对超声振动搅拌棒供电,进行超声振动搅拌,同时减小水冷通道内常温水的流量;
第三步:搅拌完成后,关闭超声脉冲电源和交变脉冲电源,静置,并利用水冷通道内的常温水将有机玻璃容器内的切削液前置混合液水冷至常温,得到均质的绿色纳米切削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摆线式超声搅拌结合交变电场配制绿色纳米切削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承通过轴承盖轴向限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摆线式超声搅拌结合交变电场配制绿色纳米切削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电机的底座通过电机架固定在型材架上。
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利华,董李杰,黄燚,施锦磊,杨振佳,倪敬,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