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婷婷专利>正文

一种神经内科下肢临床按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77662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1 00: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神经内科下肢临床按摩装置,包括护理床、横向调节单元、第二按摩单元、伸缩机构、移动单元、弧形架、药油喷洒单元、升降机构、第一按摩单元和角度调节机构;横向调节单元:所述横向调节单元对称安装在护理床的前后两侧;弧形架:所述弧形架的端部与横向调节单元的调节部连接;移动单元:所述移动单元安装在弧形架的内侧;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安装在移动单元的活动部上;角度调节机构: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安装在升降机构的升降端部,其避免了皮肤过干导致按摩损伤,通过按摩和药油的配合作用提高了治疗的效果,机械化程度高,调节方便,省时省力,作业能力强,清洗更换方便。

A clinical massage device for lower limbs in neurology department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linical massage device for lower limbs in neurology, which comprises a nursing bed, a lateral adjusting unit, a second massage unit, a stretching mechanism, a moving unit, an arc frame, a medicine oil spraying unit, a lifting mechanism, a first massage unit and an angle adjusting mechanism; a lateral adjusting unit: the lateral adjusting unit is symmetrically installed on the front and rear sides of the nursing bed; an arc frame: the The end of the arc-shaped frame is connected with the adjusting part of the transverse adjusting unit; the moving unit: the moving unit is installed on the inner side of the arc-shaped frame; the lifting mechanism: the lifting mechanism is installed on the moving part of the moving unit; the angle adjusting mechanism: the angle adjusting mechanism is installed on the lifting end of the lifting mechanism, which avoids the massage damage caused by too dry skin through massage and medicine oil It 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 mechanization, convenient adjustment, time-saving and labor-saving, strong operation ability and convenient cleaning and replace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神经内科下肢临床按摩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神经内科下肢临床按摩装置。
技术介绍
神经内科患者大多伴有肢体不灵敏或偏瘫等症状,适当的进行康复训练可降低疾病带来的后遗症,以便于患者保持正常的身体机能,现有技术中:授权公布号CN208659866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神经内科下肢按摩装置,包括支撑板、左电机盒、右电机盒、方形框架和气压泵,其特征所述支撑板左侧设有左插槽,所述支撑板右侧设有右插槽,所述左插槽和右插槽之间设置了管体,所述管体内设置了弹簧,所述左插槽内设置了左L形插板,其不具备药油喷洒能力,在按摩时皮肤过于干燥容易出现按摩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神经内科下肢临床按摩装置,避免了皮肤过干导致按摩损伤,通过按摩和药油的配合作用提高了治疗的效果,机械化程度高,调节方便,省时省力,作业能力强,清洗更换方便,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神经内科下肢临床按摩装置,包括护理床、横向调节单元、第二按摩单元、伸缩机构、移动单元、弧形架、药油喷洒单元、升降机构、第一按摩单元和角度调节机构;横向调节单元:所述横向调节单元对称安装在护理床的前后两侧;弧形架:所述弧形架的端部与横向调节单元的调节部连接;移动单元:所述移动单元安装在弧形架的内侧;