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静置式油水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789839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1 06: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静置式油水分离装置,包括可容纳油水混合液体的容器;所述的容器包括容器壁和底板;所述的容器内部设置的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将容器分隔成第一容纳空间、第二容纳空间和第三容纳空间;所述的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均与容器壁和底板相固定;所述的第二容纳空间分别通过第一连通管和第二连通管与第一容纳空间和第三容纳空间相连通;所述的第三容纳空间位置处的容器壁上跨设有一U型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涉及的一种静置式油水分离装置,通过长时间的静置,使得废液中的油水能够得到分离,油剂处于上层,水处于下层,油水的分离更为彻底,为后续废水的处理减轻处理的难度。

A static oil-water separation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tatic oil-water separation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container which can hold oil-water mixed liquid; the container comprises a container wall and a bottom plate; the first partition and the second partition arranged inside the container divide the container into the first accommodation space, the second accommodation space and the third accommodation space; the first partition and the second partition are all in phase with the container wall and the bottom plate The second accommodation space is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accommodation space and the third accommodation space through the first communicating tube and the second communicating tube; the container wall at the third accommodation space is straddled with a U-shaped tub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static oil-water separation device, which can separate the oil-water in the waste liquid through a long time of standing, the oil agent is in the upper layer, the water is in the lower layer, and the oil-water separation is more thorough, so as to reduce the difficulty of treatment for the subsequent wastewater treat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静置式油水分离装置
本技术涉及纺织印染辅助设备
,尤其是一种静置式油水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在纺织印染工厂中,定型机是后整理的关键设备。在面料热定型时的温度较高,因此定型机烘房中产生的大量的高温气体,而在高温气体中,含有有机油分、染料、染料助剂、润滑油等杂质。在经过定型机油烟处理装置后的废水中大量含有上述油剂。现有的对于含有油剂的废水的处理,是将油剂从废水的上层抽取再处理。从废水的上层抽取油剂,会使得在废水中的油剂不会被处理干净,对于后续废水的处理难度增大。而且现有的设备存在处理量小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静置式油水分离装置,使得废水的油剂经过长时间的静置,能够绝大部分位于液体的上层,可将上层的油剂抽取。并再将下层的废水排放至污水池中,下层的废水中所含有的油剂较小。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所涉及的一种静置式油水分离装置,包括可容纳油水混合液体的容器;所述的容器包括容器壁和底板;所述的容器内部设置的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将容器分隔成第一容纳空间、第二容纳空间和第三容纳空间;所述的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均与容器壁和底板相固定;所述的第二容纳空间分别通过第一连通管和第二连通管与第一容纳空间和第三容纳空间相连通;所述的第一连通管的一端在近容器底板的一侧与第一容纳空间相连通,在近容器顶部的一侧与第二容纳空间相连通;所述的第二连通管在近容器底板的一侧与第二容纳空间相连通,在近容器顶部的一侧与第三容纳空间相连通;所述的容器壁上设置有第一出水管、第二出水管和第三出水管;所述的第一出水管、第二出水管、第三出水管的一端分别与第一容纳空间、第二容纳空间和第三容纳空间相连通,另一端与一排水管相连接;所述的第一出水管、第二出水管、第三出水管均设置有阀门;所述的第三容纳空间位置处的容器壁上跨设有一U型管;所述的U型管的一端靠近第三容纳空间的底部,另一端与位于容器外部的排水管相连通;所述的U型管与排水管的连通处设置有一排水口;所述的容器壁上还设置有第一液位计、第二液位计和第三液位计分别用于测量第一容纳空间、第二容纳空间和第三容纳空间的液位;所述的容器壁上还设置有第一排油管和第二排油管分别与第一容纳空间和第二容纳空间相连通;所述的第一排油管上设置有接口和排油口,所述的接口与第二排油管相连通;所述的第一排油管和第二排油管上设置有阀门;所述的容器壁在第一容纳空间、第二容纳空间和第三容纳空间近底板的位置处还设置有第一清理入口、第二清理入口、第三清理入口,所述的第一清理入口、第二清理入口、第三清理入口的位置设置有可开启关闭的封板。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的第一排油管的位置低于第二排油管的位置。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的第一排油管的位置位于容器壁近中部的位置,所述的第二排油管近容器壁的四分之三位置处。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的第一液位计、第二液位计和第三液位计的位置处于同一高度。