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铰链组装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9208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1 07: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铰链组装机构,其包括:机架;铰链主体组装组件,包括铰链主体上料部、铰链主体压紧部、铰链主体固定部和第一驱动装置,铰链主体固定部位于铰链主体上料部的输出口,铰链主体压紧部设于铰链主体固定部,第一驱动装置设于机架,第一驱动装置的输出部与铰链主体压紧部连接;方片组装组件,包括方片上料部、方片固定部和方片输送部,方片固定部与方片上料部连接,方片输送部位于方片固定部的上方;穿钉组件,穿钉组件设有装配工位,第一驱动装置将铰链主体压紧部输送至装配工位,方片输送部将方片输送至装配工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解决现有技术中现有的铰链装配存在安全隐患、装配质量不好和人工生产成本较高的问题。

A hinge assembly mechanism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hinge assembly mechanism, which comprises a frame, a hinge main body assembly component, including a hinge main body loading part, a hinge main body pressing part, a hinge main body fixing part and a first driving device. The hinge main body fixing part is located at the output port of the hinge main body loading part, the hinge main body pressing part is arranged at the hinge main body fixing part, the first driving device is arranged at the frame, and the first driving device is arranged at the frame The output part of the driving device is connected with the pressing part of the hinge main body; the square piece assembly component includes the square piece loading part, the square piece fixing part and the square piece conveying part, the square piece fixing part is connected with the square piece loading part, and the square piece conveying part is located above the square piece fixing part; the nailing component is provided with an assembly station, and the first driving device transmits the pressing part of the hinge main body to the assembly station, and the square piece is connected with the square piece feeding part The sheet conveyor will transport the square sheet to the assembly station. The utility model can solve the problems that the existing hinge assembly in the prior art has the potential safety hazard, the poor assembly quality and the high manual production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铰链组装机构
本技术涉及自动化机械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铰链组装机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铰链包括铰链主体、方片和销钉,在对铰链进行制造时,需要对铰链主体、方片和销钉进行组装,现有的铰链一般由人工进行组装,人工进行组装的装配存在如下缺点:工人的手容易受伤,存在安全隐患;手工操作导致油管装置的质量不好;工作效率低,人工生产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铰链组装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现有的铰链装配存在安全隐患、装配质量不好和人工生产成本较高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铰链组装机构,所述铰链包括铰链主体和方片,其包括:机架;铰链主体组装组件,包括铰链主体上料部、铰链主体压紧部、铰链主体固定部和用于驱动所述铰链主体固定部移动的第一驱动装置,所述铰链主体固定部位于所述铰链主体上料部的输出口,所述铰链主体压紧部设于所述铰链主体固定部,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设于所述机架,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输出部与所述铰链主体压紧部连接;方片组装组件,包括方片上料部、方片固定部和方片输送部,所述方片固定部与所述方片上料部连接,所述方片输送部位于所述方片固定部的上方,所述方片输送部的输出口位于所述方片上料部的下方;穿钉组件,所述穿钉组件设有装配工位,所述铰链主体压紧部对所述铰链主体压紧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将所述铰链主体压紧部输送至所述装配工位,所述方片输送部将所述方片输送至所述装配工位,所述穿钉组件对位于所述装配工位的所述铰链主体和所述方片进行销钉连接。可选的,所述铰链主体上料部包括铰链主体振盘、第一直振器和第一送料轨道,所述第一直振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铰链主体振盘和所述铰链主体固定部连接。可选的,所述铰链主体压紧部包括第一固定架、第一压料模、第二压料模、固定杆、两个限位引针和驱动所述第一压料模上下移动的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一固定架与所述铰链主体固定部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装置设于所述第一固定架的顶端,所述第一固定架的侧面连接有第三滑动装置,所述第二压料模的顶端与所述第一压料模的底端连接,所述固定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压料模连接,所述固定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压料模,所述第二压料模设有允许所述限位引针穿过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三滑动装置连接有驱动所述限位引针相对于所述第一通孔移动的第三驱动装置;所述第一压料模设有多个吹气口,所述吹气口连接有第一吹气装置。可选的,所述铰链主体固定部包括第一固定座、底座和第一滑动装置,所述底座固定于所述机架,所述第一固定座通过所述第一滑动装置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滑动装置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座设有允许固定杆插入的连接孔,所述第一固定座的顶端连接有防止所述铰链主体脱离的第一限位装置;所述底座连接有第二吹气装置,所述第二吹气装置的吹气口朝向于所述第一固定座设置。可选的,所述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和所述第三驱动装置均为气缸。可选的,所述方片上料部包括方片振盘、第二直振器和第二送料轨道,所述第二送料轨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方片振盘和所述方片固定部连接,所述方片固定部设有允许所述方片插入的凹槽,所述方片输送部位于所述凹槽的上方。可选的,方片输送部包括第二固定架、第二滑动装置、夹紧件、连接块和驱动第二滑动装置水平移动的第四驱动装置,第二滑动装置设于第二固定架的上部,连接块的一侧与第二滑动装置连接,连接块的另一侧与夹紧件连接,连接块连接有压料装置和卸料装置,第二滑动装置连接有驱动连接块上下移动的第五驱动装置。