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泡模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778203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1 01:36
一种发泡模具装置,包含外模具及内模具。所述外模具包括外上模及外下模,所述外上模与所述外下模间相配合界定形成内模空间。所述内模具呈能脱离方式设置于所述内模空间,包括内上模及内下模,所述内上模与所述内下模相配合界定形成发泡空间,所述发泡空间适用于供发泡材料发泡成型。通过设计呈能脱离方式设置于所述外模具内的所述内模具,可以在高温高压的制程结束后,将所述内模具取出并进行快速冷却,因此可以达到快速降温的功效,并能缩短制作时间,再者,在所述发泡材料温度仍然较高而会持续膨胀的时候,能通过所述内模具固定所述发泡材料的尺寸形状直到降温完成,避免所述发泡材料过度膨胀,达到良好控制尺寸形状的功效。

Foaming mold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foaming mold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n outer mold and an inner mold. The outer mold includes an outer upper mold and an outer lower mold, and the outer upper mold and the outer lower mold are matched to form an inner mold space. The inner mold is arranged in the inner mold space in a detachable manner, including the inner upper mold and the inner lower mold. The inner upper mold is matched with the inner lower mold to define the foaming space, and the foaming space is suitable for the foaming forming of the foaming material. By designing the internal mold which is set in the external mold in a detachable way, the internal mold can be taken out and cooled quickly after the high temperature and high pressure process is completed, so the effect of rapid cooling can be achieved, and the manufacturing time can be shortened. Moreover, when the temperature of the foaming material is still high and will continue to expand, the internal mold can be used to fix the internal mold The size and shape of the foaming material are kept until the completion of cooling, so as to avoid the excessive expansion of the foaming material and achieve the effect of good control of the size and sha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泡模具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模具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发泡模具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鞋类一般以橡胶作为鞋底材料,然而,由于橡胶密度较高,导致所制成的鞋品的重量较大,而不符合现今对于运动鞋、休闲鞋等的轻量化需求。为此,目前业者已开发出发泡鞋底,结合了吸震效果、柔软、轻盈等特性,如中国台湾专利技术专利编号第I614111号所示,即为一种发泡鞋底的制作方法。然而,由于制程中使用了超临界流体,在发泡结束时,热可塑高分子的发泡鞋底的温度还高过其材料的玻璃转移温度,若此时即将所述发泡鞋底取出模具,所述发泡鞋底还会持续发泡膨胀,尺寸将难以控制,若是等待所述发泡鞋底冷却到其材料的玻璃转移温度以下再取出,则会有较长的制作时间,导致制作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快速降温且能控制发泡尺寸的发泡模具装置。本专利技术的发泡模具装置,包含外模具及内模具。所述外模具包括外上模及外下模,所述外上模与所述外下模间相配合界定形成内模空间。所述内模具呈能脱离方式设置于所述内模空间,包括内上模及内下模,所述内上模与所述内下模相配合界定形成发泡空间,所述发泡空间适用于供发泡材料发泡成型。本专利技术的发泡模具装置,所述内模具的热传导系数高于所述外模具。本专利技术的发泡模具装置,所述外模具的耐压性大于所述内模具。本专利技术的发泡模具装置,还包含顶出单元,所述顶出单元设置于所述内模空间,用于在所述外模具开启时提供将所述内模具向外顶出的推力。本专利技术的发泡模具装置,所述顶出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设置于所述外下模与所述内模具间,且用于提供将所述内模具向外顶出的推力。本专利技术的发泡模具装置,所述外模具还包括上流道模块及下流道模块,所述上流道模块设置于所述外上模内,且用于加热所述外上模,所述下流道模块设置于所述外下模内,且用于加热所述外下模。本专利技术的发泡模具装置,所述外模具的材质能耐压高于1000psi。本专利技术的发泡模具装置,所述外模具的材质为钢材。本专利技术的发泡模具装置,所述内模具的热传导系数大于50W/mK。本专利技术的发泡模具装置,所述内模具的材质为铝材。本专利技术的发泡模具装置,所述内模具还包括至少一个连通所述发泡空间的泄压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计呈能脱离方式设置于所述外模具内的所述内模具,可以在高温高压的制程结束后,将所述内模具取出并进行快速冷却,因此可以达到快速降温的功效,并能缩短制作时间,再者,在所述发泡材料温度仍然较高而会持续膨胀的时候,能通过所述内模具固定所述发泡材料的尺寸形状直到降温完成,避免所述发泡材料过度膨胀,达到良好控制尺寸形状的功效。