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气体放电灯的三面打扁电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7406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7 11: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气体放电灯的三面打扁电极,铌管中部设有截面为正三角形的定位段,正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凸出圆形铌管圆周面,形成定位凸起,使电极在电弧管中的定位精准、稳定。定位段由圆形铌管挤压成形,钨杆、钨丝不会受到外力作用,不会发生断裂或变形,加工便捷、成本低,产品的合格率和生产率大大提高。铌管一端封闭一端开口,封闭端设有向外延伸的管状接口,钨杆和铌管通过管状接口的内螺纹和钨杆上的外螺纹进行螺纹连接,降低了对焊接的要求,保证了铌管的密封性也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并且钨杆和铌管之间的连接便捷、稳固。钨杆外表面上设有螺纹,钨丝沿螺纹间隙绕设在钨杆上,使得钨丝的缠绕增加了稳固性和有序性。

A three side flattening electrode for gas discharge lamp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three-sided flattening electrode suitable for a gas discharge lamp. The middle part of the niobium tube is provided with a positioning section with a positive triangle section. The three vertices of the positive triangle protrude from the circumference of the circular niobium tube to form a positioning bulge, so that the positioning of the electrode in the arc tube is accurate and stable. The positioning section is extruded by a circular niobium tube, and the tungsten rod and wire will not be affected by external force, will not break or deform. The processing is convenient, the cost is low, and the product qualification rate and productivity are greatly improved. One end of the niobium tube is closed with one end opening, and the closed end is provided with a tubular interface extending outwards. The tungsten rod and niobium tube are connected by the internal thread of the tubular interface and the external thread of the tungsten rod, which reduces the requirements for welding, ensures the tightness of the niobium tube, improves the qualification rate of the product, and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tungsten rod and the niobium tube is convenient and stable. The external surface of the tungsten rod is provided with a thread, and the tungsten wire is wound on the tungsten rod along the thread gap, so that the winding of the tungsten wire increases the stability and ord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气体放电灯的三面打扁电极
本技术属于气体放电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气体放电灯的三面打扁电极。
技术介绍
气体放电灯具有以下特点:(1)辐射光谱具有可选择性。通过选择适当的发光物质,可使辐射光谱集中于所要求的波长上,也可同时使用几种发光物质,以求获得最佳的组合光谱。(2)具有高效率,它们可以把25~30%的输入电能转换为光输出。(3)寿命长。使用寿命长达1万小时或2万小时以上。(4)光输出维持特性好,在寿命终止时仍能提供60~80%的初始光输出。因此气体放电灯被广泛应用。在气体放电灯的装配过程中,电极定位固定是所有工序中最为精密的工序。现有技术中铌管上设置的定位装置多为三点拉丝定位装置,即在铌管的外圆周壁面间隔120度沿轴向铲刮出三个定位凸点,由这三个定位凸点确定电极与电弧管的相对位置。由于电极头为高温处理的钨丝材料制成,在形成定位凸点过程中,需要固定钨丝电极端,向铌管方向进行铲刮,容易造成钨丝电极断裂,增加废品率,且会有三点高低不一致、深浅不一致以及铲刮时刀口容易损坏,需要经常维修的缺陷。此外,由于采用三点拉丝方式形成定位凸点时是以铌管开口端为基准点,因此,电极与铌管间焊接固定的误差也造成了电弧管中两电极间距离的误差,影响电弧管内两电极放电端距离的准确性以及同一规格灯的一至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气体放电灯的三面打扁电极,解决了电极在电弧管中定位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适用于气体放电灯的三面打扁电极,其特征在于,包括铌管、钨杆和钨丝,钨杆一端与铌管连接,另一端的外表面上绕有钨丝;所述铌管一端封闭一端开口,封闭端设有向外延伸并与钨杆配合的管状接口,铌管中部设有定位段;所述定位段为由圆形铌管挤压成的截面为正三角形的异形段,三角形的中心与铌管的轴心重合,正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凸出圆形铌管圆周面,形成定位凸起;所述钨杆外表面上设有螺纹,所述钨丝沿螺纹间隙绕设在所述钨杆上;所述管状接口内壁上设有内螺纹,与所述钨杆外表面上的螺纹相配合,用于所述钨杆和所述铌管的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正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具有圆弧形过渡。