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极耳切割装置和极耳切割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80870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10: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极耳切割装置和极耳切割系统,涉及锂电池制造技术领域,该极耳切割装置包括第一支撑辊、第二支撑辊、切割底板、激光切割件和下废料机构,第一支撑辊和第二支撑辊平行间隔设置,切割底板设置在第一支撑辊与第二支撑辊之间,激光切割件与切割底板相对设置,下废料机构包括负压金属带组件和负压皮带组件,负压金属带组件设置在第二支撑辊与切割底板之间,负压皮带组件设置在金属带组件靠近第二支撑辊的一端。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极耳切割装置,使用寿命长,并能及时吸附住切割产生的废料,从而使得切割过程中极片的稳定性高,保证了切割质量。

A polar ear cutting device and a polar ear cuttin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极耳切割装置和极耳切割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电池制造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极耳切割装置和极耳切割系统。
技术介绍
在锂离子电池极片激光切极耳成型过程中,竖切方式已经成为一种主流,在激光切极耳的过程中,激光切极耳产生的废料需传送至废料管路中,在现有下废料结构中都采用是一级下废料模式,即激光切完极片后废料被负压辊或真空皮带吸住直接传送到废料管路中。现有下废料模式都采用一级下废料模式,无论是采用负压辊还是真空皮带模式都有各自的缺点。使用负压辊模式,则负压辊必须安装在极片后方,由于负压辊是圆柱形在切割底板相切位才能吸住废料,所以废料在较长的一段距离处于自由无约束状态,容易产生不稳定现象。如果采用真空皮带模式,则由于皮带较长,真空皮带必须安装在切割底板前面,由于皮带靠近极耳切割口位置工作温度高,环境恶劣,导致皮带寿命降低。有鉴于此,设计制造出一种能够更好的适应切极耳的高温环境,且使用寿命长,且能及时的吸附住废料,防止废料自由无约束状态抖动影响切割,提高切割极耳的稳定性的极耳切割装置就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极耳切割装置,能够更好的适应切极耳的高温环境,且使用寿命长,且能及时的吸附住废料,防止废料自由无约束状态抖动影响切割,提高切割极耳的稳定性。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极耳切割系统,能够更好的适应切极耳的高温环境,且容易安装在极片背面,使用寿命长,且能及时的吸附住废料,防止废料自由无约束状态抖动影响切割,提高切割极耳的稳定性。本专利技术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极耳切割装置,包括第一支撑辊、第二支撑辊、切割底板、激光切割件和下废料机构,所述第一支撑辊和所述第二支撑辊平行间隔设置,用于输送极片,所述切割底板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辊与所述第二支撑辊之间,用于抵持所述极片,所述激光切割件与所述切割底板相对设置,用于切割抵持在所述切割底板上的所述极片,所述下废料机构包括负压金属带组件和负压皮带组件,所述负压金属带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辊与所述切割底板之间,用于对切割后的所述极片的废料进行吸附和输送,所述负压皮带组件设置在所述金属带组件靠近所述第二支撑辊的一端,用于接收所述极片的废料并输送至废料管路。进一步地,所述负压金属带组件包括负压钢带、第一传动辊组和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传动辊组设置在所述切割底板和所述第二支撑辊之间,所述负压钢带缠绕设置在所述第一传动辊组上,所述第一驱动件与所述第一传动辊组连接,用于带动所述负压钢带运动。进一步地,所述负压钢带上开设有多个第一吸附孔,用于吸附所述极片的废料,且所述第一传动辊组靠近所述第二支撑辊的一端还设置有吹气件,所述吹气件与所述负压钢带靠近所述第二支撑辊的一端相对应,用于将所述极片的废料吹向所述负压皮带组件。进一步地,所述负压皮带组件包括负压皮带、第二传动辊组和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传动辊组设置在所述负压金属带组件靠近所述第二支撑辊的一端并倾斜向下延伸,所述第二驱动件与所述第二传动辊组传动连接,所述负压皮带缠绕设置在所述第二传动辊组上。进一步地,所述极耳切割装置还包括切割壳体,所述切割壳体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辊和所述第二支撑辊之间并具有切割室,所述切割底板设置在所述切割室中,所述负压金属带组件设置在所述切割壳体的底部并伸入所述切割室,且所述切割壳体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切割底板相对应的切割开口,所述激光切割件、所述切割开口以及所述切割底板位于同一直线方向上。进一步地,所述极耳切割装置还包括除尘机构,所述除尘机构包括吸尘管道和风刀,所述风刀设置在所述切割壳体的一侧并与所述切割室连通,用于向所述切割室吹入空气,所述吸尘管道设置在所述切割壳体的另一侧并与所述切割室连通。进一步地,所述风刀为多个,多个所述风刀设置在所述切割底板的两侧,用于向所述极片的两侧吹风。进一步地,所述吸尘管道包括吸尘罩和输送管,所述吸尘罩具有相对的大端和小端,所述大端罩设在所述切割壳体上并与所述切割室连通,所述小端与所述输送管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辊设置在所述切割壳体的上侧,所述第二支撑辊设置在所述切割壳体的下侧,且所述切割壳体的上侧还设置有抚平辊,所述抚平辊与所述第一支撑辊之间形成供所述极片穿过的入料口,所述抚平辊用于抵持在所述极片上。