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utility model is applied to the automatic top mounting device for the finishing machining of the roller. The top mounting device includes a supporting part which can support the workpiece and drive the workpiece to rotate and a tailstock which is arranged on one side of the lathe. One side of the supporting part is connected in the headstock on the lathe. The other side of the supporting part and the tailstock on the lathe are detachable mounted. The top mounting device also includes a tailstock which is arranged on the lathe Compared with the prior art, the utility model uses the detachable installation of the supporting part and the tailstock to insert the middle pass roller workpiece, and finally uses the larger friction force between the supporting part and the workpiece to drive the workpiece to rotate at medium speed, and because there are supporting points on both sides of the supporting part, the utility model processes the workpiece Any length of the middle pass roller workpiece will not be due to the uneven force side without supporting point side, so it will not cause the bending and affect the machining accura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应用于辊筒精车加工的自动顶装装置及辊筒精车
本申请为一种自动顶装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加工中通工件较长或较重的辊筒精车上的自动顶装装置。
技术介绍
车床是主要用车刀对旋转的工件进行车削加工的机床,常规车床在面对中通辊筒工件进行加工时,均是利用主轴箱里的电机带动三爪卡盘,三爪卡盘固定工件然后进行切割,而如果中通加工的辊体较长,辊体的中部没有支承,容易发生弯曲,降低加工精度,甚至因为受力不均匀导致机体的损坏。综上所述,设计一种带有自动顶装装置的辊筒精车为本领域人员有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中通加工工件较长导致弯曲降低加工精度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能支撑较长中通工件的自动顶装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应用于辊筒精车加工的自动顶装装置及辊筒精车,所述顶装装置包括能支撑工件且能带动工件旋转的支撑部件与设于车床一侧的尾座,所述支撑部件一侧连接于车床上的头座内,所述支撑部件另一侧与所述车床上的尾座之间为可拆式安装,所述顶装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尾座下方使尾座与所述支撑部件之间合起或分开的移动机构。进一步的,所述支撑部件为气胀轴,所述支撑部件表面设有用于充气与放气的气嘴,所述支撑部件表面还设有充气膨胀放气收缩用于支撑工件的键条。进一步的,所述支撑部件与所述尾座之间为卡入式安装,所述支撑部件于与尾座可拆式安装的一侧中心开有圆柱体空槽,所述空槽内还设有一长方体键槽,所述尾座凸起有一与所述支撑部件圆柱体空槽相匹配的圆柱体,所述圆柱体还凸起有一与所述键槽相匹配的键。r>进一步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纵向导轨,所述纵向导轨设于所述车床上侧,所述移动机构还包括能沿所述纵向导轨做纵向移动的纵向滑块,所述尾座与所述纵向滑块之间还设有供所述尾座做横向运动的横向滑轨。进一步的,所述尾座与所述圆柱体之间还设有轴承,所述轴承安装于所述尾座上。进一步的,所述尾座与所述纵向滑块均设有可扭动用于驱动移动机构的扭盘。进一步的,所述车床后侧上方设有能容纳用于支撑所述支撑部件的临时支撑架的凹陷槽,所述凹陷槽与所述临时支撑架之间设有呈“T”型且能带动所述临时支撑架转入所述凹陷槽或转出凹陷槽的活动支撑架,所述凹陷槽一侧铰接有固定所述活动支撑架使其不转入所述凹陷槽的活动固定块,所述活动固定块一侧开有通孔,所述凹陷槽另一侧开有与所述活动固定块想匹配的通孔,所述活动固定块通孔与所述凹陷槽一侧的通孔通过有固定柱。一种辊筒精车,包括如上所述的应用于辊筒精车加工的自动顶装装置及辊筒精车,还包括设有控制面板的头座与尾座,所述辊筒精车还包括用割刀加工所述工件且能带动所述割刀移动的加工装置。进一步的,所述加工装置设有能间接带动所述割刀横向运动的加工横向滑动块,所述加工横向滑动块与所述辊筒精车上方之间还设有加工横向导轨,所述加工横向滑动块上方还设有加工纵向滑动块,所述加工纵向滑动块与所述加工横向滑动块之间还设有加工纵向导轨,所述割刀设于所述纵向滑动块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通过利用移动机构把支撑部件与尾座暂时分离,紧接着将待加工中通工件套入支撑部件外壁上,再利用移动机构将支撑部件与尾座结合,最后利用支撑部件与工件之间较大的摩擦力带动工件进行中速旋转,又因为支撑部件两侧均有支撑点所以加工任何长度的中通辊筒工件也不会因为受力不均匀而侧向无支撑点一侧,从而不会造成因为弯曲而影响加工精度的问题。2.手工操作适用于多种车床加工场所。3.结构简单,维护方便。4.气胀轴充气放气耗时只需1秒生产效率高。5.操作简单。