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冲击的PIR振动传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7201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7 10: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冲击的PIR振动传感器,包括振动感应器、外壳、第一通孔、第一橡胶套、第二通孔和固定板,所述振动感应器的顶端连接有连接线,且振动感应器的底部设有基座,所述振动感应器表面连接外壳,且外壳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底部及顶部均设有底座,且底座通过弹簧进行连接,所述外壳表面连接第一橡胶套,且第一橡胶套开设有第二通孔。该抗冲击的PIR振动传感器,弹簧撑着固定板,能抵抗一定的冲击力,当冲击力再次加大时因当推板收到冲击后会将固定板往内推,而当内部气压突然受力时会往外顶从而抵消一些冲击力,其余冲击力被送达到橡胶套时,橡胶套缓冲减少冲击力,从而达到抗冲击力好的效果。

An impact resistant PIR vibration senso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impact resistant PIR vibration sensor, which comprises a vibration sensor, a housing, a first through hole, a first rubber sleeve, a second through hole and a fixing plate. The top end of the vibration sensor is connected with a connecting line, and the bottom of the vibration sensor is provided with a base, the surface of the vibration sensor is connected with the housing, and the housing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through hole, and the bottom of the first through hole And the top is provided with a base, and the base is connected by a spring, the shell surface is connected with a first rubber sleeve, and the first rubber sleeve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through hole. The shock resistant PIR vibration sensor, with the spring supporting the fixed plate, can resist certain impact force. When the impact force increases again, the fixed plate will be pushed inward when the push plate receives the impact, and when the internal air pressure is suddenly stressed, it will be pushed outward to counteract some impact force. When the other impact force is sent to the rubber sleeve, the rubber sleeve will buffer and reduce the impact force, so as to achieve good impact resistance The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冲击的PIR振动传感器
本技术涉及PIR振动传感器
,具体为一种抗冲击的PIR振动传感器。
技术介绍
振动传感器是一种机械零件,其作用在于将一种机械量给转换成与之成正比的电量,所以它又称为换能器,而普通的振动传感器其缺点也挺多的。其一其体积小容易滑落,当滑落到地面,而其个体体积小且不抗冲击力,其二因当其工作难免长期磕碰,因磕碰磨损使得其使用寿命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冲击的PIR振动传感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抗冲击力能力差;使用寿命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冲击的PIR振动传感器,包括振动感应器、外壳、第一通孔、第一橡胶套、第二通孔和固定板,所述振动感应器的顶端连接有连接线,且振动感应器的底部设有基座,所述振动感应器表面连接外壳,且外壳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底部及顶部均设有底座,且底座外表面设置有弹簧,所述外壳表面连接第一橡胶套,且第一橡胶套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上表面设有圆筒,且圆筒的内部设有固定板,所诉固定板底端设有出气口,且固定板底端通过弹簧与圆筒内部底端连接,所述固定板的顶端连接有支撑杆,且支撑杆的顶部连接有推板,所述振动感应器的顶端被第二橡胶套包裹。优选的,所述外壳被第一橡胶套包裹,且第一橡胶套上等角度分布有第二通孔。优选的,所述第一通孔设置有4组,且每组第一通孔的个数设置有4个,并且4个第一通孔在外壳上等角度分布。优选的,所述圆筒内部面积与推板的面积相等,且两者构成滑动摩擦结构,并且支撑杆贯穿圆筒顶部中心点与固定板连接。优选的,所述固定板底端中心线对称分布弹簧,且圆筒底端、弹簧及固定板构成一体化结构。