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胎缠绕机用上料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9373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1 08: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轮胎缠绕机用上料机构,包括上料辊和松紧辊,上料辊和松紧辊均安装于机箱内部,机箱上端安装有收卷辊,机箱下端面开设有置换腔,置换腔内设有置换架,置换架上安装有原料棍,上料辊设于机箱内部上端,且上料辊设于机箱内部上端位置安装的运行机构上,松紧辊设于机箱内部下端,且松紧辊设于机箱内部下端位置安装的伸缩机构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上料辊以及上料辊的运行机构,实现了上料辊的来回移动,从而使得收卷辊上的钢丝收卷更为均匀,不会出现堆绕的情况,同时在上料辊上设置可调节的摩擦块,便于对上料速度进行调控,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松紧辊和松紧辊的伸缩机构,便于对上料的钢丝进行松紧度调节,使上料顺利进行。

A feeding mechanism for tire winding machin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eeding mechanism for a tire winding machine, which comprises a feeding roller and an elastic roller. The feeding roller and the elastic roller are installed inside the case, the upper end of the case is equipped with a winding roller, the lower end of the case is equipped with a replacement cavity, the replacement cavity is equipped with a replacement frame, the replacement frame is equipped with a raw material stick, the feeding roller is arranged at the upper end of the case, and the feeding roller is arranged at the upper end of the case The utility model realizes the back and forth movement of the feeding roller by setting the running mechanism of the feeding roller and the feeding roller, so that the steel wire on the winding roller can be wound more evenly without stacking. At the same time, the feeding roller is arranged on the feeding roller The utility model is convenient for adjusting and controlling the feeding speed by setting adjustable friction blocks. At the same time, the utility model is provided with the stretching mechanism of the elastic roller and the elastic roller, which is convenient for adjusting the tightness of the feeding steel wire and making the feeding smooth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轮胎缠绕机用上料机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上料机构,特别涉及一种轮胎缠绕机用上料机构,属于轮胎缠绕机上料

技术介绍
轮胎的胎圈设有钢丝圈,而在钢丝圈上的钢丝需要利用缠绕机把钢丝输送缠绕,传统的上料机构缺乏运行机构,导致钢丝堆绕在一个地方,不能够均匀缠绕,而且不能够控制缠绕的速度,并且缺乏钢丝缠绕的松紧,导致缠绕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轮胎缠绕机用上料机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轮胎缠绕机用上料机构,包括上料辊和松紧辊,所述上料辊和松紧辊均安装于机箱内部,所述机箱上端安装有收卷辊,所述机箱下端面开设有置换腔,所述置换腔内设有置换架,所述置换架上安装有原料棍,所述上料辊设于机箱内部上端,且所述上料辊设于机箱内部上端位置安装的运行机构上,所述松紧辊设于机箱内部下端,且所述松紧辊设于机箱内部下端位置安装的伸缩机构上,所述上料辊和松紧辊各设有两个,所述原料棍上的钢丝依次穿过松紧辊和上料辊绕设在机箱上端的收卷辊上。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运行机构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固定焊接于机箱内壁,所述安装架上分别设有滑杆和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一端设于安装架内部的滚珠轴承内,所述螺纹杆另一端穿过安装架和机箱连接于第一正反电机的输出端,所述安装架上设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设为T字型结构,所述滑杆和螺纹杆分别穿过移动块上的两个通孔设置,所述滑杆与移动块上的通孔滑动连接,所述螺纹杆与移动块上的通孔螺纹连接,所述移动块上端通过支架架设有两个上料辊,两个所述上料辊相对设置,且其中一个所述上料辊活动安装于支架上,所述支架上的另一个上料辊与支架固定连接,且所述支架上固定连接的上料辊上安装有摩擦块,所述摩擦块设为弧形结构且连接于伸缩气缸输出端连接的活塞杆前端,所述伸缩气缸固定安装于上料辊上远离另一端活动的上料辊一侧。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伸缩机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设有两个且分别固定焊接于机箱内壁的两侧,两个所述壳体设于机箱的不同高度处,所述壳体内设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上嵌设有若干等距排列的咬齿,所述咬齿啮合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的轴心穿设有转杆,所述转杆一端设于壳体内部的轴承座内,所述转杆另一端穿过壳体连接于第二正反电机的输出端,所述伸缩杆伸出壳体的一端固定焊接有连接板,所述松紧辊安装于连接板上的凹型架上。