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振炉风冷冷却装置及应用其的晶振炉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80135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1 11: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晶振炉风冷冷却装置及应用其的晶振炉,属于晶振技术领域;具体包括产品支架、风道壳体和冷却风扇;风道壳体设有相互对应的通孔,通孔之间相互连通形成冷却通道;产品支架卡接于所述冷却通道内;风道壳体还设有连通所述通道侧壁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冷却风扇设置在所述出风口;冷风从进风口进入后从所述出风口流出,冷却产品支架;整个冷却过程快速,冷却迅速;消耗能量更低、成本更低,安装更方便。

Air cooling device of crystal shaker and its applicatio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ir-cooled cooling device of a crystal shaker and a crystal shaker applied thereto, belonging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crystal shaker, in particular including a product support, an air duct shell and a cooling fan; the air duct shell is provided with corresponding through holes which are communicated with each other to form a cooling channel; the product support is clamped in the cooling channel; the air duct shell is also provided with a cooling channel side wall The air inlet and air outlet, and the cooling fan are arranged at the air outlet; the cold air enters from the air inlet and flows out from the air outlet to cool the product bracket; the whole cooling process is fast and fast; the energy consumption is lower, the cost is lower and the installation is more conveni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晶振炉风冷冷却装置及应用其的晶振炉
本技术涉及晶振
,具体为一种晶振炉风冷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贴片晶振是目前晶片研磨技术中表面处理技术的最高技术,最终使晶振晶片表面更光洁,平行度及平面度更好,降低谐振电阻,从而达到一般研磨所达不到的产品性能,使石英晶振的等效电阻等更接近理论值,使晶振可在更低功耗下工作;一般的贴片在加热晶振后都需要冷却,现有的晶振炉冷却采用的是水冷的方式,这种水冷的方式有着一定的缺陷,比如说:水冷管与箱体的材质不一样,由于热胀冷缩的原因造成冷却管与箱体的贴合不严密,使之冷却性能不佳,能量的利用率不高造成一定的浪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设备的结构要求越来越高,设计人员不断地改进设备结构,使之不断地趋向低成本,简单,更加合理与节能,因此暨需一种冷却效率更高的冷却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一种晶振炉风冷冷却装置,相对于现有的水冷消耗能量更低、成本更低,安装更方便,无需外接水管。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晶振炉风冷冷却装置,包括产品支架、风道壳体和冷却风扇;所述风道壳体设有相互对应的通孔,所述通孔之间相互连通形成冷却通道;所述产品支架卡接于所述冷却通道内;所述风道壳体还设有连通所述通道侧壁的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冷却风扇设置在所述出风口;冷风从所述进风口进入后从所述出风口流出,冷却所述产品支架。其中,所述风道壳体呈凸台形,所述通孔设置在所述凸台下部的侧壁,所述出风口设置在所述凸台顶部,与所述凸台上部结构形成长条形风道。其中,所述出风口设置在所述冷却通道底部,且所述冷却通道底部与所述凸台底部相互分离形成容置腔体,所述冷却风扇容置于所述腔体内,出风口朝向所述冷却通道。其中,所述冷却风扇与所述冷却通道底部之间还设有冷却风扇垫片。其中,所述产品支架为两端开口的连通结构,且所述产品支架卡入所述冷却通道后,所述产品支架与所述开口与所述通孔位置相互对应,产品从所述产品支架一端移动至另一端时,完全穿过所述冷却通道。