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豆酸乳、制作方法及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22806157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09:09
本申请涉及一种豆酸乳、制作方法及设备,制作方法包括:将泡发好的大豆置于不锈钢容器中,在沸水中烧煮预定时间;将煮好的大豆和煮豆水按一定比例混合后送入胶体磨中研磨为豆浆;将所述豆浆置于均质机中进行均质处理,以获得细豆浆;在定量细豆浆中加入乳糖,灭菌后将乳酸菌发酵剂接种到细豆浆中,利用搅拌机搅拌后静置预定时间;按照预定比例混合含有乳酸菌的细豆浆和无乳酸菌的细豆浆,利用搅拌机搅拌后放入温箱中发酵预定时间,从而获得豆酸乳。上述豆酸乳的制备方法能够提高豆酸乳产品的生产效率,使得生产过程标准化、产量化,同时保证豆酸乳产品的营养和口感。

A bean yoghurt, its preparation method and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豆酸乳、制作方法及设备
本申请涉及发酵乳制品的制作,尤其涉及一种豆酸乳、制作方法及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市场上牛乳资源紧张,酸奶市场竞争激烈,且成本较高,市售酸奶经常会出现牛奶中常见的安全问题,如致病微生物污染,抗生素污染等问题。为缓解牛乳带来的上述问题,近年来行业内也尝试推出了多种酸奶替代品,如软质奶酪、奶昔、大豆乳酸菌饮料等。非转基因大豆制成的豆酸乳相对于其它替代品而言具有以下优势:(1)无动物脂肪、无胆固醇、无乳糖、富含双歧因子和异黄酮、无膻味口感好、成本低。(2)特殊的发酵工艺,不仅富含球菌、杆菌和双歧因子,还使大豆蛋白降解而生成多种活性氨基酸和肽及低级脂肪酸、乳糖转化为乳酸等特有的营养成分,在活性氨基酸及肽的作用下,蛋白质及钙等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更易为人体所吸收利用,同时还有利于破坏和抑制肠道中腐败菌和毒素的产生,调整菌群平衡,使人体免受或减轻有害物质的侵害。(3)夏季饮用大豆活性乳,即可降温祛暑、刺激胃液分泌,又可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有助于便秘、慢性肠炎、消化不良等疾病的恢复,对老年人、儿童、患乳糖不适应症及缺乏胃酸者尤为适宜。(4)大豆资源丰富,原料易得,价格低廉,大豆蛋白中氨基酸的组成含量符合人体蛋白质的需求,适合不同人群引用,对预防更年期综合症,降低肿瘤的发病率以及降低血糖预防糖尿病和缓解糖尿病的并发症有明显辅助治疗的效果。因此,豆酸乳正日益成为补充和替代酸奶产品的绝佳选择。同时,成批量的生产豆酸乳饮品往往需要专用的搅拌设备,传统的搅拌设备不但搅拌效率低下,而且往往只有一个原料入口,在原料复杂的情况下,例如:既有液体原料又有粉末原料时,会出现原料在搅拌设备入口处的挂壁结痂现象,增加了污垢,恶劣了卫生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豆酸乳、制作方法及设备,旨在将豆酸乳的制备过程标准化和产量化,提高豆酸乳生产效率,改善搅拌设备的卫生状况和搅拌效率同时保证豆酸乳产品的营养和口感。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豆酸乳的制作设备,包括:用于烧煮大豆的烧煮设备;用于将烧煮后的大豆和煮豆水一起研磨为豆浆的胶体磨;用于对豆浆进行均质处理的均质机;用于对各种原料进行搅拌的搅拌设备,所述搅拌设备针对不同类型的原料设置有多个进料结构;对放入发酵剂后的豆浆进行发酵的发酵箱;以及用于对豆酸乳进行包装的膏液自动包装机。优选的,所述搅拌设备包括一级搅拌机构和二级搅拌机构,所述一级搅拌机构用于向所述二级搅拌机构输送物料,所述一级搅拌机构包括第一进料结构、第二进料结构、第三进料结构和集料结构,所述第一进料结构用于水果丁的进料,所述第二进料结构用于细豆浆、果酱、蜂蜜的进料,所述第三进料结构用于发酵剂、白砂糖和奶粉的进料所述第一进料结构、第二进料结构、第三进料结构均与所述集料结构连通;所述集料结构与所述二级搅拌机构连通;其中,所述第一进料结构内设有第一搅拌结构。优选的,所述第一进料结构包括第一进料口和与所述集料结构连通的第一出料口;所述第一进料结构内设有开闭所述第一出料口的阀体。优选的,所述二级搅拌机构包括机体、第一筒体、第二筒体、第一驱动结构、第一传动结构、第二传动结构、第三传动结构、第四传动结构、第一离合结构、第二离合结构;所述第一筒体为球形结构,并安装在所述第二筒体内;所述第一筒体设有物料进出口,所述第一筒体内安装有第二搅拌结构,所述第一筒体可在所述第二筒体内绕第一轴线转动;所述第二筒体至少一端开口,其安装在所述机体上,并可在所述机体上绕第二轴线转动,所述第二轴线与所述第一轴线垂直;所述第一驱动结构、第一传动结构、第一离合结构、第二传动结构依次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结构与所述第一筒体相连接,以带动所述第一筒体绕所述第一轴线转动;所述第一驱动结构、第三传动结构、第二离合结构、第四传动结构依次传动连接,所述第四传动结构与所述第二筒体相连接,以使所述第二筒体绕所述第二轴线转动。优选的,所述第一传动结构包括变速器和第一传动轴;所述第二传动结构包括蜗杆、涡轮、第二传动轴和齿轮;所述第一驱动结构、变速器、第一传动轴、第一离合结构、蜗杆和涡轮依次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轴一端与所述涡轮连接,并与所述涡轮同步转动;所述第二传动轴另一端与所述齿轮连接;所述第一筒体上设有齿,所述第二筒体的侧壁设有供所述齿伸出开孔,当所述第一筒体转动至预设位置时,所述齿轮与所述第一筒体上的齿啮合。优选的,所述第三传动结构包括第一带传动单元,所述第四传动结构包括第二带传动单元;所述第一驱动结构与所述第一带传动单元的输入端传动连接,所述第一带传动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离合结构传动连接;所述第二离合结构与所述第二带传动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带传动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筒体传动连接。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豆酸乳的制备方法,包括:将泡发好的大豆置于烧煮设备中,在沸水中烧煮预定时间;将煮好的大豆和煮豆水按一定比例混合后送入胶体磨中研磨为豆浆;将所述豆浆置于均质机中进行均质处理,以获得细豆浆;在定量的细豆浆中加入乳糖,灭菌后加入搅拌设备,再将预定比例的乳酸菌发酵剂加入搅拌设备,利用搅拌设备搅拌后静置预定时间;在搅拌设备中按照预定比例加入含有乳酸菌的细豆浆和无乳酸菌的细豆浆,利用搅拌设备搅拌后放入温箱中发酵预定时间,从而获得豆酸乳;将白砂糖、水果丁、果酱、蜂蜜、奶粉和豆酸乳加入搅拌设备,利用搅拌设备搅拌均匀。优选的,通过在室温下浸泡8小时,或者在4℃下浸泡12小时的方式泡发大豆。优选的,将泡发好的大豆在沸水中烧煮25-30分钟。优选的,所述将煮好的大豆和煮豆水按一定比例混合后送入胶体磨中研磨为豆浆的步骤,还包括:待烧煮好大豆后,将损失的水分补齐,使煮豆水为干豆质量的3.5~4.5倍。优选的,所述在定量的细豆浆中加入乳糖,灭菌后加入搅拌设备的步骤,具体为:按照每100ml细豆浆加入5g乳糖的比例,在定量的细豆浆中加入乳糖,在115℃下高压蒸汽灭菌15分钟,冷却至室温后加入搅拌设备。优选的,所述再将预定比例的乳酸菌发酵剂加入搅拌设备,利用搅拌设备搅拌后静置预定时间的步骤,具体为:按照每100ml细豆浆加入1g乳酸菌发酵剂的比例,将乳酸菌加入搅拌设备中,利用搅拌设备搅拌30秒后,在38℃温箱中静置15分钟。优选的,将所述豆浆置于均质机中进行均质处理的步骤,具体为:均质机中,将豆浆在温度为60℃、气压在25Mpa的条件下均质两次。优选的,所述在搅拌设备中按照预定比例加入含有乳酸菌的细豆浆和无乳酸菌的细豆浆,利用搅拌设备搅拌后放入温箱中发酵预定时间的步骤,具体为:按照每100ml含有乳酸菌的细豆浆兑入900ml无乳酸菌的细豆浆的比例,在搅拌设备中加入含有乳酸菌的细豆浆和无乳酸菌的细豆浆,利用搅拌设备搅拌30秒钟后,放入38℃温箱中发酵9小时。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按照上述豆酸乳的制备方法获得的豆酸乳。本专利技术的豆酸乳、制作方法及设备,能够提高豆酸乳产品的生产效率,使得生产过程标准化、产量化,同时保证豆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豆酸乳的制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n用于烧煮大豆的烧煮设备;/n用于将烧煮后的大豆和煮豆水一起研磨为豆浆的胶体磨;/n用于对豆浆进行均质处理的均质机;/n用于对各种原料进行搅拌的搅拌设备,所述搅拌设备针对不同类型的原料设置有多个进料结构;/n对放入发酵剂后的豆浆进行发酵的发酵箱;/n以及用于对豆酸乳进行包装的膏液自动包装机。/n