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的容器壁上设置有加强筋。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所涉及的一种静置式油水分离装置,通过长时间的静置,使得废液中的油水能够得到分离,油剂处于上层,水处于下层,油水的分离更为彻底,为后续废水的处理减轻处理的难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说明如下:1-容器壁;2-第一隔板;3-第二隔板;4-第一容纳空间;5-第二容纳空间;6-第三容纳空间;7-第一连通管;8-第二连通管;9-第一出水管;10-第二出水管;11-第三出水管;12-排水管;13-U型管;14-排水口;15-第一液位计;16第二液位计;17-第三液位机;18-第一排油管;19-第二排油管;20-第一清理入口;21-第二清理入口;22-第三清理入口;24-加强筋;25-接口;26-排油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实施例结合图1和图2,对本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所涉及的一种静置式油水分离装置,包括可容纳油水混合液体的容器,容器包括容器壁1和底板,底板在图中未示出,即位于容器的底部,容器壁1和底板均为不锈钢材质。容器内部设置的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3将容器分隔成第一容纳空间4、第二容纳空间5和第三容纳空间6。第一隔板2、第二隔板3均与容器壁1和底板相固定,确保液体不会在第一隔板2、第二隔板3与容器壁1和底板连接处渗漏。在工作过程中,是将定型机产生的含有油剂和水的废液通过管道输送至第一容纳空间4内。第二容纳空间5分别通过第一连通管7和第二连通管8与第一容纳空间4和第三容纳空间6相连通。第一连通管7的一端在近容器底板的一侧与第一容纳空间4相连通,在近容器顶部的一侧与第二容纳空间5相连通。第二连通管8在近容器底板的一侧与第二容纳空间5相连通,在近容器顶部的一侧与第三容纳空间6相连通。设置第一连通管7和第二连通管8,是采用连通器的原理,将第一容纳器4中下层的水输送至第二容纳空间5内,将第二容纳空间5内下层水输送至第三容纳空间6。容器壁1上设置有第一出水管9、第二出水管10和第三出水管11,第一出水管9、第二出水管10、第三出水管11的一端分别与第一容纳空间4、第二容纳空间5和第三容纳空间6相连通,另一端与一排水管12相连接。第一出水管9、第二出水管10、第三出水管11均设置有阀门。第一出水管9、第二出水管10和第三出水管11分别设置于第一容纳空间4、第二容纳空间5和第三容纳空间6的近底板的位置,可将第一容纳空间4、第二容纳空间5和第三容纳空间6内的水放出。第三容纳空间6位置处的容器壁1上跨设有一U型管13。U型管13的一侧设置有一泵,可将第三容纳空间6内的废水泵出。U型管13的一端靠近第三容纳空间6的底部,另一端与位于容器外部的排水管12相连通。U型管13与排水管12的连通处设置有一排水口14。排水口14可将废水引导至废水处理池中,对其作进一步的处理。容器壁1上还设置有第一液位计15、第二液位计16和第三液位计17分别用于测量第一容纳空间4、第二容纳空间5和第三容纳空间6的液位。第一液位计15、第二液位计16和第三液位计17的位置处于同一高度。在第一液位计15、第二液位计16和第三液位17中可以观察第一容纳空间4、第二容纳空间5和第三容纳空间6中水位和油位,可以看出在每个容纳空间内的油剂的位置。容器壁1上还设置有第一排油管18和第二排油管19分别与第一容纳空间4和第二容纳空间5相连通。第一排油管18的位置低于第二排油管19的位置。更具体的,第一排油管14的位置位于容器壁1近中部的位置,第二排油管19近容器壁1的四分之三高度位置处。更进一步的,第一排油管18上设置有接口25和排油口26,接口25与第二排油管19相连通。第一排油管18和第二排油管19上设置有阀门。在使用过程中,第一容纳空间4内的上层油剂量最多,在油剂位置到达第一排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静置式油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可容纳油水混合液体的容器;所述的容器包括容器壁和底板;所述的容器内部设置的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将容器分隔成第一容纳空间、第二容纳空间和第三容纳空间;所述的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均与容器壁和底板相固定;所述的第二容纳空间分别通过第一连通管和第二连通管与第一容纳空间和第三容纳空间相连通;所述的第一连通管的一端在近容器底板的一侧与第一容纳空间相连通,在近容器顶部的一侧与第二容纳空间相连通;所述的第二连通管在近容器底板的一侧与第二容纳空间相连通,在近容器顶部的一侧与第三容纳空间相连通;所述的容器壁上设置有第一出水管、第二出水管和第三出水管;所述的第一出水管、第二出水管、第三出水管的一端分别与第一容纳空间、第二容纳空间和第三容纳空间相连通,另一端与一排水管相连接;所述的第一出水管、第二出水管、第三出水管均设置有阀门;所述的第三容纳空间位置处的容器壁上跨设有一U型管;所述的U型管的一端靠近第三容纳空间的底部,另一端与位于容器外部的排水管相连通;所述的U型管与排水管的连通处设置有一排水口;所述的容器壁上还设置有第一液位计、第二液位计和第三液位计分别用于测量第一容纳空间、第二容纳空间和第三容纳空间的液位;所述的容器壁上还设置有第一排油管和第二排油管分别与第一容纳空间和第二容纳空间相连通;所述的第一排油管上设置有接口和排油口,所述的接口与第二排油管相连通;所述的第一排油管和第二排油管上设置有阀门;所述的容器壁在第一容纳空间、第二容纳空间和第三容纳空间近底板的位置处还设置有第一清理入口、第二清理入口、第三清理入口,所述的第一清理入口、第二清理入口、第三清理入口的位置设置有可开启关闭的封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静置式油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可容纳油水混合液体的容器;所述的容器包括容器壁和底板;所述的容器内部设置的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将容器分隔成第一容纳空间、第二容纳空间和第三容纳空间;所述的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均与容器壁和底板相固定;所述的第二容纳空间分别通过第一连通管和第二连通管与第一容纳空间和第三容纳空间相连通;所述的第一连通管的一端在近容器底板的一侧与第一容纳空间相连通,在近容器顶部的一侧与第二容纳空间相连通;所述的第二连通管在近容器底板的一侧与第二容纳空间相连通,在近容器顶部的一侧与第三容纳空间相连通;所述的容器壁上设置有第一出水管、第二出水管和第三出水管;所述的第一出水管、第二出水管、第三出水管的一端分别与第一容纳空间、第二容纳空间和第三容纳空间相连通,另一端与一排水管相连接;所述的第一出水管、第二出水管、第三出水管均设置有阀门;所述的第三容纳空间位置处的容器壁上跨设有一U型管;所述的U型管的一端靠近第三容纳空间的底部,另一端与位于容器外部的排水管相连通;所述的U型管与排水管的连通处设置有一排水口;所述的容器壁上还设置有第一液位计、第二液位计和第三液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锦华
申请(专利权)人:桐乡市龙欣印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