一种极耳切割系统,包括废料管路和极耳切割装置,极耳切割装置包括第一支撑辊、第二支撑辊、切割底板、激光切割件和下废料机构,所述第一支撑辊和所述第二支撑辊平行间隔设置,用于输送极片,所述切割底板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辊与所述第二支撑辊之间,用于抵持所述极片,所述激光切割件与所述切割底板相对设置,用于切割抵持在所述切割底板上的所述极片,所述下废料机构包括负压金属带组件和负压皮带组件,所述负压金属带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辊与所述切割底板之间,用于对切割后的所述极片的废料进行吸附和输送,所述负压皮带组件设置在所述金属带组件靠近所述第二支撑辊的一端,用于接收所述极片的废料并输送至废料管路。所述废料管路设置在所述负压皮带组件的下方。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极耳切割装置,将负压金属带组件设置在第二支撑辊与切割底板之间,将负压皮带组件设置金属带组件靠近第二支撑辊的一端。在实际切割极片时,通过第一支撑辊和第二支撑辊输送极片,极片输送到切割底板上时,切割底板抵持在极片上,通过激光切割件对切割底板上的极片进行切割,切割后产生的废料由负压金属带组件进行输送,输送到远离切割底板的地方后,再转移到负压皮带组件上,最后送入废料管路。通过负压皮带组件和负压金属带组件组成的二级下料机构,能够在靠近切割底板的位置即对废料进行吸附,负压金属带组件也能够适应极耳切割处附近的高温环境,同时负压金属带组件能够防止废料自由无约束状态抖动而影响极片的切割,提高切割额极耳的稳定性,同时由于采用金属材料,故使用寿命高。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极耳切割装置,使用寿命长,并能及时吸附住切割产生的废料,从而使得切割过程中极片的稳定性高,保证了切割质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极耳切割系统在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极耳切割系统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极耳切割装置在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中极耳切割装置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3中下废料机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标:10-极耳切割系统;100-极耳切割装置;110-第一支撑辊;130-第二支撑辊;150-激光切割件;160-切割底板;170-下废料机构;171-负压金属带组件;1711-负压钢带;1713-第一传动辊组;1715-第一驱动件;1717-吹气件;171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极耳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辊、第二支撑辊、切割底板、激光切割件和下废料机构,所述第一支撑辊和所述第二支撑辊平行间隔设置,用于输送极片,所述切割底板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辊与所述第二支撑辊之间,用于抵持所述极片,所述激光切割件与所述切割底板相对设置,用于切割抵持在所述切割底板上的所述极片,所述下废料机构包括负压金属带组件和负压皮带组件,所述负压金属带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辊与所述切割底板之间,用于对切割后的所述极片的废料进行吸附和输送,所述负压皮带组件设置在所述金属带组件靠近所述第二支撑辊的一端,用于接收所述极片的废料并输送至废料管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极耳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辊、第二支撑辊、切割底板、激光切割件和下废料机构,所述第一支撑辊和所述第二支撑辊平行间隔设置,用于输送极片,所述切割底板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辊与所述第二支撑辊之间,用于抵持所述极片,所述激光切割件与所述切割底板相对设置,用于切割抵持在所述切割底板上的所述极片,所述下废料机构包括负压金属带组件和负压皮带组件,所述负压金属带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辊与所述切割底板之间,用于对切割后的所述极片的废料进行吸附和输送,所述负压皮带组件设置在所述金属带组件靠近所述第二支撑辊的一端,用于接收所述极片的废料并输送至废料管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耳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金属带组件包括负压钢带、第一传动辊组和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传动辊组设置在所述切割底板和所述第二支撑辊之间,所述负压钢带缠绕设置在所述第一传动辊组上,所述第一驱动件与所述第一传动辊组连接,用于带动所述负压钢带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耳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钢带上开设有多个第一吸附孔,用于吸附所述极片的废料,且所述第一传动辊组靠近所述第二支撑辊的一端还设置有吹气件,所述吹气件与所述负压钢带靠近所述第二支撑辊的一端相对应,用于将所述极片的废料吹向所述负压皮带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耳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皮带组件包括负压皮带、第二传动辊组和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传动辊组设置在所述负压金属带组件靠近所述第二支撑辊的一端并倾斜向下延伸,所述第二驱动件与所述第二传动辊组传动连接,所述负压皮带缠绕设置在所述第二传动辊组上。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荣军吴学科雷杰陈强李桂禧冯彪杨红兴阳如坤魏宏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吉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