【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图1是本技术应用于辊筒精车加工的自动顶装装置及辊筒精车结构示意图一;图2是本技术应用于辊筒精车加工的自动顶装装置及辊筒精车结构示意图二;图3是本技术应用于辊筒精车加工的自动顶装装置及辊筒精车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参照图1至图3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本技术应用于辊筒精车加工的自动顶装装置及辊筒精车,所述顶装装置包括能支撑工件1且能带动工件1旋转的支撑部件2与设于车床一侧的尾座4,所述支撑部件2一侧连接于车床上的头座3内,所述支撑部件2另一侧与所述车床上的尾座4之间为可拆式安装,所述顶装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尾座4下方使尾座4与所述支撑部件2之间合起或分开的移动机构5,如图1具体的说支撑部件2取代原有的三爪卡盘,头座3内的电机驱动支撑部件2做中速旋转,支撑部件2另一侧与尾座4为可拆式连接,方便用户将支撑部件2与尾座4分离后套入中通辊筒加工件,而尾座4由移动机构进行驱动,方便用户进行分离与合起,操作过程简单方便,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通过利用移动机构把支撑部件与尾座暂时分离,紧接着将待加工中通工件套入支撑部件外壁上,再利用移动机构将支撑部件与尾座结合,最后利用支撑部件与工件之间较大的摩擦力带动工件进行中速旋转,又因为支撑部件两侧均有支撑点所以加工任何长度的中通辊筒工件也不会因为受力不均匀而侧向无支撑点一侧,从而不会造成因为弯曲而影响加工精度的问题。所述支撑部件2为气胀轴,所述支撑部件2表面设有用于充气与放气的气嘴201,所述支撑部件2表面还设有充气膨胀放气收缩用于支撑工件1的键条202,具体的说气胀轴表面有若干个键条202,将工件1套入后从气嘴201打气,若干个键条202膨胀支撑工件1,旋转的过程中工件1会随气胀轴旋转而旋转,而且旋转过程中同步所以不会影响加工精度,而且充气速度只需要1秒,加工完成后放气也只需要1秒,所以加工效率高。所述支撑部件2与所述尾座4之间为卡入式安装,所述支撑部件2于与尾座4可拆式安装的一侧中心开有圆柱体空槽,所述空槽内还设有一长方体键槽,所述尾座4凸起有一与所述支撑部件圆柱体空槽相匹配的圆柱体401,所述圆柱体还凸起有一与所述键槽相匹配的键402,具体的说利用键槽与键的结构配合旋转过程流畅无噪音,而且键槽与键的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合上过程不需要类似卡扣结构的手动操作,减少繁琐性。所述移动机构5包括纵向导轨501,所述纵向导轨501设于所述车床上侧,所述移动机构5还包括能沿所述纵向导轨501做纵向移动的纵向滑块502,所述尾座4与所述纵向滑块502之间还设有供所述尾座4做横向运动的横向滑轨503,具体的说,先将纵向导轨501安装于车床上方涂上滑油加强滑动性能,紧接着将纵向滑块502安装于纵向导轨501上,使纵向滑块502能沿着纵向导轨501做纵向运动,紧接着将横向滑轨503安装于纵向滑块502上,最后将尾座4安装于横向滑轨503上,滑块滑轨结合的结构具有良好的耐磨性,有足够承受运动的摩擦,滑动性能好,滑动过程流畅无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应用于辊筒精车加工的自动顶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装装置包括能支撑工件(1)且能带动工件(1)旋转的支撑部件(2)与设于车床一侧的尾座(4),所述支撑部件(2)一侧连接于车床上的头座(3)内,所述支撑部件(2)另一侧与所述车床上的尾座(4)之间为可拆式安装,所述顶装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尾座(4)下方使尾座(4)与所述支撑部件(2)之间合起或分开的移动机构(5)。/n
【技术特征摘要】
1.应用于辊筒精车加工的自动顶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装装置包括能支撑工件(1)且能带动工件(1)旋转的支撑部件(2)与设于车床一侧的尾座(4),所述支撑部件(2)一侧连接于车床上的头座(3)内,所述支撑部件(2)另一侧与所述车床上的尾座(4)之间为可拆式安装,所述顶装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尾座(4)下方使尾座(4)与所述支撑部件(2)之间合起或分开的移动机构(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辊筒精车加工的自动顶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件(2)为气胀轴,所述支撑部件(2)表面设有用于充气与放气的气嘴(201),所述支撑部件(2)表面还设有充气膨胀放气收缩用于支撑工件(1)的键条(20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辊筒精车加工的自动顶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件(2)与所述尾座(4)之间为卡入式安装,所述支撑部件(2)于与尾座(4)可拆式安装的一侧中心开有圆柱体空槽,所述空槽内还设有一长方体键槽,所述尾座(4)凸起有一与所述支撑部件圆柱体空槽相匹配的圆柱体(401),所述圆柱体还凸起有一与所述键槽相匹配的键(40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辊筒精车加工的自动顶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5)包括纵向导轨(501),所述纵向导轨(501)设于所述车床上侧,所述移动机构(5)还包括能沿所述纵向导轨(501)做纵向移动的纵向滑块(502),所述尾座(4)与所述纵向滑块(502)之间还设有供所述尾座(4)做横向运动的横向滑轨(503)。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于辊筒精车加工的自动顶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尾座(4)与所述圆柱体(401)之间还设有轴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春辉,刘祥,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东运制版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