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茂东专利>正文

一种煤矿巷道喷雾降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79907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1 10: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煤矿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煤矿巷道喷雾降尘装置,包括底座,底座底侧前后左右固定安装有四组滚轮,底座顶面左端固定安装有外壳,底座顶面右端固定安装有水箱,水箱前侧上端固定安装有控制开关,且外壳的左侧与水箱的右侧相固定安装,外壳内部底侧从左到右依次固定安装有气缸、活塞筒和三通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煤矿巷道喷雾降尘装置,连杆带动齿条一同上下往复运动,令齿条带动啮合连接的扇形齿轮不断绕转轴往复摆动,扇形齿轮通过连接架带动喷雾装置不断往复摆动,从而令风机吹出的水雾喷洒范围增大,使用者通过握持把手推行本装置在煤矿中前进,从而对矿井内部不同区域进行移动喷雾降尘。

A spray and dust reduction device for coal mine laneway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coal mine equipment, in particular to a spray and dust fall device for a coal mine tunnel, which comprises a base, and four groups of rollers are fixedly installed on the bottom side of the base, and the outer part of the top surface of the base is fixedly provided with a shell. The right end of the top surface of the base is fixedly installed with a water tank, and the upper end of the water tank front is fixedly provided with a control switch, and the left side of the outer shell is fixed with the right side of the water tank.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coal mine laneway spray and dust reduction device, and the connecting rod drives the rack to move up and down together, so that the rack gear drives the meshing connecting fan gear continuously to rotate around the rotating shaft, and the fan-shaped gear drives the spray device to swing back and forth repeatedly through the connecting frame. The scope of the water mist sprayed by the blower is enlarged, and the user advances the device in the coal mine by holding the handle, thereby moving the spray and Dustfall in different parts of the m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煤矿巷道喷雾降尘装置
本技术涉及煤矿用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煤矿巷道喷雾降尘装置。
技术介绍
煤矿井下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矿工在密布粉尘的环境下作业一方面因视力大大降低会诱发安全事故,另一方面也会加剧矿工犯尘肺病的风险,因此需要使用喷雾降尘设备。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820429039.9的一种煤矿巷道喷雾降尘装置,包括供雾机构和喷雾机构;供雾机构包括水雾发生装置以及与水雾发生装置连通的导雾管,水雾发生装置设有两套,两套水雾发生装置分别位于巷道底板纵截面的左侧和右侧;导雾管沿巷道纵截面的周向设置,导雾管上间隔设有多个固定卡带,固定卡带的另外一端固定在巷道顶板上,导雾管沿巷道的拱形走向布置且导雾管紧贴巷道壁设置,节省安装空间;导雾管上间隔设有多套喷雾机构,喷雾机构包括固定杆、安装环、螺杆、螺帽、喷嘴、三通管和旋转分水叶片;安装环的两侧设有固定杆,固定杆的另外一端固定在巷道顶板上;安装环的上部设有喷嘴,喷嘴下方的安装环上设有螺杆和螺帽,螺杆通过螺帽转动连接在安装环上,螺杆的上端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的上端活动连接有旋转分水叶片;三通管的两个接头贯通连接在导雾管上,另一个接头连接在喷嘴上。水雾发生装置包括水雾泵和连通管,水雾泵位于巷道底板上,连通管一端连接在水雾泵上,另一端与导雾管贯通连接。上述技术虽然可以具有较大的覆盖喷雾范围,但是装置本身不可进行移动,只能对煤矿中固定的地点区域进行喷雾降尘,而在煤矿中往往需要使用移动式喷雾装置,对不同的区域进行降尘处理,因此亟需研发一种煤矿巷道喷雾降尘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煤矿巷道喷雾降尘装置,连杆带动齿条一同上下往复运动,令齿条带动啮合连接的扇形齿轮不断绕转轴往复摆动,扇形齿轮通过连接架带动喷雾装置不断往复摆动,从而令风机吹出的水雾喷洒范围增大,使用者通过握持把手推行本装置在煤矿中前进,从而对矿井内部不同区域进行移动喷雾降尘。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煤矿巷道喷雾降尘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底侧前后左右固定安装有四组滚轮,所述底座顶面左端固定安装有外壳,所述底座顶面右端固定安装有水箱,所述水箱前侧上端固定安装有控制开关,且所述外壳的左侧与所述水箱的右侧相固定安装,所述外壳内部底侧从左到右依次固定安装有气缸、活塞筒和三通阀,所述活塞筒左右两侧的下端上固定安装有两组单向阀,所述气缸上端驱动端固定安装有连杆,所述连杆右侧固定安装有连接块,所述连杆底侧的中端固定安装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下端铰接有活塞,所述活塞滑动连接在所述活塞筒的内部,所述连杆左侧端固定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左端滑动连接有滑轨,所述滑轨固定安装在所述外壳内部左侧的上端,所述连接块的右侧的前后两端固定安装有两组齿条,两组所述齿条前端啮合连接有两组扇形齿轮,两组所述扇形齿轮中固定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前后两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所述外壳内部的前后侧上,两组所述扇形齿轮右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右侧固定安装有喷雾装置。