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抗氧化压力表壳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811911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11: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效抗氧化压力表壳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压力表加工技术领域。述高压力表壳体材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聚酰胺树脂26‑30份、环氧树脂20‑24份、水白树脂3‑4份、马尾松木质素5‑6份、羟基硅油1‑3份、白炭黑4‑5份、2,4‑二苯基‑4‑甲基‑1‑戊烯2‑3份、甲基三甲氧基硅烷2‑3份、茶多酚1.2‑1.4份、氮化硼3‑4份、玻璃纤维1‑3份、异构醇聚氧乙烯醚1‑1.6份、增塑剂2‑3份、固化剂1‑2份、阻燃剂1‑2份。本发明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高了传统压力表外壳材料的抗氧化性能,有效延长压力表的使用寿命,提升产品的经济效益。

A kind of high efficiency anti-oxidation pressure gauge shell material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抗氧化压力表壳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压力表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高效抗氧化压力表壳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压力表(pressuregauge)是指以弹性元件为敏感元件,测量并指示高于环境压力的仪表。压力表的应用几乎遍及所有的工业流程和科研领域,在热力管网、油气传输、供水供气系统、车辆维修保养厂店等领域随处可见。一般压力表外部均包覆有一层塑料外壳,能有效起到对压力表内部元件的防护作用,外壳材料主要具备抗冲击性和耐磨性能,但是由于现在压力表的使用频率高,范围广,当压力表长久暴露在高温或者高氧化环境下时,压力表的外壳及其容易发生氧化,且进一步降低其抗冲击性能,使外壳材料容易发生脆化,严重影响压力表的使用寿命,所以现阶段提升压力表的外壳抗氧化性能是一大重要研究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效抗氧化压力表壳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提高了传统压力表外壳材料的抗氧化性能,使其能在高温氧化环境下长效的保持良好的力学性能,有效延长压力表的使用寿命,提升产品的经济效益。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高效抗氧化压力表壳体材料,所述高效抗氧化压力表壳体材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聚酰胺树脂26-30份、环氧树脂20-24份、水白树脂3-4份、马尾松木质素5-6份、羟基硅油1-3份、白炭黑4-5份、2,4-二苯基-4-甲基-1-戊烯2-3份、甲基三甲氧基硅烷2-3份、茶多酚1.2-1.4份、氮化硼3-4份、玻璃纤维1-3份、异构醇聚氧乙烯醚1-1.6份、增塑剂2-3份、固化剂1-2份、阻燃剂1-2份。优选的,所述增塑剂为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柠檬酸三丁酯和邻苯二甲酸丁苄酯质量比1∶1∶2的混合物。优选的,所述固化剂为三氧化二铝、异佛尔酮二胺和二乙烯三胺质量比2∶2∶1的混合物。优选的,所述阻燃剂为三氧化二锑、六溴环十二烷质量比3∶4的混合物。所述高效抗氧化压力表壳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环氧树脂、水白树脂混合后加入高压反应釜中于15-16MPa的压强和80-100℃的温度下静置2-3h进行初步改性处理,后再加入甲基三甲氧基硅烷和玻璃纤维搅拌均匀后,缓慢升温升压至20-22MPa和120-140℃,继续静置60-80min,得改性环氧树脂基料备用;(2)将聚酰胺树脂预热后粉碎,再加入羟基硅油、阻燃剂和去离子水进行超声震荡均质,后再加入马尾松木质素、白炭黑、茶多酚和增塑剂于60-65℃高速搅拌均匀,得混合浆料备用;(3)将上述混合浆料于低温下冻干,后研磨成粉加入上述步骤(1)中的改性环氧树脂中,再加入2,4-二苯基-4-甲基-1-戊烯、氮化硼和异构醇聚氧乙烯醚升温至120-150℃恒温搅拌30-40min,后继续升温至160-170℃,并在氩气保护下静置2-3h得混合料备用;(4)将上述混合料加入固化剂后再置于混炼机中于190-200℃温度下高温混炼1-1.5h后去取出快速冷却,再将冷却原料粉碎后继续于混炼机中于200-220℃温度下进行二次混炼1.5-2h,后挤出成型得高效抗氧化压力表壳体材料。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缓慢升温的速度为1℃/min,缓慢升压的速度为0.2-0.4MPa/min。优选的,所述超声震荡均质的功率为320-350W,频率为30-35KHz,均质的时间为15-18min,且高速搅拌的搅拌转速为3200-3400r/min,搅拌时间为30-35min。优选的,所述步骤(4)中快速冷却的的速度为以22-25℃/min速度降温。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效抗氧化压力表壳体材料,与现有技术相比优点在于:(1)本专利技术采用聚酰胺树脂和环氧树脂为主要基料,并且将环氧树脂混合水白树脂于高温高压下进行初步改性,再混合甲基三甲氧基硅烷和玻璃纤维再次改性,能有效提升原料的抗氧化性能和耐高温性能,同时通过改性在保证产品力学性能的同时提升产品的稳定性。