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装置、光测量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785372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1 04:56
一种发光装置、光测量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发光装置具备:多个转移元件,依次成为开启状态;多个设定元件,分别与多个所述转移元件连接,并通过该转移元件成为开启状态,而成为能够过渡到开启状态的状态;多个驱动元件,分别与多个所述设定元件连接,并通过该设定元件成为开启状态,而成为能够过渡到开启状态的状态;及多个发光元件,分别与多个所述驱动元件连接,并通过该驱动元件成为开启状态,而发光或发光强度增加,在多个所述设定元件中的至少一个设定元件中连接有多个所述驱动元件与所述发光元件的组,并且多个该发光元件配置成二维状。

Light emitting device, light measur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device

A light-emitting device, a light measuring device and an image forming device, wherein the light-emitting device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transfer elements are successively turned on; a plurality of setting elements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plurality of transfer elements, and are turned on through the transfer elements, so as to be able to transition to the on state; a plurality of driving elements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plurality of setting elements, And a plurality of light-emitting elements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a plurality of driving elements, and the driving elements are turned on through the driving elements, and the light-emitting or luminous intensity is increased. At least one of the setting elements is connected with a plurality of driving elements and the light-emitting elements And a plurality of the light-emitting elements are configured in a two-dimensional sha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光装置、光测量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光装置、光测量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介绍
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发光元件阵列,该发光元件阵列以将从外部通过光能够控制阈值电压或阈值电流的多个发光元件排列成一维、二维或三维并使从各发光元件产生的光中的至少一部分入射于各发光元件附近的其他发光元件的方式构成,且在各发光元件中连接有从外部施加电压或电流的时钟线路。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发光芯片C,该发光芯片C具备:多个转移晶闸管T,依次成为开启状态;多个设定晶闸管S,分别与多个转移晶闸管T连接,并通过转移晶闸管T成为开启状态,而成为能够过渡到开启状态的状态;及多个发光二极管LED,经由隧道结分别层叠于多个设定晶闸管S,若设定晶闸管S成为开启状态,则发光或发光量增加。专利文献3中记载有如下自扫描型二维发光元件阵列,即,在发光开始点侧将发光部的发光信号线路及这2根进行连接,而设为1根线路发光元件二维排列成n行×l列(l为1以上的整数),发光元件L(j、k)的阳极电极与第n行的发光信号线路连接,奇数行的发光元件(j、2k-1)的栅极电极与第(2i-1)列的门信号G2i-1线路连接,偶数行的发光元件(j、2k)的栅极电极与第2i列的门信号G2i线路连接。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01-238962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7-174906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1-353902号公报但是,通过在多个转移元件中依次转移(传播)开启状态而将与转移元件连接的发光元件设定为点亮状态或非点亮状态并使其发光的发光装置中,有时要求将发光元件以二维状并列点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将发光元件以二维状并列点亮的发光装置等。方案1所述的专利技术为发光装置,其具备:多个转移元件,依次成为开启状态;多个设定元件,分别与多个所述转移元件连接,并通过该转移元件成为开启状态,而成为能够过渡到开启状态的状态;多个驱动元件,分别与多个所述设定元件连接,并通过该设定元件成为开启状态,而成为能够过渡到开启状态的状态;及多个发光元件,分别与多个所述驱动元件连接,并通过该驱动元件成为开启状态,而发光或发光强度增加,在多个所述设定元件中的至少一个设定元件中连接有多个所述驱动元件与所述发光元件的组,并且多个该发光元件配置成二维状。方案2所述的专利技术为方案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设定元件中分别连接有多个所述驱动元件与所述发光元件的组。方案3所述的专利技术为方案2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经由所述驱动元件向所述发光元件供给发光或发光强度增加的电流的多个点亮信号线,该点亮信号线以连接与彼此不同的所述设定元件连接的该驱动元件的方式设置。方案4所述的专利技术为方案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元件与所述发光元件串联连接,且以使发光或发光强度增加的电流经由该驱动元件在该发光元件中流动的方式设置。方案5所述的专利技术为方案4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元件及所述发光元件在供给基准电位侧连接有该发光元件。