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旋转式补偿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8909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直通旋转式补偿器,它由长内管、压盖、滚珠、外管、填料、滚珠、短内管、螺栓和螺母构成。所述长内管和短内管有法兰端面对面置于外管内孔壁凸台阶右侧,外管内孔壁凸台阶右端面和短内管法兰左端面分别间隔设置轴向凹孔和相配的滚珠,压盖内孔壁间隔设置径向凹孔和相配的滚珠,外管内孔壁凸台阶左侧与长内管相套合之间设有填料,压盖从长内管左端套入,并由螺栓和螺母连接压盖和外管共同压紧填料;短内管右端面与外管右端密封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单只使用只能满足同一轴向旋转补偿,由多只组合连接成不同形式的补偿节,可满足多轴向同时旋转补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特别适合应用在热力管网之中作管道补偿装置。(*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管道补偿装置。
技术介绍
工业管网需要配置适当数量的管道补偿器,以吸收或补偿因管网内流体温度变化引起的管道轴向位移,平衡因流体压力变化引起的轴向推力。工业管网中常配置一种旋转式补偿器,现有技术有中国专利申请号982270615、022587098和2004201092619三种旋转式补偿器都通过内管旋转进行补偿,具有补偿量大、承压能力强、密封好以及不易产生流体涡流等特点。但是,现有技术结构相对复杂,特别是设有异型管、限位块和凹槽结构。由于异形管内置限位块位置精度较差,对内管作旋转补偿影响较大。在内管与外管或压盖相配合处设置凹槽,机加工量大,而且所配滚珠数量多,装配难度高、制造成本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无异形管、无限位块结构,在内管与外管或压盖相配合处,间隔设置凹孔和相配滚珠作定位支承的直通旋转式补偿器。该结构内管无轴向窜动、旋转灵活、补偿量大。直通旋转式补偿器,由长内管、压盖、滚珠、外管、填料、滚珠、短内管、螺栓和螺母构成;所述长内管和短内管均为直管结构,共同置于外管内孔中,外管内孔壁凸台阶左侧与长内管相套合之间设有填料,压盖从长内管左端套入,并由螺栓和螺母连接压盖和外管共同压紧填料;其改进在于所述长内管有法兰端和短内管有法兰端面对面置于外管内孔壁凸台阶的右侧,外管内孔壁凸台阶右端面和短内管法兰左端面分别间隔设置轴向凹孔和相配的滚珠,压盖内孔壁间隔设置径向凹孔和相配的滚珠;所述短内管右端面与外管右端密封连接。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积极效果1、压盖内孔间隔设置径向凹孔和相配滚珠支承长内管外壁,长内管右端法兰边两侧设有滚珠,分别与外管内孔壁凸台阶右端面间隔设置的凹孔和短内管右端面间隔设置的凹孔相接触配合定位,长内管轴向位置定位准确、旋转灵活、补偿量大;2、结构中无异形管、无限位块,没有产生流体涡流条件;3、直通结构,流阻极小;4、结构简单、制造容易、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直通旋转补偿器结构示意图;图2是附图1A-A剖面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直通旋转式补偿器作进一步说明。附图1所示的直通旋转式补偿器,由长内管1、压盖2、滚珠3、外管4、填料5、滚珠6、滚珠7、短内管8、螺栓9和螺母10构成。所述外管4内孔壁凸台阶右端面和短内管8左端面上,分别设有3~16只轴向凹孔和相配的滚珠6、滚珠7,压盖2内孔壁上也设有3~16只径向凹孔和相配的滚珠3,凹孔和所配滚珠的具体数量根据内管公称口径确定(具体数量见附表)。例如,φ400mm口径直通旋转式补偿器的外管4内孔壁凸台阶右端面上均匀间隔地设有5只轴向半圆孔和相配滚珠6,短内管8左端面上也间隔设有5只轴向半圆孔和相配滚珠7,长内管1从外管4右端孔装入并从左端孔伸出,长内管1的法兰左端面与滚珠6相接触。短内管8的法兰外圆与外管4右端内孔相配合,滚珠7与长内管1右端面相接触,短内管8右端面与外管4右端密封连接,形成对长内管1的轴向限位。外管4内孔壁凸台阶左侧与长内管1相套合之间设有填料5,压盖2内孔壁也同样均匀间隔设有5只径向半圆孔和相配滚珠3,压盖2从长内管1左端外壁套入,用螺栓9和螺母10连接压盖2和外管4共同压紧填料5形成密封。本技术的长内管1外壁由滚珠3作径向支承,滚珠6和滚珠7作轴向限位,长内管1相对于其它构件作旋转时灵活、轻便,流体通过相同口径的长内管1和短内管8时,无涡流形成条件,流阻极小。不同口径旋转式补偿器设置凹孔和相配滚珠数量表 本技术直通旋转式补偿器,在管网中单只应用只能满足同一轴向旋转补偿,不能实现其它轴向旋转补偿。