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顶悬挂结构以及吊顶结构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9816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1 10: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吊顶悬挂结构以及吊顶结构架,涉及房屋装修技术领域。该吊顶悬挂结构包括固定件、调节件和承重件;固定件固设在屋顶上,调节件的一端与固定件固接,调节件的另一端与承重件螺纹连接;承重件上设置有多个连接臂和承载台;连接臂的一端与承重件固接,连接臂的另一端用于组装吊顶骨架;承载台固设在连接臂的底部,承载台用于吊装顶部装饰物,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吊顶调平操作较繁琐,且承重能力较弱等技术问题。

Suspended ceiling structure and ceiling structure fram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suspended ceiling structure and a suspended ceiling structure frame,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house decoration. The suspended structure of the ceiling consists of a fixed part, an adjusting part and a bearing part; the fixed part is fixed on the roof, one end of the adjusting part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fixed part,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adjusting part is threaded with the bearing part; a plurality of connecting arms and a bearing platform are arranged on the bearing part; one end of the connecting arm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bearing part,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connecting arm is used for assembling the ceiling framework; the bearing platform is fixedly arranged on the connecting arm At the bottom, the bearing platform is used to lift the top decoration to alleviate the technical problems such as the tedious operation of ceiling leveling and the weak bearing capac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吊顶悬挂结构以及吊顶结构架
本技术涉及房屋装修
,尤其涉及一种吊顶悬挂结构以及吊顶结构架。
技术介绍
吊顶一般是指房屋顶部装修的一种装饰,具有保温、隔热、隔声、吸声等作用,也是电气、通风空调、通信和防火、报警管线设备等工程的隐蔽层,因此吊顶在整个居室装饰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对居室顶面作适当的装饰,不仅能够美化室内环境,还能够营造出富丰多彩的室内空间艺术形象,在室内装修中占有重要的比例。在目前吊顶装修技术中,大多是采用吊龙骨的安装方式,为了确保吊顶的结构稳定性,一般需要在每隔40厘米到60厘米的位置处安装一个用于承重的吊顶螺丝,且整体承重性并不是很高。而且为了安装吊顶螺丝,需要在屋顶设置多个与吊顶螺丝相适配的安装通孔,会削弱屋顶原来的结构强度,导致牢固性降低。另外,在安装吊顶时还需要进行水平度的微调,如果吊顶螺丝较多,调水平度时则需要调节较多的吊顶螺丝,操作相对繁琐。鉴于此,迫切需要一种吊顶悬挂结构以及吊顶结构架,能够解决上述问题。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技术的总体
技术介绍
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吊顶悬挂结构,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吊顶调平操作较繁琐,且承重能力较弱等技术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吊顶悬挂结构,包括固定件、调节件和承重件;所述固定件用于与屋顶固接,所述调节件的一端与所述固定件固接,所述调节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承重件连接,且所述承重件能够相对所述调节件做升降运动;所述承重件上设置有承载台和多个连接臂;所述连接臂的一端与所述承重件固接,所述连接臂的另一端用于组装吊顶骨架;所述承载台固设在所述连接臂的底部,所述承载台用于吊装顶部装饰物。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多个所述连接臂沿所述承重件的周向均布,且多个所述连接臂处于同一水平面内。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连接臂的数目为四个;任意相邻的所述连接臂之间呈直角,且所述连接臂与所述承重件面接触。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连接臂呈三棱柱结构设置,所述三棱柱的长度沿远离所述承重件的方向水平延伸,且所述三棱柱上朝向所述承重件的端面与所述承重件面接触;所述三棱柱具有顶面和两个侧面,所述顶面水平设置,两个所述侧面均位于所述顶面的下方。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以所述三棱柱水平设置的侧面为顶面,所述顶面上设置有防滑纹路。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承载台具有多个承接臂;每个所述连接臂对应安装一个所述承接臂。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承接臂的横截面呈倒T形设置,且所述承接臂的长度延伸方向与所述连接臂的长度延伸方向相同;所述倒T形的纵向结构与所述连接臂的棱边固接,且所述棱边与所述顶面相对设置,所述倒T形的横向结构形成用于支撑吊顶装饰物的承接台面。