(2)本专利技术添加有马尾松木质素、白炭黑和茶多酚,其中马尾松木质素和茶多酚均具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再将其混合羟基硅油、阻燃剂进行超声均质后能使各物质混合均匀,同时增强产品的稳定性。(3)本专利技术添加有2,4-二苯基-4-甲基-1-戊烯、氮化硼和异构醇聚氧乙烯醚,能有效进一步稳定产品的机械性能同时增强其抗氧化性,提升产品的耐久度。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高效抗氧化压力表壳体材料,所述高效抗氧化压力表壳体材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聚酰胺树脂26份、环氧树脂20份、水白树脂3份、马尾松木质素5份、羟基硅油1份、白炭黑4份、2,4-二苯基-4-甲基-1-戊烯2份、甲基三甲氧基硅烷2份、茶多酚1.2份、氮化硼3-4份、玻璃纤维1-3份、异构醇聚氧乙烯醚1-1.6份、增塑剂2份、固化剂1份、阻燃剂1份。所述增塑剂为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柠檬酸三丁酯和邻苯二甲酸丁苄酯质量比1∶1∶2的混合物;所述固化剂为三氧化二铝、异佛尔酮二胺和二乙烯三胺质量比2∶2∶1的混合物;所述阻燃剂为三氧化二锑、六溴环十二烷质量比3∶4的混合物。所述高效抗氧化压力表壳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环氧树脂、水白树脂混合后加入高压反应釜中于15-16MPa的压强和80-100℃的温度下静置2-3h进行初步改性处理,后再加入甲基三甲氧基硅烷和玻璃纤维搅拌均匀后,缓慢升温升压至20-22MPa和120-140℃,继续静置60-80min,得改性环氧树脂基料备用;(2)将聚酰胺树脂预热后粉碎,再加入羟基硅油、阻燃剂和去离子水进行超声震荡均质,后再加入马尾松木质素、白炭黑、茶多酚和增塑剂于60-65℃高速搅拌均匀,得混合浆料备用;(3)将上述混合浆料于低温下冻干,后研磨成粉加入上述步骤(1)中的改性环氧树脂中,再加入2,4-二苯基-4-甲基-1-戊烯、氮化硼和异构醇聚氧乙烯醚升温至120-150℃恒温搅拌30-40min,后继续升温至160-170℃,并在氩气保护下静置2-3h得混合料备用;(4)将上述混合料加入固化剂后再置于混炼机中于190-200℃温度下高温混炼1-1.5h后去取出快速冷却,再将冷却原料粉碎后继续于混炼机中于200-220℃温度下进行二次混炼1.5-2h,后挤出成型得高效抗氧化压力表壳体材料。其中,所述步骤(1)中缓慢升温的速度为1℃/min,缓慢升压的速度为0.2-0.4MPa/min;所述超声震荡均质的功率为320-350W,频率为30-35KHz,均质的时间为15-18min,且高速搅拌的搅拌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抗氧化压力表壳体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效抗氧化压力表壳体材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聚酰胺树脂26-30份、环氧树脂20-24份、水白树脂3-4份、马尾松木质素5-6份、羟基硅油1-3份、白炭黑4-5份、2,4-二苯基-4-甲基-1-戊烯2-3份、甲基三甲氧基硅烷2-3份、茶多酚1.2-1.4份、氮化硼3-4份、玻璃纤维1-3份、异构醇聚氧乙烯醚1-1.6份、增塑剂2-3份、固化剂1-2份、阻燃剂1-2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抗氧化压力表壳体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效抗氧化压力表壳体材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聚酰胺树脂26-30份、环氧树脂20-24份、水白树脂3-4份、马尾松木质素5-6份、羟基硅油1-3份、白炭黑4-5份、2,4-二苯基-4-甲基-1-戊烯2-3份、甲基三甲氧基硅烷2-3份、茶多酚1.2-1.4份、氮化硼3-4份、玻璃纤维1-3份、异构醇聚氧乙烯醚1-1.6份、增塑剂2-3份、固化剂1-2份、阻燃剂1-2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抗氧化压力表壳体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塑剂为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柠檬酸三丁酯和邻苯二甲酸丁苄酯质量比1∶1∶2的混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抗氧化压力表壳体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剂为三氧化二铝、异佛尔酮二胺和二乙烯三胺质量比2∶2∶1的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抗氧化压力表壳体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剂为三氧化二锑、六溴环十二烷质量比3∶4的混合物。


5.一种高效抗氧化压力表壳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效抗氧化压力表壳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环氧树脂、水白树脂混合后加入高压反应釜中于15-16MPa的压强和80-100℃的温度下静置2-3h进行初步改性处理,后再加入甲基三甲氧基硅烷和玻璃纤维搅拌均匀后,缓慢升温升压至20-22MPa和120-140℃,继续静置60-80min,得改性环氧树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军陈如根孟祥松
申请(专利权)人:天长市旭升热工仪表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