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由器外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86003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1 05:12
本申请公开的一种路由器外壳,包括壳底和与壳底相配套的壳盖,壳底与壳盖盖合时形成腔体,壳底包括把手、U形底板和垂直固定于U形底板边沿处的与U形底板相对应的U形侧板,U形侧板上设置有安装把手的把手安装孔,壳盖包括U形顶板,第二弧形侧板,和相对第二弧形侧板垂直设置于U形顶板的边沿处的第二方形侧板。通过本申请提供的路由器外壳,设置于路由器外壳的多个第一散热口进行路由器散热,设置于路由器壳底的把手安装孔安装有把手,当用户需要挪用路由器时,通过提拉路由器外壳的把手便可以实现挪动路由器,无需将路由器由底部托起或通过提拉数据线挪动路由器,提升了用户体验感。

Router shell

The router shell disclosed in the application includes a shell bottom and a shell cover matched with the shell bottom. When the shell bottom and the shell cover are combined, a cavity is formed. The shell bottom includes a handle, a U-shaped bottom plate and a U-shaped side plate corresponding to the U-shaped bottom plate which is vertically fixed at the edge of the U-shaped bottom plate. The U-shaped side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handle installation hole for installing the handle. The shell cover includes a U-shaped top plate, a second arc-shaped side plate and a second arc-shaped side plate The second arc side plate is vertically arranged on the second square side plate at the edge of the U-shaped top plate. Through the router shell provided by the application, a plurality of first cooling ports are arranged on the router shell to cool the router, and the handle mounting hole at the bottom of the router shell is equipped with a handle. When the user needs to misappropriate the router, he can move the router by pulling the handle of the router shell, without lifting the router from the bottom or pulling the data line to move the router It improves the user experie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路由器外壳
本申请涉及网络通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路由器外壳。
技术介绍
路由器是一种计算机网络设备,其是连接因特网、广域网的设备,它会根据信道的情况自动选择设定路由,以最佳路径,按前后顺序发送信号的设备,路由器的一个作用是连通不同的网络,另一个作用是选择信息传送的线路,选择通畅快捷的近路,能大大提高通信速度,减轻网络系统通信负荷,节约网络系统资源,提高网络系畅通率,从而让网络系统发挥出更大的效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了满足各类用户的需求,各大厂商为用户提供了功能、种类丰都相对较丰富的路由器,各种类型的路由器基本满足了用户的功能需求,但是,当用户需要挪用路由器时,用户需要将整个路由器由底端拖起或直接通过拉动连接于路由器上的数据线将路由器提起。如此,用户由底端托起很不方便,而通过拉动数据线而提起路由器时,很容易导致该数据线脱离路由器,导致用户的体验感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路由器外壳,便于用户挪用路由器,提升了用户体验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第一,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路由器外壳,包括:壳底和与所述壳底相配套的壳盖,所述壳底与所述壳盖盖合时形成腔体;所述壳底具体为U形结构,所述壳底包括把手、U形底板和垂直固定于所述U形底板边沿处的与所述U形底板相对应的U形侧板,所述U形底板设置有多个第一散热口;所述U形侧板包括第一弧形侧板和相对设置的一对第一方形侧板,一对所述第一方形侧板在相对位置均设置有把手安装孔和多个第一开口,所述把手安装于所述把手安装孔;所述壳盖包括U形顶板、垂直固定于所述U形顶板的弧形部边沿处并与所述第一弧形侧板相匹配的第二弧形侧板、和相对所述第二弧形侧板垂直设置于所述U形顶板的边沿处的第二方形侧板,当所述壳盖盖合于所述壳底时,所述第一弧形侧板的外侧壁与所述第二弧形侧板的内侧壁贴合,所述第二方形侧板与所述壳底的开口相匹配以封闭所述开口构成所述腔体。可选的,所述第一弧形侧板和所述第二弧形侧板的相对位置均对应设置有第一安装孔;在所述壳盖盖合于所述壳底时,第一固定件贯穿插接于所述第一弧形侧板的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弧形侧板的第一安装孔以固定所述壳盖和所述壳底。可选的,所述第一固定件具体为螺栓。可选的,所述第二方形侧板设置有多个第二开口。可选的,所述U形顶板设置有多个第二散热口。可选的,所述U形顶板设置有第二散热口的区域安装有防尘网。可选的,所述U形底板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支撑脚。