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扁平电缆新型挤出机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7824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1 01: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缆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扁平电缆新型挤出机头,包括机头本体、进料口、工作舱、模具和端盖,所述工作舱顶部连接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箱体、第一复位弹簧、支撑板、挡板、紧固箱体、移动板、固定柱、连接板、弹性块、导柱和第一拉环,所述机头本体内部连接有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包括限位箱体、第二复位弹簧、承接板、斜板、弹性件、滑板、限位柱、连接柱、拉柱和第二拉环。该扁平电缆新型挤出机头,通过设置的第一拉环,从而使导柱向上移动,进而使移动板向上移动,从而使固定柱向上移动,进而使固定柱与连接板分离,从而使连接板与固定箱体分离,从而方便了模具的拆卸,进而方便了模具的更换。

A new extruder head for flat cabl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cable technology, and discloses a new flat cable extruder head, which comprises a head body, a feed port, a working chamber, a mold and an end cover. The top of the working chamber is connected with a fix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fixed box body, a first return spring, a support plate, a baffle plate, a fastening box body, a moving plate, a fixing column, a connecting plate, an elastic block, a guide pillar and The first pull ring is internally connected with the head body, and the limit device includes a limit box body, a second return spring, a receiving plate, an inclined plate, an elastic part, a sliding plate, a limit column, a connecting column, a pull column and a second pull ring. The new flat cable extruder head moves the guide column upward through the first pull ring, and then moves the moving plate upward, so that the fixed column moves upward, and then separates the fixed column and the connecting plate, so that the connecting plate and the fixed box are separated, thus facilitating the disassembly of the die and the replacement of the di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扁平电缆新型挤出机头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缆
,具体为一种扁平电缆新型挤出机头。
技术介绍
扁电缆特点及用途:扁电缆适用于交流额定电压450/750V0.6/1KV及以下固定敷设用动力传输线或移动电器用连接电缆,产品具有耐热辐射、耐寒、耐酸碱及腐蚀性气体、防水等特性,电缆结构柔软,辐射方便,高温(高寒)环境下电气性能稳定,抗老化性能突出,使用寿命长,广泛用于冶金、电力、石化、电子、汽车制造等行业,在扁电缆生产的过程中需要用到挤出机头,但是,由于结构原因,传统的挤出机头的模具在更换时非常的麻烦,费时费力,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方便更换模具的扁平电缆新型挤出机头。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扁平电缆新型挤出机头,具备方便更换模具等优点,解决了由于结构原因,传统的挤出机头的模具在更换时非常的麻烦,费时费力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方便更换模具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扁平电缆新型挤出机头,包括机头本体、进料口、工作舱、模具和端盖,所述机头本体顶部与进料口底部固定连通,所述进料口底部与工作舱顶部固定连通,所述工作舱右侧与模具左侧活动连接,所述模具右侧与端盖左侧活动连接,所述端盖左侧与机头本体右侧活动插接。所述工作舱顶部连接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箱体、第一复位弹簧、支撑板、挡板、紧固箱体、移动板、固定柱、连接板、弹性块、导柱和第一拉环,所述固定箱体底部与工作舱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箱体内壁左侧与第一复位弹簧左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复位弹簧右侧与支撑板左侧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固定箱体内壁的顶部和底部活动连接,所述支撑板右侧与挡板左侧固定连接,所述挡板右侧贯穿紧固箱体左侧并延伸至其内部,所述紧固箱体顶部与固定箱体内壁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挡板顶部与移动板底部活动连接,所述移动板的左侧和右侧分别与紧固箱体内壁的左侧和右侧活动连接,所述移动板底部与固定柱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柱底部贯穿紧固箱体底部并延伸至其外部,所述固定柱底部与连接板顶部活动插接,所述连接板左侧与支撑板右侧活动连接,所述连接板右侧管固定箱体右侧并延伸至其外部,所述连接板右侧与模具左侧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板顶部与弹性块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