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通道智能电磁阀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94287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1 08: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通道智能电磁阀总成,包括上盖板、中框、汇流板和底板,所述上盖板与中框之间设置有上电路板,所述上电路板上设置有灌胶孔,所述上电路板通过螺钉一固定在中框上,所述中框的内部设置有线圈,所述线圈的顶部与上电路板通过焊锡固定连接,所述线圈的底部安放在电磁阀上,所述电磁阀铆压固定在汇流板的顶部,所述中框通过螺栓与汇流板固定连接,所述汇流板的底部设置有传感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上电路板、电磁阀、汇流板、传感器、下电路板ECU、密封圈和灌胶孔,解决了传统的汽车底盘空气悬架控制系统用电磁阀数量较多,产品成本较高,且电控单元ECU、传感器和电磁阀分开设计,亦增加了产品成本,增加安装时间的问题。

A multi-channel intelligent solenoid valve assembly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ulti-channel intelligent solenoid valve assembly, which comprises an upper cover plate, a middle frame, a bus bar and a bottom plate. The upper cover plate and the middle frame are provided with an upper circuit board, the upper circuit board is provided with a glue filling hole, the upper circuit board is fixed on the middle frame through a screw, the inner part of the middle frame is provided with a coil, and the top of the coil and the upper circuit board are welded with solder Fixed connection, the bottom of the coil is placed on the solenoid valve, the solenoid valve is riveted and fixed on the top of the bus plate, the middle frame is fixed and connected with the bus plate through bolts, and the bottom of the bus plate is provided with sensors. The utility model solves the problem that the traditional automobile chassis air suspension control system uses a large number of solenoid valves and high product cost by setting the upper circuit board, solenoid valve, combiner board, sensor, lower circuit board ECU, sealing ring and glue filling hole, and the ECU, sensor and solenoid valve are designed separately, which also increases the product cost and installation ti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通道智能电磁阀总成
本技术涉及汽车电磁阀
,具体为一种多通道智能电磁阀总成。
技术介绍
现有的汽车底盘空气悬架控制系统中,一般将电控单元ECU、传感器和电磁阀分别设计为单独的模块,安装在车辆上,额外增加了产品成本,增加安装时间,且现有汽车底盘电控空气悬架管路系统中,通常采用2×N(N为通道数量)个电磁阀来控制N个管路通道,例如常见的4气囊系统中,会匹配8个电磁阀来控制,使用的电磁阀数量较多,产品成本较高,故本技术设计一种多通道智能电磁阀总成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通道智能电磁阀总成,解决了传统的汽车底盘空气悬架控制系统用电磁阀数量较多,产品成本较高,且电控单元ECU、传感器和电磁阀分开设计,亦增加了产品成本,增加安装时间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通道智能电磁阀总成,包括上盖板、中框、汇流板和底板,所述上盖板与中框之间设置有上电路板,所述上电路板上设置有灌胶孔,所述上电路板通过螺钉一固定在中框上,所述中框的内部设置有线圈,所述线圈的顶部与上电路板通过焊锡固定连接,所述线圈的底部安放在电磁阀上,所述电磁阀铆压固定在汇流板的顶部,所述中框通过螺栓与汇流板固定连接,所述汇流板的底部设置有传感器,所述传感器通过挡圈压紧安装在汇流板的底部,且所述传感器的底部通过焊锡与下电路板ECU固定连接,所述下电路板ECU设置在汇流板与底板之间,所述汇流板的底部槽口内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底板通过螺钉二与汇流板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汇流板上的电磁阀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电磁阀分别设置为进气电磁阀、排气电磁阀、一号电磁阀、二号电磁阀……N号电磁阀。优选的,所述下电路板ECU上的传感器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传感器分别设置为进气传感器、一号传感器、二号传感器……N号传感器。优选的,所述汇流板的侧面分别设置有上进气道口、排气道口、一号通道口、二号通道口……N号通道口,所述汇流板的内部设置有公共气道。优选的,所述中框的内部亦设置有连接线,所述下电路板ECU通过连接线与上电路板连接形成电流回路,所述下电路板ECU上焊接有引出线,所述引出线用于电源输入及外部通信输出。优选的,所述电磁阀与汇流板之间分别设置有阀密封圈a和阀密封圈b。优选的,所述灌胶孔设置有三个,三个所述灌胶孔等间距设置在上电路板上。(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通道智能电磁阀总成,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设置进气电磁阀、排气电磁阀、一号电磁阀、二号电磁阀……N号电磁阀,采用独特的管路设计,采用N+2个电磁阀来控制N个管路通道,相较于传统的汽车底盘空气悬架控制系统中采用2×N个电磁阀来控制N个管路通道,有效减少了电磁阀数量,降低产品成本。