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公路桥梁及软基特殊处理中基于物联网精确控制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78101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1 02: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在公路桥梁及软基特殊处理中基于物联网精确控制的施工方法,通过北斗云定位软件、测斜盒以及RTK算法,基站的建立,GPS定位实现了打桩的精准定位,解决了传统施工过程中夜间或雨季施工放线难、场地松软时桩基行走引起的桩位偏差、放线错误引起的人为偏差、垂直度偏差大、全过程纠偏难度大且工序衔接时间长等问题,为了克服现有存在的问题,同时工精度高,操作方便,对加快施工进度、保证施工质量有显著效果。

A construction method based on the precise control of Internet of things in the special treatment of highway bridge and soft foundation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in particular to a construction method based on the precise control of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n the special treatment of highway bridge and soft foundation. Through the Beidou cloud positioning software, inclinometer box and RTK algorithm, the establishment of base station and GPS positioning, the precise positioning of pile driving is realized, which solves the pile position caused by the difficulty of setting out at night or in rainy season during the traditional construction process and the pile walking when the site is soft The problems caused by deviation and setting out error, such as man-made deviation, large perpendicularity deviation, difficulty in rectifying deviation in the whole process, and long process connection time, etc., have significant effect on accelerating construction progress and ensuring construction quality in order to overcome existing problems, with high precision and convenient ope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在公路桥梁及软基特殊处理中基于物联网精确控制的施工方法所属
本专利技术涉及物联网精确控制在公路桥梁及软基特殊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在公路桥梁及软基特殊处理中基于物联网精确控制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技术的高速发展,各类基础设施建设更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物联网精确控制在公路桥梁及软基特殊处理工程应用中工艺简便,质量控制及进度控制可以更好地管理。该技术解决了传统施工过程中夜间或雨季施工放线难、场地松软时桩基行走引起的桩位偏差、放线错误引起的人为偏差、垂直度偏差大、全过程纠偏难度大且工序衔接时间长等问题,为了克服现有存在的问题,先提出一种施工精度高,操作方便,对加快施工进度、保证施工质量有显著效果的施工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在公路桥梁及软基特殊处理中基于物联网精确控制的施工方法,具有施工精度高,操作方便的优点。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在公路桥梁及软基特殊处理中基于物联网精确控制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建立基准站;步骤二:利用物联网精确控制定位;步骤三:建立工作站;步骤四:校准定位数据;步骤五:调整桩机姿态;步骤六:通过物联网精确控制进行自动控制打桩。所述的步骤一:建立基准站为建立一个GNSS基准站;步骤二:利用物联网精确控制定位为利用移动终端上的定位软件,先给定位软件导入最初施工坐标;步骤三:建立工作站为建立工作站、在定位软件内进行控制点测量、测量基准站初始定位及确定计算桩心位置坐标;步骤四:校准定位数据为校准桩机定位数据及确定桩心实时位置坐标;步骤五:调整桩机姿态为进行桩机旋挖钻桅杆动态的调整,使桩机旋挖钻桅杆垂直;步骤六:通过物联网精确控制进行自动控制打桩为利用移动终端上的定位软件进行自动控制打桩。所述的步骤一中建立基准站为在施工工作现场,选择空旷无遮挡的露天高地环境建立一个GNSS基准站,先在地上建立一个混凝土底座,然后在混泥土底座上设置一个基准站支柱,然后将GNSS主机盒体安装在基准站支柱顶部,GNSS主机盒体上设置有GNSS发出信号的天线,将基准站进行初始定位,确定定位结果时间为最近定位时间,最终确认基准站的坐标。所述的步骤二中利用手机移动端上的定位软件,先给定位软件导入最初施工坐标为手机移动端上的定位软件为客户端北斗云定位软件,先在客户端北斗云定位软件内创建打桩项目,并添加桩位、成员、操作手及地质资料,然后通过手机移动端,将打桩项目施工坐标图纸用Excel以*.xls格式导入北斗云定位软件。所述的步骤三中建立工作站、在定位软件内进行控制点测量、测量基准站初始定位及确定计算桩心位置坐标为在北斗云定位软件内进行坐标转换设置,确定“已知点1”,输入控制点坐标后,再设置杆高,然后进行静态测量,测量完成后保存,其中测量时至少测现场两个控制点,来确定计算桩心位置坐标。所述的步骤四中校准桩机定位数据及确定桩心实时位置坐标为在施工现场的施工桩机上安装GNSS工作站,先在施工桩机上固定GNSS主机支架的位置与GNSS从天线支架位置,然后将GNSS主机盒体安装在GNSS主机支架上,然后再将GNSS从天线安装在GNSS从天线支架上,设置基准站和工作站同时接收同一时间、同一GPS卫星发射的信号,基准站所获得的观测值与步骤三中基准站初始定位的已知位置信息进行比较,得到GPS差分改正值,然后将改正值通过数据链及时传递给卫星的工作站精化其GPS观测值,从而得到经差分改正后工作站桩机桩心准确的实时位置坐标;所述的确定桩心实时位置坐标,已知GNSS定位出的工作站的已知点坐标为A(xA,yA),工作站的的GNSS从天线的位置坐标为B,求桩心平面坐标为C(xC,yC),第一次安装的时候可以测量得出ABC三点形成的三角形三边长度及三个夹角角度,C(xC,yC)为需要计算的桩心坐标点,然后根据点A的坐标、AB边的方向、三角形ABC三边长度及夹角,结合三角函数计算即可得出桩心C(xC,yC)点的平面桩心实时位置坐标。