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室防水保温墙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6867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7 09: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地下室防水保温墙体结构,所述防水保温墙体结构包括基础底板及侧墙,所述基础底板的下方为垫层,基础底板与侧墙连接处向外形成延伸部,所述侧墙的外部由内到外依次设有第一防水层、保温层、第二防水层和防护层,所述第一防水层沿侧面墙体向下包覆过基础底板的延伸部及其底部,所述保温层、第二防水层和保护层在侧墙的底部沿基础底板的延伸部呈90度弯折并与基础底板的延伸部的外侧面平齐,所述第二防水层的底部与第一防水层包覆过延伸部外侧面的部分对接。该地下室防水保温结构在增加了保温层,减少了地下室因内外温差过大而产生凝露的现象,保证室内干燥。

A kind of basement waterproof and thermal insulation wall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basement waterproof and thermal insulation wall structure, the waterproof and thermal insulation wall structure includes a base plate and a side wall, the bottom of the base plate is a cushion,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base plate and the side wall forms an extension outwards, the outside of the side wall is successively provided with a first waterproof layer, a thermal insulation layer, a second waterproof layer and a protective layer from the inside to the outside, and the first waterproof layer is along the side The surface wall is downward covered with the extension part and the bottom of the foundation base plate. The thermal insulation layer, the second waterproof layer and the protective layer are bent 90 degrees along the extension part of the foundation base plate at the bottom of the side wall and are flush with the outer side of the extension part of the foundation base plate. The bottom of the second waterproof layer is butted with the part of the first waterproof layer covering the outer side of the extension part. The basement waterproof and thermal insulation structure increases the thermal insulation layer, reduces the condensation phenomenon caused by the excessive temperatur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inside and outside of the basement, and ensures the indoor dry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下室防水保温墙体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外层结构
,具体设计一种地下室防水保温结构。
技术介绍
地下室作为现代建筑重要的一部分,对其使用环境及建筑规格的要求越来越高。防水防潮问题一直是地下室建筑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个问题,现有的地下室防水基本都是在其外墙采用抗渗混凝土进行砌筑,外侧回填土的部分采用SBS防水卷材或聚氨酯涂料进行简单的防水处理,部分会加入保温板进行保温。这种结构设计存在以下问题,如果不设置保温板,特别是在夏季,地下室因内外温差过大,会在其外墙的内侧产生严重的结露现象,导致地下室过于潮湿;而设置保温板的,在保温板的固定过程中难免会对防水层造成破坏,从而导致防水效果变差,保温板的接缝之间会有水气透过,防水、保温性能都会存在缺陷;还有保温板外侧没有相应的防护措施,在回填操作过程中,会造成对保温板的破坏。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专利设计了一种防水效果更好、保温效果优良的地下室防水保温结构,所述防水保温墙体结构包括基础底板及侧墙,所述基础底板的下方为垫层,基础底板与侧墙连接处向外形成延伸部,所述侧墙的外部由内到外依次设有第一防水层、保温层、第二防水层和防护层,所述第一防水层沿侧面墙体向下包覆过基础底板的延伸部及其底部,所述保温层、第二防水层和保护层在侧墙的底部沿基础底板的延伸部呈90度弯折并与基础底板的延伸部的外侧面平齐,所述第二防水层的底部与第一防水层包覆过延伸部外侧面的部分对接。在保温层的外侧设置第二防水层,即使在保温层设置的过程中对第一防水层不小心造成了破坏,仍可保证很好的防水效果。结构的外侧设置防护层,保护内部的保温层和防水层,这样在进行回填施工或其他施工过程中,不会对其内部结构造成破坏,保证保温效果和防水效果的持续性,另外,第一防水层将地下室的基础地板和侧墙整体包覆,可以避免水从地板或地板与侧墙的接缝处进入室内,防水效果更佳。