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罐装置的传送机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771539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7 10: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制罐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制罐装置的传送机构,包括固定架,固定架上设有第一传送皮带,第一传送皮带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主动轴和从动轴,主动轴连接有第一驱动电机,第一传送皮带的一侧设有第一转动盘,第一转动盘通过转动电机进行驱动,第一转动盘上方设有烘干组件,第一转动盘与第一传送皮带相切,第一转动盘的上表面与第一传送皮带的上表面在同一水平线上,所述固定架上固定有挡板,挡板向前延伸至第一转动盘上方,挡板的两侧向内凹陷形成限位圆弧槽,挡板两侧对称设有与挡板配合将罐旋进旋出的转板,转板的四周均向内凹陷形成卡罐弧形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减少烘干装置的占用空间,提高烘干效率,节省装置占用空间。

A transmission mechanism of can mak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can making, which relates to a transmission mechanism of a can making device, including a fixed frame which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transmission belt, two ends of the first transmission belt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an active shaft and a driven shaft, the active shaft is connected with a first drive motor, one side of the first transmission belt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rotating disk which is driven by a rotating motor A drying component is arranged above a rotating plate, the first rotating plate is tangent to the first transmission belt,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first rotating plate is on the same horizontal line with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first transmission belt, the fixed frame is fixed with a baffle plate, the baffle plate extends forward to the upper part of the first rotating plate, the two sides of the baffle plate are concave inward to form a limit arc groove, the two sides of the baffle plate are symmetrically arranged with a matching baffle plate to rotate the tank The utility model can reduce the space occupied by the drying device, improve the drying efficiency and save the space occupied by the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罐装置的传送机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传送机构,属于制罐
,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制罐装置的传送机构。
技术介绍
金属罐就是我们常说的易拉罐,其罐盖和罐身是分开生产,最后才组装在一起。制造易拉罐的材料有两种:铝材和马口铁。因为铝材具有较高的回收再使用价值,出于对环境保护的考虑,易拉罐开始大量使用铝材。这种金属罐子的优点很明显,它的密闭性非常好,能抗较高的内压。金属罐按制造方法分类;主要有三片罐和两片罐两种;其中三片罐具有刚性好,能生产各种形状的罐,材料利用率较高,容易变换尺寸,生产工艺成熟,包装产品种类多的特点;两片罐具有密封性好、确保产品质量、生产效率高及节省原材料的特点。金属罐在制备过程中需要进行烘干处理,现有技术烘干过程中罐只能进行一个方向的移动,从而导致烘干装置的占用空间大,烘干效率低。为了减小烘干装置的占用空间、提高烘干效率,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制罐装置的传送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制罐装置的传送机构,从而解决了以往烘干装置占用空间大及烘干效率低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制罐装置的传送机构,包括固定架,固定架上设有第一传送皮带,第一传送皮带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主动轴和从动轴,主动轴连接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传送皮带的一侧设有第一转动盘,第一转动盘通过转动电机进行驱动,第一转动盘上方设有烘干组件,第一转动盘与第一传送皮带相切,第一转动盘的上表面与第一传送皮带的上表面在同一水平线上,所述固定架上固定有挡板,挡板向前延伸至第一转动盘上方,挡板的两侧向内凹陷形成限位圆弧槽,挡板两侧对称设有与挡板配合将罐旋进旋出的转板,转板的四周均向内凹陷形成卡罐弧形槽。在以上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烘干组件包括转动杆,转动杆与转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转动杆贯穿第一转动盘后连接有第二转动盘,转动杆与第一转动盘的贯穿处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动盘下表面沿第二转动盘的圆周方向固定有若干个均匀设置的气压缸,气压缸下方设有加热组件,气压缸的输出轴连接有伸缩杆,伸缩杆的端部贯穿加热组件后可拆卸的连接有硅胶套。在以上技术方案基础上:两个所述转板的中心均设有贯穿转板的转轴,两根转轴之间通过第二传送皮带连接,其中一根转轴连接有第二驱动电机。在以上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固定架一侧通过支撑杆连接有支撑架,支撑架上设有第三传送皮带,第三传送皮带设置于第一转动盘的相对侧。