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电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0035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1 11: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手电筒,包括灯头、筒身、灯尾、设置在灯头、筒身或灯尾上的开关,筒身是能导电的两端对应与灯头和灯尾连接的单个筒体,灯头内设有光源、与光源电性连接的控制光源光输出的第一控制电路板,灯尾内设有与开关电性连接的第二控制电路板,第二控制电路板上设有能相互电性导通的第一二极管、第一电容、场效应管、第一MCU单元,筒身内还设有电池,第一控制电路板和第二控制电路板对应连接在电池的两极并通过筒身电性连接。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将开关的操作信号转化为调制信号,并将调制的控制信息数据叠加在干路电流上,再通过单筒身传输,可大电流驱动光源、实现大功率输出、宽工作电压、不会引起光源的高频闪烁。

A flashlight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flashlight, which comprises a lamp head, a tube body, a lamp tail and a switch arranged on the lamp head, the tube body or the lamp tail. The tube body is a single tube body which can conduct electricity at both ends corresponding to the connection with the lamp head and the lamp tail. The lamp head is provided with a light source, the first control circuit board which controls the light output of the light source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light source, and the second control circuit which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switch is arranged in the lamp tail The second control circuit board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diode, a first capacitor, a field-effect transistor and a first MCU unit which can conduct each other electrically. The cylinder body is also provided with a battery. The first control circuit board and the second control circuit board are correspondingly connected at two poles of the battery and are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hrough the cylinder body. In the utility model, the operation signal of the switch is converted into the modulation signal, and the modulation control information data is superposed on the main circuit current, and then transmitted through a single cylinder body, which can drive the light source with high current, realize high power output, wide working voltage and avoid high frequency flicker of the light sour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电筒
本技术涉及照明领域,尤其是一种可大电流驱动光源、大功率输出、宽工作电压、不会引起光源高频闪烁的手电筒。
技术介绍
现有市场常见的手电筒一般采用单个筒身,机械开关设置在手电灯尾部并仅作电流通断开关使用,功能操作单一,而且通断开关耐受电流较小,限制了产品的功率。另外一种手电,采用两个筒身或单筒身上设置多个导电通路,可以在手电灯尾部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开关,能实现更多功能操作,但手电筒功率仍然受限于尾部机械开关耐受电流的限制,功率较小且工艺复杂,生产品质也难以控制,生产成本高,产品的可靠性降低。而且对于单个筒身并在尾部设置单个或两个开关控制的手电筒来说,其光源驱动的电流控制电路单元在手电灯尾部,在脉宽调制时的关断时间给尾部电路供电,在电池电量较低或大电流点亮手电筒时,尾部功率开关关断时间短,引起尾部电路供电不足,导致手电熄灭等不良现象。这种类型的手电筒采用脉宽调制的方式驱动光源,光输出不连续,光源会随尾部的脉宽电流调制存在闪烁,容易使人眼睛疲劳且无法在摄影补光等对光源要求较高的场合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可大电流驱动光源、大功率输出、宽工作电压、不会引起光源高频闪烁的手电筒。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手电筒,包括灯头、筒身、灯尾、设置在灯头、筒身或灯尾上的开关,所述筒身是能导电的两端对应与灯头和灯尾连接的单个筒体,所述灯头内设有光源、与光源电性连接的控制光源光输出的第一控制电路板,所述灯尾内设有与开关电性连接的第二控制电路板,所述第二控制电路板上设有能相互电性导通的第一二极管、用于存储电能的第一电容、第一MCU单元、与第一MCU单元配合用于信号调制的场效应管,所述筒身内还设有提供电力的电池,所述第一控制电路板和第二控制电路板对应连接在电池的两极并通过筒身电性连接。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控制电路板上设有电感,所述第一二极管、第一电容、场效应管和电感电性连接形成升压电路。