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医保健胄甲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8952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1 06: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医疗保健领域中的一种中医保健胄甲,这种中医保健胄甲包括覆盖人体胸部的服体部和覆盖人体肩部的袖笼,服体部和袖笼都开有周向的盛药袋,相邻的盛药袋之间连接有纽扣且盛药袋内缝有用于粘黏的魔术贴。本技术方案只需贴身穿着,服体部与人体之间不带有粘粘件,减少了对皮肤的刺激,同时便于使用者自行脱下,同时相对于公告号为CN204699245U的现有技术,采用本技术方案时,因为相邻的盛药袋之间连接有纽扣,所以使用者或医护人员可以根据药包的体积解开或闭合纽扣,调节单个盛药袋的宽度以适应药包。

A kind of armor fo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hinese medicine health care armor in the field of medical and health care, which comprises a body part covering a human chest and a sleeve cage covering a human shoulder. Both the body part and the sleeve cage are provided with a circumferential medicine bag, the adjacent medicine bag is connected with a button, and the medicine bag is sewed with a magic stick for sticking. The technical solution only needs to be worn close to the body, and there is no adhesive between the body and the human body, which reduces the stimulation to the skin, and is convenient for the user to take off by himself. At the same time, compared with the prior art with the bulletin number of cn204699245u, when the technical solution is adopted, the user or the medical staff can unlock or close the medicine bag according to the volume of the medicine bag due to the connection of buttons between the adjacent medicine bags Close the button and adjust the width of the single medicine bag to fit the medicine ba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医保健胄甲
本技术属于医疗保健领域,具体是一种中医保健胄甲。
技术介绍
由于快生活节奏,不少人都患有劳损类疾病,以腰肌劳损和关节炎为例,这些疾病都属于慢性疾病,常用的中医治疗方式即为贴敷膏药,进行周期性治疗。但是采用膏药的方式存在以下缺陷,首先,膏药在贴敷和取下时,对人体皮肤产生粘扯的作用,损伤皮肤的毛细血管,其次位于背部的疾病,膏药不方便个人粘贴或取下,最后当使用者使用膏药时,皮肤表面的毛孔被堵塞,影响局部皮肤的血液交换。鉴于上述问题,中国公告号为CN204699245U的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中医保健胄甲,以贴身穿戴且内置药包的方式改善膏药粘贴带来的不便,但是在现有技术依旧存在不可避免的缺陷,首先药包的大小已经被口袋限制,为了保证治疗效果,使用的药包为制式药包,不能满足使用者多种用药的需求,其次现有技术中的胄甲仅能覆盖上半身,不能满足使用者全身的治疗需求。综上,现有中医保健中亟需一种使用者能随时进行口袋大小的调节的中医保健胄甲。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人为的调节口袋大小的中医保健胄甲。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中医保健胄甲,包括覆盖人体胸部的服体部和覆盖人体肩部的袖笼,服体部和袖笼都开有周向的盛药袋,相邻的盛药袋之间连接有纽扣且盛药袋内缝有用于粘黏的魔术贴。采用上述方案后实现了以下有益效果:1、相对于采用膏药的现有技术,本技术方案只需贴身穿着,服体部与人体之间不带有粘粘件,减少了对皮肤的刺激,同时便于使用者自行脱下。2、相对于公告号为CN204699245U的现有技术,采用本技术方案时,因为相邻的盛药袋之间连接有纽扣,所以使用者或医护人员可以根据药包的体积解开或闭合纽扣,调节单个盛药袋的宽度以适应药包。3、相对于公告号为CN204699245U的现有技术,采用本技术方案时,因为盛药袋内缝有用于粘黏的魔术贴,所以使用者和医护人员可以根据药包的大小利用魔术贴调节盛药袋的高度。进一步,所述服体部带有夹层,夹层的径向两侧设有竖向的管式滑槽,滑槽表面带有竖向的开口,开口之间贯穿有横向的绑带,两侧的管式滑槽都滑动连接有竖向的滑轨,两个滑轨之间连接有拓补部。当使用者需要覆盖胸腔以下的部位时,可以松开绑带,此时拓补部沿着滑轨下滑,当拓补部下滑对使用者胸腔以下的部位进行遮挡。进一步,所述拓补部的形状与服体部相同,所述拓补部的周向开有朝向人体的拓补药袋,拓补药袋的结构与盛药袋的内部结构相同。增加药包的携带量,同时也便于拓补药袋的调节。进一步,服体部开有竖向的衣襟,衣襟的径向两侧设有拉链。便于穿戴。进一步,拉链的径向两侧铺有轴向的轨道。避免拉链滑出轨道。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主视状态下拓补部收起示意图;图2为图1中拓补部释放状态的示意图;图3为图1中滑槽与绑带的位置关系图;图4为图1中拉链与轨道的位置关系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服体部1、袖笼2、拉链3、轨道4、盛药袋5、滑槽6、拓补部7、拓补药袋8、绑带9。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和图4所示:一种中医保健胄甲,包括覆盖人体胸部的服体部1和覆盖人体肩部的袖笼2,服体部1开有竖向的衣襟,衣襟的径向两侧设有拉链3,拉链3的径向两侧铺有轴向的轨道4。请参考图2和图3,服体部1和袖笼2都开有周向的盛药袋5,相邻的盛药袋5之间连接有纽扣且盛药袋5内缝有用于粘黏的魔术贴。服体部1带有夹层,夹层的径向两侧设有竖向的管式的滑槽6,滑槽6表面带有竖向的开口,开口之间贯穿有横向的绑带9,两侧的管式的滑槽6都滑动连接有竖向的滑轨,两个滑轨之间连接有拓补部7。拓补部7的形状与服体部1相同,所述拓补部7的周向开有朝向人体的拓补药袋8。具体实施过程如下:当仅需遮盖胸腔部位时,使用者将药包装入拓补药袋8,随后使用者根据药包的大小调节拓补药袋8的大小,最后将门襟上的拉链3进行拉合完成穿戴。当使用者需要覆盖胸腔以下的部位时,可以松开绑带9,此时拓补部7沿着滑轨下滑,当拓补部7下滑对使用者胸腔以下的部位进行遮挡。随后使用者可以根据药包的体积解开或闭合纽扣,调节单个盛药袋5或拓补药袋8的宽度以适应药包。因为盛药袋5内缝有用于粘黏的魔术贴,且拓补药袋8和盛药袋5的结构相同,所以使用者和医护人员可以根据药包的大小利用魔术贴调节盛药袋5或拓补药袋8的高度。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技术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医保健胄甲,其特征在于:包括覆盖人体胸部的服体部和覆盖人体肩部的袖笼,服体部和袖笼都开有周向的盛药袋,相邻的盛药袋之间连接有纽扣且盛药袋内缝有用于粘黏的魔术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医保健胄甲,其特征在于:包括覆盖人体胸部的服体部和覆盖人体肩部的袖笼,服体部和袖笼都开有周向的盛药袋,相邻的盛药袋之间连接有纽扣且盛药袋内缝有用于粘黏的魔术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保健胄甲,其特征在于:所述服体部带有夹层,夹层的径向两侧设有竖向的管式滑槽,滑槽表面带有竖向的开口,开口之间贯穿有横向的绑带,两侧的管式的滑槽都滑动连接有竖向的滑轨,两个滑轨之间连接有拓补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婧毛梦春李卿陈昱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