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扁形水管,该扁形水管配有管接头,该管接头包括:一外接头、一插设于外接头的内叉器,以及一轴向螺接于外接头、并将内叉器定位的固定座,该固定座可螺接于水源接头:其特征在于:该扁形水管至少设有两互相并列、且概呈椭圆形的水通道,且相邻水通道间形成有一间隔壁,该每一水通道的断面具有两长边,且每一长边靠近中央处向内凸设一与扁形水管的轴线平行的第一肋条,而两第一肋条相互成直线对应。(*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水管,尤指一种具有数个水通道,且于管壁上设有对应肋条的扁形水管。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所见的水管,通常为具有单一水通道的圆形水管,使用时直接套接于水龙头上,因此不需采用特殊结构的接头,即可将水源通过水管连接至其它地方,称为一简便的工具。然而,这样的水管结构却有先天无法克服的缺点,当水管受到扭转时,管壁本身会将水通道封闭,使水流无法顺利通过,此时,靠近水源一端的水压会不断提高,当水管中的水压大于水管与水龙头的结合力时,水管即会自水龙头上脱离,使用者必须费力先将扭转水管恢复原状,并重新将水龙头连接于水管,方可继续使用。如果水管相当长,不但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而且使用者必须来回奔波,虽然其结构简单、售价便宜,但在使用的过程中,却会造成使用者必须时常拉伸及套接水管的困扰,因此,对于习用水管及其接头结构的前述缺点,确有改良的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扁形水管,以期解决上述习用水管存在的问题。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一种扁形水管,其上配有管接头,该管接头包括一外接头、一插设于外接头的内叉器,以及一轴向螺接于外接头、并将内叉器定位的固定座,该固定座可螺接于水源接头其特征在于 该扁形水管至少设有两互相并列、且概呈椭圆形的水通道,且相邻水通道间形成有一间隔壁,该每一水通道的断面具有两长边,且每一长边靠近中央处向内凸设一与扁形水管的轴线平行的第一肋条,而两第一肋条相互成直线对应状。其中所述扁形水管的外壁直线对应于第一肋条处分别形成有一可增强扁形水管挠性强度的第二肋条。所述扁形水管中形成有两互相平行的水流道。本技术的优点,可防止水管受到扭矩时,水管自动脱离水龙头的问题,弯折时可自动恢复其直线状态,以避免水资源的浪费和不必要的劳务付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图1中沿线3-3的剖视图。图4、为图2中沿线4-4的剖视图。图5、为图2中沿线5-5扁形水管的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扁形水管受径向外力作用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对本技术的目的,技术特征及其功效,能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参见图1-6所示,一种扁形水管10,沿其轴向形成有至少两互相并列,且断面概呈椭圆形的水通道11,且相邻的两水通道11间形成有一间隔壁12。在本实施例中,该扁形水管10中形成有两相邻的水通道11,该扁形水管10的每一水通道11的断面具有两长边,且每一长边靠近中央处向内凸设一与扁形水管10的轴线平行、且互成直线对应的第一肋条111;又该扁形水管10的外壁上直线对应第一肋条111处分别形成有第二肋条112,该第二肋条112可提高扁形水管10的挠性强度,而该扁形水管10套固于一管接头20上。其中管接头20,包括一外接头21、一插设于外接头21的内叉器22,以及一轴向螺接于外接头21、并将内叉器22定位的固定座23,该固定座23可螺接于一水源接头。外接头21的一端形成有一水管孔211,该水管孔211的断面与扁形水管10的外形匹配,该水管孔211具有锥度迫紧的结构。该外接头21的另一端沿其轴向延设有一螺接固定座23的中空螺纹段212,该螺纹段212的内壁端缘处形成至少一凹槽213。