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热焚烧反吹风气流分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0069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1 11: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废气蓄热焚烧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蓄热焚烧反吹风气流分布器,包括炉体以及设置在炉体内两侧的出气室和进气室,所述出气室和进气室之间设置有气体分布室,所述气体分布室的顶部设置有蓄热陶瓷,所述反吹风气流分布器组件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以及设置在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顶部的中间板,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中间板上分别开设有第一气流孔、第二气流通和第三气流孔。根据流场分布在蓄热陶瓷底部增加反吹风气流分布器组件,气流通过第一气流孔、第二气流通和第三气流孔均匀排出,确保反吹风分布均匀,使蓄热陶瓷受风均匀,对蓄热陶瓷吹扫彻底,降低焚烧废气污染,适合推广使用。

Air distributor for regenerative incineration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waste gas regenerative incineration, in particular to a reverse air flow distributor for regenerative incineration, which comprises a furnace body, an air outlet chamber and an air inlet chamber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the furnace body, a gas distribution chamber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air outlet chamber and the air inlet chamber, a heat storage ceramic is arranged on the top of the gas distribution chamber, and the reverse air flow distributor assembly comprises a first side The first side plate, the second side plate and the intermediate plate arranged on the top of the first side plate and the second side plate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first air flow hole, a second air flow hole and a third air flow hole. According to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flow field, a counter blowing air distributor component is added at the bottom of the heat storage ceramic. The air flow is evenly discharged through the first air flow hole, the second air flow hole and the third air flow hole, so as to ensure the uniform distribution of the counter blowing, make the heat storage ceramic receive the wind evenly, thoroughly blow the heat storage ceramic, and reduce the pollution of combustion waste gas, which is suitable for popularization and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蓄热焚烧反吹风气流分布器
本技术涉及废气蓄热焚烧
,具体为一种蓄热焚烧反吹风气流分布器。
技术介绍
废气蓄热焚烧一个完整过程为进气、出气和反吹,炉中蓄热陶瓷相对应的操作过程为吸热、放热和陶瓷反吹,但在常规设计中往往忽视蓄热陶瓷反吹设计的合理性,专利技术人经研究发现,传统的蓄热陶瓷反吹设计不合理,容易导致底部蓄热陶瓷受风不均匀,这样蓄热陶瓷就会吸附少量有机物而随着出气脱附进入尾气中,在脱附瞬间会导致尾气中有机物排放超标,如何专利技术一种蓄热焚烧反吹风气流分布器来解决这些问题,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蓄热焚烧反吹风气流分布器,旨在改善的蓄热陶瓷反吹设计不合理,容易导致底部蓄热陶瓷受风不均匀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蓄热焚烧反吹风气流分布器,包括炉体以及设置在炉体内两侧的出气室和进气室,所述出气室和进气室之间设置有气体分布室,所述气体分布室的顶部设置有蓄热陶瓷,所述出气室、进气室和气体分布室之间通过中间通道连通,所述出气室和进气室的一端分别设置有出气口和进气口,所述进气室的底部设置有反吹风进气管道,所述反吹风进气管道的一端连接有反吹风进口,所述反吹风进气管道的另一端延伸到气体分布室中,且端部连接有反吹风气流分布器组件,所述反吹风气流分布器组件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以及设置在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顶部的中间板,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中间板上分别开设有第一气流孔、第二气流通和第三气流孔。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中间板的左右端面均分别抵靠到出气室和进气室的侧壁,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中间板呈等腰梯形状,所述反吹风进气管道的一端延伸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中间板以及气体分布室的内底板构成的等腰梯形中,使气流通过反吹风气流分布器组件后再排出。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底端均焊接到气体分布室的内底板,所述中间板固定焊接在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顶部,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中间板通过组焊装配。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截面尺寸相同。