优选的,所述第二橡胶套被连接线贯穿,且第二橡胶套与振动感应器构成无缝拼接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抗冲击的PIR振动传感器,1.当振动传感器受到冲击时,因弹簧撑着固定板,能抵抗一定的冲击力,当冲击力再次加大时当推板受到冲击后会将固定板往内推,而当内部气压突然受力时会往外顶从而抵消一些冲击力,其余冲击力被送达到橡胶套时,橡胶套缓冲减少冲击力,而第一通孔内的弹簧再将冲击力减少,从而达到抗冲击力好的效果;2.因振动感应器被第一橡胶套及第二橡胶套所包裹,使得其减少了与其他物体的摩擦,延长了它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1中A区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图1中B区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振动感应器;2、连接线;3、基座;4、外壳;5、第一通孔;6、底座;7、弹簧;8、第一橡胶套;9、第二通孔;10、圆筒;11、推板;12、支撑杆;13、固定板;14、出气口;15、第二橡胶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抗冲击的PIR振动传感器,包括振动感应器1、连接线2、基座3、外壳4、第一通孔5、底座6、弹簧7、第一橡胶套8、第二通孔9、圆筒10、推板11、支撑杆12、固定板13、出气口14和第二橡胶套15,振动感应器1的顶端连接有连接线2,且振动感应器1的底部设有基座3,振动感应器1表面连接外壳4,且外壳4开设有第一通孔5,第一通孔5底部及顶部均设有底座6,且底座6外表面设置有弹簧7,外壳4表面连接第一橡胶套8,且第一橡胶套8开设有第二通孔9,第二通孔9的上表面设有圆筒10,且圆筒10的内部设有固定板13,所诉固定板13,底端设有出气口14,且固定板13底端通过弹簧7与圆筒10内部底端连接,固定板13的顶端连接有支撑杆12,且支撑杆12的顶部连接有推板11,振动感应器1的顶端表面连接有第二橡胶套15。第一通孔5设置有4组,且每组第一通孔5的个数设置有4个,并且4个第一通孔5在外壳4上等角度分布,在弹簧7的作用下,使得振动传感器稳定性更高。外壳4被第一橡胶套8包裹,且第一橡胶套8上均等角度分布有第二通孔9,四周平均分布2个第二通孔9,在受到冲击时,能更好的将力传达。圆筒10内部面积与固定板13的面积相等,且两者构成滑动摩擦结构,因两者构成滑动摩擦结构,并且支撑杆12贯穿圆筒10顶部中心点与固定板13连接,在当推动推板11时,支撑杆12会带动固定板13向前移动。固定板13底端中心线对称分布弹簧7,且圆筒10底端、弹簧7及固定板13构成一体化结构,因弹簧7呈对称分布2个,能够更好的将力反弹回去,使其抗冲击能力增加。第二橡胶套15被连接线2贯穿,且第二橡胶套15与振动感应器1构成无缝拼接结构,当振动感应器1的顶端受到冲击时,第二橡胶套15能减少冲击力。工作原理:在使用抗冲击的PIR振动传感器时,当振动传感器受到碰撞时,根据图1,物体会首先触碰到推板11,使得推板11推动支撑杆12,而支撑杆12再将固定板13向内挤压,此时因外壳4内的气压高,使得圆筒10中的气无法瞬间从第二通孔9中的出气口14中完全挤出形成负压的状态,从而固定板13会感受到阻力,使得固定板13无法再继续向前推动,反而会被圆筒10中的弹簧7弹回,而剩余的冲击力则被第一橡胶套8减少再传达给第一通孔5中底座6上的弹簧7,弹簧7则会再减少力并反馈给振动感应器1,使得振动感应器1受到的冲击力大大减少再传达给基座3,而第二橡胶套15则会保护连接线2与振动感应器1的顶部连接处使其不会受到磨损,增加了整体的实用性。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冲击的PIR振动传感器,包括振动感应器(1)、外壳(4)、第一通孔(5)、第一橡胶套(8)、第二通孔(9)和固定板(13),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感应器(1)的顶端连接有连接线(2),且振动感应器(1)的底部设有基座(3),所述振动感应器(1)表面连接外壳(4),且外壳(4)开设有第一通孔(5),所述第一通孔(5)底部及顶部均设有底座(6),且底座(6)外表面设置有弹簧(7),所述外壳(4)表面连接第一橡胶套(8),且第一橡胶套(8)开设有第二通孔(9),所述第二通孔(9)的上表面设有圆筒(10),且圆筒(10)的内部设有固定板(13),所诉固定板(13)底端设有出气口(14),且固定板(13)底端通过弹簧(7)与圆筒(10)内部底端连接,所述固定板(13)的顶端连接有支撑杆(12),且支撑杆(12)的顶部连接有推板(11),所述振动感应器(1)的顶端被第二橡胶套(15)包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冲击的PIR振动传感器,包括振动感应器(1)、外壳(4)、第一通孔(5)、第一橡胶套(8)、第二通孔(9)和固定板(13),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感应器(1)的顶端连接有连接线(2),且振动感应器(1)的底部设有基座(3),所述振动感应器(1)表面连接外壳(4),且外壳(4)开设有第一通孔(5),所述第一通孔(5)底部及顶部均设有底座(6),且底座(6)外表面设置有弹簧(7),所述外壳(4)表面连接第一橡胶套(8),且第一橡胶套(8)开设有第二通孔(9),所述第二通孔(9)的上表面设有圆筒(10),且圆筒(10)的内部设有固定板(13),所诉固定板(13)底端设有出气口(14),且固定板(13)底端通过弹簧(7)与圆筒(10)内部底端连接,所述固定板(13)的顶端连接有支撑杆(12),且支撑杆(12)的顶部连接有推板(11),所述振动感应器(1)的顶端被第二橡胶套(15)包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冲击的PIR振动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宋光牟孟孟牟坤斋蒋国红王芝花秦波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中昌绝热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