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层复合托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9592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1 09: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层复合托辊,包括托辊本体,托辊本体包括中心托辊和对称设置在中心托辊两侧的侧托辊,其中中心托辊包括第一中心轴和可拆卸的套设在第一中心轴外侧的中心辊筒,且侧托辊包括第二中心轴以及可拆卸的套设在第二中心轴外侧的一个圆台形辊筒和数个圆柱形辊筒,圆台形辊筒面积较小的一端设于靠近中心辊筒的一侧,中心辊筒、圆台形辊筒和圆柱形辊筒均为多层复合结构,且多层复合结构包括由内至外依次固定的润滑层、金属层、缓冲层和耐磨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运行稳定,强度高,耐磨性能好,使用寿命长,可对破损部分进行单独更换,降低使用成本,具有推广价值。

A multi-layer composite idl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ultilayer composite idler, which includes a idler body, a idler body including a central idler and a side idler symmetrically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the central idler, wherein the central idler includes a first central axis and a detachable central roller sleeved outside the first central axis, and the side idler includes a second central axis and a detachable circle sleeved outside the second central axis The platform roller and several cylindrical rollers, one end of the smaller area of the platform roller is located on the side near the center roller, the center roller, the platform roller and the cylindrical roller are all multi-layer composite structures, and the multi-layer composite structure includes a lubricating layer, a metal layer, a buffer layer and a wear-resistant layer which are fixed from the inside to the outside in turn. The utility model is reasonable in design, simple in structure, convenient in installation, stable in operation, high in strength, good in wear resistance and long in service life. The damaged part can be replaced separately, the use cost can be reduced, and the utility model has popularization valu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层复合托辊
本技术属于皮带运输机械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多层复合托辊。
技术介绍
托辊,是带式输送机的重要部件,种类多,数量大,可以支撑输送带和物料重量。它占了一台带式输送机总成本的35%,因此托辊的质量尤为重要。当前使用的传统托辊由Q235材质的钢管制作,由于材质的限制,导致当前托辊在实际使用过程时极易在运转中产生磨损腐蚀严重的现象,从而导致托辊适应性能下降,使用寿命缩短,并最终导致了托辊使用成本增加。为了避免输送带上的货物脱落,采用槽型输送带,在槽型输送带下端设置有水平设置的中心辊和位于该中心辊两侧的与水平面相交一定角度的侧辊,侧辊为圆柱形。在货物输送过程中,侧辊受到的摩擦力大,磨损严重,侧辊的使用寿命缩短,同时现有的托辊均为一体设置,某一位置出现磨损严重时就要换掉整个托辊,也会造成使用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层复合托辊,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层复合托辊,其结构要点在于:包括托辊本体,托辊本体包括中心托辊和对称设置在中心托辊两侧的侧托辊,其中中心托辊包括第一中心轴和可拆卸的套设在第一中心轴外侧的中心辊筒,且侧托辊包括第二中心轴以及可拆卸的套设在第二中心轴外侧的一个圆台形辊筒和数个圆柱形辊筒,圆台形辊筒设于中心辊筒和圆柱形辊筒之间,其中圆台形辊筒面积较小的一端设于靠近中心辊筒的一侧,且圆台形辊筒面积较小的一端的外径与中心辊筒的外径一致,面积较大的一端的外径与圆柱形辊筒的外径一致,第一中心轴和第二中心轴为同轴设置,其中第一中心轴和第二中心轴之间设有安装座,且安装座的两侧设有用于安装第一中心轴的第一安装槽和用于安装第二中心轴的第二安装槽,第一中心轴的两端以及第二中心轴的两端均套设有挡板,且挡板的中心处设有用于第一中心轴或第二中心轴穿过中心孔,挡板以及圆柱形辊筒的一侧均设有插接部,且中心辊筒的两端、圆台形辊筒的两端以及圆柱形辊筒的另一侧均设有与插接部适配的承插部,中心辊筒、圆台形辊筒和圆柱形辊筒均为多层复合结构,且多层复合结构包括由内至外依次固定的润滑层、金属层、缓冲层和耐磨层。作为优选的,设置于第一中心轴的两端的挡板中的一个与第一中心轴固连,另一个与第一中心轴可拆卸连接。作为优选的,设置于第二中心轴的两端的挡板中靠近安装座一侧的挡板与第二中心轴固连,远离安装座一侧的挡板与第二中心轴可拆卸连接。作为优选的,挡板的中心孔设有内螺纹,其中第一中心轴和第二中心轴均设有与中心孔的内螺纹适配的外螺纹,且中心孔的内侧固定有防滑层。