其中,所述产品支架卡入所述冷却通道后所述产品支架外侧壁与所述冷却通道侧壁紧密贴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晶振炉,包括依次连接的上料段、加热段、所述的炉风冷冷却装置和下料段,所述产品支架的一开口于所述加热段连接,另一个开口与下料段连接,且所述出风口与蒸汽排除口连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包括产品支架、风道壳体和冷却风扇;风道壳体设有相互对应的通孔,通孔之间相互连通形成冷却通道;产品支架卡接于所述冷却通道内;风道壳体还设有连通所述通道侧壁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冷却风扇设置在所述出风口;冷风从进风口进入后从所述出风口流出,冷却产品支架;整个冷却过程快速,冷却迅速;消耗能量更低、成本更低,安装更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爆炸图;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的晶振炉整体结构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1、产品支架;2、风道壳体;3、冷却风扇;4、上料段;5、下料段;6、加热段;21、冷却通道;22、进风口;23、出风口;31、垫片。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地表述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描述。请参阅图1,一种晶振炉风冷冷却装置,包括产品支架1、风道壳体2和冷却风扇3;风道壳体2设有相互对应的通孔,通孔之间相互连通形成冷却通道21;产品支架1卡接于冷却通道21内;风道壳体2还设有连通通道侧壁的进风口22和出风口23,冷却风扇3设置在出风口23;冷风从进风口22进入后从出风口23流出,冷却产品支架1。在本实施例中,风道壳体2呈凸台形,通孔设置在所述凸台下部的侧壁,出风口23设置在凸台顶部,与凸台上部结构形成长条形风道;冷风在从下至上的流动过程中,长条形风道有效的将空气聚流到同一位置,且对冷风在从冷口出去时有一定的缓冲作用,使得冷风在冷却通道21内留下的时间更长;优选的通孔为矩形,所述冷却通道21为长方体通道,产品支架1卡接在长方体通道内,且形状与长方体通道适配,使得产品支架1外侧壁与冷却通道21侧壁紧密贴合。在本实施例中,出风口23设置在冷却通道21底部,且冷却通道21底部与凸台底部相互分离形成容置腔体,冷却风扇3容置于腔体内,出风口23朝向冷却通道21;优选的,冷却风扇3与冷却通道21底部之间还设有冷却风扇3垫片31,缓冲冷风机工作时的振动;产品支架1为两端开口的连通结构,且产品支架1卡入所述冷却通道21后,产品支架1与开口与通孔位置相互对应,产品从产品支架1一端移动至另一端时,完全穿过冷却通道21;优选的产品支架1的工作长度长于冷却通道21的长度,且产品支架1的开口位于冷却通道21之外。请参阅图2,一种晶振炉,包括依次连接的上料段4、加热段6、炉风冷冷却装置和下料段5,产品支架1的一开口于所述加热段6连接,另一个开口与下料段5连接,且所述出风口23与蒸汽排除口连通。在本实施例中,产品依次进过上料段4、加热段6、炉风冷冷却装置和下料段5完成产品固化;在经过炉风冷冷却装置时,冷风机的冷分吹向产品支架1外表面,并冷却整个产品支架1,之后在通过出风口23流出;产品在通过产品支架1时,与产品支架1的内表面相互接触,将热量传递至产品支架1,而这部分热量会被冷分带走;从而达到快速冷却的效果;整个冷却过程相比于水冷的方式,冷却过程快速,冷却迅速;消耗能量更低、成本更低,安装更方便,免去接水管的麻烦。本技术的优势在于:1、产品在通过产品支架时,与产品支架的内表面相互接触,将热量传递至产品支架,而这部分热量会被冷分带走;从而达到快速冷却的效果;整个冷却过程相比于水冷的方式,冷却过程快速,冷却迅速;消耗能量更低、成本更低,安装更方便,免去接水管的麻烦;2、通孔设置在所述凸台下部的侧壁,出风口设置在凸台顶部,与凸台上部结构形成长条形风道;冷风在从下至上的流动过程中,长条形风道有效的将空气聚流到同一位置,且对冷风在从冷口出去时有一定的缓冲作用,使得冷风在冷却通道内留下的时间更长。以上公开的仅为本技术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晶振炉风冷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产品支架、风道壳体和冷却风扇;所述风道壳体设有相互对应的通孔,所述通孔之间相互连通形成冷却通道;所述产品支架卡接于所述冷却通道内;所述风道壳体还设有连通所述通道侧壁的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冷却风扇设置在所述出风口;冷风从所述进风口进入后从所述出风口流出,冷却所述产品支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晶振炉风冷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产品支架、风道壳体和冷却风扇;所述风道壳体设有相互对应的通孔,所述通孔之间相互连通形成冷却通道;所述产品支架卡接于所述冷却通道内;所述风道壳体还设有连通所述通道侧壁的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冷却风扇设置在所述出风口;冷风从所述进风口进入后从所述出风口流出,冷却所述产品支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晶振炉风冷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壳体呈凸台形,所述通孔设置在所述凸台下部的侧壁,所述出风口设置在所述凸台顶部,与所述凸台上部结构形成长条形风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晶振炉风冷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设置在所述冷却通道底部,且所述冷却通道底部与所述凸台底部相互分离形成容置腔体,所述冷却风扇容置于所述腔体内,出风口朝向所述冷却通道。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鑫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博迈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