同时将地下室的基础底板在建筑时形成的侧墙外侧的延伸部也整体包围在防水及保温层内,防水保温处理全面。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防水层包括连续铺设的第一垂直部、第一水平部、第二垂直部和第二水平部,所述第一垂直部沿侧墙的外侧面整体铺设,所述第一水平部设置于所述延伸部的上表面,所述第二垂直部设置于所述延伸部的外侧面,所述第二水平部整体设置于基础底板的底面。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防水层的底部与第二垂直部顶端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防水层包括两层3mm+4mm厚SBS防水卷材。进一步的,所述保温层包括两层75mm厚的聚氨酯石墨烯挤塑板。聚氨酯石墨烯挤塑板质轻、保温效果更佳,同等厚度下保温效果优于其他形式的板材。进一步的,两层聚氨酯石墨烯挤塑板错缝拼接。两层挤塑板在拼接时,彼此的接缝错开,使两层各自的接缝不会贯穿,提高保温效果。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防水层由自粘型防水卷材直接贴铺在聚氨酯石墨烯挤塑板上构成。自粘型防水卷材粘附在挤塑板上,防水面朝外,敷设方便。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专利设计的地下室防水保温结构具有以下进步。首先,第一防水层将地下室的基础底板和侧面墙体整体包覆,可有效防止水汽从地板或地板与侧墙的交接处渗入室内;再者,加入了2层75mm厚的聚氨酯石墨烯挤塑板,并且两层挤塑板错缝拼接,保温效果好,又不占用太多的空间;还有设置了第二防水层,可以进一步提高防水效果,第二防水层外侧砌起防护层,有效保护结构内部的防水层和保温层不被外界破坏,保证了防水保温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防水保温墙体结构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图中,1侧墙、2第一防水层、3保温层、4第二防水层、5防护层、6基础底板、7砖胎膜、21第一垂直部、22第一水平部、23第二垂直部、24第二水平部、61延伸部、62垫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专利设计的一种地下室防水保温结构,防水保温墙体结构包括基础底板6及侧墙1,基础底板6的下方为垫层62,基础底板6与侧墙1连接处向外形成延伸部61,侧墙1的外部由内到外依次设有第一防水层2、保温层3、第二防水层4和防护层5,第一防水层2沿侧墙1外侧向下包覆过基础底板6的延伸部61及其整个底面,保温层3、第二防水层4和保护层5在侧墙1的底部沿基础底板6的延伸部61呈90度弯折并与基础底板6的延伸部61的外侧面平齐,第二防水层4的底部与第一防水层2包覆过延伸部61外侧面的部分对接。采用该保温结构的地下室采用砖胎膜7作为基础底板结构的模板支护,在浇筑基础底板6前需先在垫层62上设置第一防水层2的第二水平部24,第一防水层2采用双层的3mm+4mm厚SBS防水卷材制作,并沿砖胎膜7上翻形成第二垂直部23,浇筑完侧面墙体1后,第一防水层2上翻铺设过延伸部61的上表面形成第二水平部22,继续向上敷设在整个侧墙1的外侧形成第一垂直部21,使第一防水层2整体包裹住基础底板6和侧墙1。侧墙1的第一防水层2外侧再设置两层75mm厚的聚氨酯石墨烯挤塑板构成保温层3,两层聚氨酯石墨烯挤塑板拼接时采用错缝拼接,使两层的拼接缝彼此错开,基础底板6的延伸部61的上侧面也要敷设保温层。敷设完保温层3后再采用自粘型防水卷材粘敷到聚氨酯石墨烯挤塑板上构成第二防水层4,第二防水层4的底部要与延伸部61外侧的第一防水层2的第二垂直部23的顶部对接。设置完第二防水层4后再在其外侧砌起防护层5,防护层5可采用抗渗混凝土砂浆进行制作。待整个地下室的防护层5凝固完全后即可准备进行土方回填。上述内容仅为本专利技术创造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不能以此限定本专利技术创造的实施范围,即凡是依本专利技术创造权利要求及专利技术创造说明内容所做出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于本专利技术创造涵盖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下室防水保温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保温墙体结构包括基础底板及侧墙,所述基础底板的下方为垫层,基础底板与侧墙连接处向外形成延伸部,所述侧墙的外部由内到外依次设有第一防水层、保温层、第二防水层和防护层,所述第一防水层沿侧面墙体向下包覆过基础底板的延伸部及其底部,所述保温层、第二防水层和保护层在侧墙的底部沿基础底板的延伸部呈90度弯折并与基础底板的延伸部的外侧面平齐,所述第二防水层的底部与第一防水层包覆过延伸部外侧面的部分对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室防水保温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保温墙体结构包括基础底板及侧墙,所述基础底板的下方为垫层,基础底板与侧墙连接处向外形成延伸部,所述侧墙的外部由内到外依次设有第一防水层、保温层、第二防水层和防护层,所述第一防水层沿侧面墙体向下包覆过基础底板的延伸部及其底部,所述保温层、第二防水层和保护层在侧墙的底部沿基础底板的延伸部呈90度弯折并与基础底板的延伸部的外侧面平齐,所述第二防水层的底部与第一防水层包覆过延伸部外侧面的部分对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防水保温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水层包括连续铺设的第一垂直部、第一水平部、第二垂直部和第二水平部,所述第一垂直部沿侧墙的外侧面整体铺设,所述第一水平部设置于所述延伸部的上表面,所述第二垂直部设置于所述延伸部的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永吕帅姜大卫朱泽文
申请(专利权)人:中青建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卓远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