由2只以上数量的直通旋转补偿器组合成不同连接形式的补偿节,可满足多轴向同时旋转补偿,而且多只组合增加旋转力臂,使旋转更灵活,补偿量更大。实施例1附图3是在管网中由2只直通旋转式补偿器组成平行式补偿节。将2只补偿器的短内管8相连接,左右两侧的长内管1分别与进出口管道相连接,当管网内流体温度或压力变化引起管道轴向位移或轴向推力时,两端进出口管道通过所连接的长内管1作相对旋转,直接改变2只直通旋转式补偿器及进出口管道位置,实现对管网位移的吸收或补偿,以及平衡轴向推力。本实施例在同一平面上可自由旋转补偿。实施例2附图4是在管网中由3只直通旋转式补偿器与管道连接组合成拐角补偿节,管道内流体温度或压力变化引起管道轴向位移或轴向推力时,两端进出口管道通过所连接的长内管1的旋转,可实现对处在不同一平面上的管道轴向位移或平移,吸收或补偿管道轴向位移,以及平衡轴向推力。实施例3附图5是在管网中由3只直通旋转式补偿器与管道连接组合成V形补偿节,当管道内流体温度或压力变化引起管道轴向位移或轴向推力时,两端进出口管道通过所连接长内管1的旋转,直接改变进出口管道的直线间隔距离,实现对管道轴向位移的吸收或补偿,以及平衡轴向推力。权利要求1.一种直通旋转式补偿器,由长内管(1)、压盖(2)、滚珠(3)、外管(4)、填料(5)、滚珠(6)、滚珠(7)、短内管(8)、螺栓(9)和螺母(10)构成;所述长内管(1)和短内管(8)均为直管结构,共同置于外管(4)内孔中,外管(4)内孔壁凸台阶左侧与长内管(1)相套合之间设有填料(5),压盖(2)从长内管(1)左端套入,并由螺栓(9)和螺母(10)连接压盖(2)和外管(4)共同压紧填料(5);其特征在于所述长内管(1)有法兰端和短内管(8)有法兰端面对面置于外管(4)内孔壁凸台阶的右侧,外管(4)内孔壁凸台阶右端面和短内管(8)法兰左端面分别间隔设置轴向凹孔和相配的滚珠(6)、(7),压盖(2)内孔壁间隔设置径向凹孔和相配的滚珠(3);所述短内管(8)右端面与外管(4)右端密封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直通旋转式补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4)内孔壁凸台阶右端面间隔设置3~16只轴向凹孔和相配的滚珠(6),短内管(8)法兰左端面间隔设置3~16只轴向凹孔和相配的滚珠(7),压盖(2)内孔壁间隔设置3~16只径向凹孔和相配的滚珠(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直通旋转式补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孔截面形状为半圆形或U形,其凹孔深度尺寸小于所配滚珠直径,同一端面凹孔深度和截面形状相一致。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直通旋转式补偿器,它由长内管、压盖、滚珠、外管、填料、滚珠、短内管、螺栓和螺母构成。所述长内管和短内管有法兰端面对面置于外管内孔壁凸台阶右侧,外管内孔壁凸台阶右端面和短内管法兰左端面分别间隔设置轴向凹孔和相配的滚珠,压盖内孔壁间隔设置径向凹孔和相配的滚珠,外管内孔壁凸台阶左侧与长内管相套合之间设有填料,压盖从长内管左端套入,并由螺栓和螺母连接压盖和外管共同压紧填料;短内管右端面与外管右端密封连接。本技术单只使用只能满足同一轴向旋转补偿,由多只组合连接成不同形式的补偿节,可满足多轴向同时旋转补偿。本技术特别适合应用在热力管网之中作管道补偿装置。文档编号F16L27/00GK2911365SQ20062007192公开日2007年6月13日 申请日期2006年5月29日 优先权日2006年5月29日专利技术者沈向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直通旋转式补偿器,由长内管(1)、压盖(2)、滚珠(3)、外管(4)、填料(5)、滚珠(6)、滚珠(7)、短内管(8)、螺栓(9)和螺母(10)构成;所述长内管(1)和短内管(8)均为直管结构,共同置于外管(4)内孔中,外管(4)内孔壁凸台阶左侧与长内管(1)相套合之间设有填料(5),压盖(2)从长内管(1)左端套入,并由螺栓(9)和螺母(10)连接压盖(2)和外管(4)共同压紧填料(5);其特征在于:所述长内管(1)有法兰端和短内管(8)有法兰端面对面置于外管(4)内孔壁凸台阶的右侧,外管(4)内孔壁凸台阶右端面和短内管(8)法兰左端面分别间隔设置轴向凹孔和相配的滚珠(6)、(7),压盖(2)内孔壁间隔设置径向凹孔和相配的滚珠(3);所述短内管(8)右端面与外管(4)右端密封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向东滕军江本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亚光机械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