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力操纵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9998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1 11: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压力操纵阀,包括上阀体、下阀体、阀杆、阀芯、压力弹簧、压板、固定板、橡胶膜片、密封压盖、取压管及截止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压力操纵阀结构简化、装配工步简单,无需外加能源,通过自身的压力调节开关,当阀前压力变化时,通过取压管将水补充进填充腔内,改变压力弹簧对橡胶膜片的作用力,使得阀芯与阀座的相对位置更加稳定,从而使阀芯节流后的阀后压力保持稳定,提高压力操纵阀的使用范围。

A pressure operated valv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ressure control valve, which comprises an upper valve body, a lower valve body, a valve rod, a valve core, a pressure spring, a pressing plate, a fixed plate, a rubber diaphragm, a sealing gland, a pressure taking pipe and a stop valve. The structure of the pressure control valve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is simplified, and the assembly process is simple, without additional energy. When the pressure in front of the valve changes, the Through the pressure pipe, water is added into the filling cavity, the force of the pressure spring on the rubber diaphragm is changed, so that the relative position of the valve core and the valve seat is more stable, so that the pressure behind the valve core after throttling remains stable, and the use range of the pressure operated valve is increas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力操纵阀
本技术涉及压力操纵阀
,具体涉及一种压力操纵阀。
技术介绍
压力操纵阀是一种在没有外加能源,即无电无气的场合下,利用被调介质本身压力变化来控制阀芯与阀座的相对位置,并以此来达到开启或关闭目的的阀门。现有压力操纵阀加工工艺精度高,配件多、装配工步繁琐,当阀前压力变化时,经过阀芯节流后的阀后压力经常不够稳定,变化范围较大,这就使得阀芯与阀座的相对位置不够稳定,导致介质的流量变化较明显,从而限制了压力操纵阀的使用范围。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压力操纵阀,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阀芯与阀座的相对位置不够稳定,导致介质的流量变化较明显,限制压力操纵阀的使用范围的问题。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压力操纵阀,包括上阀体、下阀体、阀杆、阀芯、压力弹簧、压板、固定板、橡胶膜片、密封压盖、取压管及截止阀,所述上阀体及所述下阀体为内部空心的筒状体,所述上阀体的底端及所述下阀体的顶端均为敞开设置,所述上阀体的底端及所述下阀体的顶端外壁均凸设有外沿,所述橡胶膜片的半径等于所述外沿外径,所述橡胶膜片位于两个所述外沿之间,所述上阀体、所述下阀体及所述橡胶膜片通过穿设两个所述外沿的固定螺栓固定连接;所述下阀体的底端为敞开设置,所述下阀体的底端通过密封压盖密封,所述阀杆、所述上阀体及所述下阀体为同一条轴线,所述阀杆的底端穿设所述密封压盖并固定设置,所述阀杆的顶端穿过所述橡胶膜片并伸入所述上阀体内,所述阀杆的顶端与水平设置的所述压板固定焊接,所述压板与所