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成品包装箱的装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79615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1 09: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成品包装箱的装车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多个万向轮,所述底板远离万向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套筒,所述安装套筒的外侧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通过电机架与安装套筒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上固定套接有第一齿轮,所述安装套筒内转动插设有升降套筒,所述升降套筒的外侧固定套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相啮合,所述升降套筒内滑动插设有升降柱,所述升降套筒的内底部固定连接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伸缩端固定连接在升降柱的底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新颖,利用简单的结构实现了撑板的高度调节和角度调节,大大缩短了在装车时所遇到的间距调整时间,方便快捷。

A loading device of finished product packing box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loading device for a finished product packaging box, which includes a base plate, the bottom end of the base plat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plurality of universal wheels, the side of the base plate far away from the universal wheels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mounting sleeve, the outside of the mounting sleev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motor, the first motor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mounting sleeve through a motor frame, and the output end of the first motor is fixedly connected The first gear is sleeved, the inner rotation of the installation sleeve is inserted with a lifting sleeve, the outer side of the lifting sleeve is fixedly sleeved with a second gear, the second gear is meshed with the first gear, the lifting sleeve is slidably inserted with a lifting column, the inner bottom of the lifting sleev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hydraulic cylinder, and the expansion end of the hydraulic cylinder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bottom of the lifting column. The utility model has a novel structure, realizes the height adjustment and angle adjustment of the support plate by using a simple structure, greatly shortens the space adjustment time encountered in the loading, and is convenient and qui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成品包装箱的装车装置
本技术涉及装载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成品包装箱的装车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各式各样的机械装置为人们的生产劳动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其中装载设备的普及则解放了劳动力,人们使用装车装置进行货物的转运装载减轻了劳动负担,但是现有的装车装置在可调性上存在不足,装车装置不能进行高度和角度的调节,进而导致在使用该类装置时需要较大的占地面积,再加上厂区的道路面积有限,这就给成品包装箱的装载带来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成品包装箱的装车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成品包装箱的装车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多个万向轮,所述底板远离万向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套筒,所述安装套筒的外侧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通过电机架与安装套筒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上固定套接有第一齿轮,所述安装套筒内转动插设有升降套筒,所述升降套筒的外侧固定套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相啮合,所述升降套筒内滑动插设有升降柱,所述升降套筒的内底部固定连接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伸缩端固定连接在升降柱的底部,所述升降柱远离升降套筒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撑板,所述撑板靠近升降柱的一侧设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通过电机架与撑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上固定套接有皮带轮,所述撑板远离升降柱一侧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支座,每个所述支座上均铰接有传送滚轮,铰接在撑板两端的所述传送滚轮的外圈绕设有传送带,一个所述传送滚轮的铰接轴贯穿支座并向外延伸,所述铰接轴向外延伸的一端固定套接有皮带轮,铰接轴上的所述皮带轮与第二电机上的所述皮带轮通过皮带相连。优选地,所述撑板在升降柱上的安装角度根据货运车的车厢高度而设定。优选地,所述升降柱的外侧设有凸起,所述升降套筒的内壁上设有与凸起相对应的滑槽。优选地,所述升降套筒与安装套筒转动连接,所述安装套筒的内壁与升降套筒的外侧之间滑动连接有多个滚珠,每个所述滚珠的外侧与安装套筒的内壁和升降套筒的外侧均相抵。优选地,所述安装套筒与底板的固定连接处焊接有肋板,所述撑板与升降柱的固定连接处焊接有肋板。优选地,每个所述万向轮均带有自锁功能。