弹性块顶部与紧固箱体内壁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板顶部与导柱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导柱顶部贯穿紧固箱体并延伸至其外部,所述导柱顶部与第一拉环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机头本体内部连接有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包括限位箱体、第二复位弹簧、承接板、斜板、弹性件、滑板、限位柱、连接柱、拉柱和第二拉环,所述限位箱体顶部与机头本体内壁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限位箱体左侧与第二复位弹簧左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复位弹簧右侧与承接板左侧固定连接,所述承接板底部与限位箱体内壁底部活动连接,所述承接板顶部与斜板底部活动连接,所述斜板左侧与限位箱体内壁顶部活动连接,所述斜板顶部与弹性件底部活动连接,所述弹性件顶部与限位箱体内壁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斜板右侧与滑板顶部活动连接,所述滑板底部与限位柱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柱底部与连接柱顶部活动插接,所述连接柱左侧与承接板右侧活动连接,所述连接柱右侧贯穿限位箱体右侧并延伸至其外部,所述连接柱右侧与端盖左侧固定连接,所述滑板顶部与拉柱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拉柱顶部贯穿限位箱体顶部并延伸至其外部,所述拉柱顶部与第二拉环底部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固定装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固定装置以工作舱中轴为对称轴对称分布在工作舱的顶部和底部。优选的,所述限位装置有两个,两个所述限位装置以机头本体中轴为对称轴对称分布在机头本体的内部。优选的,所述紧固箱体左侧开设的有通孔,所述紧固箱体左侧开设的通孔与挡板的外圈相匹配。优选的,所述连接板顶部开设的有第一凹槽,所述连接板顶部开设的第一凹槽与固定柱相匹配。优选的,所述第一复位弹簧的弹性值大于弹性块的弹性值,所述弹性块内圈与导柱外圈活动连接。优选的,所述限位箱体内壁顶部通过第一转轴与斜板左侧转动连接,所述斜板右侧通过第二转轴与滑板顶部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连接柱顶部开设的有第二凹槽,所述连接柱顶部开设的第二凹槽与限位柱相匹配。优选的,所述第二复位弹簧的弹性值大于弹性件的弹性值。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扁平电缆新型挤出机头,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扁平电缆新型挤出机头,通过设置的第一拉环,从而使导柱向上移动,进而使移动板向上移动,从而使固定柱向上移动,进而使固定柱与连接板分离,从而使连接板与固定箱体分离,从而方便了模具的拆卸,进而方便了模具的更换,通过设置的连接板,从而使支撑板向左移动,进而使挡板向左移动,从而使挡板与紧固箱体分离,通过设置的弹性块,从而使移动板向下移动,进而使固定柱向下移动,从而使固定柱与连接板卡接,从而将连接板固定,进而将模具固定,从而方便了模具的安装,进而方便了模具的更换。2、该扁平电缆新型挤出机头,通过设置的第二拉环,从而使拉柱向上移动,进而使滑板向上移动,从而使限位柱向上移动,进而使限位柱与连接柱分离,从而使连接柱与限位箱体分离,进而方便了端盖的拆卸,从而方便了模具的更换,通过设置的连接柱,从而使承接板向左移动,通过设置的弹性件,从而使斜板的左端向下转动,进而使滑板向下移动,从而使限位柱向下移动,进而使限位柱底部与连接柱顶部卡接,从而将连接柱固定,进而方便了端盖的安装,从而方便了模具的更换。3、该扁平电缆新型挤出机头,通过设置的两个固定装置以工作舱中轴为对称轴对称分布在工作舱的顶部和底部,从而方便了模具的固定,通过设置的两个限位装置以机头本体中轴为对称轴对称分布在机头本体的内部,从而方便了端盖的固定,通过设置的紧固箱体左侧开设的通孔与挡板的外圈相匹配,从而方便了固定装置的使用,通过设置的连接板顶部开设的第一凹槽与固定柱相匹配,从而方便了连接板的固定,进而方便了模具的安装,通过设置的第一复位弹簧的弹性值大于弹性块的弹性值,从而使挡板对移动板进行阻挡,进而方便了固定装置的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结构图1中A处放大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结构图1中B处放大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结构模具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结构展开图。其中:1机头本体、2进料口、3工作舱、4模具、5端盖、6固定装置、61固定箱体、62第一复位弹簧、63支撑板、64挡板、65紧固箱体、66移动板、67固定柱、68连接板、69弹性块、610导柱、611第一拉环、7限位装置、71限位箱体、72第二复位弹簧、73承接板、74斜板、75弹性件、76滑板、77限位柱、78连接柱、79拉柱、710第二拉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扁平电缆新型挤出机头,包括机头本体(1)、进料口(2)、工作舱(3)、模具(4)和端盖(5),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头本体(1)顶部与进料口(2)底部固定连通,所述进料口(2)底部与工作舱(3)顶部固定连通,所述工作舱(3)右侧与模具(4)左侧活动连接,所述模具(4)右侧与端盖(5)左侧活动连接,所述端盖(5)左侧与机头本体(1)右侧活动插接;/n所述工作舱(3)顶部连接有固定装置(6),所述固定装置(6)包括固定箱体(61)、第一复位弹簧(62)、支撑板(63)、挡板(64)、紧固箱体(65)、移动板(66)、固定柱(67)、连接板(68)、弹性块(69)、导柱(610)和第一拉环(611),所述固定箱体(61)底部与工作舱(3)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箱体(61)内壁左侧与第一复位弹簧(62)左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复位弹簧(62)右侧与支撑板(63)左侧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63)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固定箱体(61)内壁的顶部和底部活动连接,所述支撑板(63)右侧与挡板(64)左侧固定连接,所述挡板(64)右侧贯穿紧固箱体(65)左侧并延伸至其内部,所述紧固箱体(65)顶部