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一气流孔、第二气流通和第三气流孔均为条形孔,所述第一气流孔不少于五组,所述第二气流通不少于两组,所述第三气流孔为一组,气流通过第一气流孔、第二气流通和第三气流孔均匀排出,确保反吹风分布均匀。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反吹风气流分布器组件位于蓄热陶瓷的正下方,蓄热陶瓷受风均匀,对蓄热陶瓷吹扫彻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一种蓄热焚烧反吹风气流分布器,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根据流场分布在蓄热陶瓷底部增加反吹风气流分布器组件,反吹风气流分布器组件由第一侧板、第二侧板以及设置在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顶部的中间板组焊构成,使反吹风进气管道的一端延伸反吹风气流分布器组件中,通过在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中间板上分别开设有第一气流孔、第二气流通和第三气流孔,气流通过第一气流孔、第二气流通和第三气流孔均匀排出,确保反吹风分布均匀,使蓄热陶瓷受风均匀,对蓄热陶瓷吹扫彻底,降低焚烧废气污染,适合推广使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反吹风气流分布器组件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反吹风气流分布器组件分布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第一侧板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第二侧板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中间板结构示意图。图中:1-炉体;2-出气室;3-进气室;4-气体分布室;5-蓄热陶瓷;6-反吹风进气管道;7-中间通道;8-反吹风气流分布器组件;801-第一侧板;802-第二侧板;803-中间板;804-第一气流孔;805-第二气流通;806-第三气流孔;9-反吹风进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6,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蓄热焚烧反吹风气流分布器,包括炉体1以及设置在炉体1内两侧的出气室2和进气室3,所述出气室2和进气室3之间设置有气体分布室4,所述气体分布室4的顶部设置有蓄热陶瓷5,所述出气室2、进气室3和气体分布室4之间通过中间通道7连通,所述出气室2和进气室3的一端分别设置有出气口和进气口,所述进气室3的底部设置有反吹风进气管道6,所述反吹风进气管道6的一端连接有反吹风进口9,所述反吹风进气管道6的另一端延伸到气体分布室4中,且端部连接有反吹风气流分布器组件8,所述反吹风气流分布器组件8包括第一侧板801、第二侧板802以及设置在第一侧板801和第二侧板802顶部的中间板803,所述第一侧板801、第二侧板802和中间板803上分别开设有第一气流孔804、第二气流通805和第三气流孔806,状态如图4-6所示。具体的,所述第一侧板801、第二侧板802和中间板803的左右端面均分别抵靠到出气室2和进气室3的侧壁,所述第一侧板801、第二侧板802和中间板803呈等腰梯形状,所述反吹风进气管道6的一端延伸到第一侧板801、第二侧板802、中间板803以及气体分布室4的内底板构成的等腰梯形中,使气流通过反吹风气流分布器组件8后再排出。具体的,所述第一侧板801和第二侧板802的底端均焊接到气体分布室4的内底板,所述中间板803固定焊接在第一侧板801和第二侧板802顶部,第一侧板801、第二侧板802和中间板803通过组焊装配。具体的,所述第一侧板801和第二侧板802的截面尺寸相同。具体的,所述第一气流孔804、第二气流通805和第三气流孔806均为条形孔,所述第一气流孔804不少于五组,所述第二气流通805不少于两组,所述第三气流孔806为一组,气流通过第一气流孔804、第二气流通805和第三气流孔806均匀排出,确保反吹风分布均匀。具体的,所述反吹风气流分布器组件8位于蓄热陶瓷5的正下方,蓄热陶瓷5受风均匀,对蓄热陶瓷5吹扫彻底。具体的,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根据流场分布在蓄热陶瓷5底部增加反吹风气流分布器组件8,反吹风气流分布器组件8由第一侧板801、第二侧板802以及设置在第一侧板801和第二侧板802顶部的中间板803组焊构成,使反吹风进气管道6的一端延伸反吹风气流分布器组件8中,通过在第一侧板801、第二侧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蓄热焚烧反吹风气流分布器,包括炉体(1)以及设置在炉体(1)内两侧的出气室(2)和进气室(3),所述出气室(2)和进气室(3)之间设置有气体分布室(4),所述气体分布室(4)的顶部设置有蓄热陶瓷(5),所述出气室(2)、进气室(3)和气体分布室(4)之间通过中间通道(7)连通,所述出气室(2)和进气室(3)的一端分别设置有出气口和进气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室(3)的底部设置有反吹风进气管道(6),所述反吹风进气管道(6)的一端连接有反吹风进口(9),所述反吹风进气管道(6)的另一端延伸到气体分布室(4)中,且端部连接有反吹风气流分布器组件(8),所述反吹风气流分布器组件(8)包括第一侧板(801)、第二侧板(802)以及设置在第一侧板(801)和第二侧板(802)顶部的中间板(803),所述第一侧板(801)、第二侧板(802)和中间板(803)上分别开设有第一气流孔(804)、第二气流通(805)和第三气流孔(80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蓄热焚烧反吹风气流分布器,包括炉体(1)以及设置在炉体(1)内两侧的出气室(2)和进气室(3),所述出气室(2)和进气室(3)之间设置有气体分布室(4),所述气体分布室(4)的顶部设置有蓄热陶瓷(5),所述出气室(2)、进气室(3)和气体分布室(4)之间通过中间通道(7)连通,所述出气室(2)和进气室(3)的一端分别设置有出气口和进气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室(3)的底部设置有反吹风进气管道(6),所述反吹风进气管道(6)的一端连接有反吹风进口(9),所述反吹风进气管道(6)的另一端延伸到气体分布室(4)中,且端部连接有反吹风气流分布器组件(8),所述反吹风气流分布器组件(8)包括第一侧板(801)、第二侧板(802)以及设置在第一侧板(801)和第二侧板(802)顶部的中间板(803),所述第一侧板(801)、第二侧板(802)和中间板(803)上分别开设有第一气流孔(804)、第二气流通(805)和第三气流孔(80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热焚烧反吹风气流分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801)、第二侧板(802)和中间板(803)的左右端面均分别抵靠到出气室(2)和进气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康君唐国祥田忠峰徐晓琳蒋季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瑞鼎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