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自循环功能的膜组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76742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7 08: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自循环功能的膜组件装置,包括反应器腔体,反应器腔体内设有膜池以及设置在膜池外的缺氧池;膜池内设有膜组件以及固定在膜组件上方的气能收集器;气能收集器呈梯台型,气能收集器的下部固定在膜组件的框架上;气能收集器的顶部通过连接气管与缓冲槽固定连接;缓冲槽设置在气能收集器的上方,缓冲槽通过连接管与缺氧池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装置能够充分利用膜组件冲刷气体为气提回流提供气源,从而不需要额外设置回流泵将膜池中的泥水混合液回流至缺氧池中,不仅节约了设备成本,也降低了设备的故障率。

A membrane module device with self circulation functio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embrane module device with self circulation function, which comprises a reactor cavity, a membrane tank and an anoxic tank arranged outside the membrane tank; a membrane module and a gas energy collector fixed above the membrane module are arranged in the membrane tank; the gas energy collector is in the form of a ladder, the lower part of the gas energy collector is fixed on the frame of the membrane module; the top of the gas energy collector The buffer tank is arranged above the gas energy collector, and the buffer tank is connected with the anoxic pool through the connecting pipe. The device of the utility model can make full use of the flushing gas of the membrane module to provide the air source for the stripping reflux, so that no additional reflux pump is required to return the mud water mixture in the membrane tank to the anoxic tank, which not only saves the equipment cost, but also reduces the failure rate of the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自循环功能的膜组件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自循环功能的膜组件装置,属于水处理

技术介绍
随着水环境治理要求的日趋严格,我国污水处理项目升级改造工作得到了空前发展,在满足高标准出水的同时,还需考虑技术升级后的综合成本效益。目前,水处理技术种类繁多,但没有一项技术能够形成统一的标准,也无法形成标准化的解决方案。传统水处理设备因占地面积大、能耗高、运行效率低等因素严重制约着装备标准化的推行,极大地阻碍了我国水处理事业的发展。膜生物反应器(MBR)作为一种新型、高效的污水处理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化工、制药、纺织、印染等多种工业废水治理领域。然而,运行能耗、运营成本等问题也一直制约着MBR工艺进一步走向市场竞争。目前,传统膜生物反应器通常采用回流泵的形式回流污泥,能耗增加的同时,也提高了水下设备故障率。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一种具有自循环功能的膜组件装置的开发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自循环功能的膜组件装置,该膜组件装置可充分利用曝气装置吹扫膜片的余量气体,作为气提回流泥水混合液的气源,从而无需在设备中设置回流泵将膜池中的泥水混合液回流至缺氧池中。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具有自循环功能的膜组件装置,包括反应器腔体,所述反应器腔体内设有膜池以及设置在膜池外的缺氧池;膜池内设有膜组件以及固定在膜组件上方的气能收集器;所述气能收集器呈梯台型,气能收集器的下部固定在膜组件的框架上;气能收集器的顶部通过连接气管与缓冲槽固定连接;缓冲槽设置在气能收集器的上方,缓冲槽通过连接管与缺氧池连接。其中,所述膜组件下方设有曝气装置,曝气装置一端设有进气管,一端设有放空管。其中,梯台型的气能收集器为不锈钢气能收集器,气能收集器底部的口径与膜组件框架的尺寸一致。其中,所述缺氧池内设有脱氧筒。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技术方案具有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装置能够充分利用膜组件冲刷气体为气提回流提供气源,从而不需要额外设置回流泵将膜池中的泥水混合液回流至缺氧池中,不仅节约了设备成本,也降低了设备的故障率;另外,在膜片进行曝气吹扫时,气体经过气能收集器收集,气能收集器将收集的泥水混合液大部分气提回流至外部缺氧池,少部分的泥水混合液形成自循环回流液(即气能收集器内的一部分泥水混合液回流至膜组件上,然后下方泥水混合液又被气体吹入气能收集器中,如此反复),自循环回流液强化了膜表面微生物与目标污染物的接触效率,提高了膜组件的除碳脱氮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具有自循环功能的膜组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具有自循环功能的膜组件装置的俯视图;图3为气能收集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作更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3所示,本技术具有自循环功能的膜组件装置,包括反应器腔体12,反应器腔体12内设有膜池1以及设置在膜池1外部的缺氧池8;膜池1内设有膜组件3以及固定在膜组件3上方的气能收集器2;气能收集器2呈梯台型,气能收集器2的下部固定在膜组件3的框架上,气能收集器2与膜组件3框架采用可拆卸方式连接,便于更换、维修;气能收集器2的顶部通过连接气管5与缓冲槽4固定连接;缓冲槽4设置在气能收集器2的斜上方,缓冲槽4通过钢制连接管9固定在膜池1的侧壁上,同时缓冲槽4通过钢制连接管9与缺氧池8连接;缺氧池8内设有脱氧筒,连接管9将泥水混合液送入脱氧筒内进行脱氧处理。膜组件3下方设有曝气装置10,曝气装置10一端设有进气管6,一端设有放空管7,当进气管6开启时,放空管7关闭,曝气装置10通过进气管6与外部气源连接,曝气装置10将气体从膜组件3的下方往上吹扫(气流方向为A所示方向)。其中,梯台型的气能收集器2为不锈钢气能收集器,连接气管5、缓冲槽4和连接管9均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气能收集器2底部的口径与膜组件3框架的尺寸一致。本实施例是处理某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规模为5m3/d,本技术膜组件装置,由平板膜组件3、气能收集器2和缓冲槽4组成;当膜片进行曝气吹扫时,气体通过气能收集器2收集,气能收集器2能够充分利用余量气体,采用余量气体作为气源,将吹扫上来的泥水混合液进行气提回流至缺氧池8中,同时还有一部分泥水混合液回流至膜组件上,同时膜组件上的泥水混合液又被下方的气体冲入气能收集器2中,从而形成自循环回流液,在进一步曝气吹扫过程中,自循环回流液能够强化膜表面微生物与目标污染物的接触效率,提高膜组件的脱氮除碳效率,并且是利用余量气体,从而使整个膜组件装置的运行能耗得到进一步降低。下表为生活污水经本技术膜组件装置处理前后的水质数据:项目COD(mg/L)NH3-N(mg/L)TN(mg/L)SS(mg/L)处理前水质指标4002540200处理后水质指标≤30≤2≤10≤10。本技术膜组件装置能使膜生物反应器省去常规的回流动力设备,克服传统膜生物反应器运行能耗高、水下动力设备故障率高的问题,从而实现运行能耗降低,减少设备占地面积,水下故障率为0的目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自循环功能的膜组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器腔体,所述反应器腔体内设有膜池以及设置在膜池外的缺氧池;膜池内设有膜组件以及固定在膜组件上方的气能收集器;所述气能收集器呈梯台型,气能收集器的下部固定在膜组件的框架上;气能收集器的顶部通过连接气管与缓冲槽固定连接;缓冲槽设置在气能收集器的上方,缓冲槽通过连接管与缺氧池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自循环功能的膜组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器腔体,所述反应器腔体内设有膜池以及设置在膜池外的缺氧池;膜池内设有膜组件以及固定在膜组件上方的气能收集器;所述气能收集器呈梯台型,气能收集器的下部固定在膜组件的框架上;气能收集器的顶部通过连接气管与缓冲槽固定连接;缓冲槽设置在气能收集器的上方,缓冲槽通过连接管与缺氧池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保昌李凯安双双李宁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瑞洁特膜分离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