与固定箱体(61)内壁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挡板(64)顶部与移动板(66)底部活动连接,所述移动板(66)的左侧和右侧分别与紧固箱体(65)内壁的左侧和右侧活动连接,所述移动板(66)底部与固定柱(67)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柱(67)底部贯穿紧固箱体(65)底部并延伸至其外部,所述固定柱(67)底部与连接板(68)顶部活动插接,所述连接板(68)左侧与支撑板(63)右侧活动连接,所述连接板(68)右侧管固定箱体(61)右侧并延伸至其外部,所述连接板(68)右侧与模具(4)左侧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板(66)顶部与弹性块(69)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弹性块(69)顶部与紧固箱体(65)内壁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板(66)顶部与导柱(610)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导柱(610)顶部贯穿紧固箱体(65)并延伸至其外部,所述导柱(610)顶部与第一拉环(611)底部固定连接;/n所述机头本体(1)内部连接有限位装置(7),所述限位装置(7)包括限位箱体(71)、第二复位弹簧(72)、承接板(73)、斜板(74)、弹性件(75)、滑板(76)、限位柱(77)、连接柱(78)、拉柱(79)和第二拉环(710),所述限位箱体(71)顶部与机头本体(1)内壁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限位箱体(71)左侧与第二复位弹簧(72)左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复位弹簧(72)右侧与承接板(73)左侧固定连接,所述承接板(73)底部与限位箱体(71)内壁底部活动连接,所述承接板(73)顶部与斜板(74)底部活动连接,所述斜板(74)左侧与限位箱体(71)内壁顶部活动连接,所述斜板(74)顶部与弹性件(75)底部活动连接,所述弹性件(75)顶部与限位箱体(71)内壁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斜板(74)右侧与滑板(76)顶部活动连接,所述滑板(76)底部与限位柱(77)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柱(77)底部与连接柱(78)顶部活动插接,所述连接柱(78)左侧与承接板(73)右侧活动连接,所述连接柱(78)右侧贯穿限位箱体(71)右侧并延伸至其外部,所述连接柱(78)右侧与端盖(5)左侧固定连接,所述滑板(76)顶部与拉柱(79)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拉柱(79)顶部贯穿限位箱体(71)顶部并延伸至其外部,所述拉柱(79)顶部与第二拉环(710)底部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扁平电缆新型挤出机头,包括机头本体(1)、进料口(2)、工作舱(3)、模具(4)和端盖(5),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头本体(1)顶部与进料口(2)底部固定连通,所述进料口(2)底部与工作舱(3)顶部固定连通,所述工作舱(3)右侧与模具(4)左侧活动连接,所述模具(4)右侧与端盖(5)左侧活动连接,所述端盖(5)左侧与机头本体(1)右侧活动插接;
所述工作舱(3)顶部连接有固定装置(6),所述固定装置(6)包括固定箱体(61)、第一复位弹簧(62)、支撑板(63)、挡板(64)、紧固箱体(65)、移动板(66)、固定柱(67)、连接板(68)、弹性块(69)、导柱(610)和第一拉环(611),所述固定箱体(61)底部与工作舱(3)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箱体(61)内壁左侧与第一复位弹簧(62)左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复位弹簧(62)右侧与支撑板(63)左侧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63)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固定箱体(61)内壁的顶部和底部活动连接,所述支撑板(63)右侧与挡板(64)左侧固定连接,所述挡板(64)右侧贯穿紧固箱体(65)左侧并延伸至其内部,所述紧固箱体(65)顶部与固定箱体(61)内壁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挡板(64)顶部与移动板(66)底部活动连接,所述移动板(66)的左侧和右侧分别与紧固箱体(65)内壁的左侧和右侧活动连接,所述移动板(66)底部与固定柱(67)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柱(67)底部贯穿紧固箱体(65)底部并延伸至其外部,所述固定柱(67)底部与连接板(68)顶部活动插接,所述连接板(68)左侧与支撑板(63)右侧活动连接,所述连接板(68)右侧管固定箱体(61)右侧并延伸至其外部,所述连接板(68)右侧与模具(4)左侧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板(66)顶部与弹性块(69)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弹性块(69)顶部与紧固箱体(65)内壁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板(66)顶部与导柱(610)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导柱(610)顶部贯穿紧固箱体(65)并延伸至其外部,所述导柱(610)顶部与第一拉环(611)底部固定连接;
所述机头本体(1)内部连接有限位装置(7),所述限位装置(7)包括限位箱体(71)、第二复位弹簧(72)、承接板(73)、斜板(74)、弹性件(75)、滑板(76)、限位柱(77)、连接柱(78)、拉柱(79)和第二拉环(710),所述限位箱体(71)顶部与机头本体(1)内壁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限位箱体(71)左侧与第二复位弹簧(72)左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复位弹簧(72)右侧与承接板(73)左侧固定连接,所述承接板(73)底部与限位箱体(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通滨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中兴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