可选的,所述把手设置有与所述把手安装孔相对应的第二安装孔,第二固定件贯穿插接于所述把手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以固定所述把手于所述壳底,所述把手相对于所述第二固定件可旋转。可选的,所述把手的形状与所述第二弧形侧板的形状相适应,且所述把手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弧形侧板的内径以使所述把手的内侧壁与所述第二弧形侧板的外侧壁可滑动连接。通过本申请提供的路由器外壳,设置于路由器外壳的多个第一散热口进行路由器散热,设置于路由器壳底的把手安装孔安装有把手,当用户需要挪用路由器时,通过提拉路由器外壳的把手便可以实现挪动路由器,无需将路由器由底部托起或通过提拉数据线挪动路由器,提升了用户体验感。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申请第一种实施例公开的一种路由器外壳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第二种实施例公开的一种路由器外壳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第三种实施例公开的一种路由器外壳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壳底;2:壳盖;10:把手;11:U形底板;12:U形侧板;110:第一散热口;1210:把手安装孔;1211:第一开口;20:U形顶板;21:第二弧形侧板;22:第二方形侧板;221:第二开口;1212:第一安装孔;201:第二散热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路由器外壳,请参见图1,图1为本申请第一种实施例公开的一种路由器外壳的结构示意图,包括:壳底1和与壳底1相配套的壳盖2,壳底1与壳盖2盖合时形成腔体。壳底1具体为U形结构,壳底1包括把手10、U形底板11和垂直固定于U形底板11边沿处的与U形底板11相对应的U形侧板12,U形底板11设置有多个第一散热口110。U形侧板12包括第一弧形侧板和相对设置的一对第一方形侧板,一对第一方形侧板在相对位置均设置有把手安装孔1210和多个第一开口1211,把手10安装于把手安装孔1210。壳盖2包括U形顶板20、垂直固定于U形顶板20的弧形部边沿处并与第一弧形侧板相匹配的第二弧形侧板21、和相对第二弧形侧板21垂直设置于U形顶板20的边沿处的第二方形侧板22,当壳盖2盖合于壳底1时,第一弧形侧板的外侧壁与第二弧形侧板21的内侧壁贴合,第二方形侧板22与壳底1的开口相匹配以封闭开口构成腔体。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壳底1和壳盖2可以采用铝壳、塑料壳等。按照图1中的结构,在壳盖2和壳底1相盖合时,壳底1的第一弧形侧板的外侧壁与壳盖2的第二弧形侧板21的内侧壁贴合,壳底1的一对方形侧板的上边沿与壳盖2的U形顶板20的内壁贴合,壳盖2的第二方形侧板22的下边沿与壳底1的U形底板11的内壁贴合,通过以上壳底1和壳盖2的各结构部件的相互配合,形成腔体,壳盖2的第二方形侧板22的下边沿与壳底1的U形底板11的内壁贴合时,使得壳底1和壳盖2之间处于紧固状态。壳底1中的U形底板11上设置的第一散热口110为多个,第一散热口110的形状可以为圆形、方形或者其他形状,各个第一散热口110之间的间距可以为等间距,各个第一散热口110可以均匀设置于U形底板11上。关于第一散热口110的大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只要能达到散热效果即可,本申请第一种实施例中所示的第一散热口110的形状、数量以及在U形底板11上的分布位置仅仅是示意,并不代表第一散热口110以及第一散热口110在U形底板11上的位置关系只有图1所示的结构,壳底1的开口指的是与第一弧形侧板相对的开口。把手10的形状可以为与第一弧形侧板和第二弧形侧板21的形状相匹配的弧形,也可以为方形结构的把手,其具体呈现为U形结构,把手10可以采用铝制把手或塑料把手,其中,作为本申请可选的实施例,把手10的形状与第二弧形侧板21的形状相适应,且把手10的内径大于第二弧形侧板21的内径以使把手10的内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路由器外壳,其特征在于,包括:壳底和与所述壳底相配套的壳盖,所述壳底与所述壳盖盖合时形成腔体;/n所述壳底具体为U形结构,所述壳底包括把手、U形底板和垂直固定于所述U形底板边沿处的与所述U形底板相对应的U形侧板,所述U形底板设置有多个第一散热口;/n所述U形侧板包括第一弧形侧板和相对设置的一对第一方形侧板,一对所述第一方形侧板在相对位置均设置有把手安装孔和多个第一开口,所述把手安装于所述把手安装孔;/n所述壳盖包括U形顶板、垂直固定于所述U形顶板的弧形部边沿处并与所述第一弧形侧板相匹配的第二弧形侧板、和相对所述第二弧形侧板垂直设置于所述U形顶板的边沿处的第二方形侧板,当所述壳盖盖合于所述壳底时,所述第一弧形侧板的外侧壁与所述第二弧形侧板的内侧壁贴合,所述第二方形侧板与所述壳底的开口相匹配以封闭所述开口构成所述腔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路由器外壳,其特征在于,包括:壳底和与所述壳底相配套的壳盖,所述壳底与所述壳盖盖合时形成腔体;
所述壳底具体为U形结构,所述壳底包括把手、U形底板和垂直固定于所述U形底板边沿处的与所述U形底板相对应的U形侧板,所述U形底板设置有多个第一散热口;
所述U形侧板包括第一弧形侧板和相对设置的一对第一方形侧板,一对所述第一方形侧板在相对位置均设置有把手安装孔和多个第一开口,所述把手安装于所述把手安装孔;
所述壳盖包括U形顶板、垂直固定于所述U形顶板的弧形部边沿处并与所述第一弧形侧板相匹配的第二弧形侧板、和相对所述第二弧形侧板垂直设置于所述U形顶板的边沿处的第二方形侧板,当所述壳盖盖合于所述壳底时,所述第一弧形侧板的外侧壁与所述第二弧形侧板的内侧壁贴合,所述第二方形侧板与所述壳底的开口相匹配以封闭所述开口构成所述腔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由器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侧板和所述第二弧形侧板的相对位置均对应设置有第一安装孔;
在所述壳盖盖合于所述壳底时,第一固定件贯穿插接于所述第一弧形侧板的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弧形侧板的第一安装孔以固定所述壳盖和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豪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立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