优选的,所述底座顶面的最左端固定安装有把手,且所述把手的右侧与所述水箱的左侧相固定安装,且所述水箱顶部左端设置有加水口。优选的,所述气缸为标准气缸,且所述气缸通过所述控制开关与外部电源相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三通阀左端的输入端与设置在右侧的所述单向阀的输出端相连通,设置在左侧的所述单向阀的输出端上固定连接有连接管A,所述连接管A另一端穿出所述外壳前侧并贯穿进所述水箱前侧的右下端。优选的,所述喷雾装置包括外筒、风机、雾化喷头、环形水管和连接管B,所述外筒的左侧与所述连接架的右侧相固定安装,所述外筒内部固定安装有所述风机,所述外筒右侧固定安装有所述环形水管,所述环形水管内侧固定安装有三组雾化喷头,所述环形水管底侧的输入端上固定连接有所述连接管B,所述连接管B的左端穿入所述外壳内部并与三通阀的输出端相固定连接,且所述风机通过所述控制开关与外部电源相电性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气缸带动连杆上下往复运动,连杆带动活塞杆下端设置的活塞在活塞筒内部上下往复运动,从而将水箱中装填有的水通过连接管A泵入到活塞筒内,并通过单向阀、三通阀和连接管B的传输,将水送入到喷雾装置中的环形水管中,水源通过雾化喷头喷出,风机将喷出的水雾吹出。2、连杆带动齿条一同上下往复运动,令齿条带动啮合连接的扇形齿轮不断绕转轴往复摆动,扇形齿轮通过连接架带动喷雾装置不断往复摆动,从而令风机吹出的水雾喷洒范围增大,使用者通过握持把手推行本装置在煤矿中前进,从而对矿井内部不同区域进行移动喷雾降尘。3、本装置通过使用气缸、连杆和活塞杆等相互配合使用的结构,有效替代了使用水泵对水进行传输,简化了装置的驱动结构,降低了设备生产制造以及使用维护的成本,本装置结构紧凑、设计新颖、便于移动使用,实用性强。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外壳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滚轮、3-外壳、4-水箱、5-控制开关、6-气缸、7-活塞筒、8-活塞筒、9-单向阀、91-连接管A、10-连杆、11-连接块、12-活塞杆、13-活塞、14-滑块、15-滑轨、16-齿条、17-扇形齿轮、18-转轴、19-连接架、20-喷雾装置、201-外筒、202-风机、203-雾化喷头、204-环形水管、205-连接管B、21-把手。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一种煤矿巷道喷雾降尘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底侧前后左右固定安装有四组滚轮2,底座1顶面左端固定安装有外壳3,底座1顶面右端固定安装有水箱4,水箱4前侧上端固定安装有控制开关5,且外壳3的左侧与水箱4的右侧相固定安装,外壳3内部底侧从左到右依次固定安装有气缸6、活塞筒7和三通阀8,活塞筒8左右两侧的下端上固定安装有两组单向阀9,气缸6上端驱动端固定安装有连杆10,连杆10右侧固定安装有连接块11,连杆10底侧的中端固定安装有活塞杆12,活塞杆12下端铰接有活塞13,活塞13滑动连接在活塞筒7的内部,连杆10左侧端固定安装有滑块14,滑块14左端滑动连接有滑轨15,滑轨15固定安装在外壳3内部左侧的上端,连接块11的右侧的前后两端固定安装有两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煤矿巷道喷雾降尘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底侧前后左右固定安装有四组滚轮(2),所述底座(1)顶面左端固定安装有外壳(3),所述底座(1)顶面右端固定安装有水箱(4),所述水箱(4)前侧上端固定安装有控制开关(5),且所述外壳(3)的左侧与所述水箱(4)的右侧相固定安装,所述外壳(3)内部底侧从左到右依次固定安装有气缸(6)、活塞筒(7)和三通阀(8),所述活塞筒(7)左右两侧的下端上固定安装有两组单向阀(9),所述气缸(6)上端驱动端固定安装有连杆(10),所述连杆(10)右侧固定安装有连接块(11),所述连杆(10)底侧的中端固定安装有活塞杆(12),所述活塞杆(12)下端铰接有活塞(13),所述活塞(13)滑动连接在所述活塞筒(7)的内部,所述连杆(10)左侧端固定安装有滑块(14),所述滑块(14)左端滑动连接有滑轨(15),所述滑轨(15)固定安装在所述外壳(3)内部左侧的上端,所述连接块(11)的右侧的前后两端固定安装有两组齿条(16),两组所述齿条(16)前端啮合连接有两组扇形齿轮(17),两组所述扇形齿轮(17)中固定安装有转轴(18),所述转轴(18)的前后两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所述外壳(3)内部的前后侧上,两组所述扇形齿轮(17)右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架(19),所述连接架(19)右侧固定安装有喷雾装置(2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矿巷道喷雾降尘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底侧前后左右固定安装有四组滚轮(2),所述底座(1)顶面左端固定安装有外壳(3),所述底座(1)顶面右端固定安装有水箱(4),所述水箱(4)前侧上端固定安装有控制开关(5),且所述外壳(3)的左侧与所述水箱(4)的右侧相固定安装,所述外壳(3)内部底侧从左到右依次固定安装有气缸(6)、活塞筒(7)和三通阀(8),所述活塞筒(7)左右两侧的下端上固定安装有两组单向阀(9),所述气缸(6)上端驱动端固定安装有连杆(10),所述连杆(10)右侧固定安装有连接块(11),所述连杆(10)底侧的中端固定安装有活塞杆(12),所述活塞杆(12)下端铰接有活塞(13),所述活塞(13)滑动连接在所述活塞筒(7)的内部,所述连杆(10)左侧端固定安装有滑块(14),所述滑块(14)左端滑动连接有滑轨(15),所述滑轨(15)固定安装在所述外壳(3)内部左侧的上端,所述连接块(11)的右侧的前后两端固定安装有两组齿条(16),两组所述齿条(16)前端啮合连接有两组扇形齿轮(17),两组所述扇形齿轮(17)中固定安装有转轴(18),所述转轴(18)的前后两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所述外壳(3)内部的前后侧上,两组所述扇形齿轮(17)右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架(19),所述连接架(19)右侧固定安装有喷雾装置(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巷道喷雾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茂东张超庞明兴李文静刘鑫
申请(专利权)人:陈茂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