作为优选的,插接部呈圆环形,且插接部通过螺纹结构与承插部可拆卸连接。作为优选的,插接部呈方环形,其中插接部和承插部之间设有密封垫,且密封垫固定在承插部的内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运行稳定,强度高,耐磨性能好,使用寿命长,可对破损部分进行单独更换,降低使用成本,具有推广价值。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心辊筒的右视图;图3为本技术圆台形辊筒的右视图;图4为本技术圆台形辊筒的左视图;图5为本技术圆柱形辊筒的右视图;图6为本技术圆柱形辊筒的左视图;图7为本技术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多层复合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中心轴,2-中心辊筒,3-第二中心轴,4-圆台形辊筒,5-圆柱形辊筒,6-安装座,7-第一安装槽,8-第二安装槽,9-挡板,10-中心孔,11-插接部,12-承插部,13-润滑层,14-金属层,15-缓冲层,16-耐磨层,17-防滑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但不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请参阅图1-8,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多层复合托辊,包括托辊本体,所述的托辊本体包括中心托辊和对称设置在中心托辊两侧的侧托辊,其中中心托辊包括第一中心轴1和可拆卸的套设在第一中心轴1外侧的中心辊筒2,且侧托辊包括第二中心轴3以及可拆卸的套设在第二中心轴3外侧的一个圆台形辊筒4和数个圆柱形辊筒5,所述的圆台形辊筒4设于中心辊筒2和圆柱形辊筒5之间,其中圆台形辊筒4面积较小的一端设于靠近中心辊筒2的一侧,且圆台形辊筒4面积较小的一端的外径与中心辊筒2的外径一致,面积较大的一端的外径与圆柱形辊筒5的外径一致,所述的第一中心轴1和第二中心轴3为同轴设置,其中第一中心轴1和第二中心轴3之间设有安装座6,且安装座6的两侧设有用于安装第一中心轴1的第一安装槽7和用于安装第二中心轴3的第二安装槽8,所述的第一中心轴1的两端以及第二中心轴3的两端均套设有挡板9,且挡板9的中心处设有用于第一中心轴1或第二中心轴3穿过中心孔10,所述的挡板9以及圆柱形辊筒4的一侧均设有插接部11,且中心辊筒2的两端、圆台形辊筒4的两端以及圆柱形辊筒5的另一侧均设有与插接部11适配的承插部12,所述的中心辊筒2、圆台形辊筒4和圆柱形辊筒5均为多层复合结构,且多层复合结构包括由内至外依次固定的润滑层13、金属层14、缓冲层15和耐磨层16,润滑层13由聚四氟乙烯制成,金属层14由锰钢制成,缓冲层15由橡胶或硅胶制成,耐磨层16由稀土合金材料制成。其中,在本实施例中,设置于所述的第一中心轴1的两端的挡板9中的一个与第一中心轴1固连,另一个与第一中心轴1可拆卸连接。其中,在本实施例中,设置于所述的第二中心轴3的两端的挡板9中靠近安装座6一侧的挡板9与第二中心轴3固连,远离安装座6一侧的挡板9与第二中心轴3可拆卸连接。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挡板9的中心孔10设有内螺纹,其中第一中心轴1和第二中心轴3均设有与中心孔10的内螺纹适配的外螺纹,且中心孔10的内侧固定有防滑层17。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插接部11呈圆环形,且插接部11通过螺纹结构与承插部12可拆卸连接。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插接部11呈方环形,其中插接部11和承插部12之间设有密封垫(图中未显示),且密封垫固定在承插部12的内侧。本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运行稳定,强度高,耐磨性能好,使用寿命长,可对破损部分进行单独更换,降低使用成本,具有推广价值。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层复合托辊,其特征在于:包括托辊本体,所述的托辊本体包括中心托辊和对称设置在中心托辊两侧的侧托辊,其中中心托辊包括第一中心轴和可拆卸的套设在第一中心轴外侧的中心辊筒,且侧托辊包括第二中心轴以及可拆卸的套设在第二中心轴外侧的一个圆台形辊筒和数个圆柱形辊筒,所述的圆台形辊筒设于中心辊筒和圆柱形辊筒之间,其中圆台形辊筒面积较小的一端设于靠近中心辊筒的一侧,且圆台形辊筒面积较小的一端的外径与中心辊筒的外径一致,面积较大的一端的外径与圆柱形辊筒的外径一致,所述的第一中心轴和第二中心轴为同轴设置,其中第一中心轴和第二中心轴之间设有安装座,且安装座的两侧设有用于安装第一中心轴的第一安装槽和用于安装第二中心轴的第二安装槽,所述的第一中心轴的两端以及第二中心轴的两端均套设有挡板,且挡板的中心处设有用于第一中心轴或第二中心轴穿过中心孔,所述的挡板以及圆柱形辊筒的一侧均设有插接部,且中心辊筒的两端、圆台形辊筒的两端以及圆柱形辊筒的另一侧均设有与插接部适配的承插部,所述的中心辊筒、圆台形辊筒和圆柱形辊筒均为多层复合结构,且多层复合结构包括由内至外依次固定的润滑层、金属层、缓冲层和耐磨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层复合托辊,其特征在于:包括托辊本体,所述的托辊本体包括中心托辊和对称设置在中心托辊两侧的侧托辊,其中中心托辊包括第一中心轴和可拆卸的套设在第一中心轴外侧的中心辊筒,且侧托辊包括第二中心轴以及可拆卸的套设在第二中心轴外侧的一个圆台形辊筒和数个圆柱形辊筒,所述的圆台形辊筒设于中心辊筒和圆柱形辊筒之间,其中圆台形辊筒面积较小的一端设于靠近中心辊筒的一侧,且圆台形辊筒面积较小的一端的外径与中心辊筒的外径一致,面积较大的一端的外径与圆柱形辊筒的外径一致,所述的第一中心轴和第二中心轴为同轴设置,其中第一中心轴和第二中心轴之间设有安装座,且安装座的两侧设有用于安装第一中心轴的第一安装槽和用于安装第二中心轴的第二安装槽,所述的第一中心轴的两端以及第二中心轴的两端均套设有挡板,且挡板的中心处设有用于第一中心轴或第二中心轴穿过中心孔,所述的挡板以及圆柱形辊筒的一侧均设有插接部,且中心辊筒的两端、圆台形辊筒的两端以及圆柱形辊筒的另一侧均设有与插接部适配的承插部,所述的中心辊筒、圆台形辊筒和圆柱形辊筒均为多层复合结构,且多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强
申请(专利权)人:衡水昊达冶金矿山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