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聚氨酯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81212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11: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进型聚氨酯,该改进型聚氨酯的配方包括以下组份:二异氰酸酯25%‑35%、二羟基26%‑34%、耐热改良剂8%‑12%、胶黏剂2%‑6%、聚四氟乙烯1%‑5%、多元醇2%‑6%,其余为催化剂,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改进型聚氨酯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定量称取,S2:加聚处理,S3:聚合反应,S4:增强粘结性能,S5:结晶干燥;本发明专利技术所采用的配方均为国标规定原料,且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出的聚氨酯得到较大提升,使其耐热性以及粘接金属的强度得到提升,使其生产的物品适用于更多的场合,且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聚氨酯的成本有所降低,增加企业收益,适合推广。

An improved polyurethane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型聚氨酯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聚氨酯制备
,具体为一种改进型聚氨酯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聚氨酯全称为聚氨基甲酸酯,是主链上含有重复氨基甲酸酯基团的大分子化合物的统称,聚氨酯材料,用途非常广,可以代替橡胶,塑料,尼龙等,用于机场,酒店,建材,汽车厂,煤矿厂,水泥厂,高级公寓,别墅,园林美化,彩石艺术,公园等,但传统的聚氨酯材料耐热温度较低且粘接金属的强度较低,使得聚氨酯生产出的物品无法适应多种使用场合,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改进型聚氨酯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型聚氨酯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改进型聚氨酯,该改进型聚氨酯的配方包括以下组份:二异氰酸酯25%-35%、二羟基26%-34%、耐热改良剂8%-12%、胶黏剂2%-6%、聚四氟乙烯1%-5%、多元醇2%-6%,其余为催化剂。优选的,包括二异氰酸酯25%、二羟基34%、耐热改良剂8%、胶黏剂2%、聚四氟乙烯1%、多元醇2%,其余为催化剂。优选的,包括二异氰酸酯27%、二羟基32%、耐热改良剂12%、胶黏剂6%、聚四氟乙烯3%、多元醇5%,其余为催化剂。优选的,包括二异氰酸酯30%、二羟基30%、耐热改良剂10%、胶黏剂3%、聚四氟乙烯5%、多元醇3%,其余为催化剂。优选的,包括二异氰酸酯34%、二羟基26%、耐热改良剂9%、胶黏剂5%、聚四氟乙烯2%、多元醇4%,其余为催化剂。优选的,所述的耐热改良剂选用丁苯橡胶、碳酸钙以及滑石粉中的一种或者多种。优选的,所述胶黏剂选用丁晴、酚醛以及缩醛中的一种或者多种。一种如上所述的一种改进型聚氨酯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定量称取,将所有的原料按照上述的组份进行称取;S2:加聚处理,将称取后二异氰酸酯、二羟以及多元醇基依次加入到密封容器中,进行加热,加热温度控制在85-102°C之间,加热1-2小时后,对密封容器内部加入辛酸亚锡催化剂,然后继续加热1-2小时,进行加聚反应;S3:聚合反应,将加聚后得到的聚合物冷却25-40分钟至室温,更换容器并将聚合物加入其中,然后对容器进行加热,加热过程中向容器内部添加丁苯橡胶、碳酸钙以及滑石粉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提高聚合物的耐热性能,加热2-3小时后,向容器内部添加聚四氟乙烯,并将加热温度提升至120-140°C;S4:增强粘结性能,将聚合反应后的聚合物冷却至室温,再次放入密封容器中,并向其内部加入丁晴、酚醛以及缩醛中的一种或者多种进行加热反应,以提高聚合物的粘接金属的强度,加热温度控制在130-150°C,加热时间为1-2小时;S5:结晶干燥,将聚合物冷却至室温,然后在聚合物内部加入乙酸乙酯进行重结晶,重结晶次数为1-2次,接着将结晶后的聚合物放入干燥箱中进行干燥处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配方均为国标规定原料,且本专利技术制备出的聚氨酯得到较大提升,使其耐热性以及粘接金属的强度得到提升,使其生产的物品适用于更多的场合,且本专利技术制备聚氨酯的成本有所降低,增加企业收益,适合推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改进型聚氨酯,该改进型聚氨酯的配方包括以下组份:包括二异氰酸酯25%、二羟基34%、耐热改良剂8%、胶黏剂2%、聚四氟乙烯1%、多元醇2%,其余为催化剂。其中,所述的耐热改良剂选用丁苯橡胶,所述胶黏剂选用丁晴与酚醛的混合物。