方案6所述的专利技术为方案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控制部,以配置成二维状的多个所述发光元件并行而维持开启状态的方式控制多个该发光元件。方案7所述的专利技术为方案6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在配置成二维状的多个所述发光元件中,以使点亮对象的发光元件依次点亮的方式进行控制,并且在依次点亮结束之后,以使依次点亮的多个发光元件并行而维持开启状态的方式进行控制。方案8所述的专利技术为方案6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在第1期间,在配置成二维状的多个所述发光元件的一部分发光元件中,以使点亮对象的发光元件依次点亮的方式进行控制,在与所述第1期间延续的第2期间,在配置成二维状的多个所述发光元件的另一部分发光元件中,以使点亮对象的发光元件依次点亮的方式进行控制,在与所述第2期间延续的第3期间,以在所述第1期间及该第2期间被点亮的多个发光元件并行而维持开启状态的方式进行控制。方案9所述的专利技术为方案8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所述控制部以使所述第3期间变得比所述第1期间更长的方式进行控制。方案10所述的专利技术为光测量装置,具备:方案1所述的发光装置;受光部,从自所述发光装置照射有光的对象物接收反射光;及处理部,处理与所述受光部接收的光相关的信息,并测量从所述发光装置至对象物的距离或该对象物的形状。方案11所述的专利技术为图像形成装置,其具备:方案1所述的发光装置;驱动控制部,以接收图像信号的输入并通过从所述发光装置射出的光形成二维图像的方式,根据该图像信号驱动该发光装置。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1、2方案,能够将发光元件以二维状并列点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3方案,与无法以连接与不同的设定元件连接的驱动元件的方式设置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点亮信号线的数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4方案,与驱动元件与发光元件没有串联连接的情况相比,发光元件的点亮控制变得轻松。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5方案,与在供给基准电位侧没有连接发光元件的情况相比,能够获得更稳定的动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6方案,以二维状并行而射出光。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7、8方案,与在依次点亮结束之后,依次点亮的多个发光元件并不并行而维持开启状态的情况相比,在多个发光元件之间依赖于发光顺序的发光量的差减少。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9方案,与第3期间短于第1期间的情况相比,在多个发光元件之间依赖于发光顺序的发光量的差减少。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10方案,能够获得将发光元件以二维状并列点亮的光测量装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11方案,能够获得将发光元件以二维状并列点亮的图像形成装置。附图说明根据以下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叙述。图1是发光装置的等效电路图。图2是表示发光部的平面布局的一例的图;图3的(a)和(b)是驱动晶闸管/激光二极管的剖视图。图3的(a)是沿图2中的IIIA-IIIA线剖切的剖视图,图3的(b)是沿图2中的IIIB-IIIB线剖切的剖视图;图4是驱动晶闸管/激光二极管的放大俯视图;图5是包含设定晶闸管及连接二极管的岛屿和包含转移晶闸管、耦合二极管及连接二极管的岛屿的剖视图;图6的(a)-(c)是说明晶闸管的动作的图。图6的(a)表示不具备电压降低层的情况,图6的(b)表示具备电压降低层的情况,图6的(c)表示晶闸管特性;图7是说明构成半导体层的材料的带隙能的图;图8的(a)-(c)是进一步说明激光二极管与驱动晶闸管的层叠结构的图。图8的(a)表示激光二极管与驱动晶闸管的层叠结构中的示意性能带图,图8的(b)表示隧道结层在逆向偏压状态下的能带图,图8的(c)表示隧道结层的电流电压特性;图9是表示在发光装置中控制激光二极管的点亮/非点亮的例子的图;图10是用于驱动发光装置的时序图;图11的(a)-(c)是说明图10的时刻b前后的发光装置中的驱动晶闸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光装置,其具备:/n多个转移元件,依次成为开启状态;/n多个设定元件,分别与多个所述转移元件连接,并通过该转移元件成为开启状态,而成为能够过渡到开启状态的状态;/n多个驱动元件,分别与多个所述设定元件连接,并通过该设定元件成为开启状态,而成为能够过渡到开启状态的状态;及/n多个发光元件,分别与多个所述驱动元件连接,并通过该驱动元件成为开启状态,而发光或发光强度增加,/n在多个所述设定元件中的至少一个设定元件中连接有多个所述驱动元件与所述发光元件的组,并且多个该发光元件配置成二维状。/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604 JP 2018-1071781.一种发光装置,其具备:
多个转移元件,依次成为开启状态;
多个设定元件,分别与多个所述转移元件连接,并通过该转移元件成为开启状态,而成为能够过渡到开启状态的状态;
多个驱动元件,分别与多个所述设定元件连接,并通过该设定元件成为开启状态,而成为能够过渡到开启状态的状态;及
多个发光元件,分别与多个所述驱动元件连接,并通过该驱动元件成为开启状态,而发光或发光强度增加,
在多个所述设定元件中的至少一个设定元件中连接有多个所述驱动元件与所述发光元件的组,并且多个该发光元件配置成二维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设定元件中分别连接有多个所述驱动元件与所述发光元件的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经由所述驱动元件向所述发光元件供给发光或发光强度增加的电流的多个点亮信号线,该点亮信号线以连接与彼此不同的所述设定元件连接的该驱动元件的方式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元件与所述发光元件串联连接,且以使发光或发光强度增加的电流经由该驱动元件在该发光元件中流动的方式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元件及所述发光元件在供给基准电位侧连接有该发光元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控制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近藤崇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