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安装在移动单元的活动部上;角度调节机构: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安装在升降机构的升降端部;<br>药油喷洒单元:所述药油喷洒单元包括药液箱、蠕动泵、螺纹伸缩管和雾化喷头,雾化喷头安装在角度调节机构的调节部上,所述药液箱固定在弧形架上,药液箱通过螺纹伸缩管与雾化喷头连通,所述蠕动泵安装在药液箱的内侧且位于螺纹伸缩管与药液箱的连接处;第一按摩单元:所述第一按摩单元包括安装座和按摩球,按摩球转动安装在安装座的底部,所述安装座通过卡接机构与角度调节机构卡接;伸缩机构:所述伸缩机构安装在护理床的内侧且其活动部通过滑动机构与护理床滑动连接;第二按摩单元:所述第二按摩单元包括脚蹬座和按摩器,按摩器安装在脚蹬座的上表面上,所述脚蹬座固定在滑动机构的滑动部上;其中,所述按摩器和蠕动泵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控制器的输出端。进一步的,所述横向调节单元包括直线型导轨和第一直线电机,直线型导轨的端部与护理床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直线电机装配在直线型导轨上,弧形架的端部与第一直线电机通过螺丝进行固定,所述第一直线电机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控制器的输出端,第一直线电机沿着直线型导轨做直线运动,第一直线电机带动弧形架移动,从而使按摩球可以沿着患者的腿部进行按摩,同时对雾化喷头的横向喷洒位置进行调节,其机械化程度高,调节方便,省时省力。进一步的,所述移动单元包括弧形导轨和第二直线电机,弧形导轨固定在弧形架的内侧,所述第二直线电机装配在弧形导轨上,第二直线电机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控制器的输出端,第二直线电机沿着弧形导轨做弧形运动,从而对按摩球和雾化喷头的纵向工作位置进行调节,使按摩球的作业位置转换到另一条腿上,保证了设计的合理性。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第一电动推杆和电机座,第一电动推杆安装在第二直线电机的底部,所述电机座装配在第一电动推杆的伸缩端部,第一电动推杆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控制器的输出端,第一电动推杆的伸缩端带动电机座进行升降运动,从而对按摩球和雾化喷头的工作高度进行调节,使按摩球可以与患者的腿部进行贴触,保证了设计的合理性。进一步的,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伺服电机和连杆,伺服电机通过螺丝安装在电机座的底部,所述连杆固定在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雾化喷头安装在连杆的端部,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控制器的输出端,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带动连杆转动,从而对雾化喷头与按摩球的工作角度进行调节,使按摩球可以对一条腿上的多个穴位进行按摩,扩大了作业的范围,保证了该神经内科下肢临床按摩装置的作业能力。进一步的,所述卡接机构包括紧固件和定位槽,定位槽开设在安装座上,所述紧固件固定在连杆的端部,紧固件与定位槽卡接,通过紧固件与定位槽卡接对第一按摩单元与连杆进行连接,其安装拆卸方便,便于对按摩球进行清洁或更换。进一步的,所述伸缩机构包括第二电动推杆和固定座,第二电动推杆安装在护理床的内侧,所述固定座装配在第二电动推杆的伸缩端部,所述第二电动推杆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控制器的输出端,第二电动推杆的伸缩端带动固定座进行伸缩运动,固定座通过滑动机构带动脚蹬座进行伸缩运动,从而使患者的腿部可以进行屈伸锻炼,提高了该神经内科下肢临床按摩装置的工作能力。进一步的,所述滑动机构包括滑槽和滑块,滑槽开设在护理床上,所述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滑块与固定座固定连接,所述脚蹬座固定在滑块上,固定座在移动过程中带动滑块在滑槽内滑动,保证了脚蹬座伸缩运动的稳定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神经内科下肢临床按摩装置,具有以下好处:1、通过蠕动泵将药液箱内的药油通过螺纹伸缩管输送至雾化喷头,通过雾化喷头喷射在按摩部位,通过按摩使患者的皮肤对药油进行吸收,避免了皮肤过干导致按摩损伤,同时,通过按摩和药油的配合作用提高了治疗的效果。2、通过横向调节单元使按摩球可以沿着患者的腿部进行按摩,同时对雾化喷头的横向喷洒位置进行调节,通过移动单元对按摩球和雾化喷头的纵向工作位置进行调节,其机械化程度高,调节方便,省时省力。3、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带动连杆转动,从而对雾化喷头与按摩球的工作角度进行调节,使按摩球可以对一条腿上的多个穴位进行按摩,扩大了作业的范围,保证了该神经内科下肢临床按摩装置的作业能力。4、通过紧固件与定位槽卡接对第一按摩单元与连杆进行连接,其安装拆卸方便,便于对按摩球进行清洁或更换。