在以上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挡板的水平中线与转板的水平中线在同一直线上,挡板的水平中心与第一传送皮带和第一转动盘之间的切线重合。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中第一传送带和第一转动盘的设置可以将传送带上的罐自动旋进第一转动盘上并随第一转动盘一起做圆周转动,在转动过程中对罐进行烘干,然后再自动旋出第一转动盘进入到第一传送带上继续传送,从而实现同时对多个罐进行烘干操作,烘干过程中罐做圆周运动,可以增加罐在烘干过程中路程,延长烘干时间,减少烘干装置的占用空间,达到提高烘干效率,节省装置占用空间的目的;2、本技术中第三传送皮带的设置可以方便将烘干后的罐通过第三传送皮带传送至下一工序处,节省人工搬运的时间的精力,提高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1-固定架;2-第一传送皮带;2.1-主动轴;2.2-从动轴;3-第一转动盘;4-挡板;4.1-限位圆弧槽;5-转板;5.1-卡罐弧形槽;6-转动杆;7-第二转动盘;7.1-气压缸;7.2-加热组件;7.3-伸缩杆;8-转轴;9-第二传送皮带;10-支撑杆;11-支撑架;12-第三传送皮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具体实施例如图1-2所示,一种制罐装置的传送机构,包括固定架1,固定架1上设有第一传送皮带2,第一传送皮带2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主动轴2.1和从动轴2.2,主动轴2.1连接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传送皮带2的一侧设有第一转动盘3,第一转动盘3通过转动电机进行驱动,第一转动盘3上方设有烘干组件,第一转动盘3与第一传送皮带2相切,第一转动盘3的上表面与第一传送皮带2的上表面在同一水平线上,所述固定架1上固定有挡板4,挡板4向前延伸至第一转动盘3上方,挡板4的两侧向内凹陷形成限位圆弧槽4.1,挡板4两侧对称设有与挡板4配合将罐旋进旋出的转板5,转板5的四周均向内凹陷形成卡罐弧形槽5.1;所述挡板4的水平中线与转板5的水平中线在同一直线上,挡板4的水平中心与第一传送皮带2和第一转动盘3之间的切线重合;本实施例使用时,将待烘干的罐放在第一传送皮带2上,第一传送皮带2带动罐移动,当罐移动到限位圆弧槽4.1时在挡板4上卡罐弧形槽5.1的作用下运动到第一转动盘3上,同时启动烘干组件对罐进行烘干,一边烘干一边随第一转动盘3一起做圆周转动,当罐转动到另一侧的挡板4处时,移出烘干组件,罐在挡板4上的卡罐弧形槽5.1和限位圆弧槽4.1的作用下再次进入到第一传送皮带2上,工作人员将再次进入第一传送皮带2上的罐人工拿出放在第三传送皮带12上传送至下一工序处;因此,本实施例中第一传送带和第一转动盘3的设置可以将传送带上的罐自动旋进第一转动盘3上并随第一转动盘3一起做圆周转动,在转动过程中对罐进行烘干,然后再自动旋出第一转动盘3进入到第一传送带上继续传送,从而实现同时对多个罐进行烘干操作,烘干过程中罐做圆周运动,可以增加罐在烘干过程中路程,延长烘干时间,减少烘干装置的占用空间,达到提高烘干效率,节省装置占用空间的目的;第三传送皮带12的设置可以方便将烘干后的罐通过第三传送皮带12传送至下一工序处,节省人工搬运的时间的精力,提高工作效率。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1-2所示,所述烘干组件包括转动杆6,转动杆6与转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转动杆6贯穿第一转动盘3后连接有第二转动盘7,转动杆6与第一转动盘3的贯穿处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动盘7下表面沿第二转动盘7的圆周方向固定有若干个均匀设置的气压缸7.1,气压缸7.1下方设有加热组件7.2,气压缸7.1的输出轴连接有伸缩杆7.3,伸缩杆7.3的端部贯穿加热组件7.2后可拆卸的连接有硅胶套;本实施例使用时,将与罐匹配的硅胶套(图中未画出)固定在伸缩杆7.3端部,当罐刚进入第一转动盘3时,启动罐上方的气压缸7.1,气压缸7.1调动带动伸缩杆7.3伸长,使硅胶套进入到罐口,然后随第一转动盘3一起转动,转动过程中对罐进行烘干;当罐转动到另一侧的转板5处时,气压缸7.1带动伸缩杆7.3缩短,从而是硅胶套移出罐口,烘干后的罐在在挡板4上的卡罐弧形槽5.1和限位圆弧槽4.1的作用下再次进入到第一传送皮带2上;本实施例中,转动电机转动带动转动杆6转动,转动杆6转动带动第一转动盘3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罐装置的传送机构,包括固定架(1),固定架(1)上设有第一传送皮带(2),第一传送皮带(2)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主动轴(2.1)和从动轴(2.2),主动轴(2.1)连接有第一驱动电机,其特征在于:/n所述第一传送皮带(2)的一侧设有第一转动盘(3),第一转动盘(3)通过转动电机进行驱动,第一转动盘(3)上方设有烘干组件,第一转动盘(3)与第一传送皮带(2)相切,第一转动盘(3)的上表面与第一传送皮带(2)的上表面在同一水平线上,所述固定架(1)上固定有挡板(4),挡板(4)向前延伸至第一转动盘(3)上方,挡板(4)的两侧向内凹陷形成限位圆弧槽(4.1),挡板(4)两侧对称设有与挡板(4)配合将罐旋进旋出的转板(5),转板(5)的四周均向内凹陷形成卡罐弧形槽(5.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罐装置的传送机构,包括固定架(1),固定架(1)上设有第一传送皮带(2),第一传送皮带(2)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主动轴(2.1)和从动轴(2.2),主动轴(2.1)连接有第一驱动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传送皮带(2)的一侧设有第一转动盘(3),第一转动盘(3)通过转动电机进行驱动,第一转动盘(3)上方设有烘干组件,第一转动盘(3)与第一传送皮带(2)相切,第一转动盘(3)的上表面与第一传送皮带(2)的上表面在同一水平线上,所述固定架(1)上固定有挡板(4),挡板(4)向前延伸至第一转动盘(3)上方,挡板(4)的两侧向内凹陷形成限位圆弧槽(4.1),挡板(4)两侧对称设有与挡板(4)配合将罐旋进旋出的转板(5),转板(5)的四周均向内凹陷形成卡罐弧形槽(5.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罐装置的传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组件包括转动杆(6),转动杆(6)与转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转动杆(6)贯穿第一转动盘(3)后连接有第二转动盘(7),转动杆(6)与第一转动盘(3)的贯穿处固定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洋田仲华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市昶泰制罐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