本技术,操作方便,原理简单,使用者使用该装置时,将本装置托运到装车位置,随后根据货运车的停靠位置进行撑板的高度调节和角度调节,高度调节则是利用液压缸的液压原理,改变升降柱在升降套筒上的伸缩距离,此时撑板的高度发生变化,角度调节即开启第一电机,通过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啮合,实现升降套筒在安装套筒上的角度旋转,此时撑板的朝向发生改变,上述调节步骤完成后,使用者便可将第二电机开启,此时传送带在传送滚轮上移动,进而完成了成品包装箱的装车作业。本技术结构新颖,利用简单的结构实现了撑板的高度调节和角度调节,大大缩短了在装车时所遇到的间距调整时间,方便快捷。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成品包装箱的装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成品包装箱的装车装置的升降柱的横截面示意图。图中:1万向轮、2底板、3肋板、4电机架、5第一电机、6第一齿轮、7第二齿轮、8升降套筒、9皮带轮、10第二电机、11皮带、12传送带、13传送滚轮、14支座、15撑板、16升降柱、17液压缸、18安装套筒、19滚珠。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参照图1-2,一种成品包装箱的装车装置,包括底板2,底板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多个万向轮1,为了便于本装置的移动转运,底板2远离万向轮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套筒18,安装套筒18的外侧设有第一电机5,用于驱动第一齿轮6,第一电机5通过电机架4与安装套筒18固定连接,第一电机5的输出端上固定套接有第一齿轮6,安装套筒18内转动插设有升降套筒8,升降套筒8的外侧固定套接有第二齿轮7,第二齿轮7与第一齿轮6相啮合,升降套筒8内滑动插设有升降柱16,升降套筒8的内底部固定连接有液压缸17,用于顶起升降柱16,液压缸17的伸缩端固定连接在升降柱16的底部,升降柱16远离升降套筒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撑板15,用于固定连接支座14,撑板15靠近升降柱16的一侧设有第二电机10,用于驱动传动滚轮13旋转,第二电机10通过电机架4与撑板15固定连接,第二电机10的输出端上固定套接有皮带轮9,撑板15远离升降柱16一侧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支座14,每个支座14上均铰接有传送滚轮13,用于驱动传送带12移动,铰接在撑板15两端的传送滚轮13的外圈绕设有传送带12,一个传送滚轮13的铰接轴贯穿支座14并向外延伸,铰接轴向外延伸的一端固定套接有皮带轮9,用于动力的传递,铰接轴上的皮带轮9与第二电机10上的皮带轮9通过皮带11相连。本技术中,撑板15在升降柱16上的安装角度根据货运车的车厢高度而设定,为了尽量减小本装置的占地面积,升降柱16的外侧设有凸起,升降套筒8的内壁上设有与凸起相对应的滑槽,为了不让升降柱16在升降套筒18中发生旋转,升降套筒8与安装套筒18转动连接,安装套筒18的内壁与升降套筒8的外侧之间滑动连接有多个滚珠19,每个滚珠19的外侧与安装套筒18的内壁和升降套筒8的外侧均相抵,为了减小升降套筒8在安装套筒18中转动的摩擦力,安装套筒18与底板2的固定连接处焊接有肋板3,撑板15与升降柱16的固定连接处焊接有肋板3,为了增强本装置的结构强度,每个万向轮1均带有自锁功能,为了不让本装置在运转时发生位移。本技术,操作方便,原理简单,使用者使用该装置时,将本装置托运到装车位置,随后根据货运车的停靠位置进行撑板15的高度调节和角度调节,高度调节则是利用液压缸17的液压原理,改变升降柱16在升降套筒8上的伸缩距离,此时撑板15的高度发生变化,角度调节即开启第一电机5,通过第一齿轮6和第二齿轮7的啮合,实现升降套筒8在安装套筒18上的角度旋转,此时撑板15的朝向发生改变,上述调节步骤完成后,使用者便可将第二电机10开启,此时传送带12在传送滚轮13上移动,进而完成了成品包装箱的装车作业。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成品包装箱的装车装置,包括底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多个万向轮(1),所述底板(2)远离万向轮(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套筒(18),所述安装套筒(18)的外侧设有第一电机(5),所述第一电机(5)通过电机架(4)与安装套筒(18)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5)的输出端上固定套接有第一齿轮(6),所述安装套筒(18)内转动插设有升降套筒(8),所述升降套筒(8)的外侧固定套接有第二齿轮(7),所述第二齿轮(7)与第一齿轮(6)相啮合,所述升降套筒(8)内滑动插设有升降柱(16),所述升降套筒(8)的内底部固定连接有液压缸(17),所述液压缸(17)的伸缩端固定连接在升降柱(16)的底部,所述升降柱(16)远离升降套筒(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撑板(15),所述撑板(15)靠近升降柱(16)的一侧设有第二电机(10),所述第二电机(10)通过电机架(4)与撑板(15)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10)的输出端上固定套接有皮带轮(9),所述撑板(15)远离升降柱(16)一侧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支座(14),每个所述支座(14)上均铰接有传送滚轮(13),铰接在撑板(15)两端的所述传送滚轮(13)的外圈绕设有传送带(12),一个所述传送滚轮(13)的铰接轴贯穿支座(14)并向外延伸,所述铰接轴向外延伸的一端固定套接有皮带轮(9),铰接轴上的所述皮带轮(9)与第二电机(10)上的所述皮带轮(9)通过皮带(11)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成品包装箱的装车装置,包括底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多个万向轮(1),所述底板(2)远离万向轮(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套筒(18),所述安装套筒(18)的外侧设有第一电机(5),所述第一电机(5)通过电机架(4)与安装套筒(18)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5)的输出端上固定套接有第一齿轮(6),所述安装套筒(18)内转动插设有升降套筒(8),所述升降套筒(8)的外侧固定套接有第二齿轮(7),所述第二齿轮(7)与第一齿轮(6)相啮合,所述升降套筒(8)内滑动插设有升降柱(16),所述升降套筒(8)的内底部固定连接有液压缸(17),所述液压缸(17)的伸缩端固定连接在升降柱(16)的底部,所述升降柱(16)远离升降套筒(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撑板(15),所述撑板(15)靠近升降柱(16)的一侧设有第二电机(10),所述第二电机(10)通过电机架(4)与撑板(15)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10)的输出端上固定套接有皮带轮(9),所述撑板(15)远离升降柱(16)一侧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支座(14),每个所述支座(14)上均铰接有传送滚轮(13),铰接在撑板(15)两端的所述传送滚轮(13)的外圈绕设有传送带(12),一个所述传送滚轮(13)的铰接轴贯穿支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慧超邓超邓健辉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智厨启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