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嘉荣专利>正文

把手组成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910 阅读:2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把手组成结构,该结构包括一金属材质的薄外套管及一内衬管,其中该内衬管具有相当的管壁厚度,且该薄外套管与该内衬管可为不同的金属材质;该内衬管由该薄外套管一端管口穿入,以构成一组成体;经由冲压成形,以及于该内衬管两端管口攻牙,以可提供一种可有效降低材料成本、减少工序以及降低加工不良率的把手组成结构。(*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把手组成结构,尤其涉及到一种可有效降低材料成本、减少工序以及降低加工不良率的把手组成结构。
技术介绍
按,于家俱零组件中,ㄇ字形把手一直占有屹立不摇的地位,特别是金属质的铜制品或不锈钢制品,虽然其造型简单,但是,于简约中反而蕴含有大方的美感,因此,纵使繁复美丽的把手不断推出,ㄇ形把手然仍然受到众多的青睐历久不衰。如图1所示,即为ㄇ形把手的外观示意图,传统上ㄇ形把手的制造加工方法可如以下所述A、请参阅图2所示,首先系将金属杆1a予以冲压成ㄇ形本体1b,其中,该金属杆1a系以所欲使用的金属材料例如铜质或不锈钢质实体制造。B、于该ㄇ形本体1b两端各钻一孔1b1。C、于所钻的孔1b1的孔中攻牙。图3系为其组成加工后的结构立体剖视图。此种方式即为现行ㄇ形把手的制造方法,然而依实际加工制造经验可发现,上述ㄇ形把手的制造方法实务上存在有许多的缺失A、使用铜质或不锈钢材料实体制造ㄇ形把手,由于上述金属材料价格不断飙涨,使得材料成本不断增加,造成厂商的利润不断降低。B、于加工过程中,钻孔的加工最为耗时,且操作上极容易因极小的偏差而使钻孔产生偏移成为不良品,更是增加上的加工损失。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特以从事把手加工制造多年所累积的丰富经验,深入分析研究,经长久的研发过程,开发出本案「把手组成结构」,且于实地试用验证后发现,其确可有效改善现有结构的缺失,达到既定的目标,诚为一理想的新型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通过提供一种把手组成结构,包括一金属材质的薄外套管及一内衬管,以可提供一种可有效降低材料成本、减少工序以及降低加工不良率的把手组成结构。本技术是采用以下技术手段实现的。该内衬管具有相当的管壁厚度,且该薄外套管与该内衬管可为不同的金属材质;该内衬管系由该薄外套管一端管口穿入,以构成一经由冲压成形,以及于该内衬管两端管口攻牙的组成体;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和有益效果本技术一种把手组成结构,该薄外套管与该内衬管可为不同的金属材质;该内衬管由该薄外套管一端管口穿入,以构成一组成体;经由冲压成形,以及于该内衬管两端管口攻牙,达到一种可有效降低材料成本、减少工序以及降低加工不良率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把手外观示意图;图2为现有把手加工示意图之一;图3为现有把手加工示意图之二;图4为现有把手加工示意图之三;图5为现有把手结构立体剖示图;图6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组成构件立体分解图;图7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加工示意图之一;图8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加工示意图之二;图9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加工示意图之三;图10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立体剖示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具体实施方式加以说明以增加对本技术整体结构的了解;请参阅图6,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组成构件立体分解图,其包括一金属材质的薄外套管2及一内衬管3,其中该内衬管3具有相当的管壁厚度,且该薄外套管2与该内衬管3可为不同的金属材质;是以,其加工组成方式可如下所述A、如图7所示,将该内衬管3由该薄外套管2的一端管口穿入。B、如图8所示,将已完成套合的组成体4予以冲压成ㄇ形。C、如图9所示,由该组成体4其两端的内衬管3管口处31予以攻牙。图10系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立体剖示图。由以上的本技术较佳实施例加工方法可发现A、于加工过程中,由于其内衬管3部分本身即已具有两端管状开口,因此,即毋须进行钻孔作业可直接进行攻牙,即可免除加工费时及降低加工制造的不良率。B、该薄外套管2与其内衬管3因可以分别采用不同的金属材质制造后组立,因此,于实务上例如制造铜把手或不锈钢把手时,其薄外套管2即可使用价格昂贵的铜质材料制造,而其内衬管3则可以使用价廉的铝质材料制造;由此种方式,从而有效降低材料成本于合理范围内。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而并非限制本技术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因此,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各个实施例对本技术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技术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中。权利要求1.一种把手组成结构,其包括一金属材质的薄外套管及一内衬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衬管由该薄外套管一端管口穿入,以构成一经由冲压成形,以及可于该内衬管两端管口直接攻牙的组成体。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把手组成结构,该结构包括一金属材质的薄外套管及一内衬管,其中该内衬管具有相当的管壁厚度,且该薄外套管与该内衬管可为不同的金属材质;该内衬管由该薄外套管一端管口穿入,以构成一组成体;经由冲压成形,以及于该内衬管两端管口攻牙,以可提供一种可有效降低材料成本、减少工序以及降低加工不良率的把手组成结构。文档编号A47B95/00GK2834304SQ20052011079公开日2006年11月8日 申请日期2005年6月28日 优先权日2005年6月28日专利技术者陈嘉荣 申请人:陈嘉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把手组成结构,其包括一金属材质的薄外套管及一内衬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衬管由该薄外套管一端管口穿入,以构成一经由冲压成形,以及可于该内衬管两端管口直接攻牙的组成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嘉荣
申请(专利权)人:陈嘉荣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