述上阀体的顶端形成填充腔;所述固定板被所述阀杆贯穿并固定连接,且所述固定板固定粘接于所述橡胶膜片的上端面,所述压力弹簧穿设所述阀杆,所述压力弹簧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压板,所述压力弹簧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所述下阀体的内壁环绕凸设有阀座,所述阀芯固定与所述阀杆上,所述阀芯为圆锥台结构,所述阀芯的顶端面半径大于所述阀座内径,所述阀芯的顶端面高出所述阀座设置;所述下阀体位于所述阀座下方的侧壁连通有进水管,所述取压管的一端与所述进水管的管壁相连通,所述取压管的另一端从所述上阀体的顶端侧壁伸入所述填充腔内,所述取压管上安装有所述截止阀,所述下阀体位于所述阀座上方的侧壁连通有出水管。在本技术较佳地技术方案中,所述进水管及所述出水管上均安装有压力表,位于所述进水管上的压力表安装于所述取压管与所述下阀体之间。在本技术较佳地技术方案中,所述阀杆与所述密封压盖之间安装有密封圈。在本技术较佳地技术方案中,所述固定板的底端面与侧壁之间形成的边角为圆角设置。在本技术较佳地技术方案中,所述上阀体的内腔接近顶端位置环绕凸设有多个限位凸块,所述限位凸块位于所述压板上方。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提供的压力操纵阀结构简化、装配工步简单,无需外加能源,通过自身的压力调节开关,当阀前压力变化时,通过取压管将水补充进填充腔内,改变压力弹簧对橡胶膜片的作用力,使得阀芯与阀座的相对位置更加稳定,从而使阀芯节流后的阀后压力保持稳定,提高压力操纵阀的使用范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阀体;1a、填充腔;2、下阀体;3、阀杆;4、阀芯;5、压力弹簧;6、压板;7、固定板;8、橡胶膜片;9、密封压盖;10、取压管;11、截止阀;12、外沿;13、阀座;14、进水管;15、出水管;16、压力表;17、密封圈;18、限位凸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除、完整地描述,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本技术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压力操纵阀,包括上阀体1、下阀体2、阀杆3、阀芯4、压力弹簧5、压板6、固定板7、橡胶膜片8、密封压盖9、取压管10及截止阀11,所述上阀体1及所述下阀体2为内部空心的筒状体,所述上阀体1的底端及所述下阀体2的顶端均为敞开设置,所述上阀体1的底端及所述下阀体2的顶端外壁均凸设有外沿12,所述橡胶膜片8的半径等于所述外沿12外径,所述橡胶膜片8位于两个所述外沿12之间,所述上阀体1、所述下阀体2及所述橡胶膜片8通过穿设两个所述外沿12的固定螺栓固定连接;所述下阀体2的底端为敞开设置,所述下阀体2的底端通过密封压盖9密封,所述阀杆3、所述上阀体1及所述下阀体2为同一条轴线,所述阀杆3的底端穿设所述密封压盖9并固定设置,所述阀杆3的顶端穿过所述橡胶膜片8并伸入所述上阀体1内,所述阀杆3的顶端与水平设置的所述压板6固定焊接,所述压板6与所述上阀体1的顶端形成填充腔1a;所述固定板7被所述阀杆3贯穿并固定连接,且所述固定板7固定粘接于所述橡胶膜片8的上端面,所述压力弹簧5穿设所述阀杆3,所述压力弹簧5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压板6,所述压力弹簧5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7;所述下阀体2的内壁环绕凸设有阀座13,所述阀芯4固定与所述阀杆3上,所述阀芯4为圆锥台结构,所述阀芯4的顶端面半径大于所述阀座13内径,所述阀芯4的顶端面高出所述阀座13设置;所述下阀体2位于所述阀座13下方的侧壁连通有进水管14,所述取压管10的一端与所述进水管14的管壁相连通,所述取压管10的另一端从所述上阀体1的顶端侧壁伸入所述填充腔1a内,所述取压管10上安装有所述截止阀11,所述下阀体2位于所述阀座13上方的侧壁连通有出水管15。工作原理:水或其他介质以第一压力从进水管14进入下阀体,经过阀座、阀芯节流后,变为第二压力,第二压力作用在橡胶膜片上,产生的向上作用力与弹簧的反作用力相平衡后,决定了阀芯与阀座的相对位置,此时,水或其他介质以稳定的流量从出水管排出;当第一压力增加时,第二压力随之增加,此时第二压力带动橡胶膜片继续往上移动,而阀芯与阀座的相对位置也发生改变,此时,通过往填充腔内填充水或其他介质,可以对压力弹簧施加向下的作用力,从而使阀芯与阀座的相对位置调回至原来的位置,使出水管的排出量保持在原先的设定值。