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发泡模具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一个立体分解图;图2是所述实施例的一个剖面示意图;及图3是所述实施例的一个使用步骤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1、图2及图3,本专利技术发泡模具装置的一个实施例,适用于制作一个发泡中底(图未示),并包含一个外模具2、一个内模具3及一个顶出单元4。其中,所述发泡中底的材质能为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聚烯烃弹性体(POE)、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热塑性弹性体(TPE)其中至少一个。所述外模具2包括一个外上模21及一个外下模22,所述外上模21与所述外下模22间相配合界定形成一个内模空间23。所述外模具2还包括一个上流道模块24及一个下流道模块25。所述上流道模块24设置于所述外上模21内,且用于加热所述外上模21,所述下流道模块25设置于所述外下模22内,且用于加热所述外下模22,例如:所述上流道模块24及所述下流道模块25能经由注入热水以提供热能。其中,所述上流道模块24及所述下流道模块25也能使用电热管作为替代,或是在需要进行冷却时,注入冷水以移除热能。所述内模具3呈能脱离方式设置于所述内模空间23,包括一个内上模31及一个内下模32。所述内上模31与所述内下模32相配合界定形成一个发泡空间33,所述内上模31与所述内下模32内设有至少一个泄压孔34,且所述泄压孔34连通所述发泡空间33与外界,所述发泡空间33适用于供一个发泡材料(图未示)发泡成型,所述发泡材料即为由上述所述发泡中底的材质中所选定的材料。其中,所述内模具3的所述泄压孔34数量能依实际需求而定,不以此为限。其中,所述外模具2的耐压性大于所述内模具3,所述内模具3的热传导系数高于所述外模具2。所述外模具2的材质能耐压高于1000psi(每平方英寸磅重),较佳为使用钢材。所述内模具3的热传导系数大于50W/mK(瓦/米开尔文),且所述内模具3较佳的材料为铝材。所述顶出单元4设置于所述内模空间23,用于在所述外模具2开启时提供将所述内模具3向外顶出的推力。所述顶出单元4包括至少一个弹性元件,如图面所示设置有多个所述弹性元件,且所述弹性元件为弹簧41,所述弹簧41设置于所述外下模22与所述内模具3间,所述弹簧41用于提供将所述内模具3向外顶出的推力,于本实施例中,所述顶出单元4通过使用弹簧41提供推力,但所述顶出单元4也能为例如压缸等伸缩元件,不以此为限。于实际使用时,制作所述发泡中底的步骤如下:步骤51:将所述发泡材料置入所述内模具3的所述发泡空间33内。步骤52:加热所述外模具2至所述发泡材料的制成温度,并将所述内模具3置入所述内模空间23。其中,使用所述上流道模块24及所述下流道模块25加热所述外模具2,而所述内模具3则于置入所述内模空间23后,经所述外模具2热传导受热而达到所需温度。步骤53:注入一个超临界流体(图中未示)至所述发泡空间33,使所述超临界流体渗入所述发泡材料。其中,维持所述超临界流体及所述发泡材料所需的高温高压环境,使所述超临界流体能渗入所述发泡材料。例如,温度能维持在大于或等于90℃且小于或等于180℃,压力能大于或等于1000psi且小于或等于3000psi。步骤54:开启所述外模具2,使所述超临界流体泄出而令所述基材发泡成型。其中,开启所述外模具2后,压力降低,使所述超临界流体转换为气体由所述泄压孔34逸出,此时,所述内模具3仍维持闭合状态,使发泡成型的发泡材料仍然可以维持住所需的尺寸形状而不会过度膨胀。步骤55:取出所述内模具3,置入一个冷却水槽(图中未示)冷却至所述发泡材料的玻璃转移温度以下。步骤56:开启所述内模具3,取出发泡成型的所述发泡材料。其中,当所述发泡材料冷却至其玻璃转移温度以下后,所述发泡材料即已定型,不会再继续膨胀,因此,此时即可开启所述内模具3将其取出,而完成所述发泡中底的制作。经由以上的说明,能将本实施例的优点归纳如下:一、通过所述内模具3设成能脱离方式容置于所述外模具2内,以供在高温高压的制程结束后,将所述内模具3取出并进行快速冷却,且由于所述内模具3体积远小于所述外模具2,因此相较于现有技术需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泡模具装置,其特征在于:/n所述发泡模具装置包含外模具及内模具;/n所述外模具包括外上模及外下模,所述外上模与所述外下模间相配合界定形成内模空间;/n所述内模具呈能脱离方式设置于所述内模空间,包括内上模及内下模,所述内上模与所述内下模相配合界定形成发泡空间,所述发泡空间适用于供发泡材料发泡成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泡模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泡模具装置包含外模具及内模具;
所述外模具包括外上模及外下模,所述外上模与所述外下模间相配合界定形成内模空间;
所述内模具呈能脱离方式设置于所述内模空间,包括内上模及内下模,所述内上模与所述内下模相配合界定形成发泡空间,所述发泡空间适用于供发泡材料发泡成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泡模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模具的热传导系数高于所述外模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泡模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模具的耐压性大于所述内模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泡模具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顶出单元,所述顶出单元设置于所述内模空间,用于在所述外模具开启时提供将所述内模具向外顶出的推力。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泡模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出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设置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宏武林士家任少纬洪建荣郭宗伟陈汝城
申请(专利权)人:宝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TW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