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承重件具有安装腔和圆形开口,所述圆形开口与所述安装腔连通,且所述安装腔上邻近所述圆形开口的腔壁形成卡接面;所述安装腔内设置有连接组件,且所述连接组件的上端面与所述卡接面抵接,所述调节件穿过圆形开口与所述连接组件螺纹连接。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螺母、第二螺母、螺纹杆和固定套;所述固定套固设在所述安装腔内,所述第一螺母和所述第二螺母分别与所述固定套的孔壁固接,且第一螺母的上端面与所述卡接面抵接,所述调节件穿过所述圆形开口与所述第一螺母螺纹连接,且所述调节件穿过所述圆形开口的一端的端面设置有内孔;所述螺纹杆具有螺纹段和光杆段,且所述螺纹段和所述光杆段之间设置有垫板;所述第二螺母与所述螺纹段螺纹连接,所述光杆段能够伸入所述内孔,所述垫板能够与所述调节件的端面抵接。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件内设置有膨胀塞,所述调节件通过所述膨胀塞与所述固定件固接。本技术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吊顶结构架,以缓解现有技术中的吊顶的承重能力较弱,且调平操作较繁琐等技术问题。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吊顶结构架,包括多个上述的吊顶悬挂结构,还包括多个吊顶骨架,所述吊顶骨架与所述连接臂固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吊顶悬挂结构,包括固定件、调节件和承重件;固定件钉入至屋顶的墙面内,且套设在调节件一端的外侧壁上,以实现与调节件的固定连接;调节件的另一端与承重件连接,且承重件能够相对调节件做升降运动,即承重件能够沿调节件的长度方向移动,便于调节承重件相对调节件的位置移动。其中,承重件上设置有承载台和多个连接臂,连接臂的一端与承重件的侧壁固定连接,连接臂的另一端与吊顶骨架固接,进而通过连接臂与吊顶骨架的互相结合,形成用于做吊顶承重的框架结构。同时,承载台固设在连接臂的底部,承载台形成吊装、支撑吊顶装饰物的支撑台面。综上所述,承重件相对调节件的移动,以实现承重件相对调节件的长度方向的移动,进而通过与承重件固接的连接臂和承载台连接、支撑吊顶骨架和吊顶装饰物,以此实现吊顶的调平操作,简单方便。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吊顶结构架,包括多个上述的吊顶悬挂结构,还包括吊顶骨架,吊顶骨架与连接臂固接。需要注意的是,吊顶悬挂结构的结构和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上述已经详细阐述,故而在此不再赘述。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吊顶悬挂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吊顶悬挂结构中承重件、连接臂以及承接台装配的轴测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吊顶悬挂结构中承重件、连接臂以及承接台装配的主视图。图标:10-固定件;20-调节件;30-承重件;40-连接臂;50-承接臂;60-固定套;70-第一螺母;80-第二螺母;90-螺纹杆;301-安装腔;302-卡接面;303-圆形开口;401-防滑纹路;501-承接台面;901-螺纹段;902-光杆段;903-垫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吊顶悬挂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件(10)、调节件(20)和承重件(30);/n所述固定件(10)用于与屋顶固接,所述调节件(20)的一端与所述固定件(10)固接,所述调节件(20)的另一端与所述承重件(30)连接,且所述承重件(30)能够相对所述调节件(20)做升降运动;/n所述承重件(30)上设置有承载台和多个连接臂(40);所述连接臂(40)的一端与所述承重件(30)固接,所述连接臂(40)的另一端用于组装吊顶骨架;所述承载台固设在所述连接臂(40)的底部,所述承载台用于吊装顶部装饰物。/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吊顶悬挂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件(10)、调节件(20)和承重件(30);
所述固定件(10)用于与屋顶固接,所述调节件(20)的一端与所述固定件(10)固接,所述调节件(20)的另一端与所述承重件(30)连接,且所述承重件(30)能够相对所述调节件(20)做升降运动;
所述承重件(30)上设置有承载台和多个连接臂(40);所述连接臂(40)的一端与所述承重件(30)固接,所述连接臂(40)的另一端用于组装吊顶骨架;所述承载台固设在所述连接臂(40)的底部,所述承载台用于吊装顶部装饰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顶悬挂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连接臂(40)沿所述承重件(30)的周向均布,且多个所述连接臂(40)处于同一水平面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吊顶悬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臂(40)的数目为四个;
任意相邻的所述连接臂(40)之间呈直角,且所述连接臂(40)与所述承重件(30)面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吊顶悬挂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连接臂(40)呈三棱柱结构设置,所述三棱柱的长度沿远离所述承重件(30)的方向水平延伸,且所述三棱柱上朝向所述承重件(30)的端面与所述承重件(30)面接触;
所述三棱柱具有顶面和两个侧面,所述顶面水平设置,两个所述侧面均位于所述顶面的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吊顶悬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台具有多个承接臂(50);
每个所述连接臂(40)对应安装一个所述承接臂(5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吊顶悬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臂(50)的横截面呈倒T形设置,且所述承接臂(50)的长度延伸方向与所述连接臂(40)的长度延伸方向相同;
所述倒T形的纵向结构与所述连接臂(40)的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必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市志空间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