所述的步骤五中进行桩机旋挖钻桅杆动态的调整,使桩机旋挖钻桅杆垂直为在桩机的旋挖钻桅杆上安装测斜盒和两个用于接收基准站发出信号的主天线,测斜盒通过馈线与两个主天线连接,测斜盒内设置有用于测量桅杆垂直度和倾角的垂直度监测传感器和双轴倾角传感器,测斜盒测量桩机的旋挖钻桅杆的倾斜数据通过馈线传递给两个主天线,两个两个主天线将接收到的信号通过无线网络上传至移动终端上安装客户端北斗云定位软件,北斗云定位软件接收到数据后根据测量的数据通过桩机上的桩机操作手进行桩机旋挖钻桅杆动态的调整,使桩机旋挖钻桅杆垂直,两个用于接收基准站发出信号的主天线的安装高度小于4.5米。所述的步骤六中自动控制打桩为在北斗云定位软件内选择桩位和桩机,然后开始进行自动控制打桩。所述的GNSS基准站与打桩项目场地工作站的距离为D,D的距离小于等于10KM,所述的GNSS基准站的混泥土底座大小为50cm×50cm的矩形底座,基准站支柱的高度为300cm。所述的在桩机旋挖钻桅杆上还安装有减震装置,先在桅杆上一侧选择焊接位置,焊接第一槽钢,在桅杆上另一侧对称位置焊接第二钢槽,然后在第一槽钢和第二钢槽上安装减震装置,所述的减震装置为减震垫。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解决了传统施工过程中夜间或雨季施工放线难、场地松软时桩基行走引起的桩位偏差、放线错误引起的人为偏差、垂直度偏差大、全过程纠偏难度大且工序衔接时间长等问题,为了克服现有存在的问题,同时工精度高,操作方便,对加快施工进度、保证施工质量有显著效果。本专利技术将现有技术运用于桩机打桩以及公路桥梁及软基特殊处理施工中均可以实现精准定位以及将物联网精确控制技术用于施工过程中实现了施工效率提高,施工质量提高的目的。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施工流程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施工流程原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在公路桥梁及软基特殊处理中基于物联网精确控制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建立基准站;步骤二:利用物联网精确控制定位;步骤三:建立工作站;步骤四:校准定位数据;步骤五:调整桩机姿态;步骤六:通过物联网精确控制进行自动控制打桩。通过上述的方法施工精度高,操作方便,对加快施工进度、保证施工质量有显著效果的施工方法。实施例2:参照图1,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步骤一:建立基准站为建立一个GNSS基准站;步骤二:利用物联网精确控制定位为利用移动终端上的定位软件,先给定位软件导入最初施工坐标;步骤三:建立工作站为建立工作站、在定位软件内进行控制点测量、测量基准站初始定位及确定计算桩心位置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在公路桥梁及软基特殊处理中基于物联网精确控制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一:建立基准站;/n步骤二:利用物联网精确控制定位;/n步骤三:建立工作站;/n步骤四:校准定位数据;/n步骤五:调整桩机姿态;/n步骤六:通过物联网精确控制进行自动控制打桩。/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在公路桥梁及软基特殊处理中基于物联网精确控制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建立基准站;
步骤二:利用物联网精确控制定位;
步骤三:建立工作站;
步骤四:校准定位数据;
步骤五:调整桩机姿态;
步骤六:通过物联网精确控制进行自动控制打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公路桥梁及软基特殊处理中基于物联网精确控制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
步骤一:建立基准站为建立一个GNSS基准站;
步骤二:利用物联网精确控制定位为利用移动终端上的定位软件,先给定位软件导入最初施工坐标;
步骤三:建立工作站为建立工作站、在定位软件内进行控制点测量、测量基准站初始定位及确定计算桩心位置坐标;
步骤四:校准定位数据为校准桩机定位数据及确定桩心实时位置坐标;
步骤五:调整桩机姿态为进行桩机旋挖钻桅杆动态的调整,使桩机旋挖钻桅杆垂直;
步骤六:通过物联网精确控制进行自动控制打桩为利用移动终端上的定位软件进行自动控制打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在公路桥梁及软基特殊处理中基于物联网精确控制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步骤一中建立基准站为在施工工作现场,选择空旷无遮挡的露天高地环境建立一个GNSS基准站,先在地上建立一个混凝土底座,然后在混泥土底座上设置一个基准站支柱,然后将GNSS主机盒体安装在基准站支柱顶部,GNSS主机盒体上设置有GNSS发出信号的天线,将基准站进行初始定位,确定定位结果时间为最近定位时间,最终确认基准站的坐标。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在公路桥梁及软基特殊处理中基于物联网精确控制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步骤二中利用手机移动端上的定位软件,先给定位软件导入最初施工坐标为手机移动端上的定位软件为客户端北斗云定位软件,先在客户端北斗云定位软件内创建打桩项目,并添加桩位、成员、操作手及地质资料,然后通过手机移动端,将打桩项目施工坐标图纸用Excel以*.xls格式导入北斗云定位软件。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在公路桥梁及软基特殊处理中基于物联网精确控制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步骤三中建立工作站、在定位软件内进行控制点测量、测量基准站初始定位及确定计算桩心位置坐标为在北斗云定位软件内进行坐标转换设置,确定“已知点1”,输入控制点坐标后,再设置杆高,然后进行静态测量,测量完成后保存,其中测量时至少测现场两个控制点,来确定计算桩心位置坐标。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在公路桥梁及软基特殊处理中基于物联网精确控制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步骤四中校准桩机定位数据及确定桩心实时位置坐标为在施工现场的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刚张宁朱建伟郑耀史晶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二公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