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控制电路板上还设有与电感电性连接的第二MCU单元、对光源光输出的控制信号进行耦合的耦合电容。作为优选,所述第二MCU单元内设有含有蓄能滤波器件的恒流驱动电路单元。作为优选,所述光源是一个或多个相互独立的光源,所述恒流驱动电路单元是对应于光源的一组或多组相互独立的电路单元。作为优选,所述开关设有一个或多个,安装在灯头、筒身或灯尾上。作为优选,所述光源是LED灯。作为优选,所述筒身外设置有包裹筒身的绝缘层。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该技术将开关的操作信号通过第一MCU单元转化调制为控制信号,干路电流则经由场效应管导通,并将控制信息数据叠加在干路电流上,然后通过能导电的单筒身传输至灯头,这样的电路结构以及控制信息和干路电流叠加传导的方式就能做到大电流驱动光源、实现大功率输出、宽的工作电压、不会引起光源的高频闪烁,解决了传统手电筒的耐受电流过小不能大电流驱动光源、大功率输出的问题、形成了宽的工作电压,而第二MCU又有效的恒定了电路电流,进一步解决了光源高频闪烁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灯尾电路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灯头中光源的驱动电路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灯头中电流控制电路图;图中零部件名称及序号:1-灯头10-光源2-筒身3-灯尾4-开关5-第一控制电路板50-电感51-第二MCU单元52-耦合电容6-第二控制电路板60-第一二极管61-第一电容62-场效应管63-第一MCU单元7-电池。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此外,本技术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等,仅是参考附加图示的方向,使用的方向用语是为了更好、更清楚地说明及理解本专利技术,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本技术必须具有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技术实施例如图1至图5中所示,一种手电筒,包括灯头1、筒身2、灯尾3、设置在灯头1、筒身2或灯尾3上的开关4,开关4可以依据不同的结构、不同的需求设置在灯头1、灯尾2或筒身3上,所述筒身2是能导电的两端对应与灯头1和灯尾3连接的单个筒体,筒身2自身导电就使得结构简单化,连接在灯头1和灯尾3之间就形成了手电筒的整体结构,在机械连接中还能充当数据和导通电流的通道,所述灯头1内设有光源10、与光源10电性连接的控制光源10光输出的第一控制电路板5,通过第一控制电路板5来调节控制光源10的发光状况,而为了保证光源10的亮度,所述光源10是LED灯,LED灯节能而且亮度高,能满足高照明的需求,所述灯尾3内设有与开关4电性连接的第二控制电路板6,此时若开关4设置在筒身2上,则开关4与筒身2之间是简单的机械连接没有直接电性导通,它们是通过第二控制电路板6来电性导通的,所述第二控制电路板6上设有能相互电性导通的第一二极管60、用于存储电能的第一电容61、第一MCU单元63、与第一MCU单元63配合用于信号调制的场效应管62,所述筒身2内还设有提供电力的电池7,所述第一控制电路板5和第二控制电路板6对应连接在电池7的两极并通过筒身2电性连接。这样开关4与场效应管62、第一MCU单元63就形成一个控制电流导通和转化传递开关操作信息的信号型开关,此时用于信号调制的场效应管62就同时作为升压电路的开关管和电流干路的通断开关,就将整个电路中存在的三种作用的电路,即升压电路、信号调制电路、开关电路,这三种电路三合为一,电路功能多而结构简单,通过这几个元件的共同作用就可以将开关4的操作信息转化成控制信息数据流,然后将控制信息通过调制方式叠加在干路电流上做到控制信息和电流的同一传输通道的传输,就能做到大电流驱动光源、实现大功率输出、宽的工作电压、不会引起光源的高频闪烁,解决了传统手电筒的耐受电流过小不能大电流驱动光源、大功率输出的问题、形成了宽的工作电压,而第二MCU单元51又有效的恒定了电路电流,进一步解决了光源高频闪烁的问题。对于开关4操作信息的转化调制方式则可以选用频率调制、脉宽调制或相位调制来将控制信息叠加在干路电流上,在以频率调制转化开关4操作信号时,手电筒就按如下的原理来工作,在初始状态场效应管62是截止的,此时电池7正极通过第一控制电路板5、筒身2、第一二极管60为第一电容61充电,该电容优选为钽电容,从而为第一MCU单元63供电,开关4在第一次闭合后打开,第一MCU单元63将开关4的第一次闭合后打开的信号转换成频率为1KHz占空比为99%的方波控制信号X0,并用于控制场效应管6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电筒,其特征在于:包括灯头、筒身、灯尾、设置在灯头、筒身或灯尾上的开关,所述筒身是能导电的两端对应与灯头和灯尾连接的单个筒体,所述灯头内设有光源、与光源电性连接的控制光源光输出的第一控制电路板,所述灯尾内设有与开关电性连接的第二控制电路板,所述第二控制电路板上设有能相互电性导通的第一二极管、用于存储电能的第一电容、第一MCU单元、与第一MCU单元配合用于信号调制的场效应管,所述筒身内还设有提供电力的电池,所述第一控制电路板和第二控制电路板对应连接在电池的两极并通过筒身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电筒,其特征在于:包括灯头、筒身、灯尾、设置在灯头、筒身或灯尾上的开关,所述筒身是能导电的两端对应与灯头和灯尾连接的单个筒体,所述灯头内设有光源、与光源电性连接的控制光源光输出的第一控制电路板,所述灯尾内设有与开关电性连接的第二控制电路板,所述第二控制电路板上设有能相互电性导通的第一二极管、用于存储电能的第一电容、第一MCU单元、与第一MCU单元配合用于信号调制的场效应管,所述筒身内还设有提供电力的电池,所述第一控制电路板和第二控制电路板对应连接在电池的两极并通过筒身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手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电路板上设有电感,所述第一二极管、第一电容、场效应管和电感电性连接形成升压电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手电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岑亮蔡星海陈海彬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朗恒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