【技术特征摘要】
1.豆酸乳的制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烧煮大豆的烧煮设备;
用于将烧煮后的大豆和煮豆水一起研磨为豆浆的胶体磨;
用于对豆浆进行均质处理的均质机;
用于对各种原料进行搅拌的搅拌设备,所述搅拌设备针对不同类型的原料设置有多个进料结构;
对放入发酵剂后的豆浆进行发酵的发酵箱;
以及用于对豆酸乳进行包装的膏液自动包装机。


2.豆酸乳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泡发好的大豆置于烧煮设备中,在沸水中烧煮预定时间;
将煮好的大豆和煮豆水按一定比例混合后送入胶体磨中研磨为豆浆;
将所述豆浆置于均质机中进行均质处理,以获得细豆浆;
在定量的细豆浆中加入乳糖,灭菌后加入搅拌设备,再将预定比例的乳酸菌发酵剂加入搅拌设备,利用搅拌设备搅拌后静置预定时间;
在搅拌设备中按照预定比例加入含有乳酸菌的细豆浆和无乳酸菌的细豆浆,利用搅拌设备搅拌后放入发酵箱中发酵预定时间,从而获得豆酸乳;
将白砂糖、水果丁、果酱、蜂蜜、奶粉和豆酸乳加入搅拌设备,利用搅拌设备搅拌均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豆酸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在室温下浸泡8小时,或者在4℃下浸泡12小时的方式泡发大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豆酸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沸水中烧煮预定时间具体为:将泡发好的大豆在沸水中烧煮25-30分钟。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豆酸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煮好的大豆和煮豆水按一定比例混合后送入胶体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中兴于春涛
申请(专利权)人: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