本技术提供的压力操纵阀结构简化、装配工步简单,无需外加能源,通过自身的压力调节开关,当阀前压力变化时,通过取压管将水补充进填充腔内,改变压力弹簧对橡胶膜片的作用力,使得阀芯与阀座的相对位置更加稳定,从而使阀芯节流后的阀后流量保持稳定,提高压力操纵阀的使用范围。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水管14及所述出水管15上均安装有压力表16,位于所述进水管14上的压力表16安装于所述取压管10与所述下阀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力操纵阀,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阀体(1)、下阀体(2)、阀杆(3)、阀芯(4)、压力弹簧(5)、压板(6)、固定板(7)、橡胶膜片(8)、密封压盖(9)、取压管(10)及截止阀(11),所述上阀体(1)及所述下阀体(2)为内部空心的筒状体,所述上阀体(1)的底端及所述下阀体(2)的顶端均为敞开设置,所述上阀体(1)的底端及所述下阀体(2)的顶端外壁均凸设有外沿(12),所述橡胶膜片(8)的半径等于两个所述外沿(12)外径,所述橡胶膜片(8)位于两个所述外沿(12)之间,所述上阀体(1)、所述下阀体(2)及所述橡胶膜片(8)通过穿设两个所述外沿(12)的固定螺栓固定连接;/n所述下阀体(2)的底端为敞开设置,所述下阀体(2)的底端通过密封压盖(9)密封,所述阀杆(3)、所述上阀体(1)及所述下阀体(2)为同一条轴线,所述阀杆(3)的底端穿设所述密封压盖(9)并固定设置,所述阀杆(3)的顶端穿过所述橡胶膜片(8)并伸入所述上阀体(1)内,所述阀杆(3)的顶端与水平设置的所述压板(6)固定焊接,所述压板(6)与所述上阀体(1)的顶端形成填充腔(1a);/n所述固定板(7)被所述阀杆(3)贯穿并固定连接,且所述固定板(7)固定粘接于所述橡胶膜片(8)的上端面,所述压力弹簧(5)穿设所述阀杆(3),所述压力弹簧(5)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压板(6),所述压力弹簧(5)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7);/n所述下阀体(2)的内壁环绕凸设有阀座(13),所述阀芯(4)固定于所述阀杆(3)上,所述阀芯(4)为圆锥台结构,所述阀芯(4)的顶端面半径大于所述阀座(13)内径,所述阀芯(4)的顶端面高出所述阀座(13)设置;/n所述下阀体(2)位于所述阀座(13)下方的侧壁连通有进水管(14),所述取压管(10)的一端与所述进水管(14)的管壁相连通,所述取压管(10)的另一端从所述上阀体(1)的顶端侧壁伸入所述填充腔(1a)内,所述取压管(10)上安装有所述截止阀(11),所述下阀体(2)位于所述阀座(13)上方的侧壁连通有出水管(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力操纵阀,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阀体(1)、下阀体(2)、阀杆(3)、阀芯(4)、压力弹簧(5)、压板(6)、固定板(7)、橡胶膜片(8)、密封压盖(9)、取压管(10)及截止阀(11),所述上阀体(1)及所述下阀体(2)为内部空心的筒状体,所述上阀体(1)的底端及所述下阀体(2)的顶端均为敞开设置,所述上阀体(1)的底端及所述下阀体(2)的顶端外壁均凸设有外沿(12),所述橡胶膜片(8)的半径等于两个所述外沿(12)外径,所述橡胶膜片(8)位于两个所述外沿(12)之间,所述上阀体(1)、所述下阀体(2)及所述橡胶膜片(8)通过穿设两个所述外沿(12)的固定螺栓固定连接;
所述下阀体(2)的底端为敞开设置,所述下阀体(2)的底端通过密封压盖(9)密封,所述阀杆(3)、所述上阀体(1)及所述下阀体(2)为同一条轴线,所述阀杆(3)的底端穿设所述密封压盖(9)并固定设置,所述阀杆(3)的顶端穿过所述橡胶膜片(8)并伸入所述上阀体(1)内,所述阀杆(3)的顶端与水平设置的所述压板(6)固定焊接,所述压板(6)与所述上阀体(1)的顶端形成填充腔(1a);
所述固定板(7)被所述阀杆(3)贯穿并固定连接,且所述固定板(7)固定粘接于所述橡胶膜片(8)的上端面,所述压力弹簧(5)穿设所述阀杆(3),所述压力弹簧(5)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压板(6),所述压力弹簧(5)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益标杨华朱丹青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液压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