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精度卷轴平行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0417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1 13: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精度卷轴平行机构,包括固定座、驱动组件、卷轴、卷针,卷轴的一端套设有轴套,卷轴的另一端与卷针连接,卷针沿卷轴轴向设置,驱动组件设置在固定座上,驱动组件驱动卷针沿卷轴轴向来回移动,驱动组件包括驱动气缸、垂直设置在驱动气缸驱动杆与卷针之间的驱动板;固定座设置有引导座,驱动板下端设置有固定块,引导座与固定块之间设置有导向杆,导向杆与卷针相互平行;导向杆与引导座滑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设计新颖,实用性强;通过两个驱动杆和两个导向杆,使得卷针沿卷轴轴向来回移动的过程保持稳定性,使得卷针与卷轴精确对位,避免磕碰到卷针,保护卷针的安全,减少卷绕机的维修,提高企业的效益。

A high precision parallel mechanism of winding shaf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high-precision parallel mechanism of a winding shaft, which comprises a fixed seat, a driving component, a winding shaft and a rolling needle. One end of the winding shaft is sleeved with a shaft sleeve, the other end of the winding shaft is connected with the rolling needle, the rolling needle is arranged along the axial direction of the winding shaft, the driving component is arranged on the fixed seat, the driving component drives the rolling needle to move back and forth along the axial direction of the winding shaft, and the driving component comprises a driving cylinder and is vertically arranged on the drive The driving plate between the driving rod of the moving cylinder and the rolling pin; the fixed seat is provided with a guide seat, the lower end of the driving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fixed block, the guide rod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guide seat and the fixed block, the guide rod and the rolling pin are mutually parallel; the guide rod and the guide seat are slidably connected.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reasonable structure, novel design and strong practicability; through two driving levers and two guide levers, the process of the roll needle moving back and forth along the axial direction of the roll shaft is kept stable, the roll needle and the roll shaft are accurately aligned, the bump against the roll needle is avoided, the safety of the roll needle is protected, the maintenance of the winding machine is reduced, and the benefit of the enterprise is impro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精度卷轴平行机构
本技术涉及锂电池卷绕机
,特别涉及一种高精度卷轴平行机构。
技术介绍
锂电池卷绕机是锂电池生产设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目前锂电池设备中,以卷绕方式组合成形的电芯所组成的电池,称为卷绕电池,卷绕电池也称为电芯。卷绕机在工作过程中,多个料卷在卷针上依次卷绕成电芯,在卷绕完成后需要将卷针从电芯中抽出,在下一次卷绕前要重新插入卷轴中,现有的卷轴机构在卷针插拔的过程中,卷针容易晃动,导致在插入卷轴时不能精确对位,磕碰到卷针导致卷针受到损伤或者折弯,从而需要停机维修更换卷针,严重影响锂电池的生产效率,影响电池的一致性以及质量,影响企业的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高精度卷轴平行机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高精度卷轴平行机构,包括固定座、驱动组件、卷轴、卷针,所述卷轴的一端套设有轴套,所述卷轴的另一端与卷针连接,所述卷针沿卷轴轴向设置,所述驱动组件设置在固定座上,所述驱动组件驱动卷针沿卷轴轴向来回移动,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气缸、垂直设置在驱动气缸驱动杆与卷针之间的驱动板;所述固定座设置有引导座,所述驱动板下端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引导座与固定块之间设置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与卷针相互平行;所述导向杆与引导座滑动连接。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阐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驱动板的上端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中央设置有与卷针连接的轴承。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驱动杆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两个驱动杆的前端设置有与驱动板固接的连接板。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导向杆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导向杆的长度大于卷针的长度。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固定座包括固定板、立板,所述立板垂直固定在固定板的下方以形成L字型固定座,所述立板和固定板之间垂直设置有一个三角形加强板,所述加强板沿固定板长度方向中心线设置。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驱动气缸固定在固定板上表面,所述引导座固定在固定板下表面。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引导座的下表面与立板的下表面之间具有一高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结构合理,设计新颖,实用性强;通过两个驱动杆和两个导向杆,使得卷针沿卷轴轴向来回移动的过程保持稳定性,使得卷针与卷轴精确对位,避免磕碰到卷针,保护卷针的安全,减少卷绕机的维修,提高企业的效益。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正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卷针;11、卷轴;12、轴套;2、驱动板;21、连接块;22、轴承;23、连接板;24、固定块;3、驱动气缸;31、驱动杆;4、固定板;41、立板;42、加强板;5、引导座;51、导向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1至附图2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若干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如图1-2所示,一种高精度卷轴平行机构,包括固定座、驱动组件、卷轴11、卷针1,卷轴11的一端套设有轴套12,卷轴11的另一端与卷针1连接,卷针1沿卷轴11轴向设置,驱动组件设置在固定座上,驱动组件驱动卷针1沿卷轴11轴向来回移动,驱动组件包括驱动气缸3、垂直设置在驱动气缸3驱动杆31与卷针1之间的驱动板2;固定座设置有引导座5,驱动板2下端设置有固定块24,引导座5与固定块24之间设置有导向杆51,导向杆51与卷针1相互平行;导向杆51与引导座5滑动连接。驱动板2的上端设置有连接块21,连接块21中央设置有与卷针1连接的轴承22。驱动杆3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驱动杆31的前端设置有与驱动板2固接的连接板23。导向杆51的数量为两个,导向杆51的长度大于卷针1的长度。导向杆51设置在驱动杆31的下方,保证卷针1运动的稳定性,使得卷针1与卷轴11精确对位,同时给卷轴11和卷针1预留更多的工作空间,保证卷绕工作有足够的操作空间。固定座包括固定板4、立板41,立板41垂直固定在固定板4的下方以形成L字型固定座,立板41和固定板4之间垂直设置有一个三角形加强板42,加强板42沿固定板4长度方向中心线设置。驱动气缸3固定在固定板4上表面,引导座5固定在固定板4下表面。引导座5的下表面与立板41的下表面之间具有一高差。本技术结构合理,设计新颖,实用性强;通过两个驱动杆31和两个导向杆51,使得卷针1沿卷轴11轴向来回移动的过程保持稳定性,使得卷针1与卷轴11精确对位,避免磕碰到卷针1,保护卷针1的安全,减少卷绕机的维修,提高企业的效益。以上并非对本技术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凡依据本技术技术实质对以上的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精度卷轴平行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座、驱动组件、卷轴、卷针,所述卷轴的一端套设有轴套,所述卷轴的另一端与卷针连接,所述卷针沿卷轴轴向设置,所述驱动组件设置在固定座上,所述驱动组件驱动卷针沿卷轴轴向来回移动,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气缸、垂直设置在驱动气缸驱动杆与卷针之间的驱动板;所述固定座设置有引导座,所述驱动板下端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引导座与固定块之间设置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与卷针相互平行;所述导向杆与引导座滑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精度卷轴平行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座、驱动组件、卷轴、卷针,所述卷轴的一端套设有轴套,所述卷轴的另一端与卷针连接,所述卷针沿卷轴轴向设置,所述驱动组件设置在固定座上,所述驱动组件驱动卷针沿卷轴轴向来回移动,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气缸、垂直设置在驱动气缸驱动杆与卷针之间的驱动板;所述固定座设置有引导座,所述驱动板下端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引导座与固定块之间设置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与卷针相互平行;所述导向杆与引导座滑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精度卷轴平行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板的上端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中央设置有与卷针连接的轴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精度卷轴平行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杆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两个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敏强马贵亮许少平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凯隆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