内叉器22底部延设有至少一供扁形水管10的水通道11套接的中空插柱221,该中空插柱221的数目与扁形水管10中的水通道11的数目相同,该中空插柱221的自由端部延伸插设至水管孔211中,并形成有匹配于水管孔211的锥度,使两者间的间隙略小于扁形水管10的管壁厚度,由于中空插柱221与水管孔211设有相匹配的锥度,可将扁形水管10紧固地夹设于外接头21与内叉器22之间。该中空插柱221的外壁上设有两凹槽222,当扁形水管10套设于中空插柱221时,该中空插柱221上的凹槽222恰可容置于该扁形水管10内相对应的第一肋条111。而该内叉器22的外壁上设有至少一凸肋223,当内叉器22插设于外接头21时,该凸肋223恰可容置于外接头21相对应的凹槽213中,使固定座23螺固于外接头21时,该内叉器22不会因与外接头23的摩擦力而旋转。又该内叉器22朝向固定座23的一端向外径向设有一凸缘224,以避免该内叉器22过度深入于外接头21中,且更能使内叉器22抵紧定位于该外接头21内,而不会发生摇动松脱的情形,并可增进水流的顺畅性。固定座23为一中空管状结构体,其朝向外接头21的一端内缘形成有内螺纹部231,可使该固定座23螺接于外接头21的螺纹段212,该内螺纹部231的底部形成有一肩部232,当固定座23螺固于外接头21时,该固定座23内缘的肩部232会抵压于内叉器22的凸缘224,并将内叉器22朝外接头21的方向推挤,迫使具锥度的中空插柱221与水管孔211的孔壁间紧密插设于扁形水管10中,即该内叉器22的凸缘224夹固于固定座23的肩部232与外接头21的螺纹段212的端部间。欲组装时,首先将扁形水管10的一端经由水管孔211插入外接头21中,再将扁形水管10的数个水通道11分别套设于内叉器22的数个相对应的中空插柱221上,并使扁形水管10管壁的第一肋条111容置于中空插柱221相对应的凹槽222中。最后将固定座23螺固于外接头21上,进而将内叉器22夹固定位于外接头21与固定座23之间,即完成组装。参见图6所示,当扁形水管10受到垂直于水通道11的外力作用而扭曲弯折变形时,该水通道11中相对的两第一肋条111会相互抵靠,而将水通道11分成两较小的间隙11A,因此,水流尚能继续于扁形水管中流动,而其流通水量所产生的水压及第一、二肋条111、112的挠性补强结构,则能使弯折的水管自动恢复原状,会使扁形水管10立即恢复平直状态,并维持扁形水管10中的水流顺畅。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扁形水管10,因其水通道11中设有第一肋条111,即使受到弯折时,该水通道11亦不会完全被封闭,水流仍可在扁形水管10中流动,因而作用于水通道11上的水压会再撑开受弯折的水管,使扁形水管10的管壁自动恢复平直状态,故可避免使用者用手拉直水管的费力动作。又当扁形水管10受径向的外力扭曲变形时,该水通道11中相对的两第一肋条111会相互抵靠,而将水通道11分成两较小的间隙11A,水流尚能继续在扁形水管10中流动,并维持扁形水管10中水流的顺畅性。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以此限制本技术的实施范围,举凡在不违背本技术的精神及原则下,所作出的各种不同变化及修饰,皆应涵盖于本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专利保护范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扁形水管,该扁形水管配有管接头,该管接头包括一外接头、一插设于外接头的内叉器,以及一轴向螺接于外接头、并将内叉器定位的固定座,该固定座可螺接于水源接头其特征在于该扁形水管至少设有两互相并列、且概呈椭圆形的水通道,且相邻水通道间形成有一间隔壁,该每一水通道的断面具有两长边,且每一长边靠近中央处向内凸设一与扁形水管的轴线平行的第一肋条,而两第一肋条相互成直线对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扁形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扁形水管的外壁直线对应于第一肋条处分别形成有一可增强扁形水管挠性强度的第二肋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扁形水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煌富,
申请(专利权)人:黄煌富,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