(2)本技术通过设置灌胶孔和密封圈,电磁阀处采用灌胶封装的工艺,下部利用密封圈实现密封,使产品达到IP65防护等级,密闭性较传统的汽车电磁阀更好。(3)本技术通过将电控单元ECU、传感器和电磁阀集成于一体的设计思路,使电磁阀本身带有检测及自动控制的功能,从而减少产品安装成本,提高了安装效率,方便产品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的爆炸图;图2为本技术汇流板气路通道原理图;图3为本技术汇流板结构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传感器实施例二固定结构爆炸图。图中附图标记为:1、上盖板;2、螺钉一;3、上电路板;4、线圈;5、中框;6、电磁阀;7、阀密封圈a;8、阀密封圈b;9、汇流板;10、传感器;11、挡圈;12、下电路板ECU;13、螺栓;14、底板;15、螺钉二;16、密封圈;17、引出线;18、连接线;19、灌胶孔;20、进气道口;21、进气传感器;22、进气电磁阀;23、公共气道;24、排气电磁阀;25、排气道口;26、N号传感器;27、N号通道口;28、N号电磁阀;29、二号传感器;30、二号通道口;31、二号电磁阀;32、一号传感器;33、一号通道口;34、一号电磁阀;35、传感器压板;36、螺钉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4所示,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实施例一一种多通道智能电磁阀总成,包括上盖板1、中框5、汇流板9和底板14,上盖板1与中框5之间设置有上电路板3,上电路板3上设置有灌胶孔19,灌胶孔19设置有三个,三个灌胶孔19等间距设置在上电路板3上,上电路板3通过螺钉一2固定在中框5上,中框5的内部设置有线圈4,线圈4的顶部与上电路板3通过焊锡固定连接,线圈4的底部安放在电磁阀6上,电磁阀6铆压固定在汇流板9的顶部,电磁阀6与汇流板9之间分别设置有阀密封圈a7和阀密封圈b8,汇流板9上的电磁阀6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电磁阀6分别设置为进气电磁阀22、排气电磁阀24、一号电磁阀34、二号电磁阀31……N号电磁阀28,电磁阀6的数量根据气路通道数量而确定,具体对应关系为:Q=N+2;其中Q:电磁阀数量;N:气路通道数量,中框5通过螺栓13与汇流板9固定连接,汇流板9的侧面分别设置有上进气道口20、排气道口25、一号通道口33、二号通道口30……N号通道口27,汇流板9的内部设置有公共气道23,汇流板9的底部设置有传感器10,传感器10通过挡圈11压紧安装在汇流板9的底部,且传感器10的底部通过焊锡与下电路板ECU12固定连接,下电路板ECU12上的传感器10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传感器10分别设置为进气传感器21、一号传感器32、二号传感器29……N号传感器26,传感器10的数量根据气路通道数量而确定,具体对应关系为:C=N+1;其中C:传感器数量;N:气路通道数量,中框5的内部亦设置有连接线18,下电路板ECU12通过连接线18与上电路板3连接形成电流回路,下电路板ECU12上焊接有引出线17,引出线17用于电源输入及外部通信输出,下电路板ECU12设置在汇流板9与底板14之间,汇流板9的底部槽口内设置有密封圈16,底板14通过螺钉二15与汇流板9固定连接。实施例二一种多通道智能电磁阀总成,包括上盖板1、中框5、汇流板9和底板14,上盖板1与中框5之间设置有上电路板3,上电路板3上设置有灌胶孔19,灌胶孔19设置有三个,三个灌胶孔19等间距设置在上电路板3上,上电路板3通过螺钉一2固定在中框5上,中框5的内部设置有线圈4,线圈4的顶部与上电路板3通过焊锡固定连接,线圈4的底部安放在电磁阀6上,电磁阀6铆压固定在汇流板9的顶部,电磁阀6与汇流板9之间分别设置有阀密封圈a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通道智能电磁阀总成,包括上盖板(1)、中框(5)、汇流板(9)和底板(14),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板(1)与中框(5)之间设置有上电路板(3),所述上电路板(3)上设置有灌胶孔(19),所述上电路板(3)通过螺钉一(2)固定在中框(5)上,所述中框(5)的内部设置有线圈(4),所述线圈(4)的顶部与上电路板(3)通过焊锡固定连接,所述线圈(4)的底部安放在电磁阀(6)上,所述电磁阀(6)铆压固定在汇流板(9)的顶部,所述中框(5)通过螺栓(13)与汇流板(9)固定连接,所述汇流板(9)的底部设置有传感器(10),所述传感器(10)通过挡圈(11)压紧安装在汇流板(9)的底部,且所述传感器(10)的底部通过焊锡与下电路板ECU(12)固定连接,所述下电路板ECU(12)设置在汇流板(9)与底板(14)之间,所述汇流板(9)的底部槽口内设置有密封圈(16),所述底板(14)通过螺钉二(15)与汇流板(9)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通道智能电磁阀总成,包括上盖板(1)、中框(5)、汇流板(9)和底板(14),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板(1)与中框(5)之间设置有上电路板(3),所述上电路板(3)上设置有灌胶孔(19),所述上电路板(3)通过螺钉一(2)固定在中框(5)上,所述中框(5)的内部设置有线圈(4),所述线圈(4)的顶部与上电路板(3)通过焊锡固定连接,所述线圈(4)的底部安放在电磁阀(6)上,所述电磁阀(6)铆压固定在汇流板(9)的顶部,所述中框(5)通过螺栓(13)与汇流板(9)固定连接,所述汇流板(9)的底部设置有传感器(10),所述传感器(10)通过挡圈(11)压紧安装在汇流板(9)的底部,且所述传感器(10)的底部通过焊锡与下电路板ECU(12)固定连接,所述下电路板ECU(12)设置在汇流板(9)与底板(14)之间,所述汇流板(9)的底部槽口内设置有密封圈(16),所述底板(14)通过螺钉二(15)与汇流板(9)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通道智能电磁阀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板(9)上的电磁阀(6)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电磁阀(6)分别设置为进气电磁阀(22)、排气电磁阀(24)、一号电磁阀(34)、二号电磁阀(31)……N号电磁阀(28)。


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志丹赵象武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博锐福莱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