可选的,所述压料装置包括压料杆和压料气缸,所述卸料装置包括卸料杆和卸料气缸,所述连接块设有允许所述压料杆穿过的第二通孔和所述卸料杆穿过的第三通孔,所述压料气缸和所述卸料气缸设于所述连接块的顶端,所述压料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压料杆连接,所述卸料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卸料杆连接。可选的,所述穿钉组件包括穿针固定座、引针部、夹头部和冲针部,所述穿针固定座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穿针固定座顶部相对的两侧分别与所述引针部和所述夹头部的一侧连接,所述冲针部与所述夹头部的另一侧连接。可选的,所述机架设有卸料槽,所述第二凹槽位于所述卸料槽的上方。实施本技术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铰链组装机构,当需要对铰链进行组装时,铰链主体上料部将铰链主体输送至铰链主体固定部,铰链主体压紧部将铰链主体压紧,第一驱动装置将铰链主体输送至装配工位,方片上料部将方片输送至方片固定部,方片输送部将位于方片固定部的方片输送至装配工位,从而将方片的安装孔与铰链主体的安装孔对准,穿钉组件对方片和铰链主体进行穿针、打针和切钉,最后铰链主体压紧部将铰链主体松开,以及方片输送部将方片松开,进而实现铰链的组装;因此,本技术的铰链组装机构可以进行铰链的自动组装,进而实现铰链组装机构的自动化,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和铰链的装配质量,降低了人工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铰链组装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铰链主体组装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铰链主体上料部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铰链主体压紧部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铰链主体固定部、第二吹气装置和第一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铰链主体压紧部、铰链主体固定部、第二吹气装置和第一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方片上料部和方片固定部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的方片输送部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的穿钉组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机架;2、铰链主体组装组件;21、铰链主体上料部;211、铰链主体振盘;212、第一直振器;213、第一送料轨道;22、铰链主体压紧部;221、第一固定架;222、第一压料模;223、第二压料模;224、固定杆;225、限位引针;226、第二驱动装置;227、第三驱动装置;23、铰链主体固定部;231、第一固定座;232、底座;233、第一滑动装置;234、第一限位装置;24、第一吹气装置;25、第一驱动装置;3、方片组装组件;31、方片上料部;311、方片振盘;312、第二直振器;313、第二送料轨道;32、方片固定部;33、方片输送部;331、第二固定架;332、第二滑动装置;333、夹紧件;334、连接块;335、压料装置;3351、压料杆;3352、压料气缸;336、卸料装置;3361、卸料杆;3362、卸料气缸;337、第四驱动装置;338、第五驱动装置;4、穿钉组件;41、穿针固定座;42、引针部;421、引针气缸;422、引针固定座;423、引针;424、切钉安装板;43、夹头部;431、夹头固定块;432、夹头安装板;44、冲针部;441、冲针气缸;442、冲针;443、冲针固定件;5、卸料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铰链组装机构,所述铰链包括铰链主体和方片,其特征在于,包括:/n机架;/n铰链主体组装组件,包括铰链主体上料部、铰链主体压紧部、铰链主体固定部和用于驱动所述铰链主体固定部移动的第一驱动装置,所述铰链主体固定部位于所述铰链主体上料部的输出口,所述铰链主体压紧部设于所述铰链主体固定部,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设于所述机架,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输出部与所述铰链主体压紧部连接;/n方片组装组件,包括方片上料部、方片固定部和方片输送部,所述方片固定部与所述方片上料部连接,所述方片输送部位于所述方片固定部的上方,所述方片输送部的输出口位于所述方片上料部的下方;/n穿钉组件,所述穿钉组件设有装配工位,所述铰链主体压紧部对所述铰链主体压紧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将所述铰链主体压紧部输送至所述装配工位,所述方片输送部将所述方片输送至所述装配工位,所述穿钉组件对位于所述装配工位的所述铰链主体和所述方片进行销钉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铰链组装机构,所述铰链包括铰链主体和方片,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
铰链主体组装组件,包括铰链主体上料部、铰链主体压紧部、铰链主体固定部和用于驱动所述铰链主体固定部移动的第一驱动装置,所述铰链主体固定部位于所述铰链主体上料部的输出口,所述铰链主体压紧部设于所述铰链主体固定部,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设于所述机架,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输出部与所述铰链主体压紧部连接;
方片组装组件,包括方片上料部、方片固定部和方片输送部,所述方片固定部与所述方片上料部连接,所述方片输送部位于所述方片固定部的上方,所述方片输送部的输出口位于所述方片上料部的下方;
穿钉组件,所述穿钉组件设有装配工位,所述铰链主体压紧部对所述铰链主体压紧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将所述铰链主体压紧部输送至所述装配工位,所述方片输送部将所述方片输送至所述装配工位,所述穿钉组件对位于所述装配工位的所述铰链主体和所述方片进行销钉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组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主体上料部包括铰链主体振盘、第一直振器和第一送料轨道,所述第一直振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铰链主体振盘和所述铰链主体固定部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组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主体压紧部包括第一固定架、第一压料模、第二压料模、固定杆、两个限位引针和驱动所述第一压料模上下移动的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一固定架与所述铰链主体固定部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装置设于所述第一固定架的顶端,所述第一固定架的侧面连接有第三滑动装置,所述第二压料模的顶端与所述第一压料模的底端连接,所述固定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压料模连接,所述固定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压料模,所述第二压料模设有允许所述限位引针穿过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三滑动装置连接有驱动所述限位引针相对于所述第一通孔移动的第三驱动装置;
所述第一压料模设有多个吹气口,所述吹气口连接有第一吹气装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铰链组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主体固定部包括第一固定座、底座和第一滑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皮伟
申请(专利权)人:揭阳市易捷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