5、第二电动推杆的伸缩端带动固定座进行伸缩运动,固定座通过滑动机构带动脚蹬座进行伸缩运动,从而使患者的腿部可以进行屈伸锻炼,提高了该神经内科下肢临床按摩装置的工作能力,固定座在移动过程中带动滑块在滑槽内滑动,保证了脚蹬座伸缩运动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结构剖面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A处结构示意图。图中:1护理床、2横向调节单元、21直线型导轨、22第一直线电机、3第二按摩单元、31脚蹬座、32按摩器、4伸缩机构、41第二电动推杆、42固定座、5滑动机构、51滑槽、52滑块、6移动单元、61弧形导轨、62第二直线电机、7弧形架、8药油喷洒单元、81药液箱、82蠕动泵、83螺纹伸缩管、84雾化喷头、9升降机构、91第一电动推杆、92电机座、10卡接机构、1001紧固件、1002定位槽、11第一按摩单元、1101安装座、1102按摩球、12角度调节机构、1201伺服电机、1202连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神经内科下肢临床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护理床(1)、横向调节单元(2)、第二按摩单元(3)、伸缩机构(4)、移动单元(6)、弧形架(7)、药油喷洒单元(8)、升降机构(9)、第一按摩单元(11)和角度调节机构(12);/n横向调节单元(2):所述横向调节单元(2)对称安装在护理床(1)的前后两侧;/n弧形架(7):所述弧形架(7)的端部与横向调节单元(2)的调节部连接;/n移动单元(6):所述移动单元(6)安装在弧形架(7)的内侧;/n升降机构(9):所述升降机构(9)安装在移动单元(6)的活动部上;/n角度调节机构(12):所述角度调节机构(12)安装在升降机构(9)的升降端部;/n药油喷洒单元(8):所述药油喷洒单元(8)包括药液箱(81)、蠕动泵(82)、螺纹伸缩管(83)和雾化喷头(84),雾化喷头(84)安装在角度调节机构(12)的调节部上,所述药液箱(81)固定在弧形架(7)上,药液箱(81)通过螺纹伸缩管(83)与雾化喷头(84)连通,所述蠕动泵(82)安装在药液箱(81)的内侧且位于螺纹伸缩管(83)与药液箱(81)的连接处;/n第一按摩单元(11):所述第一按摩单元(11)包括安装座(1101)和按摩球(1102),按摩球(1102)转动安装在安装座(1101)的底部,所述安装座(1101)通过卡接机构(10)与角度调节机构(12)卡接;/n伸缩机构(4):所述伸缩机构(4)安装在护理床(1)的内侧且其活动部通过滑动机构(5)与护理床(1)滑动连接;/n第二按摩单元(3):所述第二按摩单元(3)包括脚蹬座(31)和按摩器(32),按摩器(32)安装在脚蹬座(31)的上表面上,所述脚蹬座(31)固定在滑动机构(5)的滑动部上;/n其中,所述按摩器(32)和蠕动泵(82)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控制器的输出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神经内科下肢临床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护理床(1)、横向调节单元(2)、第二按摩单元(3)、伸缩机构(4)、移动单元(6)、弧形架(7)、药油喷洒单元(8)、升降机构(9)、第一按摩单元(11)和角度调节机构(12);
横向调节单元(2):所述横向调节单元(2)对称安装在护理床(1)的前后两侧;
弧形架(7):所述弧形架(7)的端部与横向调节单元(2)的调节部连接;
移动单元(6):所述移动单元(6)安装在弧形架(7)的内侧;
升降机构(9):所述升降机构(9)安装在移动单元(6)的活动部上;
角度调节机构(12):所述角度调节机构(12)安装在升降机构(9)的升降端部;
药油喷洒单元(8):所述药油喷洒单元(8)包括药液箱(81)、蠕动泵(82)、螺纹伸缩管(83)和雾化喷头(84),雾化喷头(84)安装在角度调节机构(12)的调节部上,所述药液箱(81)固定在弧形架(7)上,药液箱(81)通过螺纹伸缩管(83)与雾化喷头(84)连通,所述蠕动泵(82)安装在药液箱(81)的内侧且位于螺纹伸缩管(83)与药液箱(81)的连接处;
第一按摩单元(11):所述第一按摩单元(11)包括安装座(1101)和按摩球(1102),按摩球(1102)转动安装在安装座(1101)的底部,所述安装座(1101)通过卡接机构(10)与角度调节机构(12)卡接;
伸缩机构(4):所述伸缩机构(4)安装在护理床(1)的内侧且其活动部通过滑动机构(5)与护理床(1)滑动连接;
第二按摩单元(3):所述第二按摩单元(3)包括脚蹬座(31)和按摩器(32),按摩器(32)安装在脚蹬座(31)的上表面上,所述脚蹬座(31)固定在滑动机构(5)的滑动部上;
其中,所述按摩器(32)和蠕动泵(82)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控制器的输出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下肢临床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调节单元(2)包括直线型导轨(21)和第一直线电机(22),直线型导轨(21)的端部与护理床(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直线电机(22)装配在直线型导轨(21)上,弧形架(7)的端部与第一直线电机(22)通过螺丝进行固定,所述第一直线电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婷婷李明征刘红蕾
申请(专利权)人:刘婷婷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