避免了电极在装配过程中对其它零表面造成划痕,也避免了尖锐的凸起划伤装配人员,提高了生产的安全性。进一步地,所述钨杆的一端外径大于另一端外径。进一步地,所述钨杆与管状接口连接的一端外径大于所述钨杆绕设有钨丝的一端外径。减小了钨杆的体积,升温快,提升了启动性能。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段沿所述铌管竖直方向长度为0.3~0.8mm。进一步地,所述铌管设有所述管状接口的封闭端为“U”字型。进一步地,所述铌管定位段的外表面为粗糙面。摩擦力加大,增加了电极在电弧管中定位的稳定性。进一步地,所述钨丝的外径与所述螺纹间隙相匹配。每圈钨丝均绕设在相应的螺纹间隙中,增加了钨丝缠绕的稳定性和有序性。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铌管中部设有截面为正三角形的定位段,正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凸出圆形铌管圆周面,形成定位凸起,使电极在电弧管中的定位精准、稳定。定位段由圆形铌管挤压成形,钨杆、钨丝不会受到外力作用,不会发生断裂或变形,加工便捷、成本低,产品的合格率和生产率大大提高。铌管一端封闭一端开口,封闭端设有向外延伸并与钨杆配合的管状接口,钨杆和铌管通过管状接口的内螺纹和钨杆上的外螺纹进行螺纹连接,与传统的在铌管端部设有连接钨杆的通孔、通过焊接密封相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降低了对焊接的要求,保证了铌管的密封性也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并且钨杆和铌管之间的连接便捷、稳固。钨杆外表面上设有螺纹,钨丝沿螺纹间隙绕设在钨杆上,使得钨丝的缠绕增加了稳固性和有序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A-A剖视图;图中:1-铌管;2-钨杆;3-钨丝;4-管状接口;5-定位段;6-螺纹;7-定位凸起。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所示,一种适用于气体放电灯的三面打扁电极,包括铌管1、钨杆2和钨丝3,钨杆2一端与铌管1连接,另一端的外表面上绕有钨丝3。铌管1中部设有定位段5,如图2所示,定位段5为由圆形铌管1挤压成的、截面为正三角形的异形段。定位段5由圆形铌管1挤压成形,钨杆2、钨丝3不会受到外力作用,不会发生断裂或变形,加工便捷、成本低,产品的合格率和生产率大大提高。三角形的中心与铌管1的轴心重合,正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凸出圆形铌管1的圆周面,形成定位凸起7,使电极在电弧管中的定位精准、稳定。本实施例优选,定位段5沿铌管竖直方向长度为0.3~0.8mm,铌管1设有管状接口4的那个封闭端为“U”字型。正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具有圆弧形过渡,避免了电极在装配过程中对其它零表面造成划痕,也避免了尖锐的凸起划伤装配人员,提高了生产的安全性。定位段5的外表面为粗糙面。摩擦力加大,增加了电极在电弧管中定位的稳定性。铌管1两端一端封闭一端开口,其中封闭端设有向外延伸的管状接口4,管状接口4内壁上设有内螺纹。钨杆2外表面上设有螺纹,与上述的内螺纹匹配,即管状接口4与钨杆2螺纹连接,从而实现铌管1与钨杆2的连接。密封的铌管1、设有内螺纹的管状接口4、外表面上设有螺纹的钨杆2,这些都降低了对焊接的要求,保证了铌管1的密封性也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并且钨杆和铌管之间的连接便捷、稳固。钨杆2外表面上设有螺纹,钨丝3沿螺纹间隙绕设在钨杆2上。钨丝3的外径与螺纹间隙相匹配。每圈钨丝3均绕设在相应的螺纹间隙中,增加了钨丝3缠绕的稳定性和有序性。缠绕需要的钨丝圈数后,在缠绕的起点端和终点端再用点焊加固与钨杆2的连接。钨杆2的一端外径大于另一端外径。进一步地,钨杆2与管状接口4连接的一端外径大于钨杆2绕设有钨丝3的一端外径,减小了钨杆2的体积,升温快,提升了启动性能。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气体放电灯的三面打扁电极,其特征在于,包括铌管、钨杆和钨丝,钨杆的一端与铌管连接,另一端的外表面上绕有钨丝;/n所述铌管一端封闭一端开口,封闭端设有向外延伸并与钨杆配合的管状接口,铌管中部设有定位段;/n所述定位段为由圆形铌管挤压成的截面为正三角形的异形段,三角形的中心与铌管的轴心重合,正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凸出圆形铌管圆周面,形成定位凸起;/n所述钨杆外表面上设有螺纹,所述钨丝沿螺纹间隙绕设在所述钨杆上;/n所述管状接口内壁上设有内螺纹,与所述钨杆外表面上的螺纹相配合,用于所述钨杆和所述铌管的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气体放电灯的三面打扁电极,其特征在于,包括铌管、钨杆和钨丝,钨杆的一端与铌管连接,另一端的外表面上绕有钨丝;
所述铌管一端封闭一端开口,封闭端设有向外延伸并与钨杆配合的管状接口,铌管中部设有定位段;
所述定位段为由圆形铌管挤压成的截面为正三角形的异形段,三角形的中心与铌管的轴心重合,正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凸出圆形铌管圆周面,形成定位凸起;
所述钨杆外表面上设有螺纹,所述钨丝沿螺纹间隙绕设在所述钨杆上;
所述管状接口内壁上设有内螺纹,与所述钨杆外表面上的螺纹相配合,用于所述钨杆和所述铌管的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气体放电灯的三面打扁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正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具有圆弧形过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气体放电灯的三面打扁电极,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长征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炯华照明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