一种如上所述的一种改进型聚氨酯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定量称取,将所有的原料按照上述的组份进行称取;S2:加聚处理,将称取后二异氰酸酯、二羟以及多元醇基依次加入到密封容器中,进行加热,加热温度控制在85°C,加热1.5小时后,对密封容器内部加入辛酸亚锡催化剂,然后继续加热1.5小时,进行加聚反应;S3:聚合反应,将加聚后得到的聚合物冷却25分钟至室温,更换容器并将聚合物加入其中,然后对容器进行加热,加热过程中向容器内部添加丁苯橡胶、碳酸钙以及滑石粉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提高聚合物的耐热性能,加热2小时后,向容器内部添加聚四氟乙烯,并将加热温度提升至120°C;S4:增强粘结性能,将聚合反应后的聚合物冷却至室温,再次放入密封容器中,并向其内部加入丁晴、酚醛以及缩醛中的一种或者多种进行加热反应,以提高聚合物的粘接金属的强度,加热温度控制在130°C,加热时间为1.4小时;S5:结晶干燥,将聚合物冷却至室温,然后在聚合物内部加入乙酸乙酯进行重结晶,重结晶次数为1次,接着将结晶后的聚合物放入干燥箱中进行干燥处理。实施例二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改进型聚氨酯,该改进型聚氨酯的配方包括以下组份:包括二异氰酸酯27%、二羟基32%、耐热改良剂12%、胶黏剂6%、聚四氟乙烯3%、多元醇5%,其余为催化剂。其中,所述的耐热改良剂选用丁苯橡胶与碳酸钙的混合物,所述胶黏剂选用酚醛与缩醛的混合物。一种如上所述的一种改进型聚氨酯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定量称取,将所有的原料按照上述的组份进行称取;S2:加聚处理,将称取后二异氰酸酯、二羟以及多元醇基依次加入到密封容器中,进行加热,加热温度控制在89°C,加热1小时后,对密封容器内部加入辛酸亚锡催化剂,然后继续加热1小时,进行加聚反应;S3:聚合反应,将加聚后得到的聚合物冷却30分钟至室温,更换容器并将聚合物加入其中,然后对容器进行加热,加热过程中向容器内部添加丁苯橡胶、碳酸钙以及滑石粉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提高聚合物的耐热性能,加热2.3小时后,向容器内部添加聚四氟乙烯,并将加热温度提升至125°C;S4:增强粘结性能,将聚合反应后的聚合物冷却至室温,再次放入密封容器中,并向其内部加入丁晴、酚醛以及缩醛中的一种或者多种进行加热反应,以提高聚合物的粘接金属的强度,加热温度控制在137°C,加热时间为1小时;S5:结晶干燥,将聚合物冷却至室温,然后在聚合物内部加入乙酸乙酯进行重结晶,重结晶次数为1次,接着将结晶后的聚合物放入干燥箱中进行干燥处理。实施例三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改进型聚氨酯,该改进型聚氨酯的配方包括以下组份:包括二异氰酸酯30%、二羟基30%、耐热改良剂10%、胶黏剂3%、聚四氟乙烯5%、多元醇3%,其余为催化剂。其中,所述的耐热改良剂选用丁苯橡胶和滑石粉的混合物,所述胶黏剂选用丁晴。一种如上所述的一种改进型聚氨酯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定量称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进型聚氨酯,其特征在于;该改进型聚氨酯的配方包括以下组份:二异氰酸酯25%-35%、二羟基26%-34%、耐热改良剂8%-12%、胶黏剂2%-6%、聚四氟乙烯1%-5%、多元醇2%-6%,其余为催化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型聚氨酯,其特征在于;该改进型聚氨酯的配方包括以下组份:二异氰酸酯25%-35%、二羟基26%-34%、耐热改良剂8%-12%、胶黏剂2%-6%、聚四氟乙烯1%-5%、多元醇2%-6%,其余为催化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聚氨酯,其特征在于:包括二异氰酸酯25%、二羟基34%、耐热改良剂8%、胶黏剂2%、聚四氟乙烯1%、多元醇2%,其余为催化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聚氨酯,其特征在于:包括二异氰酸酯27%、二羟基32%、耐热改良剂12%、胶黏剂6%、聚四氟乙烯3%、多元醇5%,其余为催化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聚氨酯,其特征在于:包括二异氰酸酯30%、二羟基30%、耐热改良剂10%、胶黏剂3%、聚四氟乙烯5%、多元醇3%,其余为催化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聚氨酯,其特征在于:包括二异氰酸酯34%、二羟基26%、耐热改良剂9%、胶黏剂5%、聚四氟乙烯2%、多元醇4%,其余为催化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聚氨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耐热改良剂选用丁苯橡胶、碳酸钙以及滑石粉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文利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文理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