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用风管气密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00089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1 11: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船用风管气密连接结构,用于穿过气密舱壁,包括位于气密区域内的焊接风管、穿过所述气密舱壁并与所述气密舱壁之间气密连接的扁圆形通舱件和位于非气密区域的扁圆螺旋风管,所述扁圆形通舱件的截面呈扁圆形,一端与所述焊接风管通过变形接头气密连接,所述变形接头与扁圆形通舱件相连的一端截面呈扁圆形;所述扁圆形通舱件的另一端与扁圆螺旋风管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易于在狭小空间中安装的风管气密连接结构。

A kind of airtight connection structure of marine air duct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marine air duct air tight connection structure, which is used to pass through the air tight bulkhead, including a welded air duct located in the air tight area, a flat circular through hatch passing through the air tight bulkhead and air tight connecting with the air tight bulkhead, and a flat circular spiral air duct located in the non air tight area. The section of the flat circular through hatch is oblate, and one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welded air duct The deformation joint is air tight connected, and the section of one end of the deformation joint connected with the oblate through cabin piece is oblate; the other end of the oblate through cabin piece is connected with the oblate spiral air pip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providing an air tight connection structure with simple structure and easy installation in a narrow sp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船用风管气密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船舶通风
,尤其涉及一种船用风管气密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螺旋风管作为空调通风设备的配套器件一直被广泛使用,根据计算,在达到同样通风流量的情况下扁圆形螺旋风管最能节省空间且密封性良好,因此扁圆螺旋风管目前被大范围应用在船舶当中。但由于螺旋风管采用咬口连接方式,其气密性不能满足船舶中气密舱室的要求,目前气密舱室主要采用壁厚≥2mm矩形或圆形截面的焊接风管。以下简称焊接风管当风管要从气密舱室穿过气密舱壁进入非气密区域中时,常常会先在焊接风管上连接同样截面形状的通舱件,通舱件穿过气密舱壁并与气密舱壁之间焊死,然后在非气密区域中通过变形接头连接扁圆形螺旋风管。这样的连接方式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在强力舱壁处开设圆形或矩形孔受限多,开孔难度大;2.如果风管从气密舱室先进入非气密区域中的狭小空间,工作人员受限于较小的操作和布置空间,难以安装变形接头和连接扁圆螺旋风管。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缺陷,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于安装的风管气密连接结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船用风管气密连接结构,用于穿过气密舱壁,包括位于气密区域内的焊接风管、穿过所述气密舱壁并与所述气密舱壁之间气密连接的扁圆形通舱件和位于非气密区域的扁圆螺旋风管,所述扁圆形通舱件的截面呈扁圆形,一端与所述焊接风管通过变形接头气密连接,所述变形接头与扁圆形通舱件相连的一端截面呈扁圆形;所述扁圆形通舱件的另一端与扁圆螺旋风管相连接。优选地,所述扁圆形通舱件与扁圆螺旋风管之间通过内接头插接。优选地,所述变形接头与扁圆形通舱件之间通过第一法兰气密连接。优选地,所述焊接风管的截面为圆形或矩形,所述变形接头与焊接风管相连的一端截面与所述焊接风管相同。优选地,所述变形接头与焊接风管之间通过第二法兰气密连接。优选地,所述变形接头的壁厚≥2mm。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1、通舱件外形与强力舱壁开孔规范要求的开孔形式吻合(都是腰圆孔),开孔范围限制小,可在各型舰船通用;2、在气密区域内完成管路变形所需的零部件安装,简化非气密区域内狭小空间中的连接结构,降低安装难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船用风管气密连接结构的示意图。元件标号说明:1焊接风管2变形接头3扁圆形通舱件4扁圆螺旋风管5非气密区域51狭小空间6气密区域7气密舱壁8内接件91第一法兰92第二法兰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这些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穿过气密舱壁7的船用风管气密连接结构,该结构包括位于气密区域6内的焊接风管1、穿过气密舱壁7并与气密舱壁7之间气密连接的扁圆形通舱件3和位于非气密区域5的扁圆螺旋风管4,其中,扁圆形通舱件3是焊接在气密舱壁7上,防止气体通过穿舱孔进出气密区域6。扁圆形通舱件3优选采用厚壁扁圆管,壁厚为2-3mm,能更好地满足焊接和气密性要求。由于扁圆形通舱件3的截面呈扁圆形,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矩形或圆形通舱件,扁圆形符合强力舱壁的开孔规范要求,可以适用各种船舶。扁圆形通舱件3一端与焊接风管1通过变形接头2气密连接,变形接头2与扁圆形通舱件3相连的一端截面呈扁圆形,扁圆形通舱件3的另一端与扁圆螺旋风管4相连接,具体地为通过内接头8插接,内接头8的两端设有橡胶条,保证管路连接的密封性。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扁圆形通舱件3的一端焊接有第一法兰91,变形接头2与扁圆形通舱件3之间通过第一法兰91气密连接,如采用法兰内外径满焊的方式,防止气体通过管路连接间隙渗漏。焊接风管1的截面为圆形或矩形,变形接头2与焊接风管1相连的一端截面与焊接风管1相同,变形接头2与焊接风管1之间通过第二法兰92气密连接。优选地,变形接头2的壁厚≥2mm,2mm以上的厚度利于焊接,可以满足与扁圆形通舱件3、焊接风管1之间的气密连接要求。如图1所示,扁圆形通舱件3穿过气密舱壁7后进入非气密区域5内的狭小空间51,狭小空间51中的连接结构为扁圆形通舱件3与扁圆螺旋风管4的插接结构,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矩形或圆形通舱件连接变形接头后再连接扁圆螺旋风管的结构,该结构大大降低了操作和布置难度,节省了布置空间,提升了安装效率。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1、通舱件外形与强力舱壁开孔规范要求的开孔形式吻合(都是腰圆孔),开孔范围限制小,可在各型舰船通用;2、在气密区域内完成管路变形所需的零部件安装,简化非气密区域内狭小空间中的连接结构,降低安装难度。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船用风管气密连接结构,用于穿过气密舱壁(7),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气密区域(6)内的焊接风管(1)、穿过所述气密舱壁(7)并与所述气密舱壁(7)之间气密连接的扁圆形通舱件(3)和位于非气密区域(5)的扁圆螺旋风管(4),所述扁圆形通舱件(3)的截面呈扁圆形,一端与所述焊接风管(1)通过变形接头(2)气密连接,所述变形接头(2)与扁圆形通舱件(3)相连的一端截面呈扁圆形;所述扁圆形通舱件(3)的另一端与扁圆螺旋风管(4)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船用风管气密连接结构,用于穿过气密舱壁(7),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气密区域(6)内的焊接风管(1)、穿过所述气密舱壁(7)并与所述气密舱壁(7)之间气密连接的扁圆形通舱件(3)和位于非气密区域(5)的扁圆螺旋风管(4),所述扁圆形通舱件(3)的截面呈扁圆形,一端与所述焊接风管(1)通过变形接头(2)气密连接,所述变形接头(2)与扁圆形通舱件(3)相连的一端截面呈扁圆形;所述扁圆形通舱件(3)的另一端与扁圆螺旋风管(4)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用风管气密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扁圆形通舱件(3)与扁圆螺旋风管(4)之间通过内接头(8)插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泽民苏贞曾繁宇李晗李超
申请(专利权)人: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