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料辊和松紧辊均设为外宽内窄结构。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置换腔与置换架可拆卸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移动块上的两个通孔中间设有竖直的线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设置上料辊以及上料辊的运行机构,实现了上料辊的来回移动,从而使得收卷辊上的钢丝收卷更为均匀,不会出现堆绕的情况,同时在上料辊上设置可调节的摩擦块,便于对上料速度进行调控;2、本技术设置松紧辊和松紧辊的伸缩机构,便于对上料的钢丝进行松紧度调节,使上料顺利进行。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运行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安装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伸缩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上料辊或者松紧辊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料辊;2、松紧辊;3、机箱;4、收卷辊;5、置换腔;6、置换架;7、原料棍;8、运行机构;81、安装架;82、滑杆;83、螺纹杆;84、滚珠轴承;85、第一正反电机;86、移动块;87、通孔;88、支架;89、摩擦块;810、伸缩气缸;811、活塞杆;812、线孔;9、伸缩机构;91、壳体;92、伸缩杆;93、咬齿;94、齿轮;95、转杆;96、轴承座;97、第二正反电机;98、连接板;99、凹型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如图1-5所示,本技术一种轮胎缠绕机用上料机构,包括上料辊1和松紧辊2,上料辊1和松紧辊2均安装于机箱3内部,机箱3上端安装有收卷辊4,机箱3下端面开设有置换腔5,置换腔5内设有置换架6,置换架6上安装有原料棍7,上料辊1设于机箱3内部上端,且上料辊1设于机箱3内部上端位置安装的运行机构8上,松紧辊2设于机箱3内部下端,且松紧辊2设于机箱3内部下端位置安装的伸缩机构9上,上料辊1和松紧辊2各设有两个,原料棍7上的钢丝依次穿过松紧辊2和上料辊1绕设在机箱3上端的收卷辊4上。运行机构8包括安装架81,安装架81固定焊接于机箱3内壁,安装架81上分别设有滑杆82和螺纹杆83,螺纹杆83一端设于安装架81内部的滚珠轴承84内,螺纹杆83另一端穿过安装架81和机箱3连接于第一正反电机85的输出端,安装架81上设有移动块86,移动块86设为T字型结构,滑杆82和螺纹杆83分别穿过移动块86上的两个通孔87设置,滑杆82与移动块86上的通孔87滑动连接,螺纹杆83与移动块86上的通孔87螺纹连接,移动块86上端通过支架88架设有两个上料辊1,两个上料辊1相对设置,且其中一个上料辊1活动安装于支架88上,支架88上的另一个上料辊1与支架88固定连接,且支架88上固定连接的上料辊1上安装有摩擦块89,摩擦块89设为弧形结构且连接于伸缩气缸810输出端连接的活塞杆811前端,伸缩气缸810固定安装于上料辊1上远离另一端活动的上料辊1一侧。伸缩机构9包括壳体91,壳体91设有两个且分别固定焊接于机箱3内壁的两侧,两个壳体91设于机箱3的不同高度处,壳体91内设有伸缩杆92,伸缩杆92上嵌设有若干等距排列的咬齿93,咬齿93啮合连接有齿轮94,齿轮94的轴心穿设有转杆95,转杆95一端设于壳体91内部的轴承座96内,转杆95另一端穿过壳体91连接于第二正反电机97的输出端,伸缩杆92伸出壳体91的一端固定焊接有连接板98,松紧辊2安装于连接板98上的凹型架99上。上料辊1和松紧辊2均设为外宽内窄结构。置换腔5与置换架6可拆卸连接。移动块86上的两个通孔87中间设有竖直的线孔812。具体的,本技术一种轮胎缠绕机用上料机构,本技术工作时,首先利用置换腔5置换置换架6,并手动把原料辊7上的钢丝依次穿过松紧辊2和上料辊1连接于收卷辊4上,然后启动牵引机构使得收卷辊4转动拉动钢丝,实现收卷上料,与此同时启动运行机构8的第一正反电机85,使得螺纹杆83转动,从而带动移动块86来回移动,从而带动两上料辊1来回移动,使得收卷辊4收卷的钢丝不会堆绕在一个地方,使其均匀缠绕,同时上料辊1上安装有摩擦块89,可以控制上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轮胎缠绕机用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料辊(1)和松紧辊(2),所述上料辊(1)和松紧辊(2)均安装于机箱(3)内部,所述机箱(3)上端安装有收卷辊(4),所述机箱(3)下端面开设有置换腔(5),所述置换腔(5)内设有置换架(6),所述置换架(6)上安装有原料棍(7),所述上料辊(1)设于机箱(3)内部上端,且所述上料辊(1)设于机箱(3)内部上端位置安装的运行机构(8)上,所述松紧辊(2)设于机箱(3)内部下端,且所述松紧辊(2)设于机箱(3)内部下端位置安装的伸缩机构(9)上,所述上料辊(1)和松紧辊(2)各设有两个,所述原料棍(7)上的钢丝依次穿过松紧辊(2)和上料辊(1)绕设在机箱(3)上端的收卷辊(4)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胎缠绕机用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料辊(1)和松紧辊(2),所述上料辊(1)和松紧辊(2)均安装于机箱(3)内部,所述机箱(3)上端安装有收卷辊(4),所述机箱(3)下端面开设有置换腔(5),所述置换腔(5)内设有置换架(6),所述置换架(6)上安装有原料棍(7),所述上料辊(1)设于机箱(3)内部上端,且所述上料辊(1)设于机箱(3)内部上端位置安装的运行机构(8)上,所述松紧辊(2)设于机箱(3)内部下端,且所述松紧辊(2)设于机箱(3)内部下端位置安装的伸缩机构(9)上,所述上料辊(1)和松紧辊(2)各设有两个,所述原料棍(7)上的钢丝依次穿过松紧辊(2)和上料辊(1)绕设在机箱(3)上端的收卷辊(4)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胎缠绕机用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行机构(8)包括安装架(81),所述安装架(81)固定焊接于机箱(3)内壁,所述安装架(81)上分别设有滑杆(82)和螺纹杆(83),所述螺纹杆(83)一端设于安装架(81)内部的滚珠轴承(84)内,所述螺纹杆(83)另一端穿过安装架(81)和机箱(3)连接于第一正反电机(85)的输出端,所述安装架(81)上设有移动块(86),所述移动块(86)设为T字型结构,所述滑杆(82)和螺纹杆(83)分别穿过移动块(86)上的两个通孔(87)设置,所述滑杆(82)与移动块(86)上的通孔(87)滑动连接,所述螺纹杆(83)与移动块(86)上的通孔(87)螺纹连接,所述移动块(86)上端通过支架(88)架设有两个上料辊(1),两个所述上料辊(1)相对设置,且其中一个所述上料辊(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婷婷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瑞德兰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